视频拍摄的10个实用技巧
每个视频都应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画面。事实上,突出的片段不是专业电影摄影师才可以拍到的,你也可以的!在一些重要的令人印影视创作与其他艺术门类不同,是作为以技术为基础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在录像技术诞生之前,电视采用直播或电影胶片拍摄,剪辑沿袭传统的电影的剪辑方法。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非线性编辑技术已经成为影视行业主流的剪辑技术,是影视制作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
当下用手机摄影也成为了一种常态,事实上用手机拍摄视频很简单,但是想用手机拍出高质量的视频,以下这些技巧记得仔细研究。
1、横幅拍摄
如果你希望你的视频在被观看时可以充满屏幕,那么在请保持你的手机横屏拍摄。竖幅拍摄视频看似没有任何问题,因为手机本来就是一个竖幅屏幕,但当你想在其他地方或者其他屏幕播放此视频时,则会出现屏幕两边有黑边占用空间,影响观影体验。
如果已有的素材与最终的视频比例不符,也记得在后期对视频进行裁剪、调整比例与背景颜色等设置,让视频整体感观更好。
2、拍摄时保持平稳
智能手机体积相对较小,重量也很轻,但也可以保持惊人的稳定。在缺乏三脚架的时候,关可以有技巧地把手的肘部靠在身体上,以身体形成三脚架,以此获得一定的稳定性。你会发现,即使这依旧会存在微小的抖动,但这些至少不会让观众感受到强烈的颠簸。
但如果你想要在影片里展现一些运动镜头,而你的手却不适宜动时,可以以脚为基础,整个上身跟随着照相机一起运动,这样画面也是保持着平稳的运动。
3、使用经典构图
象深刻的镜头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构图规则,去吸引观众,引导观众的视线。
就如同摄影一样,在拍摄视频中,三分法则也是常见且重要的,使用三分法是一个成功的开始。在设置中可以打开网格模式,尽管摄像模式无法打开网格,但你可以通过拍照模式的网格去观察,在框架中线条相交的点是放置对焦点或拍摄主题的好位置,在摄像中物色好位置,如果你正在拍摄一个人,不妨在构图时把他们放置在其中一个点上。
4、善于利用光线
光线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在拍摄视频中可以是扰乱画面效果的敌人,也可以让作品锦上添花。因此,你需要知道如何去利用现有的光线,并且知道如何利用才能对你的作品更有利。在室外时,尽量去尝试找一个阳光照射均匀的位置。
假若镜头某些部分看起来太亮或太暗,尝试改变你的位置或重新找一个角度,同时养成这个习惯,这样你仍然可以达到你的目标,拍到想要拍的场景。光线是为作品而服务的。
5、把拍到的视频混合
在视频里,由许多短片段剪辑组成的视频往往能提供更高的观看趣味,你可以从多角度去拍摄同一个场景,特写、中景、全景皆可,或通过重复拍摄同一个运动状态,从多方面展现。不管你的拍摄主题是什么,你都需要去思考可以用怎样的镜头去丰富你的主画面和故事。
6、手动设定曝光与对焦
并不是所有的智能手机都可以设置参数,但可以通过按下屏幕某个区域激活自动对焦/自动对焦锁定功能。用手机拍摄视频,最重要的是自动曝光锁定功能,这样可以让手机在拍摄中不会频繁改变曝光和对焦点。尤其是在带窗的室内场景时,这种情况经常会发生。
所以,试着锁定曝光,同时当你想接近一个物体进行拍摄时,手动对焦是最好的,需要通过手动设置去把相机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个特定区域。
7、录制良好的音频
不好的音频可以毁掉一个视频。因为手机只适合在相当安静的环境下去记录画外音。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完全依靠它。
如果你想拍摄某个人说话,尽可能地靠近声源,以避免环境噪音的影像。但毫无疑问的是内置的麦克风所录制的声音很难完全清晰无噪音,因此在后期视频剪辑中需要做好因音频无法使用的准备。
8、升级使用配件
如果获取静态的镜头是你的目标,那么一个手机三脚架或者稳定器便是很好的选择。如果手机收录的音频不符合你的要求,那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配备收音设备。
9、拍摄主体的选择——轻松展现主题
所谓主体,就是指视频所要表现的主题对象,是反映视频内容与主题的主要载体,也是视频画面的重心或中心。
一般来说,可以更好地展现岀视频拍摄主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直接展现视频拍摄主体,也就是说,在视频拍摄时,直接将想要展现的拍摄主体放在视频画面最突出的位置。
第二种是间接展现视频拍摄主体,也就是通过渲染其他事物来表现视频拍摄主体,主体不一定要占据视频画面中很大的面积,但也要突出,占据画面中关键的位置。
拍摄者想要展现的中心思想要通过视频拍摄的主体来表达,这就要求视频画面的主体必须被准确展现,只有将其放置在视频画面中的突出位置,才能被观众一眼看到,起到表达主题的作用。
10、拍摄时间的选择——及时抓住时机
对于视频拍摄来说,拍摄时机也很重要。一方面,世间万物都有其自身的时节,一旦错过了,就不得不等到下一次。
例如你想要拍摄荷花,就必须夏天拍摄;想要拍摄露珠,就必须清晨或傍晚拍摄。所以,在进行视频拍摄的时候,要注意抓住时机。
另一方面,对于同一个视频拍摄主体来说,在不同时间点拍摄的视频画面所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
风和笠文化
点击了解更多风和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