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爆满,热门档期提前占位,2022电影档期还要卷吗?

2022-01-23 21:00

随着春节档的开始,2022年的主要档期已经开始被各路影片提前占位。回望2021年的电影市场,虽然整体表现与2019年无法相比,但在种种客观因素存在的情况下,能够恢复到目前情况已经相当不易。



国家电影局2022年1月1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影总票房达472.58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399.27亿元,占总票房的84.49%。全年新增银幕6667块,银幕总数达到82248块,全年总票房和银幕总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这些数字传来不少积极的信号,但也有一些正在形成的趋势值得关注。观影群众愈发向头部影片集聚,虽然2021年诞生了两部票房超过50亿的“爆款”,但全年票房过10亿的影片比2019年少了10部,“腰部”力量逐渐衰退;热门档期的“二八定律”也更明显,档期之中,热闹万般;档期之外,愈发清冷。春节档票房已经破了78亿,但全年票房破200亿的日子居然比2019年还晚了5天。


另外,2021年的470.35亿元票房相当于2016年水平,电影市场仍有近200亿票房空间待恢复。如何将流失的5亿多观影人次陆续找回,是中国电影人面临的首要问题。2022年电影市场刚刚开始之际,整个电影产业也是时候重新理性、清晰、正确地看待档期论了。




内卷的档期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电影行业中制作、宣发、放映三个环节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剧组开工延期,宣发公司仓库片扎堆、引进片供给中断,影院停业、复工后限制上座率等都影响了电影行业近一年的生存与发展。但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中国电影市场从2020暑期开始慢慢恢复运转,并在几个节日档期内带来了多部爆款电影,创造了票房与行业纪录。


2021年国庆档上映的《长津湖》以57.72亿票房刷新了中国影史榜首的记录,此外,在2021年春节档上映的《你好,李焕英》和《唐人街探案3》也分别拿下了54.13亿和45.23亿的票房。这三部在2021年最火爆的三部电影合计拿下约157亿票房,占据了全年票房的三分之一。这一串数字,很能呼应时代的内卷,观影群体逐渐向头部影片集中。与大档期的热闹相比,中小档期也非常热闹。今年端午档,聚集了15部影片,形成了“史上最挤端午档”。



2019年和2021年节日档票房占比对比图


相比节假日,普通周末与工作日的冷清则让观众陷入了无片可看、影院陷入无片可排的情况。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21年选择在非重点档期上映的影片数量从2019年的0.7部/日直坠至0.4部/日;2021年票房超过2亿的影片共27部,其中六成是大档期上映。


2021年在不同的档期中,被大家忽略的小档期也有大作为。比如父亲档跑出的《了不起的老爸》,中秋档出现的《峰爆》,双11空降的《扬名立万》。这些小档期的黑马电影,都为行业和从业者大胆定档小档期,树立了信心。


大档期时代,爆款为王,中小体量影片举步维艰。当越来越多的影片选择挤进“档期”,想分一杯羹,导致每年大档期都“超载”,至少三分之二都不一定能赚钱。特别值得一说的是,2021春节档《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焕英》,牢牢占据了80%左右的市场份额。这种残酷的“内卷”,于国产电影发展来说是弊大于利的。史上最强的名头喊得再响,该亏钱的还是在亏钱。所以,小档期占位是2022年不可忽视的存在。



小档期,也可以有大表现

 

每部电影都代表了一个赌徒,都想争夺大逃杀幸存的名额。但这种内卷的档期环境真的不可避免吗?

 

诚然,依据市场规律,寻找最佳时间重拳出击,这是影片发行必须具备的商业敏感。然而一切唯好档期马首是瞻,罔顾了影片本身的质量,则未免本末倒置。与其为热门档期争破脑袋,不如另辟蹊径。走出内卷环境,挑战冷门档期,成功的方法也并非不可能。创造档期差异化,依托内容完全可以寻找自己的档期空间定位。



比如,《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选择定档的3月14日为周四,主打3月15日的“白色情人节”的档期宣传策略;《最好的我们》以6月6日”高考前夕“为档期宣传,精确对准自己的受众群体和赢得相应的档期关注;《了不起的老爸》定档父亲节,最后成为改档期最大赢家;《峰爆》选择不被重视的中秋档,最终拿下2021年中秋档票房冠军;以及“双11”上映的《扬名立万》在,凭借着其优质的影片质量和口碑成为年度黑马。


以中秋档的《峰爆》举例,它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的积极意义绝对不只是票房输出。


8月票房20.51亿元,9月票房20.26亿元,成为近七年来最差的双月票房成绩。在中秋档之前,工作日日均票房已经低至2000万,可以说市场到了最低谷。自暑期档后期开始,电影市场便陷入长时间的片荒期。《怒火·重案》上映50天仍处排片前列,中秋档这时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困境。相比以往中秋档,今年中秋档所发挥的带动市场作用更为明显。据统计,今年的中秋档放映影片的总场次达到123.51万次,打破中秋档影史场次纪录。其中《峰爆》贡献了35.2万次,拿下4.37亿的战绩。成为内地影视中秋档总冠军,可以说《峰爆》以一己之力带动了中秋档。


来自猫眼专业版的影片成绩战报


前有暑期档、后有国庆档都是大片落位的最佳选择,中秋档处境本十分尴尬,但想要完成这个难中之难的任务,也绝非不可能。


在好莱坞的电影制作工艺上,对于影片有着清晰的影像品质和标准。他们把A类制作、B类制作、独立制作界定的非常清楚,但这一制作标准,在国内非常模糊。作为2021年重型类型片,《峰爆》采用A类制作,影像品质和标准有着清晰的要求。《峰爆》在拍摄上采用大画幅格式,而这种巨幕形态可以更好的呈现出中铁建的能力、大工业的壮观程度,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在制作上,《峰爆》采用影视制片生产全流程管理平台,从管理层面,让电影生产更科技、更数字化。看似简单的尝试,背后则需要整条制作链的升级。但这种尝试和要求正是中国影视工业化进步的基石,只有这种坚持,才能为工业化的进步带来一定驱动。



但大场面颇多的《峰爆》并没有沉迷“炫技”,反倒是采取了宏观大场景和主要人物故事命运走向的小场景双线并发,来发掘中国式救援的内核。为了保证真实感不被削弱,包括施工隧道在内的重要场景都是剧组1:1搭建。为了赋予影片中国景象,导演特别选择了贵州双河溶洞拍摄取景。不仅将中国美丽的自然景观呈现在了大银幕上,也为中国式大片制作拍摄积累了宝贵经验。


所以,《峰爆》一举打破中秋档影史场次纪录,还是凭借的优质内容和制作团队对于类型片市场的深耕。不断深耕类型片市场,用先进的制作理念,饱满的商业元素,给人物以坚实的基础,只有如此才更能打动观众。有了成功案例在前,也希望2022年能够看到更多对于类型片、对于市场更多可能性的尝试。



2022年需要更多元的定档思路


在档期论其实有非常多的“失误”例子可以提及。比如选择春节档的《人潮汹涌》,在档期内五天才破亿,即使最后总票房超过7亿,而面对春节档巨额宣发成本,盈利问题仍存疑。选择五一档、由任素汐主演的《寻汉计》,当时拿到了档期第二的较好口碑,但首日票房仅获79万元,最后票房止步于403.9万。业界后续复盘,以上影片如果脱离档期,在任一平常周末上映,票房收入上会更有作为。


“档期成熟的最大标志,就是每年出现大批为该档期量身打造的影片”,这也是业界共识。也就是说,是影片成就档期,而不是档期成就电影。再者,如果一部影片本身品质很差,档期再好也不会有好的票房成绩。以元旦期间上映电影《李茂扮太子》为例,该片元旦档后两日票房呈现30%左右的降幅,豆瓣评分仅4.6分。


豆瓣电影截图


对于电影本体而言,抛开直接放眼热门档期的头部电影和很难营造声势的小体量电影,多数腰部电影都要面临着“鸡头”与“凤尾”的抉择,而这就需要电影操盘人对影片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内容为王的时代,档期固然重要,但真正能成功赢得票房的密码还是档期+口碑。只有本身制作精良,然后才能通过合适档期收获好成绩。这里还是要举例《峰爆》和《扬名立万》。正是因为有了精良的制作,放到了正确的档期,才为自身口碑传播争取了空间。


电影是艺术品也是商品,如果卖给消费者,就需要给观众一个动力。这些动力在一些特定的节日往往会给他们更多的情绪。当配合节日营造出来的“自造”档期其实就是在给观众一个观影仪式。把适合的影片放置到适合的档期,由观众的情绪、不同假期所形成的特殊氛围,让观众自己能够形成一定的话题和推介,这样才会把影片的票房潜力更多地挖掘出来。


2022春节档海报


2022年的主要档期也已经开始被各路影片提前占位,即将开始的春节档不用多说,而情人节档期也早已爆满。而瞄准清明小长假档期的影片和也已经有两部官宣定档。因为有案例在前,“520”档期也开始出现影片占位的情况。可见市场对于档期也已经开始有了更多尝试的想法,大档一骑绝尘,小档快也在马扬鞭。


打铁还需自身硬,观众走进电影院最核心的动机还是需要好的影片做吸引。通过影片的供给拉动需求,这样才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可持续扩容的市场。这也要求内容制作者们在关注档期的同时,还需持有良好的制作理念、优秀艺术审美以及对于工业化制作体系和感同身受商业看点的坚持。好作品的意义,比起档期更重要。经过2021年档期论的“亲身实践”,也相信电影产业将会找到更为良性发展的道路。

本文为作者 王涛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43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