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100"精英人气赛】 - 《陆道》幕后技术手记——FS700拍摄、十米摇臂和后期流程的应用

2013-04-07 21:59
本文介绍了如何用FS700在中低成本的预算下拍摄一部微电影。与大家分享一下在FS700升格、十米摇臂的运用,以及后期流程上的一些问题。(原文曾被推荐至影视工业网首页)

《陆道》幕后技术手记——FS700拍摄、十米摇臂和后期流程的应用
《陆道》是一群广州六中毕业生与在校生自发为母校拍摄的微电影。与很多小成本制作一样,我参与了导演、摄影、灯光、影片剪辑、调色、三维建模、合成、片尾动画制作、以及部分的混音工作。
由于还是在校大学生,很多东西确实是首次接触,处理手法尚未纯熟,片子效果也比较生硬,现在分享一下拍摄的过程,希望大家观后能给予宝贵意见。




关于工作人员:

    这次的片子制作,共有240余人参与,工作人员中只有个别的学生就读录音、美术相关专业,其余的都是非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而相同点是:大家都是义务为片子付出的。
由于这不是一部商业微电影,出于成本的考虑,并且为了让更多的六中学生参与制作,我们只雇了两名灯光工来负责设备的安全维护,以及一个跟机员负责保管器材,而其余的同学都是现培训现操作。(这个做法有利有弊,后面将会谈及)

文案与分镜头:
《陆道》幕后技术手记——FS700拍摄、十米摇臂和后期流程的应用
       在前期准备的时候,由于我们缺乏专业的编剧人才,而我是学摄影和影片后期制作的学生,因此我通过不断在网上搜寻参考图片、参考片例来找到相应的截图进行分镜头制作。这样的好处是:我在现场能够迅速地知道要拍什么,要怎样取景,甚至比图片的内容更能提供影调的参考信息。不过,缺点同样显而易见:拍摄的内容、拍摄机位会与参考片例,参考图片的相当接近,从而缺乏创造性。所以,除了参考优秀的片子之外,我们在片子中添加了许多自己学校特有的元素。
完成文案版分镜头后,我把文案分镜头的图片导入剪辑软件,按时间线剪辑出一版预览视频,同时让录音组人员把初选的配音方案也配上。在动画片里这个是叫LAY OUT吧?这样即能在前期跟所有主创沟通时让大家预先看到最终成果,有助于了解此片要拍的是什么。
        以上也是我对于一人身兼多职的解决办法。大家都知道,拍摄现场一片混乱,各种问题等着处理,同时我也还负责摄影和灯光,很多时候还得亲自去支灯、调柔光板。而利用分镜头预览则相当于在前期完成大部分的导演工作,于是不需要在现场考虑镜头组接的问题了。另外,由我的一个朋友担任副导演,主要负责指导演员表演。所以这样一来,在拍摄现场时我的导演工作很少,而做的主要都是摄影和灯光方面的事情。

        实际的片子效果也证明了,在有分镜头预览的段落,片子的文案完成度非常高,而有一些在分镜头预览里没完整计划的或是在现场被临时更改的镜头,就会表现出剪辑不流畅等各种细节问题。当然,文案本身存在的问题依然存在,并且会被彻底地“贯彻”下来。


摄影器材选择:FS700

《陆道》幕后技术手记——FS700拍摄、十米摇臂和后期流程的应用
        本片拍摄主要段落使用的是SONY-FS700,大概不到十个镜头使用的是Canon 5DMarkII,另外还有三个镜头则是使用Canon 5DMarkIII。
        其实现在数字电影成像技术已经如此先进,如果没有提示,相信很少有人能根据画面画质来判断出哪个镜头是哪部机器拍摄的。(升格镜头大多数是使用SONY-FS700拍摄的,另外还有一小部分升格镜头是使用Canon 5DMarkII拍摄后再进行后期处理的,例如踢毽子片段的就是用Canon 5DMarkII加插件完成的)
        因此,对于这些等级的摄影机,画质并不是首要的考虑因素,反而性价比、操作便携性、升格能力、后期余量才是重要的考虑因素。而对于这样的一部学生电影,在顾及预算问题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选的只有RED scarlet(后文称“小小红”)、SONY-FS700、Canon EOS C300、Canon 5DMarkIII、Canon 5DMarkII这么几款摄影机。
        小小红拥有着4K的画质,2K下能稍微升格的能力,超级强大的后期余量以及超级大的RAW文件,便携性也不错,虽然租赁价格比FS700贵一些,但是尚能勉强接受。
但我没选小小红,主要是考虑到后期的压力实在太大:由于我一个人要完成几乎所有的后期工作,而我的电脑实在无法承载如此大的文件,同时也缺少USB3.0的接口,挂载硬盘也不可行。又因为此部影片仅是一部非商业的学生微电影,我们实在没有足够预算租借后期电脑设备。所以基于小小红存在后期成本花费高的问题,我不得不放弃使用小小红进行拍摄。
        至于Canon EOS C300,我倒觉得这机器比较适合于拍摄纪录片或者需要快速出成品的片子,高感光度确实不错,可它输出的依然是8bit的文件,后期也没什么调色余量。况且如果我想要高感光度的话,Canon 5DMarkIII的 ISO2500可用的程度已经能完全满足我的要求。另外,它缺少升格能力这一点显得也实在落伍。因此,总的来说,性价比过低是我没有选择Canon EOS C300的原因。
相对而言,Canon 5DMarkIII的性价比更高一些,各方面的改进使其在两万的价位可以称得上是佼佼者。可是其最大的缺陷就是景深实在太浅。对于受资金限制,低成本微电影往往不能用上大量灯具对现场进行补光,往往需要开大光圈来弥补灯具的不足,而这时5D超浅的景深则成为了客观叙事的障碍。使用长焦镜头时,景深太浅导致鼻子清眼睛模糊的效果会显得很明显,同时景深过浅也不利于对焦(焦点不实是最常见的学生电影问题)。
        至于Canon 5DMarkII,这是性价比最高的入门级机器,但在上述更高等级的机器面前,没有升格、糟糕的果冻效应、最高ISO800可用的感光度都是它的不足。不过当拍摄进入尾声时,由于资金不足,我还是用Canon 5DMarkII补拍了一些日景镜头。而对于没有升格的缺陷,我则通过利用后期插件来进行弥补,比如踢毽子的镜头就是利用了插件进行变速运动的,虽然拖尾现象稍显严重,但是出来的效果还是差强人意。
《陆道》幕后技术手记——FS700拍摄、十米摇臂和后期流程的应用

而最终,我选择了SONY-FS700。

升格:
FS700能够在HD下升200格(用N制能升240格),也不需要裁切画面。
相比之下,小小红在2K下才能升格,而且画面要裁切,这样对于使用广角镜头的画面就显得不够用了。
在实际拍摄的时候,我发现升到200格时,对于一般的人物动作实在是太慢了,同时只能记录9秒,要求对拍摄的时机掌握得很到位。而对于常规叙事来讲,升200格有点太夸张了,因此在后期我把大部分升到200格的镜头都加速到100格左右回放。
事后开机的拍摄方式是个很好的发明(记得几年前DV机上就已经有了)不过我没采用,两种方式都有利弊,例如难以确定停止记录后演员是否还有更精彩的表演。
同时,升格最大的问题就是频闪。从理论上来讲,钨丝灯和普通牛的HMI,他们的发光功率都会根据电流频率改变而改变。若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即每秒变换100次)则当快门速度为100的整倍数时将不会闪烁。
而在实际拍摄中,我发现:当升格为100时,快门速度为1/100,不会有闪烁问题,可是当升格为200时,荧光灯会产生闪烁效果(印象中快门速度自动变为240,没法调到200)。然而在后期制作时,我把200格有闪烁的画面又降格至100格回放时,则不会有闪烁。(个中原理我还是颇为困惑,求高人解释。)

画面:

《陆道》幕后技术手记——FS700拍摄、十米摇臂和后期流程的应用

        Sony格式的码率实在是太低,机内提供8bit、25P、24MP和50P 28MP的选项。而Canon 5DMarkII的码率能达到47MP,相比之下,这码率实在过低。不过既然有28MP的选项,我就选择了50P、28MP的设置。
        回想下来,尽管50P的码率比25P的高出4MP/s,但是画面内容却多出一倍,因此每帧画面所占空间要比25P小很多,理论上画质会略亏一筹。
另一方面,50P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在后期制作中,我选择了50P的项目设置,在导出时选择以25P的形式导出,这样我就拥有一倍的余量进行速度的调整。另一方面,尽管码率如此低,但总的来说画面效果还是很棒的,在默认设置下饱和度和锐度也颇为舒服,不会像Canon 5DMarkII那样有色彩过于浓烈的倾向。
        我没有时间去进行profile的详细设置,尽管网上有设置的教程,可以做到类似cinestyle的低反差高宽容度的效果。另一方面那个设置也确实较为麻烦,输入参数模拟曲线的方式显得不够直观。
至于宽容度,考虑到一般情况下够用即可,所以我没有花费时间去做测试。而事实上,在一定的位深下,更高的宽容度其实意味着中间调层次的损失。
        尽管理论上我们可以外接记录仪进行接近4k的无损文件。但实际上外接记录仪数量少,租金昂贵,前期配套不完善,后期又会出现繁琐的流程。基于以上因素,一般使用FS700的剧组没有充足的预算和能力去处理这些问题。与此同时,如今RED的价格如此低廉,且额外支出几百块钱即可租到小小红,那又何必采用这个鸡肋般的FS700加外接记录仪方案呢?
在感光度方面,FS700实用感光度跟Canon 5DMarkII差不多,ISO800还能接受,而ISO1600在拍摄夜景时,暗部纯色的地方则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噪点。另外,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当选择升格拍摄时,在同一感光度下,由于每帧在固定码率下的比重减少,画质会明显地降低,因此当ISO1600感光度升格至200P时,暗部的大量噪点之多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胶片画幅的传感器,景深关系比全画幅单反舒服很多。为了保持相对固定的景深关系,在大部分情况下我都使用F4-F5.6拍摄。而为了避免画面的顿挫感,在非升格的情况下,我都选用1/50的拍摄快门速度。
        感光度预设拨盘只有三个档位,因此很多时候调整曝光的时候要结合感光度和灰片进行组合。要进行三分之一档的调整的话则颇为麻烦。这点上倒没有Canon 5DMarkII拨盘来得方便快捷了。另外,个人感觉白平衡的设置不太方便,需要组合键才能细调,小转轮的手感也缺少舒服感。而所谓的中文说明书翻译得亦实在不靠谱,感觉是在看符号学的天书。
        而在按键布局上,有一种和传统的高清带子机一脉相承的感觉,手感方面也比上一代SONY-FS100改进了不少。机身带有一个AUTO锁,锁定后所有手工按键都不管用,与说明书的说法似乎不太相符(一开始我也确实对此感到疑惑)。向上翻盖的屏幕设置也较不合理,架高机器时就完全无法看清屏幕了。所以说,若嫌市售小监视器颜色不靠谱的话,还是老老实实准备个凳子吧。
灰片
《陆道》幕后技术手记——FS700拍摄、十米摇臂和后期流程的应用

灰片!这则是另外一个要吐槽的点了!

        拍摄进行到第三天的时候,我在完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拨动灰片,结果灰片在两片之间卡住了,无法上下拨动。画面的一半有1/64的灰片,另一半是1/16的灰片,所以拍摄进程无奈被耽搁。
于是我只能给Sony售后服务中心打电话。由于索尼的产品实在太多,售后人员根本不清楚FS700是什么产品。于是我向客服人员解释这是一款摄像机,客服人员回应说这个电话不专管摄像机,于是给了我专管摄影机售后服务的部门电话。
        我打通摄影机售后部门的电话,解释了一遍ND滤镜被卡住的问题,他说这个得咨询广州当地的售后服务厅,然后又给了我另一个电话。
        当我终于打通广州售后服务厅的电话,接线小姐却说维修部门只在周一到周五营业,周六不是营业时间。可是我们的档期都确定了,不可能等两天啊!
于是我询问机主,得知摄影机是行货,会有保修,因此我决定冒险用力掰。
        最终经过半个小时的努力,我将ND滤镜掰到1/4的位置上,尽管边缘还有不少暗角,但也只能靠后期缩放来弥补了。这样一来,ND滤镜的功能暂时被毁掉了,所以曝光控制变得十分困难。
然而,以这种状态拍摄了半天后,我发现只能使用一种灰片也不是办法,于是我又尝试拨了几次,在有时会卡住,有时能拨动的情况之下,ND滤镜竟神奇地转了一个圈(即在原来1/64的位置是没有ND滤镜的状态,而在1/16的位置是原来1/64的效果)。不过总算是能凑合着用了,就以这样的状态,我坚持了五天。
        事后我把机子拿去检修,原来是内部一个齿轮坏了,而且中国没有零件,要从日本运输过来,半个月后才能取到。幸好有保修服务,不需要额外花费。因此奉劝大家:尽量买行货!
镜头
        机器自带的变焦镜头实在是相当糟糕,无论在哪个焦段画面都“非常的肉”。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款镜头的画面时,还以为自己回到了DV时代。
        这款镜头除了画质差之外,手感也十分涩。变焦的时候阻尼感非常不均匀,这直接导致了我一边向前推轨,一边变焦距的镜头无法完成。因此,强烈建议大家不要使用这款镜头。
后来,我们把转接环转接到EF卡口上,再接上EF卡口的蔡司照相机镜头,用定焦头组进行拍摄。
与上一代FS100相比,这次镜头能被牢固地安上是最大的改进,记得用FS100时我们得利用大力胶把镜头和接环的位置粘住,实在太吓人。而这次使用FS700加转接环,则没有任何问题,更换镜头十分方便,小机器的灵活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10米摇臂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世界,这也许是大家喜欢看电影的原因。而摇臂、航拍、升格、特效等技术的运用,其实就是为了提供所谓的“视觉奇观”, 让大家看到平时看不到的影像罢了。因此尽管费用高昂,我还是想一尝摇臂的效果,看看在高处时我们能得到怎样的景象。
我们能租到的摇臂有两种,一种是载人升降摇臂(7米左右),第二种是电控摇臂,长度可以变换(2米一节地往上加)。
        7米的上人摇臂的高度有所欠缺,未能够着树顶的叶片,又正因没有参照物的话,摇臂的作用则无法突显。同时,基于我比较怕死的理由,我选择了电控摇臂。
然而,为了省钱,我们没有雇佣专业的摇臂操作员进行操作。而租赁公司也只派了一名摇臂跟机员跟踪工作,只负责指挥组装而不会指导电控设备的调控。这导致了我们一群学生花了一个半小时才把摇臂组装起来。可是当组装完成后,我们无法调整电控摇臂的水平,导致机器上去之后完全是歪的,且左右摇摆的幅度不一样,完全没有办法使用。

《陆道》幕后技术手记——FS700拍摄、十米摇臂和后期流程的应用
        另外的问题是,我们没有事先考虑到视频输出接口的问题。结果到了现场才发现监视器没有AV连接线,所以只能匆匆忙忙派工作人员到电脑城购买。可我们只能买到十米的款式,而摇臂本身就是十米的,因此就没有了绕线的余量,这会导致连接线接上后使用摇臂的时候容易产生信号中断,甚至在中途直接把线扯断。于是我们只能重新购买一条更长的连接线。这样下来,我们在拍摄摇臂的两个镜头上花了六个小时。

《陆道》幕后技术手记——FS700拍摄、十米摇臂和后期流程的应用
        另一方面,对电控摇臂的控制也不简单。首先这种电控摇臂的设计是为电视台的大机器设计的,对焦环套件只适用于大机器的架子。而我们的FS700没有相应的套件,无法使用对焦环,即无法在拍摄过程中进行对焦。不过幸好对于使用摇臂镜头一般都是广角镜头,景深足够大,我们的镜头设计也不需要特别近的对焦距离。所以我使用了一个Sony的12mm kit镜头来完成这两个摇臂的调度,并利用其自动对焦的功能完成对焦工作。而完事后检查也并没有发现有对焦方面的问题。
        但使用Kit镜头也有一个问题,就是镜头太轻了,所以整个机身在摇臂上向后倾斜,我们只能使用马达的力量弥补后倾的角度来解决这一问题。这在固定机位时还不是什么大问题,可当我要摇镜头时就十分麻烦了。又因为操作杆是万向的,十分灵敏,要从往前推改变为往左前方推,并且要在恰当的时机停止转动,保持水平,这实在是一件需要练习的事情。

《陆道》幕后技术手记——FS700拍摄、十米摇臂和后期流程的应用
        最后,总结的经验就是,操作这种特种设备时,雇佣专业人员是非常必要的!时间就是金钱,档期就是生命。该花钱的地方还是必须得花,雇佣专业人员从而提高剧组的拍摄效率,也是其中一种省钱的方式。

后期流程

《陆道》幕后技术手记——FS700拍摄、十米摇臂和后期流程的应用
        FS700在文件管理上有一个令人苦恼的问题,就是它在机器里只能显示时间码,而非视频文件名。这实在是太让人头疼了,导致场记根本无法记录每条视频的文件名而只能把长长的时间码记录下来。可后期在电脑上又怎么查看和管理时间码呢?(就此问题,我暂时还没有找到解决办法,望有高人能找出解决方案。)
        另外,因为我们是用卡拍摄的, FS700直出的文件码率很小,所以基本上不需要频繁地换卡。但是,每次插入一张新卡,FS700的文件名就会重新编号或者根据卡里已有的编码递增编号。
例如我在第一张卡里拍了100条,就产生0001.MTS 到0100.MTS文件,当我插入第二张空白的卡时,FS700又会把在这张卡的第一条素材记录为0001.MTS。若我插入的第二张卡原来已经拍到了0200.MTS时,FS700就会记录为0201.MTS。这样则导致了大量文件名重复,给文件管理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倘若使用多机位拍摄,这个问题则会更加严重。我想大概是由于这款机的设计者的思维还停留在电视时代,没有真正为使用者着想。
        另一个让我不解的方面是,FS700会在卡里产生一些不明用途的文件,且会有另一个文件夹专门放MTS文件。我的解决方法是直接把每张卡的MTS文件拷贝出来,置于新建的一个文件夹(切勿把不同卡中的素材放在同一个大文件夹下)。WIN系统下能够看到其缩略图,倒是能快速辨认出该段素材的内容。
        我是使用WIN7系统,Premiere CS5.5,加MagicBullet插件调色的流程的。FCP实在是太过时了,因为其支持的文件格式实在有限,所以很多文件都需要转码。但如今数码记忆卡时代大家都拼命拍摄,文件量越来越大,全都转码实在是太费时。而对于FS700这种没有文件名辨别功能的摄影机,只挑部分文件进行转码也不现实。相比之下,虽然FCP X支持的格式多一些,但其操作性实在很糟糕。
而adobe家的产品虽然bug也很多,但胜在premiere支持显卡GPU渲染。正如我两年前配的电脑,4G内存、GTX560的显卡,就能够直接实时剪辑MTS 50P文件(当然加了效果还得渲染)。
关于调色,很多人喜欢用FCP是因为他能够直接把文件发送到COLOR,而之前WIN平台没有特别好的调色软件。但在ADOBE CS6中新增了调色软件:Speed Grade,它能支持premiere所支持的所有文件。而再高端一点的调色软件也有达芬奇,这样一来,苹果平台的优势就逐渐消失了。
正因为CS6的论坛上有报告称CS6对MTS的支持有bug,我便没有升级到CS6,而是依旧用了传统的CS5.5+ Magic bullet插件进行调色。说实话,用插件调色看起来很快,有时一键预设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但若要进行精细的操作,还是很不方便的,比如遮罩位置就要手动输入,而且只能加一个遮罩。此外,渲染速度也特别慢,无法进行快速的镜头比较。
        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我的建议是:要快速出片用插件调色,要出细活则得老老实实地使用调色软件。不过大部分的调色软件都不能直接支持MTS文件,而我在宽泰上也没有找到MTS的选项。
而关于字幕的制作,Premiere的字幕长期受诟病。考察了各种方法后,我发现用Prtitle插件批量输出,然后在Premiere里手调时间的速度是最快的。这个方式看起来很麻烦,但若是老老实实做的话速度其实还是可观的。其优点在于容易修改,而且不用像Boris那种插件要将整条时间线重新渲染。然而网上流行的AVS的流程却不知为何无法使用。
        另外,还有如下添加字幕的方法:先做SRT字幕,然后导出片子后无损内嵌入MKV文件封装,我在做评论音轨的时候即是用这种流程,同时将五条音轨和五条字幕内嵌在MKV文件里。

特效

        特效基本上都是很基础的效果,大部分都是用AE做的。我是“炫光控”,在空镜头里加了大量的眩光。片头里每颗小眩光里面都有一个小小的6字,那是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地方。
至于成绩单的镜头,则是用MAYA三维生成的。最初的文案里并没有这个设计,但是后来觉得,高中的结束确实是用成绩来划上句号的,因此便加上了这个镜头。而由于当时资金已用尽,无法实拍。而且个人觉得还需要光雾变化的效果,因此便直接用MAYA合成了一个。而此次使用mental ray渲染125帧,我大约花了三个小时。
        片尾的动画也耗费了非常多的时间。我们从来没有做过动画效果。简单来说,流程如下,先是收集美术组用手绘板勾画出画像并存成分层的psd文件。但是问题在于,通道只存在于人物的边缘轮廓,人的身体部分由于没有颜色布置而且位于透明背景中,以致在分层时,身体内部还是透明的。所以我还需要手工ROTO把人的身体和头发在AE里重新抠出来,再重新保存为一层。
        如果大家细心看的话,还能看见画里人物的头发会轻轻地飘动,手会微微的摆动。那就是应用了AE的骨骼效果。我在先前保存的那一层里,给人物关节打上骨骼点,根据时间做小动画,就制作出了头发随风飘动的效果。
        然后再在不同的物品加上Z深度,并添加上三维摄像机的运动效果,2D转3D的动画效果便完成了。
附上当时的花絮版预告片:



本文为作者 张新楠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