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一个人做双机位采访的反思

2021-11-10 21:57

目标:通过资料整理和干货采访,在 45 天内完成 5000 人加入一录同行社群(点击此链接,进入底部填写信息即可限免 0 元加入

现状:第 2/45天,昨天新增 11 人,社群当前人数 1115 人,还剩 3885 人,感谢帮我完成目标的各位;


今天下午,按照约定去了位于来广营的昆仑阳光,就还在上映的黑马电影《不速来客》采访著名剪辑指导张一凡老师。昨天同事说双机视频采访一个人搞不定,至少要 3 个人,劝我不要做视频采访。冲动之下,我告诉原本要一起去的另一个同事,说我一个人去。这就有了今天的事情。


为什么做视频采访?以及为什么双机位?

虽然我不怎么看短视频,但我知道这是传播的重要渠道,如果有不错的内容,自己多做点事情让更多从业者看我们的内容,我是愿意做的。


而之前自己动手剪过几期采访,都是单机位,剪辑起来非常痛苦。因为只有一个机位,采访又不可能一刀不剪,经常需要通过二次构图或者插入图片等办法来切镜头。双机位拍摄,就可以通过切换机位来弥补这个问题,而且景别也更丰富。


我都用了什么设备?有哪些反思?

因为公司并没有现成的可供拍摄的相机或者摄影机,通过两个同事分别借调了一台松下 S1H 和 S5,两台相机都配了 SD卡、变焦镜头和两电一充,太完美了,我不用再东拼西凑,非常感谢。


借来了拍摄设备,灯光、脚架、无线话筒公司都有现成的。脚架用了一个图瑞斯的 T12,一个印迹的独脚架,用独脚架是一个人不想带那么多东西,刚好松下 S5 出乎意料的轻巧,放上去没毛病;灯光拿了一个带柔光罩的爱图仕 300D 作为主光,一个没任何附件的120D 和一个南光的板灯;无线话筒拿了公司的一套猛玛Lark150一拖二无线麦克风。然后把这些东西都装到一个小板车上,一起搬上了货拉拉。


到了张一凡老师公司之后,张老师带我看了几个地方,最终把采访定在了一个放映室,然后就开始一个人捣鼓机器和灯光,虽然脱了外套,还是热的不行,也可能是对设备和布光不熟造成了错觉,哈哈哈。


放映室不大,两排皮沙发是最头疼的地方,因为不管怎么布光,皮沙都反光,而且沙发靠背非常高。主机位正着摆侧着摆都试了,灯的位置也调了几次,感谢张老师助理担任光替和昆仑阳光租赁部的兄弟们来帮忙,只是他们拿了一台艾丽莎拍花絮让我压力山大~


说到反思还真有几点想说的,算是给自己下次拍摄的提醒,如果有也没多少做采访拍摄经验的朋友看到能帮助他们更好:

1,采访还比较顺利,就拍摄上的反思来说,还是太久没自己拍,以前都是视频部的同事负责我只管采访。开机前只是统一了拍摄参数,但是没时间关掉一些对焦辅助,导致画面底部一点点的地方漏出了矿泉水盖,好在可以通过构图来调整;

2,声音声音声音!最懊悔的是,我鬼使神差的自己戴上麦克风,监听听不出来自己的呼吸声,采访结束看回放的时候,发现自己努力控制呼吸了,但是可能是最近感冒的原因呼吸声还是听的见。。。

3,灯光灯光灯光!张老师右前侧主光是爱图仕 300D,用了柔光罩,光线非常柔和,但是皮沙发特别容易反光,后悔没有带控光用的蛋格;120D 没起到轮廓光的作用,用它来给背景打光又容易让沙发过曝;第二排沙发背后的板灯也不足以把背景的墙给打出来。 嗯,拍摄这块还是没什么经验,我并不介意让大家知道这件事情,因为这是事实,但我希望下次会拍的比这次好。

趁着拷素材,截了一张二次构图的视频截图


我还想做什么事情?

1,希望能组一套双机位的套装设备。每次都需要临时调设备的话,挺痛苦的,如果有专门用来做视频采访和其他视频形式的产出,就完美了。如果各位厂商朋友们看到了,可以联系我,主机、镜头、脚架、灯光、录音,甚至是提词器、场记板、微型电动滑轨都可以,都公开征集每个品类的唯一合作伙伴。除了在片尾放入 logo,我也会在各种渠道里露出。


2,一一公开我整理的资料。每次采访前都要看很多资料,自己平时也有用wolai 等软件做一些资料整理的习惯。与其放在软件里自己看,还不如拿出来供大家一起参考。我已经认识了很多主动输出的优秀同行,我也想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保持输出!


今天先写这么多,如果大家对于我们的视频采访和文章呈现有任何建议可以留言或者私信我。


再次感谢 VIP 商城部门的同事王昕和艳楠帮忙借调并接收设备。

本文为作者 胡聪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40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