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在拍摄中能提升“影像控制”的3个“沟通”环节你把控住了吗?

2021-10-18 19:01

本文摘自:摄影指导刘懿增老师(代表作:《囧妈》《我和我的祖国-夺冠》)2021年9月28日在影视工业网一录同行“杭州站”的嘉宾现场分享录音节选。

 

以下正文:

 

在现代电影制作中,对于摄影师而言的“影像控制”,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传统讨论的电影摄影四大本家技法—“光线”、“运动”、“镜头”和“色彩”。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在技术多元化的现代电影拍摄,是一个整体多部门统合协作的过程。作为影片影像的制作者,大到影片画面影调风格、后期视效,小到影片中道具颜色及摆放、人物服装和造型都要去参与和了解。

 

那么,摄影师在影片拍摄制作中,作为“影像控制”的外围保障要注意哪几个“环节”的沟通呢?

 

注意和学会“准确”沟通

 

当摄影师与导演、制片人去讨论关于影片的影像控制,影像定位时,

首先,我们要学习如何评价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影像,

这,是因为我们将来步入社会时,接到广告、电视剧、微电影或者电影的案子,那时就需要与导演或制片人达成准确的交流。

 

那,什么是达成“准确”的交流呢?

举例来说:

也许,我们会对导演说:我们要把一个影像要做到极致!

那这句话就产生了2个模糊点:什么是极致(如何评价)?怎样才能做到极致(如何做)?

 

也许,我们还会对导演说:我要做的像罗杰·狄金斯一样的摄影风格。

这句话的模糊点就是:什么样的摄影风格是罗杰·狄金斯的风格?


著名摄影师:罗杰迪金斯在电影《1917》的拍摄现场

 

所以,同导演、制片人的沟通,要阐述的很具体,。

只有说的具体,导演才会和作为摄影师的你进入到更为递进的深层次沟通,

而在深层面沟通时,摄影师就可以通过很量化的方式去跟导演进行探讨。

 

 

学会进行“精准”的沟通

 

开始创作前,摄影师会对导演与制片人阐述自己此次创作的“影像质量”想参考和想达到的效果是什么?

 

而在描述这个这个逻辑之前,摄影师需要很清楚,用什么样的体系去评价这个“影像质量”。

 

而所谓的评价体系就是我们用一个量化角度去分析那些我们觉得好的大师们的作品。他们的优点,他们是在哪个地方发了力,怎样发的力才使得这个作品变得出彩。

 

同时,当我们评价两个不同的摄影师时,我们根据他们的各自风格,比如广告摄影师的广告风格,电影摄影师的电影风格,能不能用量化方式进行判断,阐述他们的风格各是什么样子,各有什么不同。

 

以电影《1917》为例。

罗杰.迪金斯凭借本片,获得了包括奥斯卡最佳摄影在内的5个最佳摄影奖项。


电影《1917》 导演:萨姆.门德斯 ;摄影师:罗杰.迪金斯

 

罗杰.迪金斯是电影摄影自然主义的代表,是现在较为流行的风格,他的影片中的用光都显现得非常有逻辑。

 

在《1917》剧中,经常有烛光的画面。画面中需要打一个燃烧淡淡的烛光,这里,罗杰.迪金斯真的会遵循实际真实轨迹去制作一个灯光的运动路线,而不会在某一个地方,加一个灯闪一下就OK了,所以在《1917》中所有的灯光出发点都能在画面中找到对应逻辑基础。

 

而与之相对照的,多次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著名摄影师罗伯特理查德森的摄影用光就显现了完全不同的风格。他的影片就没有完全遵循灯光的光源逻辑。

 

以《禁闭岛》为例。

《禁闭岛》剧照,2008,美国;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监狱中是没有天窗的,监狱天花板上也没有大功率灯光。

但是影片的镜头中,所有的人都有一个很亮的高光罩。

 

罗伯特理查德森片子的特点是:每一部都有一个非常强的勾勒人物的轮廓光,但是这个轮廓光细究下又是缺乏逻辑的。


《禁闭岛》剧照,2008,美国;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如上图所示,如果按照真实还原考量的话,这个环境下是没有对应的逻辑光源的,但是剧中却运用了很强的修饰光去处理人物间的戏剧关系。这就构成了影片的特点。

 

而普通观众,并不会在看片子时觉得:这个片子这个光源逻辑有问题,片子这个灯光的出处有问题。其实观众此时的观看重心是在演员的表演和戏剧冲突中。

 

所以我们可不可以也有一种方式:

在完全遵循逻辑为基础的打光的自然主义摄影风格之外,

还有很多种,如理查德森那样,根据人物情绪、根据戏中的情绪设计光效,这个光也许在本身环境中不存在,但是他在情绪上是舒服的、合理的、不会让观众觉得跳戏。

这也是一种修饰性比较强的用光方式。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风格在创作的时候是充满可能性的。

 

当在看到一个剧本的时候,在看到一个广告案子的时候,

你对于这个影像,它在你脑子里面呈现出来也会是有很多可能性的。但我们要很准确的把想要表达的东西去跟导演、去跟制片人、去跟项目方沟通,精准沟通,量化沟通清楚这个环节很重要。

 

多团队配合“整合”沟通能力

 

当我们在创作执行的时候,这个就是影像控制了。

 

以往,在10年前,关联到摄影的创作实操这一环时,摄影师可以把握自己的时间,经验也带进来。所以彼时,说到影像控制就是在讨论摄影技术的呈现。

 

但是,现在的影片创作,摄影师在讨论“影像设计和影像控制”时,却不能单独只考虑摄影创作了。当我们想要去创作自己追求的高质量影像作品的时候,诸多的非摄影因素,都会对影像质量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影片《囧妈》拍摄现场,2019 导演:徐峥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这样拍摄经历,一部影片成品出来,突然发现这个片子视效做的特别差,或者觉得因为视效的问题,然后导致观众对这部影片的影像产生了很负面的判断。说这个片子这画面不好!这时,摄影师说:我没有拍坏啊,这个是调色的问题等等。

 

如果说有一个片子影像很糟糕,摄影说这个视效做的不好,扣的这个头发边都没扣清楚。那这个时候我们是觉得他是摄影师拍摄的时候的问题呢,还是视效问题呢?

 

现代影片的拍摄,是一个多团队协同配合作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是当我们一起花了心血,花了时间去创作一个影像,最后结果就是一个木桶,当中有一个板短的时候,她的水就只能撑到这了,其他的木板再长也很难发出光芒和作用。

 

所以,摄影师如果真的想得到并实现“高质量的影像控制”,开拍前与视效部门的沟通,与服化道部门的沟通,与后期调色部门的沟通等等能够与自己输出的“影像”有关联的部门和环节,都应该考虑进来,做到良好的,有效的,精准的事前及持续的沟通。


《囧妈》2019 中国 导演:徐峥

 

一部影片好到什么程度,最后执行实现什么样的结果,所有在影像当中呈现的元素,作为摄影师都要参与;在拍摄过程中,都要去与各个部门人员沟通,然后最终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自己的高质量影像的诉求。

 

所以,当摄影师在拍摄一部作品时,在努力实现自己“影像控制”的时候,现在你已经不能只专注与自己的技术提升,还要注意3个“沟通”环节的把控,你注意到了吗?

 


--- 直播预告 ---


10月19【中国摄影师社群】将邀请刘懿增老师为大家直播分享:《摄影控制 & 色彩设计》

刘懿增:摄影指导,代表作:《囧妈》《我和我的祖国-夺冠》《沐浴之王》《幕后玩家》

本文为作者 幕后英雄—薄荷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4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