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TVB眼中的中国,BBC当场打脸。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微博 | @视觉志

作者 | 小乔

 


最近,TVB拍了一部纪录片。

 

不仅上了热搜,还拿到豆瓣9.6的超高分。

 

 

片名叫《无穷之路》。

 

“无穷”指“消除贫穷”,也指扶贫这条路无穷无尽,道阻且长。

 

和我们平常看到的新闻视角不同。

 

它没有晦涩难懂的政策解读,有的都是当地人们最真实的日常生活。

 

摄制组选了10个极度贫困地区的案例,深入拍摄。

 

用最直观的方式,讲述了在扶贫的政策下,这些地方的真实变化。


 

看过纪录片的人纷纷表示绷不住了:

 

原来有些人的生活,是我们根本想像不到的艰辛。

 

原来扶贫,不只是一句口号,一路上会遇到数不尽的困难。

 

原来国家默默地做了那么多,我们却从未去了解过……

 

这一切真的是个奇迹。


 

 

01

你能想象在如今这个年代,还有人连出门买个菜,都要冒生命危险么?

 

四川大凉山的悬崖村,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那里与世隔绝,村子建在悬崖上。

 

出入村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爬天梯。


 

由于地势险恶,最陡峭的地方将近垂直90度。

 

一旦摔下去,就不只是受伤这么简单了。

 

这样的山路(甚至不能称为路),要一共爬1500米才到头。


 

连路都没有,更不用说水电网了。

 

为了喝水,村民们每天早上5点出发,去另一个村庄打水,去晚了就没水喝了。

 

那里的孩子,如果想要上学,每天天不亮就要开始爬山。

 

天黑透了,才能回到家。


 

由于条件艰难,村里的孩子能适龄上学的很少。

 

有的11、12岁了,才开始上学。

 

20岁出去之前,他们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什么样。


 

在他们的心里,悬崖村就是自己的整个世界。

 

他们不知道,自己要走整整一天的路才能到的学校,在外面坐个车,可能几分钟就到了。


 

读书都是这样的情况,收入更不用说了。

 

山上的村民种植玉米,除了自己吃之外,想背到山下卖点钱。

 

结果怎样?

 

直接被商贩压价50%。

 

因为他们吃准了,一步步把玉米背下山的村民,没办法再背回去。

 

还能怎么样?卖吧。

 

所以一直以来,闭塞、贫穷,几乎零收入……这些都是悬崖村活生生的现状。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将来的路怎么走?

 

没人知道。


 

2013年开始,国家的精准扶贫策略诞生。

 

数以十万调查人员,逐家逐户敲12万8千个贫困村,9900万贫困人口。

 

他们详细了解贫困原因,对症下药,制定策略,并派出数以百万计的人驻村。


 

2016年,政府在当地人必经的垂直1000米的悬崖上,修建了钢梯。

 

钢梯一共2556级,改变了过去只能靠绳子、藤梯和石头的危险状况。


 

基本的安全保障之后,同一年,全村电缆铺设成功,有了自来水,还有4G网络覆盖。

 

百多年来,村民首次可以看电视和上网了。


 

之前美国一个博主郭杰瑞,探访悬崖村时,惊奇地发现这里有4G覆盖,他觉得很神奇。

 

并直言在美国的这种地方,是不可能有信号的。

 

同样没有4G信号覆盖的,还有伦敦的地铁。

 

与此相比,我们在2020年,已经实现全国农村通光纤4G的比例,达到了98%以上。



 

有了网络,就等于有了和外面世界接触的桥梁。

 

悬崖村从过去的闭塞小山村,成功和现代社会接轨。

 

年轻人有了智能手机,玩起了直播。


 

通过在网络上沟通,很多原本连普通话都说不好的村民,慢慢熟练,识字也多了。

 

网络在这里有了正向的影响。


 

通过纪录片,你不难看到悬崖村的景色真的好美。

 

但贫穷的世外桃源,绝不是真正的世外桃源。


 

修路,通水电网只是第一步。

 

即便钢梯安全了很多,爬上爬下还是耗时耗力。

 

纪录片的主持人贝儿,更是用了13个小时,筋疲力尽才来回走完全程。

 

对村民来说,山上有的只有绝对贫穷。

 

这样下去,他们的生活,与城市的区别还是会越来越大。

 

于是,一个庞大的计划,就此展开——搬迁。

 

 

02

怎么搬?

往哪搬?

村民们不愿意去怎么办?

搬了之后靠什么生活?

……

 

这一桩桩一件件事,都要从头计划、摸索、尝试。

 

2020年5月,悬崖村全村搬家。

 

一个翻天覆地“出悬崖记”上演了。


 

这是一个绝对的大工程。

 

在此之前,政府早已花了3、4年的时间,在凉山周围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区,建立了1400多个安置社区。

 

一共帮全部2000多条贫困村,约35万名村民搬了出来。

 

有“悬崖飞人”之称的拉博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之前他们一家六口挤在山上一个小房子里面,吃睡都在同一个地方,非常简陋;

 

 

搬迁之后,他最小的孩子正好出生。

 

如今一家七口,搬进100平米的三室一厅里。

 

所有东西都是现代化的,和他们以前的生活简直天壤之别。

 

 

而最令人感动的是,这个房子在当地房价要40-60万;

 

而他们全家只凑集了1万元,就得到了这个房子。



 

拉博还记得自己刚到镇里小区,看到房子时候的感受:

 

“这房子好漂亮,真的是给我们的嘛?”

 

“简直做梦一样,不,做梦都梦不到,因为从没有看到过……”

 

现在他住进了梦想之家里。

 

 

同时,配套的医疗教育也都跟上。

 

以前因为下山太危险,老人只有身体实在不行了,才会往山下背,送到医院;

 

现在走个两步路就可以去检查。

 

子女们也不再像以前一样,用生命的代价去爬天梯。

 

当年要走一天的悬崖路,现在他们走两分钟就可以去上学。

 

这才是真正的解决问题啊!


 

从2016年起,政府和各类资金累计注资6000亿,于全国建了266万间安置房,帮助超过1000万贫困人员搬迁。

 

这么大的体量,几乎相当于一个小型国家的搬迁了。


 

如果说,有些人正在承受“一方水土没办法养一方人的宿命;

 

那么就做到“换一方水土,富一方人”。

 

这才是改变贫困问题的核心。


 

03

“要想富,先修路。”

 

看过那些贫穷地区的情况,你会深刻体会到这句话是多有道理。

 

地处云南的怒江大峡谷,被称为地球的褶皱。

 

水流湍急,是黄河的1.6倍。

 

两侧有很多少数民族在居住。

 

而怒江之困,就困在交通。


 

因为没有桥梁,怒江一侧的居民如果想到对岸去,需要借助一种工具——溜索。

 

现在其实也有很多景点有溜索体验。

 

只不过,我们大部分人是为了娱乐;

 

怒江人民溜索,是为了生存。


 

这个东西危险极大,如果没注意掉入江中,在湍急的河水里,大概率连尸骨都找不到。

 

受伤就更是家常便饭了。

 

在怒江附近的村庄里,有一名村医,叫邓前堆,当地人都叫他“溜索医生”。



因为他经常通过溜索到对岸去给村民看病,有时一天跑四五次。


第一次溜索时,他很怕。

 

那感觉就好像是从高楼上跳下去一样。



 

有一天晚上,他照例去给人看病,一手拿着电筒,一手握着溜板。

 

结果到对岸时刹不住车,直接撞了上去。

 

等到了地方,病人家属看他伤的这么重,都哭了。


 

如今20多年了,留下的疤还是很清晰。


 

因为危险,当地好多村医申请调岗离开。

 

唯独他从没想过离开。


 

提起当医生的契机,他说自己曾得了重病,被当地的医生治好。

 

从此以后,他也想成为一名医生,接受了培训和学习,就留在村里做了村医。

 

而为了当初和医生的承诺,他一直留在这里,守了37年。

 

累计出诊5000多次,步行约60万公里,诊治患者13万余人次。

 

每天在危险中往复。


 

时间到了2016年,一切改变了。

 

云南省政府进行了溜索改桥工程,注资20亿,一共建了199条过江大桥。

 

至此,境内全部溜索被取代。

 

村民们的生活成本大大降低。

 

以前要把一包水泥从外面买回来运到家里,需要30几块钱,现在只需要不到3块钱

 

有病也可以随时跑过去看病,大家不再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出行,不再有人枉死在怒江。

 


04

有了路、有了基建和物资的支持,大家的生活就有了希望。

 

但是,对于消灭贫困,仅做到“授人以鱼”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国家在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做交通基建、安置房地的同时;

 

更多的思考,是如何帮助人们解决生计问题,避免贫穷的世代传递。

 

 

比如搬迁出来的人没有田地耕种,要怎么生活?

 

于是政府牵头,由企业投资建设运营,建立了生态产业园。

 

群众们可以选择去园区打工,也可以参加合作社,享有补贴和保底。

 

以往在山上耕种,太辛苦了。


 

种些土豆玉米之类的农作物,钱也少,一个月赚不了几百块。

 

现在有专业人员指导参与,农民们知道了种什么赚钱,怎么种赚更多。

 

收入一下子翻了好几倍。

 

这些农产品,也有专门的销售网络,卖往深圳、香港等地方。

 

一个个精心策划的产业,解开了一个个贫困的死结。

 

更重要的是,他们看到了不同的道路,找到新的希望。


比如大凉山的 “悬崖飞人”拉博,因为经常直播悬崖村的风光,涨了10几万粉丝。

 

因此,他被旅游公司看中,做了专业山区导游。

 

现在的他,不仅一个月三四千的工资,还非常喜欢这份工作。



比如怒江附近的村民,摒弃了以往不值钱的农作物,改种利润更高的草果。

 

再配合政府兴建的运输交通网络,收入一下子成倍增长。

 

而为了防止贫困的世代延续,最重要的,就是抓教育。

 

“扶贫先扶智”,教育是消灭跨代贫穷的根本办法。


 

在为村民们提供的每个安置点内,都会配套相应的幼儿园、小学、中学。

 

适龄儿童都接受免费义务教育,贫困人口连幼儿园费用都免除。

 

只有真正学到了知识、有了本事、涨了见识,才能一代一代延续下去,改变贫穷,走向富裕。

 

然而,在长久的贫苦下,普及教育意识也绝非易事。

 


05

由于之前生存环境太恶劣,很多家庭并不想送孩子去上学。

 

因为对他们来说,孩子是劳动力。

 

很多人小小年纪就要挑起成人的担子,照顾家人,干农活。

 

因此在农民心中,家里多了一个孩子去读书,就少了一个人种田。


 

要改变这种观念非常不容易。

 

自从精准扶贫之后,政府派人每家每户敲门去劝说,一定要让孩子来上学,一个都不能少。

 

就像是《山海情》里,白校长做的事一样。


 

有时候,老师们从12点就开始爬山,爬到6点才爬到一个学生家里。

 

千山万水就为了让一个孩子回来读书。

 

而孩子找回之后,也不是就此不用担心了。

 

如何开导沟通,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更是难上加难。


 

在云南,有很多民族被称为“直过民族”。

 

意思是从原始生活直接过度到现在。

 

这些人没有时间概念,孩子们甚至连自己什么时候出生的都不知道。

 

很多少数民族,直到50年代还停留在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

 

这些直过民族,比一般的贫困人口更复杂。

 

他们的生活方式很原始。

 

你知道学校的老师,要从哪里开始教这些学生吗?

 

从教他们认识肥皂、洗衣粉,学会洗头、洗澡、刷牙、甚至喝烧开的水开始。

 

 

他们当中,很多都已经十几岁了,却连字都不认识。

 

因为跨代贫穷,父母给不了孩子先进的意识。

 

男孩子长大了就去打工干活,女孩子长大了就嫁人,甚至被卖出去。

 

这成了他们脑海中的真理。



曾经有个小女孩,才小学六年级,就被父母强行以20万卖给别人家当媳妇。

 

为此,村主任跟小孩父母理论,却被父母反呛关他屁事。

 

最后,还是跑到法院去告,才救下了这个女孩子。


 

面对这种情况,即便老师们呕心沥血,几年下来,感受更多的还是挫败感。

 

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放弃。

 

因为如果自己不做,还有谁去帮他们呢?


 

所幸的是,在大家的努力和坚持下,情况正在逐渐好转。

 

男孩子们不再游手好闲,有的人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音乐、茶艺、做机器人。

 

女孩子们明白了人生不只有嫁人这一条路,。


她们可以有更多丰富多彩的选择,去看更大的世界。


 

改变从他们身上开始,再改变他们的下一代、再下一代……

 

每个人都可以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未来。

 

 

06

精准扶贫,绝对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工程。

 

曾经在看《山海情》的时候,以为很多东西是艺术加工。

 

可直到看到这些真实资料才明白:

 

当时的真实情况更恶劣,如今的改变更震撼。




《山海情》中的西海固,是中国扶贫的起点。

 

“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沙滩无人烟,风吹沙石跑。”


 

就是那里的真实写照。

 

恶劣到什么程度呢?

 

你能想象一个地方十年不下雨吗?



40多年前,联合国粮食开发专家曾去考察,说那里根本就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通过一代代人不懈努力,改变了那里以苦甲天下的文明。

 

国家的精准扶贫策略;

 

发达地区一对一帮扶;


 

专家组日夜不停的研究和工作;

 

当地村民们的努力自救……

 

搬迁、种地、建设……

 

那里从一个飞鸟都不停留的荒芜之地,变成了一个绿油油的金沙滩。


有了现代农业、物流、电子产业……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如今,这种奇迹,正在祖国大地各处生根发芽。

 

 

07

扶贫,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

 

美国曾放下豪言要“建设”阿富汗。

 

20年来每天投入3亿美元,结果仓皇逃走时,留下的只是一地鸡毛。

 

20年,就连推山填海都够了。

 

但那里的人民,因为战乱和贫穷,依旧在水深火热之中。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曾搞过扶贫政策。

 

他们说,想要缩小土著与非土著之间的差异对待。

 

结果搞来搞去弄了10年,收入差距反而拉得更大了。

 

更不用说那些欠发达国家了。


 

唯独我们,将如此大规模的脱贫攻坚做了下去。

 

这在全世界都绝无仅有。

 

也只有我们,经过8年的持续奋斗,将任务如期全面完成。

 

这世界上再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做到。


 

即便如此,很多外界的声音,仍然是质疑和抹黑。

 

BBC曾公开表示怀疑中国脱贫的真实性;

 

美国更是把拍摄中国脱贫的纪录片都下架了。


 

也许,那些“利益至上”的国家永远不会理解,也不愿相信:

 

“扶贫”,一个“稳亏不赚”的买卖。

 

为什么我们的国家,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义无反顾地去做?

 

他们永远不会理解。

 

因为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被放弃。


 

因此,我们希望,多多有像《无穷之路》这样的节目出现。

 

通过这些节目,“扶贫”对我们来说,不再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

 

我们能够深切认识到:

 

原来自己的迷茫与抱怨,与很多人的生存相比,不值一提;

 

原来有那么多和你和我一样的人,在默默地为了理想而奋斗;

 

原来我们的安全感,来自于国家一直以来默默的坚持和努力。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这些年来取得的成绩、见证的奇迹……


骄傲地告诉整个世界。



最后,就像网络上有人所说的那样:

 

“我看到老有所终,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这句儒家对社会的最高理想。

 

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做到了。

 


让我们做的事情
被全世界看到
本文为作者 《看电影》杂志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39855

《看电影》杂志

点击了解更多
看电影杂志
扫码关注
《看电影》杂志
相关文章

纪录片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