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就是故事本身,《无人区》摄影指导杜杰访谈
《无人区》是一部四年前的胶片电影,如今终于上映了。影视工业网采访到了《无人区》的摄影指导杜杰,他与我们分享了他与宁浩导演当年在拍摄《无人区》时候的影像风格确立的过程,以及在面对当时那些终极处境的解决方法。
杜杰 摄影指导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摄影系毕业。
主要摄影作品:《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无人区》《西风烈》《大笑江湖》《转山》《太极》《厨子戏子痞子》《边境风云》等。
曾获第24届德国巴拉多里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奖
节选访谈视频:
完整文章内容:
▌最初对《无人区》的风格的一些想法, 摄影阐述
我跟宁浩合作比较久吧, 加上《无人区》是四个长片 ,一个短片。拍完《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那两个感觉上相当于像是一个系列的电影。所以当时我们都想做一些突破,就不再想做类似于《疯狂的石头》那样的电影,很凌厉,会有比较High的角度,现实感比较强,这样一种质感。
《无人区》的这个剧本,或者这个环境,也提供了一种让这个影像变得更特别一种可能。环境本身,也是这个电影的一个角色。这个影像的建立,我觉得也不是说某一个部门的事情,导演也好,美术也好,摄影也好,大家是在一起建构这个影像最终的一种质感。想做成什么样,环境本身变得非常明确的一个信息,比如说它就是一个戈壁,有一个很独特的地貌,很独特的气候。美术郝艺老师,对那个场景的设计,对人物的造型,包括里面道具的设置,我觉得他给电影影像加了很多的分。
之前的《石头》、《赛车》或者是更早的像《绿草地》,很多时候拍电影靠一种直觉,凭着一种感觉。我们觉得这个电影应该是什么样子,像《绿草地》可能就是很长的镜头,构图上有趣味感,然后镜头画面里面是一种调度关系,它就是很合适。到了《疯狂的石头》以后,这个故事本身就很high,视觉上和节奏上需要很强的刺激,角度上需要有点儿搞的东西,自然而然就成立了那样一种风格。很多人说像盖.里奇。其实我们并没有有意识的去模仿和借鉴。更多的是靠直觉。反倒是《无人区》我们有很明确的参照。
《无人区》对我个人来说,是第一次比较有意识的去做一个影像设计,这个方法后来对我很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大家。我们当时把摄影很多元素给拆解出来分析,比如:光的运用,摄影机的运动,景别的选择,摄影机的角度,景深的运用;比如说滤色镜,还有格数,还有画幅比的选择,有很多不一样的元素去把整个画面给建构起来的。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角度,什么样的运动方式,什么样的节奏,什么样的构图,它其实最终都会传达给观众的感受都有影响。
所以当时我们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摄影阐述,当时导演和我一起拉片,比如像《老无所依》和一些经典西部片等,讨论一些感兴趣的镜头及处理方式。逐渐明确了一个大的方向。之后我根据这些做了一个很详细的摄影阐述。逐个地分析镜头的一些元素。把他们逐个给拆解出来,内容主要是如果我们做《无人区》的话,应该怎么样做,既跟它们做一些区别,又能把它们里面对我们有用的元素运用进来,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工作方式。我想关于这部电影的摄影风格几乎都基于此。
▌和宁浩导演一起的工作方式
《无人区》分镜头视点的选择
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视点,决定了这个故事,是围绕谁来讲这个故事的。我们之前拍《石头》也好,《赛车》也好,其实都是几个视点(或者说上帝视点)。讲郭涛演的保安这边发生的事情,紧接着跳到贼那边发生什么事情,然后谢小萌那边又怎么怎么样了,然后香港那个大盗又怎么怎么样了,其实是不一样的视点,在讲它们之间逻辑的关系。
《无人区》就不是这样一个逻辑了,我们明确它是一个单视点的故事,它一直是围绕律师的一种感受,就是他的所见,环境对他的刺激。 是有主视点的。比如说黄渤前面发生了一个事件,刚开始并行进入了,但是当两个人物,一主一次进入的时候,还是以这个主的人物,根据他的视点来去建立一种分镜的原则和视点原则。当然如果说没有这个主要的了,黄渤是更重要的了,那就可能根据他来建立,都是有一个逻辑的。 当我们跟着一辆车拍,前面是两个货车司机,按之前那种逻辑来说,要选择上帝视点的话,可能会跳到货车里面去。但是我们这次不会,可能就拍一个货车的背影。这其实在前期摄影阐述里已经有一个很明确的方向,我们怎么去讲这个故事,怎么去建立这个逻辑,然后才有了后面的分镜头原则。
分镜头的设置及执行
我们有比较详细的分镜。开拍之前,剧本方面,我们和演员、导演一起读,然后去选景,选完景以后,我们知道有什么样的场景,除了摄影阐述以外,我也有一个分镜头。分镜头对我来说,是把整个剧本完全给图象化的过程,比如到底选择什么样的镜头,怎么去拍,从哪个角度去拍,怎么产生那种感觉。当然这并不是最终执行的分镜头,我们会以导演的分镜头为主,所以最后是综合的一个东西。
到片场以后,一般的情况下,这场戏走完以后,导演会画一个简单的示意图,这场戏大概要怎么样,几个角度。有了这个以后,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可能还会下一些蛋,比如说我们觉得这样感觉对,我们可能就需要跟随这个角来去拍它,这可能不是镜头里面出来的,而是我们当时通过监视器,或者通过回放看到这个东西,这好像差一点,然后再做一些改变。
这些分镜基本上都是最终执行的,我们想到的不仅仅是那个效果,也想到执行度了,所以基本上没有他计划之外的东西。
塑造人物:角度、构图表现人物特点及人物微妙变化
比如说我们拍其中一个演员,比如我们拍里面最厉害的那个杀手,那么怎么去拍他。比如这个人很有压力的一个人,拍他的时候,就要很正拍他。比如说同样正反打的时候,我们可能机位要稍微低一点点,让他稍微仰一点点显得更有压力;反打那个人,要稍平一点,让这个人显得更缩一点。角度可能相差就这么一点,但是视觉上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感受,这个可能又是一种暗示。
很多时候,能不拍他的脸就不拍他的脸,让他处在一个比较暗的环境里面,只有一些漏出来。比如预告片有他脚特写,他走路的节奏都是慢慢的走过去,然后他那个车很有压力,一直在往前走。我们就这么去设定运动的方式,设定这样一个角度,设定这样一个构图。有这样一个原则之后,分镜的时候,就更有一个逻辑。
再比如说我们拍律师的时候,其中这个人,他刚开始是比较坏的一个人,他是为了那个利益可能怎么样的一个人,我们拍摄的角度偏侧一点,45度啊,侧面啊。然后当这个人物慢慢转变了以后,可能角度就偏正了。
这也是我们第一次有意识的做这种设计。
▌全实拍,无棚拍,真撞真爆破
这部片子几乎都是实拍的,几乎是没有电脑特技的。因为我们有特别好的动作指导罗礼贤老师,他也能给我们真的去翻那个车,真的去撞,真的去爆破,他这方面经验也很多,我们也有一些自己的小花招。比如说你看到老板娘被撞死那一下,其实很简单,就是停机再拍而已,到那停镜了以后,轨道移到这来以后,把老板娘弄出去,然后再开机,然后过来一撞,把那个时间差做掉,其实就是一个低成本的小花招,但效果比较好。这里面需要的是,美术在开始要把这面墙做成可撞的一面墙,保证安全了。
比如说那个车从桥下过,桥上面断了,那个也是实拍的。那个现在也很常见,不是很难的镜头,可能需要把那个桥给切一下,就能很轻松的能撞掉。 这好比原来我们可能是做一个可以啐脑袋的糖啤酒瓶,现在只是换成一个大的道具而已。只要体提前做一个较详细周密的计划,怎么绕,怎么撞,怎么爆破,车子翻起来……有这样一个规划以后,执行起来就还好。但有一些比较核心的东西是比较难的,比如那个车要真的飞起来,翻360度,那就需要别的辅助力;比如说气爆,加上火的配合,被炸的车是如何被牵引着走的。这些都需要有一个比较周密的计划的。
《无人区》没有棚拍的镜头,也没有用模型。每个电影有每个电影的命,或者它受限的条件,所以你不得不做出选择。你要在沙漠上找个摄影棚,它就没有啊!短短的周期里,每天要开两三个小时的路程,要保证进度,还要再转到棚里,周期允许不了。比如说我们刚开始的那个酒馆,那个场景,搭出来的影子是一道一道的,那个质感,设计得非常非常好。但是你实际拍摄的时候,你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说一会儿影子就没了,你要再等。但如果在棚里就简单了,但是没办法,这个你得选一样。
▌夜戏的拍摄
夜景的那个氛围,当时不想做成很蓝的那种调性,希望是有点儿偏灰、偏一点银色。我觉得这也是最近几年,在审美上的一种改变,其实更接近于我们肉眼真正看到的那种影像。
拍摄前,跟如何拍夜景做了一些权衡:我们到底是日拍夜,还是打灯,用什么样的灯,很多时候是特别广阔的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是几公里之内的一个山谷,一条道路,它很长很长,大面积的打灯,其实是非常艰巨的一个任务。如果你日拍夜的话,又有点儿问题,它那个氛围,好像不对,它应该是很无助,很黑的那种感觉。还有一些包括天空的处理,一些车灯跟外景光的比例怎么把握。
后来我们的决定是夜拍夜,这里面有大段的戏都是在晚上拍的。所以其实当时是面临这样一个挺难的状况,就是要把一个山谷、几座山打亮。当时我并没有这样的相关的经验,也很忐忑。为此也咨询了灯光师徐欧,他跟我聊了很多他的心得,完全是很倾囊相授的那种。这使我受益匪浅,也坚定了夜拍夜的信心。
当时我们选的用钨丝灯来拍,没有用很大的镝灯,用的是12头、9头,当时这种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当时大家都在普遍用一些镝灯。然后我们在选景上也做了一些调整,比如说我们的景真的不能是前后看不到边的地方,地形上要有打光的可能性,也许有个山头可以放灯,发电车也能过去,也许是一个山谷,当徐峥开车失控,掉到下边去以后,他那个周围的环境,我们基本上不是离太远,可能就两三公里;比如说几个山丘上面,一个山丘上可以放灯,可以把某个区域给做出来,发电机在哪个位置上,可以把整个山谷给包围起来,然后再在近景做一些补光。当时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终极的状况。
▌镜头、滤镜的选择
《无人区》虽然是今年上映的影片,但它是四年前在胶片时代的一个作品。四年前,胶片的影像还是优于数字机。在我毕业的时候,数字就已经开始到来了。当时正好赶上《女巫布莱尔》出现,有一个小的热度,然后当时还有道格玛95拍的家庭录像那种。我还记得当时的毕业论文,我的很多同学都写的是胶片的密度,趾部的运用等等,但是我写的是DV摄影怎样成为电影的一种语言,大意是它也可以成为一种不同的手段。
我那时拍胶片的时候,比较少去用滤镜,因为当时还没有完全去掌握那种东西。 我知道很多摄影师用滤镜是很多的,像李屏宾老师,它确实产生了很有魅力的影像。 但它其实是有一个体系的,最终影像呈现成什么样,那个面貌其实是有技巧的。我用的比较少,反倒最近用的多了一点。因为其实大家都在用一种比较同质化的设备,比如说都用艾丽莎,都用UP、MP镜头,或者是库克镜头。你要想在同样的设备里面做出一点不一样的影像,有时候滤镜能产生很不一样的质感,这种质感也不完全可以通过DI调整。所以在我最近几个电影里,用的滤镜相对来说比较多,比如像《厨子·戏子·痞子》。但那个用滤镜的方式,也是一个系统化的,只是换算成了数字的东西。
关于影调,我拍《无人区》更多是依靠DI。调色师是马平老师。
当时好像MP镜头还很少,我们当时用的是比较老蔡司的那种超速T1.3的那种镜头。选择它的主要原因还是光孔。因为我们要平衡前景和后景那种反差的话,500T的胶片,还要再增感一档。UP的镜头还是差一点。
现在当然有自己喜欢的焦段的镜头了,但是当时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去选择做这种,也可能跟当时视野有关系(呵呵!好镜头用的很少),所以当时我们用的就那么几只定焦蔡司镜头:18、25、35、50、85。除了那几只镜头以外,还有一只库克的25-250,还有一只佳能的150-600变焦电影头,因为当时要展现西部的地理环境,要把热浪体现出来,所以用了很长焦的镜头。但是那一款镜头在锐度上就有一点不太理想。
我比较不那么要求无限制的使用器材,电影有一个预算在那,所以有时我会做一些妥协。《无人区》甚至我们里面用了《赤壁》剩下的几千尺胶片,拍了一些空镜什么的。
布光,与灯光师的合作,在《疯狂的石头》与《无人区》中用光的差别
布光这块其实是摄影指导的活嘛。如果能有更多想法帮你的灯光师,能更省点心,或者少说一些话。我拍每个电影,都希望能比较有风格些,可能不是太主流的那种趣味的那种审美,所以灯光这块也有一些小的心得分享。
我相对来说合作的灯光师还比较固定,可能有两三个吧。《无人区》的时候,是我之前没有合作过的一个灯光师陈天铭一起做的。我对他与曹郁老师合作的《可可西里》印象深刻。所以约他来助阵。这个其实有点像,我跟导演之间的合作,或者说我跟助理之间的磨合,有时候没有那么的绝对的契约关系。比如说这个戏,他做比较合适,可能带给我新的东西,我作为一个年轻的摄影师,我可能需要有一些有经验的灯光师来帮我,反正每个不同的合作者都是能给你一些新的东西。你们也许会有些意见不太合,但是到现在为止,我很少遇到那种不认真的,大家其实都是想把这个事情做得很好,只是每个人都有坚持点。我之前合作每个灯光老师其实都给我很多的帮助,很多时候需要他们提高现场的效率和呈现最终的效果。
比如当时我们拍《疯狂的石头》的时候,要做一个宇宙光,就是在很多角度拍都是不穿帮的。通常在摄影棚里,屋顶上一排灯,不能仰拍,只能平着拍,或者你只能长焦拍,不能用很大的广角。因为画面里不能出现电影的灯具。当时我们把专业的灯具放在屋外,看不到的地方,我们用大功率的灯去做阳光、月光的质感。比如我要晚上拍白天,那我就把镝灯放那,它有一个很稳定的白天色温的光线。我们还设计了很多人为的非专业的灯具,提高效率。选用的一些不是在电影里的灯光,可能是纪录片里的灯光,旁边放了一个台灯,就拍了。也许这个质感上会糙,效果上也有很奇怪的色彩。但我们可以选择各种角度,换一个机位很快,10分钟就可以搞定。当然这个是比较极致了,后来也比较少用这种方式了。但是延伸到现在,和灯光老师们慢慢有一点自己的方法,比如会用比较大功率的灯,来给整个环境做一个系统的布光,有点像好莱坞的方式,他们会把整条街给挡住,会去做比较稳定的光源,拍的时候,基本上不会太受外界的干扰。
《无人区》里面,其实主要还是跟自然做斗争,你没法控制那个太阳,就得顺着老天爷给你的这些东西。今天天气反差很大,光比很大,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可能为了接戏就稍微顺着光来摆机位,让光比显得小一点。然后也许今天就是一个反差很小,雾霾那种天气,那你怎么去处理?包括你怎么去把这个山谷打亮?怎么让一个车头灯显得更亮一点?所有都是在解决纯技术层面的一些问题。反正《无人区》确实给我很多的帮助、启示,让我觉得很多事情是可以做的,你不用恐惧这个山谷我打不了。也许就那么个效果,也许它没那么好,但是它也有一个它的味道。有时候你也不得不做一些妥协,你需要照顾到工期,照顾到整个氛围,整体的说,你需要保证这个片子一种大的质感,大的进度,它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当时拍《无人区》其实整个过程更像是一个摸索的实验, 当时看这个片子,我认为突出的问题是影像颗粒的问题。在胶片的时代,你需要控制那种颗粒,那种质感在一个度上, 对我个人来说颗粒的控制是有遗憾的。
但现在大家好像觉得那个颗粒很帅、很棒。 也许是最近几年看到用胶片拍的电影越来越少了,大家很久没有看到颗粒的那种感觉了,现在颗粒或许变成另外一个问题。
就这个片子来说,现在颗粒变成了一个它的风格,一个特点, 但其实这是一个四年前的电影了。
对我个人来说,还是有比较多的遗憾,比如颗粒的控制、后期的流程,有些方面控制的还不够好,有些环节好像还可以再怎么样一些。或者说我觉得如果让我现在面对这些问题,可能会更自信,更从容。
▌作为摄影师如何提高自己
首先是要看电影,电影是大家都可以看到的,比如说你喜欢什么样的电影,你要去研究那些东西。
第二,我觉得从很多同行身上,有一些可以学习的东西。
摄影师要具备几个才能:要有领导的才能,要有一个好的沟通能力,要有一个很有效率的一个团队,还需要自己本身美学的修养。你对故事有一种很强的理解能力,或者对画面本身有一个想象能力……无非就那几块,就看你有什么,没有什么。比如说对美学我比较自信,我认为我可以做的影像,也许对别人来说不是漂亮的,但是别人看起来会比较新鲜。那我的团队是不是可以?我也要把自己的团队建立起来。
比如说你的沟通能力有没有,涉及到你的人脉呀,无非就这几样,缺什么补什么。再有,你可能要有一些方法。比如说我自己我真正的进步是从《无人区》开始进步的,我真正有意识去做一些事情,不是局限在某一个细节里面“这个小光效很好看”,“这个镜头真的是很漂亮”,可能不是那样一个思维,而是从整个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从艺术创作也好,从团队合作也好,一下子有了一个方向。
在刚开始拍《疯狂的石头》的时候,比如我跟宁浩,我们之间相对来说比较平等,大家都是在一个起点上。但是当《疯狂的石头》一下子成功了以后,其实对我来说压力非常非常大,因为他瞬间掌握了很多资源,他完全可以请更好的摄影师,他有这个条件做这个事情。而摄影师进步,不是通过一部电影就成长起来的,摄影师的黄金时代四五十岁以后,当你拍片具备一定的经验,你的审美跟这个时代也比较契合的时候,是最出作品的时候。但导演可能不是,他20岁就有很好的作品,也许到了50岁以后就拍的很差,有这种可能。作为摄影师我面临的状况,是别人刚开始知道我这个人,我不能仅靠着《疯狂的石头》那一部作品,我就能让自己有一个大的舞台,所以说你就要想办法去改变这个局面。其实在拍《疯狂的赛车》的时候,包括《无人区》前期,也是很迷茫的。你面临的团队,你面临合作的导演也好,其实还是比较固定的,并没有很开放,很国际化的东西,其实是很痛苦的。还好我们跟香港摄影师合作,能马上有一个新的刺激,不管是哪方面。
当时我跟香港的摄影师合作,他们的团队太厉害了。你去跟他们合作以后, 看了他们怎么去架构这个摄影组,看他们原来是这么分工的,这个是现成的经验,你看了以后,你就马上就知道怎么弄。
当时来说,国内的工业就是没有香港的好,香港的工业就是没有韩国好,韩国的就是没有美国的厉害,这个你没法不承认。那你真正见识到他们那种工作方式,那些东西跟你的艺术观念没有关系。 香港摄影师他有特别好的一个系统,他是从师父带徒弟过来的,他有很严密的架构,每个职员的分工,多年合作的默契,现场有解决很多具体问题的方法。这对国内摄影师来说,是比较欠缺的一些地方。大陆的摄影师几乎都从学院里出来的,学院其实是敲门砖,它教你的是比较全面地理论和技术。我们跟他们真还不一样,他们就是从实战来的,他可以解决一些特别简单的问题。他拍这个杯子,他不让有反光,他之前可能拍了很多次了,他师父的师父就已经解决这个问题了,他架一个机位,说我要有仰拍,这个桌子要带关系,或者不带关系,他马上就知道要怎么拍。一个摄影组,其实你要高效率,保证进度,保证有一定的品质,其实是特别需要这些的。
我也会去比如说像《非常完美》《钢铁侠》,给一些老美的摄影师做过掌机,我去看他们怎么拍片,没什么钱,就是过去看看,看完最起码你知道,原来他们是这么干活的,他们整个流程是怎么样的,这对你来说就是一种财富。我觉得是学一个方法,不是学他某一个小花招,他打光是这样的,那是他的风格,我学不了的,但是那个方法是怎么样的,我是能看到的。
杜杰 摄影指导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摄影系毕业。
主要摄影作品:《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无人区》《西风烈》《大笑江湖》《转山》《太极》《厨子戏子痞子》《边境风云》等。
曾获第24届德国巴拉多里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奖
节选访谈视频:
完整文章内容:
▌最初对《无人区》的风格的一些想法, 摄影阐述
我跟宁浩合作比较久吧, 加上《无人区》是四个长片 ,一个短片。拍完《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那两个感觉上相当于像是一个系列的电影。所以当时我们都想做一些突破,就不再想做类似于《疯狂的石头》那样的电影,很凌厉,会有比较High的角度,现实感比较强,这样一种质感。
《无人区》的这个剧本,或者这个环境,也提供了一种让这个影像变得更特别一种可能。环境本身,也是这个电影的一个角色。这个影像的建立,我觉得也不是说某一个部门的事情,导演也好,美术也好,摄影也好,大家是在一起建构这个影像最终的一种质感。想做成什么样,环境本身变得非常明确的一个信息,比如说它就是一个戈壁,有一个很独特的地貌,很独特的气候。美术郝艺老师,对那个场景的设计,对人物的造型,包括里面道具的设置,我觉得他给电影影像加了很多的分。
之前的《石头》、《赛车》或者是更早的像《绿草地》,很多时候拍电影靠一种直觉,凭着一种感觉。我们觉得这个电影应该是什么样子,像《绿草地》可能就是很长的镜头,构图上有趣味感,然后镜头画面里面是一种调度关系,它就是很合适。到了《疯狂的石头》以后,这个故事本身就很high,视觉上和节奏上需要很强的刺激,角度上需要有点儿搞的东西,自然而然就成立了那样一种风格。很多人说像盖.里奇。其实我们并没有有意识的去模仿和借鉴。更多的是靠直觉。反倒是《无人区》我们有很明确的参照。
《无人区》对我个人来说,是第一次比较有意识的去做一个影像设计,这个方法后来对我很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大家。我们当时把摄影很多元素给拆解出来分析,比如:光的运用,摄影机的运动,景别的选择,摄影机的角度,景深的运用;比如说滤色镜,还有格数,还有画幅比的选择,有很多不一样的元素去把整个画面给建构起来的。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角度,什么样的运动方式,什么样的节奏,什么样的构图,它其实最终都会传达给观众的感受都有影响。
所以当时我们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摄影阐述,当时导演和我一起拉片,比如像《老无所依》和一些经典西部片等,讨论一些感兴趣的镜头及处理方式。逐渐明确了一个大的方向。之后我根据这些做了一个很详细的摄影阐述。逐个地分析镜头的一些元素。把他们逐个给拆解出来,内容主要是如果我们做《无人区》的话,应该怎么样做,既跟它们做一些区别,又能把它们里面对我们有用的元素运用进来,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工作方式。我想关于这部电影的摄影风格几乎都基于此。
▌和宁浩导演一起的工作方式
《无人区》分镜头视点的选择
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视点,决定了这个故事,是围绕谁来讲这个故事的。我们之前拍《石头》也好,《赛车》也好,其实都是几个视点(或者说上帝视点)。讲郭涛演的保安这边发生的事情,紧接着跳到贼那边发生什么事情,然后谢小萌那边又怎么怎么样了,然后香港那个大盗又怎么怎么样了,其实是不一样的视点,在讲它们之间逻辑的关系。
《无人区》就不是这样一个逻辑了,我们明确它是一个单视点的故事,它一直是围绕律师的一种感受,就是他的所见,环境对他的刺激。 是有主视点的。比如说黄渤前面发生了一个事件,刚开始并行进入了,但是当两个人物,一主一次进入的时候,还是以这个主的人物,根据他的视点来去建立一种分镜的原则和视点原则。当然如果说没有这个主要的了,黄渤是更重要的了,那就可能根据他来建立,都是有一个逻辑的。 当我们跟着一辆车拍,前面是两个货车司机,按之前那种逻辑来说,要选择上帝视点的话,可能会跳到货车里面去。但是我们这次不会,可能就拍一个货车的背影。这其实在前期摄影阐述里已经有一个很明确的方向,我们怎么去讲这个故事,怎么去建立这个逻辑,然后才有了后面的分镜头原则。
分镜头的设置及执行
我们有比较详细的分镜。开拍之前,剧本方面,我们和演员、导演一起读,然后去选景,选完景以后,我们知道有什么样的场景,除了摄影阐述以外,我也有一个分镜头。分镜头对我来说,是把整个剧本完全给图象化的过程,比如到底选择什么样的镜头,怎么去拍,从哪个角度去拍,怎么产生那种感觉。当然这并不是最终执行的分镜头,我们会以导演的分镜头为主,所以最后是综合的一个东西。
到片场以后,一般的情况下,这场戏走完以后,导演会画一个简单的示意图,这场戏大概要怎么样,几个角度。有了这个以后,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可能还会下一些蛋,比如说我们觉得这样感觉对,我们可能就需要跟随这个角来去拍它,这可能不是镜头里面出来的,而是我们当时通过监视器,或者通过回放看到这个东西,这好像差一点,然后再做一些改变。
这些分镜基本上都是最终执行的,我们想到的不仅仅是那个效果,也想到执行度了,所以基本上没有他计划之外的东西。
塑造人物:角度、构图表现人物特点及人物微妙变化
比如说我们拍其中一个演员,比如我们拍里面最厉害的那个杀手,那么怎么去拍他。比如这个人很有压力的一个人,拍他的时候,就要很正拍他。比如说同样正反打的时候,我们可能机位要稍微低一点点,让他稍微仰一点点显得更有压力;反打那个人,要稍平一点,让这个人显得更缩一点。角度可能相差就这么一点,但是视觉上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感受,这个可能又是一种暗示。
很多时候,能不拍他的脸就不拍他的脸,让他处在一个比较暗的环境里面,只有一些漏出来。比如预告片有他脚特写,他走路的节奏都是慢慢的走过去,然后他那个车很有压力,一直在往前走。我们就这么去设定运动的方式,设定这样一个角度,设定这样一个构图。有这样一个原则之后,分镜的时候,就更有一个逻辑。
再比如说我们拍律师的时候,其中这个人,他刚开始是比较坏的一个人,他是为了那个利益可能怎么样的一个人,我们拍摄的角度偏侧一点,45度啊,侧面啊。然后当这个人物慢慢转变了以后,可能角度就偏正了。
这也是我们第一次有意识的做这种设计。
▌全实拍,无棚拍,真撞真爆破
这部片子几乎都是实拍的,几乎是没有电脑特技的。因为我们有特别好的动作指导罗礼贤老师,他也能给我们真的去翻那个车,真的去撞,真的去爆破,他这方面经验也很多,我们也有一些自己的小花招。比如说你看到老板娘被撞死那一下,其实很简单,就是停机再拍而已,到那停镜了以后,轨道移到这来以后,把老板娘弄出去,然后再开机,然后过来一撞,把那个时间差做掉,其实就是一个低成本的小花招,但效果比较好。这里面需要的是,美术在开始要把这面墙做成可撞的一面墙,保证安全了。
比如说那个车从桥下过,桥上面断了,那个也是实拍的。那个现在也很常见,不是很难的镜头,可能需要把那个桥给切一下,就能很轻松的能撞掉。 这好比原来我们可能是做一个可以啐脑袋的糖啤酒瓶,现在只是换成一个大的道具而已。只要体提前做一个较详细周密的计划,怎么绕,怎么撞,怎么爆破,车子翻起来……有这样一个规划以后,执行起来就还好。但有一些比较核心的东西是比较难的,比如那个车要真的飞起来,翻360度,那就需要别的辅助力;比如说气爆,加上火的配合,被炸的车是如何被牵引着走的。这些都需要有一个比较周密的计划的。
《无人区》没有棚拍的镜头,也没有用模型。每个电影有每个电影的命,或者它受限的条件,所以你不得不做出选择。你要在沙漠上找个摄影棚,它就没有啊!短短的周期里,每天要开两三个小时的路程,要保证进度,还要再转到棚里,周期允许不了。比如说我们刚开始的那个酒馆,那个场景,搭出来的影子是一道一道的,那个质感,设计得非常非常好。但是你实际拍摄的时候,你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说一会儿影子就没了,你要再等。但如果在棚里就简单了,但是没办法,这个你得选一样。
▌夜戏的拍摄
夜景的那个氛围,当时不想做成很蓝的那种调性,希望是有点儿偏灰、偏一点银色。我觉得这也是最近几年,在审美上的一种改变,其实更接近于我们肉眼真正看到的那种影像。
拍摄前,跟如何拍夜景做了一些权衡:我们到底是日拍夜,还是打灯,用什么样的灯,很多时候是特别广阔的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是几公里之内的一个山谷,一条道路,它很长很长,大面积的打灯,其实是非常艰巨的一个任务。如果你日拍夜的话,又有点儿问题,它那个氛围,好像不对,它应该是很无助,很黑的那种感觉。还有一些包括天空的处理,一些车灯跟外景光的比例怎么把握。
后来我们的决定是夜拍夜,这里面有大段的戏都是在晚上拍的。所以其实当时是面临这样一个挺难的状况,就是要把一个山谷、几座山打亮。当时我并没有这样的相关的经验,也很忐忑。为此也咨询了灯光师徐欧,他跟我聊了很多他的心得,完全是很倾囊相授的那种。这使我受益匪浅,也坚定了夜拍夜的信心。
当时我们选的用钨丝灯来拍,没有用很大的镝灯,用的是12头、9头,当时这种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当时大家都在普遍用一些镝灯。然后我们在选景上也做了一些调整,比如说我们的景真的不能是前后看不到边的地方,地形上要有打光的可能性,也许有个山头可以放灯,发电车也能过去,也许是一个山谷,当徐峥开车失控,掉到下边去以后,他那个周围的环境,我们基本上不是离太远,可能就两三公里;比如说几个山丘上面,一个山丘上可以放灯,可以把某个区域给做出来,发电机在哪个位置上,可以把整个山谷给包围起来,然后再在近景做一些补光。当时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终极的状况。
▌镜头、滤镜的选择
《无人区》虽然是今年上映的影片,但它是四年前在胶片时代的一个作品。四年前,胶片的影像还是优于数字机。在我毕业的时候,数字就已经开始到来了。当时正好赶上《女巫布莱尔》出现,有一个小的热度,然后当时还有道格玛95拍的家庭录像那种。我还记得当时的毕业论文,我的很多同学都写的是胶片的密度,趾部的运用等等,但是我写的是DV摄影怎样成为电影的一种语言,大意是它也可以成为一种不同的手段。
我那时拍胶片的时候,比较少去用滤镜,因为当时还没有完全去掌握那种东西。 我知道很多摄影师用滤镜是很多的,像李屏宾老师,它确实产生了很有魅力的影像。 但它其实是有一个体系的,最终影像呈现成什么样,那个面貌其实是有技巧的。我用的比较少,反倒最近用的多了一点。因为其实大家都在用一种比较同质化的设备,比如说都用艾丽莎,都用UP、MP镜头,或者是库克镜头。你要想在同样的设备里面做出一点不一样的影像,有时候滤镜能产生很不一样的质感,这种质感也不完全可以通过DI调整。所以在我最近几个电影里,用的滤镜相对来说比较多,比如像《厨子·戏子·痞子》。但那个用滤镜的方式,也是一个系统化的,只是换算成了数字的东西。
关于影调,我拍《无人区》更多是依靠DI。调色师是马平老师。
当时好像MP镜头还很少,我们当时用的是比较老蔡司的那种超速T1.3的那种镜头。选择它的主要原因还是光孔。因为我们要平衡前景和后景那种反差的话,500T的胶片,还要再增感一档。UP的镜头还是差一点。
现在当然有自己喜欢的焦段的镜头了,但是当时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去选择做这种,也可能跟当时视野有关系(呵呵!好镜头用的很少),所以当时我们用的就那么几只定焦蔡司镜头:18、25、35、50、85。除了那几只镜头以外,还有一只库克的25-250,还有一只佳能的150-600变焦电影头,因为当时要展现西部的地理环境,要把热浪体现出来,所以用了很长焦的镜头。但是那一款镜头在锐度上就有一点不太理想。
我比较不那么要求无限制的使用器材,电影有一个预算在那,所以有时我会做一些妥协。《无人区》甚至我们里面用了《赤壁》剩下的几千尺胶片,拍了一些空镜什么的。
布光,与灯光师的合作,在《疯狂的石头》与《无人区》中用光的差别
布光这块其实是摄影指导的活嘛。如果能有更多想法帮你的灯光师,能更省点心,或者少说一些话。我拍每个电影,都希望能比较有风格些,可能不是太主流的那种趣味的那种审美,所以灯光这块也有一些小的心得分享。
我相对来说合作的灯光师还比较固定,可能有两三个吧。《无人区》的时候,是我之前没有合作过的一个灯光师陈天铭一起做的。我对他与曹郁老师合作的《可可西里》印象深刻。所以约他来助阵。这个其实有点像,我跟导演之间的合作,或者说我跟助理之间的磨合,有时候没有那么的绝对的契约关系。比如说这个戏,他做比较合适,可能带给我新的东西,我作为一个年轻的摄影师,我可能需要有一些有经验的灯光师来帮我,反正每个不同的合作者都是能给你一些新的东西。你们也许会有些意见不太合,但是到现在为止,我很少遇到那种不认真的,大家其实都是想把这个事情做得很好,只是每个人都有坚持点。我之前合作每个灯光老师其实都给我很多的帮助,很多时候需要他们提高现场的效率和呈现最终的效果。
比如当时我们拍《疯狂的石头》的时候,要做一个宇宙光,就是在很多角度拍都是不穿帮的。通常在摄影棚里,屋顶上一排灯,不能仰拍,只能平着拍,或者你只能长焦拍,不能用很大的广角。因为画面里不能出现电影的灯具。当时我们把专业的灯具放在屋外,看不到的地方,我们用大功率的灯去做阳光、月光的质感。比如我要晚上拍白天,那我就把镝灯放那,它有一个很稳定的白天色温的光线。我们还设计了很多人为的非专业的灯具,提高效率。选用的一些不是在电影里的灯光,可能是纪录片里的灯光,旁边放了一个台灯,就拍了。也许这个质感上会糙,效果上也有很奇怪的色彩。但我们可以选择各种角度,换一个机位很快,10分钟就可以搞定。当然这个是比较极致了,后来也比较少用这种方式了。但是延伸到现在,和灯光老师们慢慢有一点自己的方法,比如会用比较大功率的灯,来给整个环境做一个系统的布光,有点像好莱坞的方式,他们会把整条街给挡住,会去做比较稳定的光源,拍的时候,基本上不会太受外界的干扰。
《无人区》里面,其实主要还是跟自然做斗争,你没法控制那个太阳,就得顺着老天爷给你的这些东西。今天天气反差很大,光比很大,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可能为了接戏就稍微顺着光来摆机位,让光比显得小一点。然后也许今天就是一个反差很小,雾霾那种天气,那你怎么去处理?包括你怎么去把这个山谷打亮?怎么让一个车头灯显得更亮一点?所有都是在解决纯技术层面的一些问题。反正《无人区》确实给我很多的帮助、启示,让我觉得很多事情是可以做的,你不用恐惧这个山谷我打不了。也许就那么个效果,也许它没那么好,但是它也有一个它的味道。有时候你也不得不做一些妥协,你需要照顾到工期,照顾到整个氛围,整体的说,你需要保证这个片子一种大的质感,大的进度,它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当时拍《无人区》其实整个过程更像是一个摸索的实验, 当时看这个片子,我认为突出的问题是影像颗粒的问题。在胶片的时代,你需要控制那种颗粒,那种质感在一个度上, 对我个人来说颗粒的控制是有遗憾的。
但现在大家好像觉得那个颗粒很帅、很棒。 也许是最近几年看到用胶片拍的电影越来越少了,大家很久没有看到颗粒的那种感觉了,现在颗粒或许变成另外一个问题。
就这个片子来说,现在颗粒变成了一个它的风格,一个特点, 但其实这是一个四年前的电影了。
对我个人来说,还是有比较多的遗憾,比如颗粒的控制、后期的流程,有些方面控制的还不够好,有些环节好像还可以再怎么样一些。或者说我觉得如果让我现在面对这些问题,可能会更自信,更从容。
▌作为摄影师如何提高自己
首先是要看电影,电影是大家都可以看到的,比如说你喜欢什么样的电影,你要去研究那些东西。
第二,我觉得从很多同行身上,有一些可以学习的东西。
摄影师要具备几个才能:要有领导的才能,要有一个好的沟通能力,要有一个很有效率的一个团队,还需要自己本身美学的修养。你对故事有一种很强的理解能力,或者对画面本身有一个想象能力……无非就那几块,就看你有什么,没有什么。比如说对美学我比较自信,我认为我可以做的影像,也许对别人来说不是漂亮的,但是别人看起来会比较新鲜。那我的团队是不是可以?我也要把自己的团队建立起来。
比如说你的沟通能力有没有,涉及到你的人脉呀,无非就这几样,缺什么补什么。再有,你可能要有一些方法。比如说我自己我真正的进步是从《无人区》开始进步的,我真正有意识去做一些事情,不是局限在某一个细节里面“这个小光效很好看”,“这个镜头真的是很漂亮”,可能不是那样一个思维,而是从整个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从艺术创作也好,从团队合作也好,一下子有了一个方向。
在刚开始拍《疯狂的石头》的时候,比如我跟宁浩,我们之间相对来说比较平等,大家都是在一个起点上。但是当《疯狂的石头》一下子成功了以后,其实对我来说压力非常非常大,因为他瞬间掌握了很多资源,他完全可以请更好的摄影师,他有这个条件做这个事情。而摄影师进步,不是通过一部电影就成长起来的,摄影师的黄金时代四五十岁以后,当你拍片具备一定的经验,你的审美跟这个时代也比较契合的时候,是最出作品的时候。但导演可能不是,他20岁就有很好的作品,也许到了50岁以后就拍的很差,有这种可能。作为摄影师我面临的状况,是别人刚开始知道我这个人,我不能仅靠着《疯狂的石头》那一部作品,我就能让自己有一个大的舞台,所以说你就要想办法去改变这个局面。其实在拍《疯狂的赛车》的时候,包括《无人区》前期,也是很迷茫的。你面临的团队,你面临合作的导演也好,其实还是比较固定的,并没有很开放,很国际化的东西,其实是很痛苦的。还好我们跟香港摄影师合作,能马上有一个新的刺激,不管是哪方面。
当时我跟香港的摄影师合作,他们的团队太厉害了。你去跟他们合作以后, 看了他们怎么去架构这个摄影组,看他们原来是这么分工的,这个是现成的经验,你看了以后,你就马上就知道怎么弄。
当时来说,国内的工业就是没有香港的好,香港的工业就是没有韩国好,韩国的就是没有美国的厉害,这个你没法不承认。那你真正见识到他们那种工作方式,那些东西跟你的艺术观念没有关系。 香港摄影师他有特别好的一个系统,他是从师父带徒弟过来的,他有很严密的架构,每个职员的分工,多年合作的默契,现场有解决很多具体问题的方法。这对国内摄影师来说,是比较欠缺的一些地方。大陆的摄影师几乎都从学院里出来的,学院其实是敲门砖,它教你的是比较全面地理论和技术。我们跟他们真还不一样,他们就是从实战来的,他可以解决一些特别简单的问题。他拍这个杯子,他不让有反光,他之前可能拍了很多次了,他师父的师父就已经解决这个问题了,他架一个机位,说我要有仰拍,这个桌子要带关系,或者不带关系,他马上就知道要怎么拍。一个摄影组,其实你要高效率,保证进度,保证有一定的品质,其实是特别需要这些的。
我也会去比如说像《非常完美》《钢铁侠》,给一些老美的摄影师做过掌机,我去看他们怎么拍片,没什么钱,就是过去看看,看完最起码你知道,原来他们是这么干活的,他们整个流程是怎么样的,这对你来说就是一种财富。我觉得是学一个方法,不是学他某一个小花招,他打光是这样的,那是他的风格,我学不了的,但是那个方法是怎么样的,我是能看到的。
更多可点击:《无人区》幕后制作专区
本文为作者 陈东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3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