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出声,谁就死,这部电影把声音玩到了极致
《寂静之地》在今年西南偏南电影节首映口碑就爆掉了,国外评价相当高。电影剧情背景设定在未来的地球,因为外星生物大规模入侵,导致多数人类灭亡,而这些外星生物虽然看不见,却拥有敏锐听觉,人类只要一发出声音,便会招致杀身之祸。电影的故事聚焦在幸存的一家五口上,为了保住性命,过着安静无声,只用手语沟通。因此,“保持安静”成为了贯穿全片的主轴和重点。虽然全片需要保持沉默,但对声音设计师来说却说是一个大考验,不但要精确制作出各种动作音效,也要运用恰当,才能顺利推动剧情,并使角色情绪更浓厚。
此时无声胜有声——让人身历其境的声音设计
“我们希望声音能帮助观众沉浸在剧情中,去感受可能发生,或彷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情节。”——声音设计总监Ethan Van der Ryn。
无声是《寂静之地》的一大原则,全片对白不超过九十句,许多观众可能会认为,制作过程必定比一般电影轻松许多,但两位声音设计总监 Erik Aadahl 和 Ethan Van der Ryn 却完全不是这么说。“我们明白,创造一个安静的世界是很大的挑战。”Aadahl解释,“其实,这比做出整部充满着声音的电影还难。因为一切都要精准到位。”
构建每位角色的“声音观点”
声音观点(Sonic Perspective)是指让观众能听见角色在影片中听到的声音,有了声音观点,我们便能跟着片中角色身历其境,让人更加融入剧情。
比较特别的是,Aadahl和Vander Ryn必须在剧情一开始,就建立起女儿Regan的“声音观点”。因为她是一名聋哑人士,需要用“声音观点”的手法,来突显这位小女孩的不同之处。原本两位总监打算在Regan的镜头,使用暂时音效(Temp Music Score)表现Regan的声音观点,也就是粗剪毛片时,只使用一般的音效素材带过。但为了清楚表现Regan听不见的特质,最后改在特写时,加入Regan戴上人工电子耳的低频嗡嗡声,而拿掉电子耳后,她的声音观点便是完全寂静无声。
用恰当的声音设计,增加戏剧张力
《寂静之地》开端展现了荒芜人烟的街景,直接点出了本片的故事背景。声音设计Aadahl和Van der Ryn为了建构出声音等于致命的概念,在许多小细节上下了功夫。Aadahl也解释了声音运用的原则,“我们知道‘保持安静’这个概念极其重要,所以只有在特写镜头,而非远景镜头时能够听到这些声音。”
有时候,画面甚至要居于声音之下,由关键的声音元素引领画面的顺序。“我们要清楚呈现,怪物的声音观点给观众。”像是片中母亲Evelyn使用计时器引开怪物的注意,镜头就得拍到怪物巨大又敏锐的耳朵,再来才是发出声音的计时器。
声音素材和电影配乐的制作
“声音对叙事来说十分重要,我们要让每个节奏都对拍。适时增加音乐也可以助长电影氛围。”——声音设计总监Ethan Van der Ryn。
善用拟音,并取得‘新鲜’音乐材料
《寂静之地》中,有许多细小、细微的声音,都是多伦多拟音公司Foley One负责制作的。像是一家人在家中相聚时,衣服布料的摩擦声,还有外星怪物爪子接触木地板的声音,都由拟音师完成。声音制作团队表示,他们喜欢使用‘新鲜’的声音素材。声音设计师Brandon Jones提到,《寂静之地》中小婴儿的声音来源,其实九成都是他直接录制的他侄子的声音,“当时我侄子才两个月大,我整个周末跟着他录音,很幸运,他是个爱吵闹的小宝宝,所以我得到了婴儿咳嗽、啼哭、咿咿呀呀的声音。”
电影配乐与音效的默契配合
导演约翰·卡拉辛斯基参考了PeterGabriel翻唱David Bowie《Heroes》这首歌,提供给配乐作曲家Marco Beltrami,建立《寂静之地》配乐的曲调风格和音乐氛围。
Beltrami所制作的配乐,多半是纯乐器演奏。他为影片中的一家人,写出一首旋律性的主题曲,主要利用钢琴黑键弹奏四分之一音,也就是半音再半音。而外星生物的曲子《Labor Intensive》,音频相对之下低了许多,并使用脉搏般跳动、富有攻击性的节拍,中间虽然听似有电子乐音,其实是由黄铜、管乐器等录制而成的。最重要的是,音效部门与作曲家Beltrami两方紧密合作,才能让两者完美融合。
给独立影片制作者的建议
“声音同时是《寂静之地》的DNA。”——声音设计总监Erik Aadahl。
留心捕捉声音,熟悉音效软件
音乐设计师Brandon Jones曾参与制作过许多小成本电影的制作,他提到自己从刚入门到现在,都还会使用Zoom H1录音笔,这款录音器材价格很便宜,也容易随身携带使用,只要外出听到特别的声音素材,便能马上收集。Van der Ryn也提到软件ProTools,他认为这是一款同时适合初学者和专业音效师的工具。Jones表明自己经常使用Pro Tools,如果想更深入音效工作的话,熟悉该软件是必要的。
大胆规划,放手去做
现在的科技发达,软件、硬件也让专业性技能变得容易上手。就连手机也能用于录音,声音录制完毕后,打开笔记本就能用软件快速进行编辑,Van der Ryn认为最重要的是勇于去做。Jones鼓励有想法的人,务必要把理念付诸行动,“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尝试一些你认为可行的手法,真正去采用并放入到影片时,也许完全行不通,也不是你要的效果,但是至少你知道了这是你不需要的。”
此时无声胜有声——让人身历其境的声音设计
“我们希望声音能帮助观众沉浸在剧情中,去感受可能发生,或彷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情节。”——声音设计总监Ethan Van der Ryn。
无声是《寂静之地》的一大原则,全片对白不超过九十句,许多观众可能会认为,制作过程必定比一般电影轻松许多,但两位声音设计总监 Erik Aadahl 和 Ethan Van der Ryn 却完全不是这么说。“我们明白,创造一个安静的世界是很大的挑战。”Aadahl解释,“其实,这比做出整部充满着声音的电影还难。因为一切都要精准到位。”
构建每位角色的“声音观点”
声音观点(Sonic Perspective)是指让观众能听见角色在影片中听到的声音,有了声音观点,我们便能跟着片中角色身历其境,让人更加融入剧情。
比较特别的是,Aadahl和Vander Ryn必须在剧情一开始,就建立起女儿Regan的“声音观点”。因为她是一名聋哑人士,需要用“声音观点”的手法,来突显这位小女孩的不同之处。原本两位总监打算在Regan的镜头,使用暂时音效(Temp Music Score)表现Regan的声音观点,也就是粗剪毛片时,只使用一般的音效素材带过。但为了清楚表现Regan听不见的特质,最后改在特写时,加入Regan戴上人工电子耳的低频嗡嗡声,而拿掉电子耳后,她的声音观点便是完全寂静无声。
用恰当的声音设计,增加戏剧张力
《寂静之地》开端展现了荒芜人烟的街景,直接点出了本片的故事背景。声音设计Aadahl和Van der Ryn为了建构出声音等于致命的概念,在许多小细节上下了功夫。Aadahl也解释了声音运用的原则,“我们知道‘保持安静’这个概念极其重要,所以只有在特写镜头,而非远景镜头时能够听到这些声音。”
有时候,画面甚至要居于声音之下,由关键的声音元素引领画面的顺序。“我们要清楚呈现,怪物的声音观点给观众。”像是片中母亲Evelyn使用计时器引开怪物的注意,镜头就得拍到怪物巨大又敏锐的耳朵,再来才是发出声音的计时器。
声音素材和电影配乐的制作
“声音对叙事来说十分重要,我们要让每个节奏都对拍。适时增加音乐也可以助长电影氛围。”——声音设计总监Ethan Van der Ryn。
善用拟音,并取得‘新鲜’音乐材料
《寂静之地》中,有许多细小、细微的声音,都是多伦多拟音公司Foley One负责制作的。像是一家人在家中相聚时,衣服布料的摩擦声,还有外星怪物爪子接触木地板的声音,都由拟音师完成。声音制作团队表示,他们喜欢使用‘新鲜’的声音素材。声音设计师Brandon Jones提到,《寂静之地》中小婴儿的声音来源,其实九成都是他直接录制的他侄子的声音,“当时我侄子才两个月大,我整个周末跟着他录音,很幸运,他是个爱吵闹的小宝宝,所以我得到了婴儿咳嗽、啼哭、咿咿呀呀的声音。”
电影配乐与音效的默契配合
导演约翰·卡拉辛斯基参考了PeterGabriel翻唱David Bowie《Heroes》这首歌,提供给配乐作曲家Marco Beltrami,建立《寂静之地》配乐的曲调风格和音乐氛围。
Beltrami所制作的配乐,多半是纯乐器演奏。他为影片中的一家人,写出一首旋律性的主题曲,主要利用钢琴黑键弹奏四分之一音,也就是半音再半音。而外星生物的曲子《Labor Intensive》,音频相对之下低了许多,并使用脉搏般跳动、富有攻击性的节拍,中间虽然听似有电子乐音,其实是由黄铜、管乐器等录制而成的。最重要的是,音效部门与作曲家Beltrami两方紧密合作,才能让两者完美融合。
给独立影片制作者的建议
“声音同时是《寂静之地》的DNA。”——声音设计总监Erik Aadahl。
留心捕捉声音,熟悉音效软件
音乐设计师Brandon Jones曾参与制作过许多小成本电影的制作,他提到自己从刚入门到现在,都还会使用Zoom H1录音笔,这款录音器材价格很便宜,也容易随身携带使用,只要外出听到特别的声音素材,便能马上收集。Van der Ryn也提到软件ProTools,他认为这是一款同时适合初学者和专业音效师的工具。Jones表明自己经常使用Pro Tools,如果想更深入音效工作的话,熟悉该软件是必要的。
大胆规划,放手去做
现在的科技发达,软件、硬件也让专业性技能变得容易上手。就连手机也能用于录音,声音录制完毕后,打开笔记本就能用软件快速进行编辑,Van der Ryn认为最重要的是勇于去做。Jones鼓励有想法的人,务必要把理念付诸行动,“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尝试一些你认为可行的手法,真正去采用并放入到影片时,也许完全行不通,也不是你要的效果,但是至少你知道了这是你不需要的。”
本文为作者 陈东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33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