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电影视效公司做到这样才能活下去

2020-09-24 12:06

文:徐建


徐建,MORE VFX创始人。MORE VFX,国内著名特效公司,近些年参与的制作项目有:《西游记三打白骨精》《悟空传》《催眠大师》《一出好戏》等。


个人认为一个正常的、不坑蒙拐骗的电影视效公司(电视剧没做过没有发言权)完整的商业模式应该是:


1:签订保密协议看剧本、参与到创作。


2:收费做BD、做预算(如果是拍脑门算个大概数就算了,我们现在遇到的情况是大多数项目的导演和制片人,甚至是剧组雇佣的视效制片人,没有能力自己做出准确的BD,导致我们现在一个项目的BD和预算要由视效总监、视效制片人、视效统筹、CG总监、部分部门主管加班熬夜算一两个月才能算出来,公司里最贵的一帮人忙活这么长时间,我实在想不到任何不收费的理由,如果每个项目都能由片方给到我们详细的BD,此项费用是可以省的)。


3:做好项目执行计划,尤其是每个月产生的不同部门、不同级别人力数,在收取不少于30%的定金后,按月、按人力数和级别收取费用,并提前收款。合同中特别关键的是,要标明什么是甲方原因,什么是乙方原因导致的延期、增加工作量等细节。对于超出计划的工作才好重新进行商务洽谈和安排工作。


4:做好公司内部总体制片监管系统,对任务进度有总体到细节的统计和直观报表(目前没有商业工具,方法也不可能统一,我们的工具也是在探索开发阶段)。视效公司多项目并行的特点导致公司各级管理者很难直观看清楚实际运营状况,各阶段各层级的制片数据尤为重要。


5:做好各级人力资源分布的统计和报表系统,做好人力资源调度和预判工作。国外的视效公司95%都是项目合同的freelancer,项目结束如果没有其他项目就可以解约。但中国因为各地都有各种纳税、保险才能买房买车等操蛋的制度,导致我们必须都是长期合同雇佣制,也就是没活你也得给人发钱。这就导致我们的运营难度远远高于欧美。如何尽量的减少人员闲置时间是在中国经营视效公司的一个重头戏。


6:概念设计合同、动态预览合同这两项要和视效制作费用分开单独签署(如果可以把LookDV视觉开发的合同也分开)。这行业本来就是一个非标工作,概念设计和预览更是重创作环节,其反复和修改完全不可避免,要是一个公司内把合同签在一起,那就意味着所有修改都是你自己造成的。



做到这样视效公司才能活下去!才谈得上谋求更好的发展!才能赶英超美!当然做好“制作”是前提、是本分,如何做好“制作”一定是商业模式中重要的一环,各家都有各家的方法,这里就不瞎支招了。但光“制作好”就够吗?老一辈的视效先行者们尤其是好莱坞的诸多鼻祖,虽然开发出了很多牛逼的技术和方法,但在商业模式上确实搞的一塌糊涂。所以我认为好制作是前提,但不够。我们必须改变,不要担心这样是不是就会被外国人抢了活,你现在都活不下去了还担心个毛线未来?不干,美国本土一众江河日下的视效公司就是我们可见的未来,那我就奉劝各位赶紧转个行吧!


最近看到我之前的言论出去后各种上游制片环节的人说:“如果视效公司刻意拖延、或者低级别冒充充高级别收费怎么办”?要我说那只能怪您专业知识不够,电影制作都已经翻篇到现在这模样了,您还只知道“服化道摄录美”呢?您用一造型出不出幺蛾子您为什么能控制住?用一摄影出不出幺蛾子您为什么能控制住?一样的道理嘛,不会您就赶紧学啊!学了就控制得住分得清好赖高低了!


反正我们是说干就干了,最近找到合适的时机,新项目就开始这么签(想用我们干活,但又没机会建立过信任的老师们,劳烦在组里自己先备好能力够用的视效制片人,要不然我说啥你都不信)。行的通固然好,行不通的话也就意味这行业没什么干下去的必要了,关门大吉,赶紧转行去干些有前途的事。爱情虽然美好,但也得有面包。小规模(三五十人以下的)的公司们跟不跟上无所谓,这种规模的,有活、活下去就是胜利了。大一点的公司做不做这个转变也是大家的自由……如果你们真觉得继续这么苟延残喘着有意思的话。 


此文就不屏蔽我所有的衣食父母们了,合作过的诸位,应该了解我们的做事原则和态度,于此,我们只不过是在争取一个能活下去的空间,以便之后能长久的合作,创作出更多的佳品!

本文为作者 王涛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