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听风暴》导演新片《无主之作》解析:艺术如何让人成为人?


  

-守创作初心,绽放作者电影的光芒-



免费云观影 I 《无主之作》

-映后回顾-



本周五(6月19日)晚18:00-21:00,影视工业网·HELLO!全球电影节社群携手欢喜首映,共同邀请了近500位影迷朋友们在云上影厅免费观看了《无主之作》(《窃听风暴》导演新片)。



(预告片由欢喜首映独家提供)



云观影I 映后交流




更有著名影评人石文学倾情加入,为影迷朋友在映后开启了一场线上拉片之旅。



石文学:影评人、策展人、监制。电影学硕士,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中传英才影视教育特邀教师,北京电影学院专业电影制作人班教师。新浪微博@吾嘶电影,现有粉丝236万。影视工业网·HELLO!全球电影节社群顶级会员。


电影监制代表作品有:短片《早晚一炉香》《角儿》《阿正的夏天》等,长片《遥不可及》(2020年)、《青木瓜之梦》(2020年)。

 

担任《影视圈》杂志内容总监,腾讯综艺《演员请就位》媒体评委,北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初审评委。影评及访谈散见于《环球时报》、北京电视台、北京新闻广播、豆瓣时间(《邪典电影本纪—亚文化电影50讲》)、四味毒叔、编剧帮等媒体平台。


精彩提纲预览:


一、人生轨迹

1、懂五国语言、哲学学位、导演专业

2、理查德·阿滕伯勒的实习生

3、伊利亚·卡赞的崇拜者


二、创作轨迹

1、《窃听风暴》:九年筹备,一战成名

2、《致命伴旅》:不拍遗憾,拍了后悔

3、《无主之作》:创伤之铅,艺术黄金


三、作品争议

1、《窃听风暴》:虚构的真实

2、《无主之作》:真实的虚构

3、顿悟时刻:布莱希特与彩票数字


四、作品解析

1、历史的真相:跨越29年(1937—1966年)

2、艺术的真实:模糊的,正确的,随即的

3、个人的真理:寻找自我,获得自由


五、疑问

为何在威尼斯、奥斯卡惜败《罗马》?




以下为石文学老师的内容分享



一、人生轨迹

1

以下内容来自石文学:



今天我们会聊到的主要是《无主之作》导演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的人生轨迹、创作轨迹以及关于这部作品的争议、解析和疑问。


关于这个板块,有一点“作者研究”的状态,当然,不是完全用“作者研究”的方式来聊这个导演。有一个简单的关于他生平的介绍。




我们知道在德国,如果名字里有“冯”字,基本上都属于德国的贵族。《无主之作》导演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也出生于贵族。


他小时候随着父亲(德国某航空公司的高管)的工作而辗转于纽约、柏林等不同的城市,由此掌握了英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不同国家的语言,另外他去列宁格勒待了3年,学习俄语,拿到了俄语的外语教学资格证,在去牛津大学攻读硕士哲学学位之前,还教过一段时间俄语。从牛津大学毕业之后,跟着导演理查德·阿滕伯勒学习,再到慕尼黑电影电视学院学习导演专业,以及在毕业之后拍了一些短片,获得了很多奖,尤其是环球影业公司设置的很多奖,后来又去了环球影业公司去读电影制作硕士……



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是从1997年开始跟着导演理查德·阿滕伯勒学习,当时理查德·阿滕伯勒正在拍摄《爱情与战争》。


导演理查德·阿滕伯勒代表作品



《无主之作》导演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还是伊利亚·卡赞伊利亚·卡赞的崇拜者。他在《无主之作》接受采访的时候有提到伊利亚·卡赞。


伊利亚·卡赞代表作品


这是导演大致的成长和学习的一条路。我们会具体聊到他的语言天赋以及他所学到的、哲学、经济学等这些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对他的滋养。其实很多导演,比如《爆裂鼓手》的导演达米恩·查泽雷,包括很多韩国的导演,都是在大学的时候学了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再重新学习电影的。


现在我们经常说有些创作者拍摄的作品对当下社会的种种判断等都不太深刻,或许是因为在学电影之前的人生经历不够。那些经历对于导演后期拍摄的很多风格化的东西都是有影响的。




二、创作轨迹

2



这个地方,我要说一个小话题:对绝大部分影视创作者来说,创作规律是一个伪命题。


比如说《窃听风暴》和《无主之作》,从创作来讲,还是有很多可探寻的、可依据的创作上的脉络,但是中间插了一个《致命伴旅》,你会觉得:诶?(会有疑问)


当然这个话题,在当下这个状态来讲,就更是一个伪命题。现在对很多人来说,何谈创作规律,好像有创作可做、有组可跟是最现实的问题。同样的,我们来回顾下这个导演在拍摄他的长片之前,在慕尼黑的电影电视学院读书的时候拍的这些短片。



接着2006年,就有了《窃听风暴》。



我们知道《窃听风暴》火了之后,突如其来的巨大成功完全改变了多纳斯马尔克的生活,他感到无法专心继续下一个项目的创作。那一段时间里,多纳斯马尔克见了数不清的资方和演员,“这消耗了我太多的创作精力”。

《窃听风暴》剧照


最终,被逼得不行的多纳斯马克开始写一个关于自杀的剧本,当这个剧本即将完成之际,多纳斯马克遇到了《无间道风云》的制片人格拉汉姆·金。金给多纳斯马克看了一个剧本梗概,这个梗概里只有轻松的爱情,远离了沉重压抑的道德和人性,饱受资方摧残的多纳斯马克仿佛看见了冲破重围来拯救自己的“兰博”,两人一拍即合,这才有了《致命伴旅》。

《致命伴旅》剧照


要颠覆就要彻底,《致命伴旅》走了一条与《窃听风暴》截然相反的制作路线——超大预算、巴黎&威尼斯取景、巨星加盟,完全成了一部标准的好莱坞制作电影。


他倒是很乐意有这样的一次尝试:“如果我不拍一部真正的好莱坞电影,那我会抱憾终生的。”

 

这次纯商业化的制作也让他更加认清了自己:“我再也不会拍这种片子了,这次尝试让我知道拍自己真正想拍的东西是多么的爽。”


多纳斯马尔克超强的语言能力是安吉丽娜·朱莉心甘情愿地加盟《致命伴旅》的重要原因之一——朱莉发现导演在法国能说法语,到了威尼斯跟当地人又拽起了意大利语,跟自己还能讲英语,敬佩之心油然而生,于是相信导演是个有才之人。

《致命伴旅》剧照


接着到了《无主之作》。多纳斯马尔克在读到伊利亚·卡赞自传的时候,他感慨:


“如果伤口还开着,你就无法创造艺术,一旦伤口愈合,你就可以感到高兴。”

 

他说:


“我一直在寻找一部电影,让我能够说明这件事情,并展示人们如何承受自己的痛苦并将其变成美丽的东西。”

 

 “我有这个希望,但我仍然没有放弃,我希望能在歌剧界找到它。我浏览了所有喜欢的歌剧,但一无所获。然后,有一位记者写了2000年代初的《格哈德·里希特:绘画四十年》(描绘《无主之作》原型人物的一本书)。”

《无主之作》剧照

  

导演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真实的事实,里希特本人直到70多岁才知道他的个人资料:里希特妻子的父亲曾是一名高级党卫军医生,并负责纳粹分子决心淘汰“劣等”血液,导致其导演的姑姑死亡。

 

“我认为这很有意义,这其中有一个年轻人试图找到自己作为艺术家的声音,试图克服自己的痛苦,与此同时,他与一个失去自我的男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有理由认为他对此负有任何责任,但在某种直觉上,他必须感受到这一点。”



三、作品争议

3


1、《窃听风暴》:虚构的真实


2002年,德国当代作家克里斯托弗·海因与多纳斯马克会面。在那次四个小时的谈话中,多纳斯马克提及自己计划拍摄一部关于东德剧作家的电影,希望海因能向其讲述在东德时期的个人经历。在谈话结束前,多纳斯马克向海因致谢,感谢海因让他了解了有关东德的生活,称海因给予了他“十分重要的帮助”,他对海因的谢意“无法言表”。

 

四年后海因受邀出席《窃听风暴》的首映仪式,他对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片尾致谢名单中感到非常讶异并于次日致信多纳斯马克,要求其将自己的名字从片尾的字幕中删除,因为“我的人生并不像《窃听风暴》中所展现的那样”。

 

多纳斯马克对于海因的要求深感意外,向海因解释他只是想公开表达谢意,他不接受海因对其电影的质疑,认为电影“不仅应当依据事实,而且更要遵循影院的准则”。



2、《无主之作》:真实的虚构


与《窃听风暴》不同的是,《无主之作》的主人公有明确的人物原型,是以德国画家格尔哈特·里希特的生平和经历为蓝本创作的。

 

但是里希特也站出来反对,里希特在美国杂志《纽约客》的一篇关于电影《无主之作》创作故事的文章中批评多纳斯马克“滥用并粗暴地歪曲”了他的个人经历。里希特认为影片“有失公允”,“过于追求轰动效应”,没有正确地再现他的人生,尽管里希特在作出上述论断时并没有完整看过《无主之作》,只是看过电影的预告片。 



3、顿悟时刻:布莱希特与彩票数字

 

多纳斯马尔克在《窃听风暴》和《无主之作》中,处理主人公关键性动作,不管是人性的善恶转变还是艺术的灵光一现,都选择使用“顿悟”的方式来呈现,或许不符合戏剧性叙事的逻辑,但与艺术创作的特征以及他对人性善恶的解读息息相关。



四、作品解析

4


我希望通过这三个词去解读《无主之作》的视听和调度:



To Feel

&

Be real

&

For freedom



1、历史的真相:跨越29年(1937—1966年)

2、艺术的真实:模糊的,正确的,随机的

3、个人的真理:寻找自我,获得自由



我们回到一个点:判断一部作品的好与坏,看开场。咱们来看看《无主之作》的开场,开场就是一个失焦。影片失焦的部分有很多处,开场艺术展的部分 、小姨被抓走、二战时候、父亲自杀、老婆被岳父堕胎的时候,约5处。


开场中,关于伊丽莎白和小库尔特的整个调度也非常妙,印证了那句话:不跟随。所有人的眼神和脚步都跟着穿着制服军装的讲解员的步伐,但伊丽莎白和小库尔特却没有,而是注视着他们喜欢的每一部画作,并在喜欢的画作前停留下来。


在开场中,镜头还展示了“堕落艺术展”。


在这里,我们讲一下电影开场的历史背景: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期间,下令兴建慕尼黑艺术之家美术馆(Haus der Kunst)。

 

1934年,希特勒发表了针对颓废艺术的讲话,他说艺术的使命不是“为了肮脏而肮脏,描绘人们的堕落状态,以画低能儿来表现母性,或是以描绘畸形白痴的方式来表现男子气概”。

 

1937年,在这座美术馆中,正式开始了“伟大德国艺术展”,展品被看做“最纯正的德意志精髓”。短短三周,举办方突然接到通知,还要举办一个“堕落艺术”展作为反面教材,来和德意志民族艺术对比。这段话后来挂在慕尼黑“颓废艺术展”入口处的墙壁上。

 

堕落艺术展,在慕尼黑、柏林等多个城市进行巡展,吸引近200万人参观。肃清和审查的艺术品被称作“有毒花朵”,与精神病患者的绘画陈列一处,以供大众嘲笑和批判。堕落(德语Entartete),意为退化、颓废、变质。在陈列的艺术品中,除收押而来的毕加索、康定斯基等,还有一大波德国本土现代艺术家的作品。


在《无主之作》里,有三个历史阶段,对应三个创作阶段:


纳粹德国时期:启蒙与扼杀

东德时期:奴役与困顿

西德时期:反抗与荒诞



(注:关于本环节的完整拉片解析及所有环节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回看直播获取)



石文学:最后希望送给大家一句话,这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话,与大家共勉:


试图打压和消灭艺术的人,最知道艺术力量的强大。




映后直播交流




Q1 :老师,请问国内电影,您认为比较有思想深度的有哪些?请推荐,谢谢。


石文学:答案首先是:有很多。简单举例,从电影史的角度来聊这个问题的话,比如《小城之春》,比如杨德昌导演、侯孝贤导演、许安华导演、姜文导演、王家卫导演等的作品。当然,如果是更偏艺术性的话,像陈凯歌导演早期的《孩子王》《边走边唱》,更偏主题先行、哲学先行的观点,而且那个时候80年代,整个文艺创作的氛围就是那样的。再往近点的年代说,毕赣的《路边野餐》能够看到时间、空间、哲学的东西。



Q2 :开头和结尾的车鸣好像是结尾部分有个伴奏,老师方便分析分析其含义和深度吗? (同类型提问:是不是这样两次鸣笛、三次怀孕,这些小线 都是人物线上的“反抗”以及那个“真实的大”的力量,而且两次鸣笛的人物是置换了的,节奏加强的原因在此?)


石文学:(直播看影片片段)这两段放在一起看,感受更直观了。伊丽莎白这段,更舒缓一点,这个地方的音乐是比较客观的,以及是从小库尔特的观察视角的音乐。到末尾的部分,节奏感加强,我更理解为是男主人公内心速度的音乐,是更主观的音乐。



Q3 :老师您好,您觉得什么样的电影才算好电影?艺术创作是要批判现实还是主观个人表达?


石文学:第一个提问,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我更喜欢把自己当作一位普通观众。如果在这样的前提下,这部电影还能调动我的新奇和感动等这些感官上的东西,或者说如果是在影院,这部电影能让我坐在座位上情不自禁身体前倾去观看的时候,我会认为这部电影是一部好电影。


如果从专业上我认为的好电影来讲的话,比如说艺术片,我认为应该是在视听语言上有所创新,在塑造人物和观点表达上有不同的视角和层次。当然如果是纯商业片或者类型的话,就看类型上是否有个人化的东西、风格化的表达,是否有对当下社会的呼应以及是否在性价比上做得更好。


关于艺术创作是要批判现实还是主观个人表达,这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也没有一个非此即彼的答案。艺术创作可以批判现实,也可以强调主观表达,主观个人表达有的时候也可能是在批判现实。我觉得这个问题主要在于创作者的选择,并不矛盾。



Q4 :影片中关于裸体和性爱部分,完全剪掉,对影片来说,个人觉得少了些富有深意的表达,会有缺憾。老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是否会认为这影响了影片表达?或者单从电影角度来说,您如何看待这点?


石文学:它让这部作品不完整了,但这个不是欢喜首映的问题,也不是其他谁的问题。因为比如说小库尔特和他姑妈在公交车上,这个镜头我们还是可以看的。大家如果有机会能够看到未删减的版本,其实是会看到有几场性爱戏,每一场的拍法、光影的塑造,哪怕是性爱的动作,都是和主题和人物状态相关的,没有一个败笔,没有一个“废”的部分。当然,我推崇大家看正版,只是如果正版不是完整版,或许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去了解。




感谢合作方欢喜首映提供支持。《无主之作》为欢喜首映独家热播影片。




影片映后拉片全解析为影视工业网·HELLO!社群会员专享。本期拉片直播及往期共16期直播回放均已上线!


会员免费无限次观看/回看所在社群全年的直播。I 点击此处 I 或者扫码添加电影节社群助手微信,加入影视工业网HELLO!全球电影节社群吧,更多惊喜等你哦!


(电影节社群小助手微信)


-THE END-

本文为作者 制片人社群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27579

制片人社群

点击了解更多
自2021年4月起,原“HELLO!全球电影节社群”正式升级为“制片人社群”,以此为各会员提供更精准的社群服务。制片人社群是由影视工业网主办的付费会员制社群,面向所有电影电视及视频内容制片人、创作者和制作者,为会员提供制作、制片案例幕后及全球电影节的创投、扶持、培训、选片、展映、竞赛资讯和解析,促进制片人、创作者及制作者的分享、交流,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相关文章

Hello!全球电影节社群

查看更多 >

无主之作

查看更多 >

窃听风暴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