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莱坞做美剧特效是一种什么体验?

-加入视效社群,获得更多知识、人脉、机会-


关于作者曹寒

Encore VFX 合成组长、中国视效制作者社群会员,来自中国深圳,毕业于旧金山艺术大学,于美国洛杉矶从事合工作6年,曾担任Ingenuity Studios 合成总监。代表作品:美国一线MV 《泰勒斯威夫特》《魔力红》《梦龙乐队》等 ,奥斯卡获奖电影《逃出绝命镇》《地磁风暴》《闪电侠》《蝙蝠女侠》《女超人》《末日巡逻队》《行尸走肉》《摩登家庭》等.


我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数字媒体专业本科毕业,之后到旧金山艺术大学学习动画方向,最后根据自己兴趣及未来发展规划,选择了合成。毕业之后先到第一家公司Ingenuity Studio,一开始做合成。这家公司刚开始,大概二三十人规模,我在这里待了大概近5年,跟着公司一起成长,随着公司规模的壮大,慢慢升到了组长和总监。去年,我来了现在就职的这家公司叫做ENCORE VFX。


---好莱坞美剧视效公司的特点---

我待过的公司不多,就用这两家公司为例,大概分享好莱坞美剧视效公司的情况。可以先看这两家公司的作品集,再来说说它们的特点。


Ingenuity Studio 作品集


ENCORE VFX 作品集

这两家公司,主要业务都是美剧,只是ENCORE只做电视剧,而Ingenuity做电视剧的同时还兼做广告和MV,实际上Ingenuity是广告起家,之后做MV知名度得到提高。随着美剧的快速增长,接到很多美剧项目,慢慢地转型为以电视剧为主的视效公司。


Ingenuity主要做的是我们常说的看不见的特效,比如30分钟或1小时的普通情景剧。ENCORE做的电视剧全都是DC的超级英雄类的电视剧,比如《闪电侠》、《女超人》等。


Ingenuity的项目数量非常多,每个项目都比较小。而ENCORE项目数量少,但是每个项目很大,资金非常充足。这样的生态导致两个公司的运营有很大不同。


Ingenuity项目多,种类多,这样空档期就比较少。在美国电视剧是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一般最忙是每年的4月份,这时候很多制作公司会拍一些样片,做一些基本的特效,然后拿这些样片去找制片公司问要不要做,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项目诞生或者被砍掉,这个阶段就会比较忙。每年7月到9月,是做电视剧的公司比较空闲的时候。像Ingenuity这样的公司,因为项目多,可以做一些广告、MV或者小成本的电影,就不会出现大量空档期。


相应的ENCORE的每一个项目非常的大,都很持久,像《闪电侠》这种六季的项目,一季一季每年都可以做这些内容,而且这些项目的预算非常高,所以只需要做这几个项目就够了。项目非常稳定,预判也很容易,每一季大概会耗费多少人力物力都很清楚,沟通成本也低,也不需要那么多制片和协调。公司的定位也非常明确,就是一家做超级英雄类的视效公司,但是这样的公司一旦没有项目了,空档期也会比较长。


---中小规模美剧视效公司的发展进程---

我找了两张图,可以看看美剧这些年的发展情况: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从2002年到2009年,变化不是很大,但从09年之后一直到19年,每年的电视剧产能从200多部到500多部,是非常大的增长。有一个趋势就是 online service也就是网剧每年的增长速度非常快,这些年网剧在慢慢蚕食掉了原来的有线电视、广播剧的生存空间,这个趋势目前没有看到减缓,我相信未来网剧一定是一个加速发展的阶段。我之前所在Ingenuity公司就是乘着美剧的春风得到了发展和壮大。


接下来就聊一聊Ingenuity这家公司从30多人规模成长到一家相对比较大的,有一两百人公司规模的历程。


30人规模

公司30人规模时,基本没有什么构架,我每天所交流的人就是我们的制片,其他部门的管理也是扁平的,使用的工具比较简易,就是谷歌文档,受软件的约束少,也没什么研发,就有半个兼职的IT,修修电脑什么的。

50—70人规模

随着项目增加,团队开展扩充人员,这时候就很需要管理。最开始的那几个人变成了组长,开始带新人,之后就开始慢慢优化整个团队,也增加了全能型的协调人员。这时候整体构架没有什么太大变化,只是增加了一些层级。

之后接的项目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反射出我们的工具不够用,很多流程跟不上,也为了避免很多人为的失误,我们升级了一些工具。在不忙的时候也会短期请一些程序员来做一些流程优化,给我们做一些工具。

100人规模以上

当公司进一步规模壮大,人员增多,这时候构架又要进一步完善。有了合成总监、合成组长的层级,同时又引入了合成协调,合成协调的主要职责就是分配镜头。我们有请过制片协调,但后来发现合成协调做的事情跟制片差不多,就全部都是制片了,之后会有一个总制片去管理这些人,3D部门的架构也更加完善,更贴近这个行业的视效公司的样子,那时候我们也规划了一个独立的动画组。部门逐渐壮大,成绩越来越好,工具也要更规范,这时候开始转用业界的规范软件shotgun,这个转变也是出于安全性的考虑。


当时要接一个迪斯尼的项目,迪士尼有一套非常繁琐的安保的规范,比如公司的门窗,外面能不能看到里面,对使用的软件也有要求,在硬件上也做了一套比较安全的制冷系统,所有的硬盘都放在保险柜里,只有特定的制片人才知道密码。


这时候终于有长期稳定的程序员,后来基本上没有减少过,一直都是四五个程序员每天在做各种工具优化流程。

这大概就是好莱坞的美剧视效公司从小规模到中等规模的转变过程,这其中的构架、流程、工具都是根据需求慢慢改进的。


---在美国的工作情况---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在美国好莱坞工作好像很光鲜,当然会有开心的方面,也会学到很多东西,但苦的方面也非常多。作为在美国毕业的留学生,会有一个OPT的阶段,大概一到两年,专业不同时间长度会不同。这一到两年的时间,可以在美国工作,相当于是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如果连续三个月没有工作的话,OPT就会失效,就必须回国,这也是挺残酷的事情,所以一定要在三个月内找一份工作,这有时候也是挺难的。

(编者注:OPT即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专业实习)。是美国F1学生签证毕业后的为期1年的实习期。在实习期间,仍然保留F1签证的学生身份,实习期间如果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签订正式的雇佣合同,学生身份F1签证转换为工作身份H1B签证。)


在美国的留学生毕业,大概有50%的在OPT阶段就会被刷掉,当然这里的刷掉,也包含因为个人选择回国的。接下来就是要去抽工作签证H1B,一方面要看公司愿不愿意给你办,另一方面也看自己运气,在每年4月进行H1B的抽签,只有30%的中签率,有的运气好很快能抽中,有的两三年都没抽到,只能回国。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办O1签证,这是特殊人才签证,要求就相对高一点。


当然我们留在美国首先是为了学习这边的技能,获得一些经验,然后回国也会有一些更好的发展,大家都是这样希望的。


前面说到做电视剧会有断档期,断档期我们怎么办?美国的雇佣关系和国内的不同,尤其是我们视效领域,美国喜欢签合同工,短可以签几个星期,长的话可以几个月。


成为合同工的人,实际上没有什么保障,公司可以随时炒你,你也可以随时炒公司。像视效公司大概60%左右是合同工,但这个数据不一定准确,每家公司不一样。我所在这家公司是这样的。合同工在断档期项目少的时候,会被陆续放走,甚至作为正式员工也会被放假,停薪留职在家。


这种情况实际上对员工没有太大保障,但一定程度上对视效公司,对整个行业是一个保护,降低了公司运营的用人成本,起码这个公司能活下来,这个行业能活下来,等有活了之后再把这些人请回来。但这个情况得看是从什么角度来看,不同角度看,结果不一样,各有利弊。


大部分的解聘都是比较友好的,公司会提前一两星期告知,也会承诺在有活的时候再把你请回来。但是我也见过就在当天毫无征兆的情况下,HR通知你被解雇,还站在旁边守着你收拾东西离开,避免你出于报复公司,删掉或者拷走一些东西。


美国的视效从业者,一般艺术家都是时薪制,制片很多是月薪或者年薪。具体的薪资是多少,完全是和当地的生活成本挂钩的,洛杉矶是中等程度,纽约会高一些,去加拿大的话就会相对低一些。


美国是会给加班费的,每天正常工作8小时,就是算你在电脑前面工作的时间,工作10小时,超过的2小时按1.5倍的工资算,超过10小时的部分按2倍工资算,这说不准是好还是坏,毕竟合同工本身就没啥保障,公司也知道加班费贵,所以也不是想加班就能加班的,公司也不会强求要加班。 


这个行业的人,大家都非常愿意分享技能,不能藏着掖着。在公司里找到一个技能不错的人,可以不停地问他向他学习,他也不会烦。我基本都是在工作中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在工作之余我可能会去拓展其他领域的知识。


在Ingenuity这样的中小型公司,我自己的体验,是真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因为有时候公司有很多需要,不是你职能范围内的很多事,也会需要你帮忙,所以然就会培养你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现在在的这家公司ENCORE,是一家比较老的公司,很多人都四五十岁了,我才30岁,是里面最年轻的。他们很多人拖家带口,一下班就不见人。在美国,大家工作和生活分的很清楚。


---个人的成长心得---

我有一些一直贯彻的思维,比如真的是要逼自己一下,在水要淹到脖子根的情况下去成长,养成挑战自己的习惯。有的时候会觉得这个东西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能做出来吗?或者说我根本没有做过的一个效果,能做出来吗?当最后完成了这个项目,把这个效果搞出来,客户通过的时候,那种成就感和自信心的提升是非常重要,非常宝贵的。然后下次再遇到同样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慢慢的就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在成长。


表明自己的意向,向公司提要求。你在某一个板块做的特别好的时候,公司可能就会一直让你做那个板块,这个时候你一定要去想自己未来要怎么样发展,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向公司表明自己的意向,提要求。作为公司来说,第一要务是公司盈利,把项目做好,客户维护好,之后可能会在闲暇时间才会去想怎么让员工成长。我觉得作为公司员工也一定要为自己考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的向公司表达你的诉求,因为你不主动提出,很多时候别人不会给你或者都不知道你有这样的想法。


关于艺术和技术,我个人是比较偏向技术型的。对艺术这方面,我觉得很多东西如果是有既定答案的话,实际上它的艺术性并不是你想象那么可怕。之前BASE的合成总监张志勇老师分享提到了合成的6个基本功:擦除、遮罩抠图、匹配颜色、匹配虚焦景深、跟踪、匹配噪点,这些环节很多都是有标准答案的。随着经验的积累,会发现其实艺术创作空间不大。而一些真是比较艺术的层面,比如一个镜头要让你做三种效果,或者手绘成分比较多的,那真是需要艺术能力相对高一点。


接下来是认识到自己的极限,这和前面说的要不停挑战自己的极限不冲突。一定要知道公司做项目的前提是要把东西做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千万不要揽下一堆工作,结果到时间没做完,这时候你的招牌就砸掉了。所以挑战自己和认清自己极限之间大家要做一个平衡,一定不要砸掉自己的招牌,不要承诺的东西做不到。


最后一点想说的是找到并发展自己的特长。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一直处于学习的状态,也没什么特点或特长。这时候我发现公司里,这个人比较擅长做火焰,那个人擅长做美容特效,这个人擅长扣绿幕等等,这些也是公司内大家都公认的,每个人有自己的特点。我也开始寻找自己的特点是啥,我个人比较偏技术,而且我对科学技术也有崇尚,所以我慢慢发现我喜欢在把东西做好的情况下,还想要做快,想要自动化,所以我就逐渐发展成了给公司做工具的角色,开始有点向TD的方向发展。虽然后来做了总监,但是管理的成分我做的相对少一些,更多的是给大家解决问题。所以希望大家能在工作中,在项目中找到并发展出自己的特长。


---人工智能在影视制作的应用---

最后给大家分享几个我比较感兴趣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在影视、视效行业的应用。


插帧算法:直观的讲,比如把每秒30帧的画面通过插帧技术变成每秒60帧的画面,让画面更流畅。这个技术其实已经比较久了,但是以前的技术有很多局限性。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多以前的一些问题会被慢慢消除,这个技术也会被更广泛的应用。


超级分辨率:用AI算法把一个低分辨率的东西变成高分辨率的东西,比如把720P的画面变成1280P的画面或者更高分辨率的画面,这个算法会去自行去想象并添加一些本来不存在的细节。


AI降噪:大家可能有一些了解,现在很多人在做,比如英伟达。这个技术不光是把颜色校正,同时也是把噪点去掉,还涉及到细节的多少,动态对比度多少。


这三个技术我觉得都是从软件层面提升我们的观影体验的技术,我们可以更多去想象这些技术如何运用到自己的工作流程。


DeepFake(AI换脸):就是把一个人的脸换到另一个人身上,这个技术这些年应用的也非常多。更有趣的是,不光是换脸,这个技术甚至可以把一个人全身的动作换到另一个人身上。


Style Transfer(风格转移):就是把一张图像的风格转移到另一个图像上,这也是比较常用的技术。


实时绘画:这是英伟达研究出的一个技术,就是通过勾勒简单的画笔,设置简单的颜色,就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出一副美丽的画面。


还有很多其他的新技术,而这些新技术都可以应用在影视制作特别是视效制作中,比如在概念设定、动画、CG、追逐、动捕、特效、合成等方面,这会大大提升我们的制作效率。


这些是我在好莱坞做特效的一些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用。


本文整理自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直播第14期:走进好莱坞美剧视效公司,在直播中曹寒用非常多的实际视频案例阐述了几个新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让人觉得非常不可思议,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加入社群看更多直播回放。 

-本文完---

整理|钱小澄

排版|钱小澄

欢迎大家投稿视效相关文章

投稿联系| lvjinyuan@cinehello.com


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现已上线!

加入社群,看更多视效干货解析、更多直播活动无限次回看!

第1期直播| 庄严:《长安十二时辰》如何欢迎盛世长安

第2期直播| 朱梁:电影高新技术的研究与思考

第3期直播|丁燕来:《流浪地球》的特效设计、拍摄与后期

第4期直播|郭小傲:云端制作下的新流程

第5期直播|陈沛宇:提升后期制作效率的流程思维

第6期直播|向飞:从《囧妈》聊一次特别的视效全流程制作管理

第7期直播|徐建:我眼中的视效行业

第8期直播|王璇:特效制作预算+大后期制作流程及预算

第9期直播|三界:数字电影制作中的工业化细分--DIT全流程

第10期直播|谢宁:中小影视后期企业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第11期直播|Jessica:视效从业者的“健身计划”

第12期直播|聚光绘影:从小鱼变大虾的不完全实用手册

第13期直播|张志勇:尽情享受视效合成的世界

第14期直播|曹寒:走进好莱坞美剧视效公司




欢迎加入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与更多视效从业者一起交流成长,获取更多知识、人脉、机会、购惠。点击此处或识别下方二维码,立即加入社群。  


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项目机会:

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项目机会(进行中,点击查看)

中国影视实效制作者社群招聘信息(进行中,点击查看)


详情咨询工业网助手小南瓜



本文为作者 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27504

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

点击了解更多
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
扫码关注
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
相关文章

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