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整理】 戴宗:剪辑中关键的“观众角度”以及剪辑新人训练

2020-05-04 22:28

【笔记整理】

戴宗:剪辑中关键的“观众角度”以及剪辑新人训练

1. 

  • 不要为了镜头而剪

不要为了动作而剪

不要为了表演而剪

任何时候都要只为“故事”

 

  • 镜头服务于 “故事”

 

2. 

  • 影视剧剪辑的核心是:戏剧

观众更看重故事内容

 

  •  “戏剧”是一切故事的基础

观众看电影,即看故事移情人物的过程

 

  • 读剧本时做戏剧分析:

核心事件是什么

人物关系模型

戏剧内核

建立阶段如何铺垫

激励事件如何开展

三幕式的戏剧结构每一幕要做什么

人物的行动线如何推进

  

3. 剪辑师究竟要依靠什么去剪(剪辑原则)

 

  • 剪辑师的本能,剪辑师依靠什么去剪辑?由剪到接,不是接到剪

观众是怎么看电影=必要信息(观众能看懂的故事的逻辑线索)+观影感受(观众看电影的真正驱动力)

 

  • 观众的直观感受:好不好看,故事跟不跟得住,人物进不进得去

 

把两者拧在一起的恰恰是剪辑

剪辑的工作,即通过支配素材去影响观众的直接观感

剪辑师,即要把自己的“感觉”同观众看电影的“感觉”联通在一起

 

  • 剪辑的时候把自己当作主人公视角来剪

❌站在剪辑的角度做剪辑(剪辑必须要出“效果”)

✔站在观众的角度做剪辑

 

4.剪辑师真正要扮演的角色(剪辑师定位)

 

  • 面对观众的角色=控制+沟通

有意识地和观众做心理游戏

什么时候给观众暗示,什么时候给疑问,什么时候给结果

利用心理学去引导观众对故事发生兴趣,然后一步步把故事看完,与人物共情,最终被影片打动


  • 观影的三种水平:

观众可以看得下去

观众可以为人物所共情

电影美学和营造气氛 (精神内核)

 

  • “怎么讲故事”有时候比“故事本身是什么”更重要

 

  • 实际工作中的角色=依据剧本完成+帮助主创进行值观判断

拒绝“脑补”以更接近“成片”的姿态去面对导演和制片人

 

5.剪辑对故事的二度创作

  (作为电影最后的“清道夫”,剪辑必须榨干素材所有的可能性)


  • 文本转化+实际缺憾

剪辑阶段承担着解决影片之前遗留问题的任务

二度创作的核心=用所有可能的方法去填补观众的“直观感受”

 

  • 用剪辑重构故事=“库里肖夫”的实际运用

 

  • 让观众替你说出“你想说出的话”

 

 

剪辑新人训练

  • “感觉”=“不可教授性”(规律性的剪辑知识只是“拐杖”,更多的是需要自己的“感觉”)


  • 剪辑的知识性传授

1.剪辑的知识性教授后置

2.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要依靠什么去剪——自己的感觉


  • “感觉”的构成

1)观众的角度: 怎么看>怎么剪

2)独立判断和思考的能力:依靠“舒服”与否

剪辑师真正所需要的并不完全是经验,而是感觉(具体到实践中)+自信

 

3. 从一开始解放他们的双手,去引导他们学会去以来自己的感觉去剪,再习惯通过直感 去跳出来客观判断

本文为作者 武艺炜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2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