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构图角度认识角色-看影片中“历史氛围”的再现

中国摄影师社群第8期直播课中(3月31日),许斌教授(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为同学们布置的课堂作业:“片段分析-哪部影片营造的历史氛围令你印象最深刻?时间设定在1920-1940年。

以下,是学员青原同学的作业。


许斌老师评语:

分析作品:《国王的演讲》

老师点评:同学的报告比较有特色。

特别是在研究报告的后半部分,列出两个表格,比较有意思。

如果同学针对两个表格展开分析和研究,会是一篇比较独特视角的分析。



作者简介:青原,郑州工商学院广告学大三学生,中国摄影师社群会员。现在在学习的同时也在跟组进行一些实习拍摄。计划本科毕业后继续学习深造。


以下正文:


《国王的演讲》由汤姆·霍伯指导,科林·费斯担当主演。影片在第35届多伦多电影节获得观众选择大奖;在第83届奥斯卡上获得12项提名,并最终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虽然丹尼·科恩(BSC)仅被提名“最佳摄影”,而未获奖。但他通过摄影手段,对人物的成功塑造也是功不可没的。

(本文仅从构图方面分享个人见解,不足之处望大家留言指正。)


本片作为历史传记类型片,主要讲述了艾伯特作为英国皇室成员为克服“口吃”历经辛苦,并逐步建立起信心,找回自我的故事。而摄影师丹尼·科恩(BSC)利用“构图”手段,使规定情节和段落中的艾伯特得到不同的塑造。笔者将本片艾伯特心理成长分为三个阶段:

1 艾伯特自负期,因为“口吃”处处出丑,使他被排挤在皇室边缘。

2 艾伯特逐渐自信期。因为语言治疗师罗格相助,“口吃”得到改善,得到妻子肯定。

3 艾伯特从容期。二战将至他必须进行全国讲话,但是他可以运用技巧基本克服心理障碍。


“构图”手段在三个阶段中以不同的作用来塑造角色:


1 艾伯特自负期与“弱拍”构图,表现人物与环境关系。

在《以眼说话》一书中看到“通过构图产生不同视觉节奏“的知识,书中将画框分割成三个区域(图一),处于中央的区域是主导性的(强拍),左/右两边的区域为次主导性(弱拍)。

  1. 图一(《以眼说话》中摘录)


在本片中艾伯特有着皇室自傲、倔强和自卑的性格,加上人尽皆知的“口吃“使得它与世人并不相融;语言治疗师罗格也有着与艾伯特相似的性格,自傲和倔强。

摄影师丹尼·科恩(BSC)对两人性格塑造十分准确,在两人相识初期构图技巧上是一致的。两人都处于画框非中心地带,游离在画左或画右,都属于弱拍,这种非中心地带的构图与剧情架构相契合,表明他们与世人的不同,都被认为是“非正常人”。

图二(两人第一次见面。艾伯特画左,罗格画右)


2 从构图看权利和地位。

林韬老师的《电影摄影应用美学中》提到“画面中央的位置通常是我们认为最重要的视觉元素,这个位置自然也是被观众认为是画面最重要的地方,所以观众就期待在这里看到具有支配意义的形像。剧情确实引起观众兴趣时,以中央作为支配部分则是受欢迎的。现实主义导演喜欢使用中央部分支配画面重要元素的方式,形式上平易近人。形式主义导演也在常规的阐述性镜头中使用银幕中央作为支配性的部分。”

在电影的前半部分也有出现人物处于画框中央的画面,这是摄影师丹尼·科恩(BSC)的处理方式有两种:

①倡导平等权利的罗格和妻子采用了中央构图(图三)

图三(罗格和妻子的晚餐对话)


 ②处于权利和地位最高的角色采用的中央构图(图四 图五)

图四(艾伯特父亲乔治五世全国讲话)


图五(乔治五世离世兄弟二人成为权利中心)


3.“强拍中的强拍”--以最后一场戏看构图

最后这场戏是艾伯特(乔治六世)在本片成长的终点,该片段摄影师丹尼·科恩(BSC)大量使用特写、近景和中央位置的构图,将成长、权利和历史时刻等元素融合在一起,使艾伯特处在画幅的“最强拍”位置具有多重意义。


这里,笔者将最后一场戏分为两部分解读:演讲前演讲时


1.演讲前(入场)

通过国王艾伯特步入直播室这场戏,一方面导演汤姆·霍伯借用光效/道具/群演等手段强化演讲是重要时刻和具有历史意义,另一方面摄影师丹尼·科恩(BSC)也利用构图手段让艾伯特支配着画面。(图六图七图八) 在高潮来临前的这场戏中,艾伯特以中近景的景别在画面“强拍”占据更多的位置,将其他角色挤压到画面两侧。王室侍从和政府内阁附属两旁向艾伯特致敬的同时,也共同将艾伯特的地位推向最高。

图六(中近景 艾伯特王室一行人步入大厅)

图七(中景 艾伯特王室一行人步入大厅)

图八(中景 艾伯特与首相对话)


2.演讲时(进行时)

在这场高潮戏中,一方面使用独特的视觉语言:大量的特写镜头和民众的反应镜头,拉近国王与子民的社交距离;另一方面艾伯特身处画框中心,并开始占据“弱拍”更多位置,“强拍”范围被放大。加上运用频繁的镜头剪辑和宏大交响乐作配乐等电影手法,使历史的巨轮朝着英国国王艾伯特驶来,氛围渲染到最高潮。


当然,在最后这场戏中除了构图手段的努力,还有其他电影手段的努力来强化历史氛围。这次笔者简单做了一些梳理,不足之处希望指正。


通过对《国王的演讲》这部电影读解,笔者认为优秀的摄影师一方面需要对剧本做透彻的读解,以抓取角色、环境的核心特点。另一方面要努力做视觉创作的艺术家,使不同的对象都服从于同一个风格。根据故事的不同时期,做到视觉风格(包括构图)上既统一又区别。将角色的“内在”通过“外在”的视觉手段表现出来,与其他电影手段共同服务于“剧作”这一核心要素。


欢迎大家扫码加入中国摄影师社群

跟大师学摄影,讲最实用的给你,回答你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添加学院君微信号,了解更多详情:微信号:liqianqian170

本文为作者 幕后英雄—薄荷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25207
相关文章

今天电影学院

查看更多 >

中国摄影师社群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