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世界》和维塔数码的合作始末

2020-03-05 10:51

被《动物世界》的视效惊到了吗?做过《指环王》、《阿凡达》维塔数码怎么开始参与中国电影了?这会是合作的开始吗?怎么才能合作……

《动物世界》、《我不是药神》两部电影拉开了暑期档,也为暑期档开了一个漂亮的局。《动物世界》的票房表现虽然不如预期,但是电影呈现出高标准制作也让人刮目相看。在许多人的眼里,认为此片是华语电影的里程碑。


有目共睹,《动物世界》的视效制作非常值得一说,不仅仅是因为维塔数码的参与,而是整部电影的制作完成质量。拍电影就像造车盖楼,没有一套完整合理的流程体系,保驾护航,任何创意都无法被有效的执行。电影里的视效部分更是如此,如果没有完善的流程,投入重金,也很难有一个好的结果。


除了维塔数码之外,此次参与到《动物世界》视效和动画制作的公司还有14家。

为《动物世界》服务的视效公司


负责视效全流程管理的“棒棒影业”,对于不关注制作的同学可能较为陌生。其实此次像维塔数码能够参与到《动物世界》之中,棒棒影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我们特别和棒棒影业的CEO、《动物世界》的视效总监 John Dietz 聊了聊维塔数码,以及其他视效公司参与《动物世界》全过程,以及棒棒影业打造的视效制作全流程管理。


John Dietz告诉我们,《动物世界》里怪兽、追车和片头部分在最开始就和制片方导演一致明确必须要由世界顶级视效公司来制作,而最终落实维塔数码和RSP制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比如,曾经有中国电影找过维塔没有成功,为什么他们这次选择了《动物世界》?而《动物世界》的视效制作预算,能够支撑维塔数码吗?所以总体视效预算上《动物世界》需要如何把控?还有就是,棒棒影业打造的视效制作全流程管理是怎样的,他们是如何与14家视效公司合作完成制作的?在技术上做了哪些工作?


棒棒影业CEO、《动物世界》的视效总监John Dietz


口述:John Dietz

文章有二次编辑、整理


什么阶段参与到《动物世界》,前期做了什么


《动物世界》剧组第一个正式筹备会的时候,棒棒就已经参与进来了。在拿到剧本之后,我们和导演进行了沟通,明确了的导演意图后,就开始对剧本在视效上进行一次系统的拆解。这次拆解分出了:有多少生物类镜头、有多少镜头是需要场景延伸、有多少镜头是需要效果模拟解算,还有全CG,擦除等等不同类型。经过拆解,就大概明确了《动物世界》是什么体量的视效片,这样就得出了大概计划。然后再继续和制片方聊,得到这部电影制片方想要做到什么程度。我们也会给出我们的计划,如果这个片子制作成A类片,应该需要什么预算,做成B类电影是什么预算。


其实,对于国产电影而言,我们更会想了解整部电影的总成本是多少。因为视效制作还是相对比较专业和独立的一个领域,很多制片方往往很难给出视效层面的预算。所以他们也会希望我们提供选项给他们。当我们知道总预算之后,我们就会建议他们这个预算体量的电影,视效预算应该占总预算的多少百分比。这样沟通下来双方就有一个视效预算的基础线。

《动物世界》导演韩延


我们的下一步工作就是和导演再进一步讨论,从他的角度去理解影片。比如哪一场戏导演认为非常重要,一定要展现的非常完美,哪一场戏对于视效的要求没那么高,我们可以有一些弹性调整,之后我们会再次和制片方沟通。直到三方都有一个认可的视效预算,我们就正式和制片方签下视效制作总预算的合约,后面我们就要负责怎么在这个预算下,去完成电影。

 

有些时候,导演想要某一个效果,但是制片方没有预算,两方可能会变成针锋相对,但是项目要继续推进,这个问题就得解决,我们棒棒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要妥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会和导演聊他想要的是什么具体效果,尽可能挖掘导演的最根本意图。因为有的时候导演表述我想要某一个效果,这个效果的制作可能会非常昂贵,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更在乎的是最根本的问题,导演要这个效果的意图是什么,想要表达什么,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专业和技术的角度给出一种制作方案,这个方案的目的是既能帮助导演实现效果,又可以降低制作成本。当然反过来,我们也会和制片方沟通,为了影片本身的质量,导演的一些要求我们应该要配合实现,可能预算上需要有略微的上浮,但不会超出太多。所以基本上就是我们用专业的角度不断的提供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来让导演和制片方达到一个平衡点。举个例子,我们可能会这样去和导演沟通,现在的剧本里有200个生物镜头,如果能删减100个,我就可以用现有的预算找到维塔数码这样级别的视效公司来做。如果非要坚持做200个视效镜头,那只能用低几个等级的视效制作公司来完成,这个抉择就变得相对清晰明了。


当然,我们提供这些解决方案时,我们也会从影片整体宏观上建议导演应该怎么做。所以,这就延伸出了另一个问题,我们怎么样才能让导演确定100个生物镜头是否足够?在没有任何拍摄画面的时候,光凭剧本的文字去判断显然不够,这也正是我们前期筹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所以做故事板和预演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就会更加明确的意识到,我们到底需要多少视效镜头。

如何联系维塔数码,沟通哪些信息?


到了前期流程阶段,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开始询价,拿到视效制作公司的报价。我们每次和视效公司沟通都需要准备很多东西,而不是拿一个翻译的剧本或者几页说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次拿回来的价格是有意义的,才能推进整个流程的发生。有些电影是在拍摄之前,我们就要确定几家公司来做一些复杂的重型视效场次。比如《动物世界》,在拍摄前我们就已经和维塔数码沟通好“城铁杀怪兽”和一部分片头希望由他们来制作,这样会非常有利于在前期筹备的阶段明确哪些镜头能做,哪些镜头不能做,以及拍摄的时候应该怎么拍,这样会更节省整个的制作周期。

大家可以看到第三楼做的视效预演和最终的完成镜头匹合度非常高,这是为什么呢?中国电影经常有这样的问题存在,管理和流程上不统一,前期、拍摄和后期三个环节是脱节的。甚至有时只是完成任务式的要做一个预演,但并不知道如何用它来帮到电影。棒棒会在前期花很大的精力来确保预演就是导演想要的有效画面,这样到了拍摄现场就不会有太多的模棱两可。


按照预演去执行拍摄,这样既节省时间,也可以让全组各个部门都很明确要拍什么。当然,前提是得保证预演做的是保质、保量的。因为很多中国电影的预演就是走个形式,现场拍摄的时候,肯定不可能照着来拍,也就失去了预演的意义。像小丑大战怪兽那场戏和追车戏,预演做不到位的话,在现场是根本没法完成拍摄的。所以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大家一起在前期把预演做到位,然后所有成本、周期都按照这个预演来安排,这样下来,最后的成片和预演就非常近似,甚至完全一样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其实也会有些国内的制片方会找到三层楼或者维塔数码,但是对方给到的价格往往是一个完全超出国产电影预算的数字。而出现天价的原因是,这些世界顶级视效制作公司的工业化、流程化已经非常明确,他们会担心国内的制片方是否可以专业的对接整个流程。所以,他们给出很昂贵的价格是一种自我保护。我们和维塔数码的沟通过程其实也经历了5、6个月之久才最终确认,我们要承诺会以他们熟悉的标准视效工业化制作流程来完成影片,当然这只是促成合作的因素之一。


另外,国外的返税政策也是一个关键点,这也是棒棒会帮助制片方解决的问题之一,我们会处理相关视效公司所在地的返税政策问题。当确定了维塔数码以后,从《动物世界》的制作成本来说,我们知道其他的视效部分必须在下一级别的公司中寻找,筛选了很多公司之后,我们决定了RSP。其余的视效制作公司,基本都是在影片拍摄完成后,陆续确认的。

关于维塔数码能够参与,棒棒影业做了哪些沟通呢?首先第一点,我个人和维塔数码的相关管理人员是多年老朋友,经常互通有无,我们之间有足够的信任。另外,我们所有和维塔的沟通协商目标,都是让他们能够有信心认为这件事儿是可做的,不会因为是国产电影而在流程上出现一些不专业的问题。包括第三层楼在视觉预演部分的加入,都是会影响到维塔对影片整体质量的判断,所以能促成和维塔的合作,并不是某个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我们在各个方面都做了很多努力。


其实在《动物世界》之前,我们已经预见到能促成和维塔数码的合作会让大家很吃惊。我们一方面保证维塔数码真正的加入进来,另一方面我们更希望和维塔数码的合作是长久的。因为更多的中国电影需要像维塔数码这样的公司来帮助。我们也希望能够带动中国视效公司一起成长。有了维塔数码这样的标杆存在,就能够让国内的视效公司快速的成长起来,这也是我们棒棒责任和使命之一。《动物世界》其实有很多中国视效公司参与制作,但是因为宣发一直在强调国外公司,这是让人比较可惜和遗憾的地方。


管理团队的设置


我们一共有三名视效总监参与到其中,John是公司的CEO所以整体都有参与。但是在不同的阶段也有其他总监进入。前期和拍摄是有一名总监全程跟进,然后在拍追车戏的时候,请了另外一位总监支持,后期是由John全权负责。整个戏的视效制片人是一个,然后是视效剪辑,我们一共有两个视效剪辑,偶尔一段时间有一些助理。然后就是视效统筹,统筹就是配合视效制片人和视效总监,统筹团队大概是 3—4人左右。接下来我们也有自己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并不是要具体做哪些镜头,主要是一些辅助工作,模型资产建立,后期预演,粗合等等。不同的项目,团队的规模有大有小,《动物世界》的团队是棒棒视效制作全流程管理中比较标准的团队形态。接下来就是项目之外的公司其他部门,比如法务、财务,在退税、签合约时都需要,但是制片方不可能给每个项目都配备如此完整的团队,所以这也是作为全流程管理公司的一个优势吧。

拍摄阶段,做了哪些工作?


拍摄现场的视效指导和数据采集全部由棒棒的团队来提供和完成的,这样避免了各种不统一性。有时候视效不行的原因不仅仅是后期视效制作公司的能力问题,和现场是否拍摄正确也有很大的关系。绿幕的位置,跟踪点的数量,各种现场数据的完整性,如果这些方面出现问题,有时候后期也是无力回天的。虽然说视效几乎无所不能,但当拍摄的素材不达标时,你让维塔数码去做会花很多冤枉钱,而且出来的效果也不一定好,甚至他们都不会愿意去做。我们棒棒团队的专业性也会体现在这里,我们现在可以获取的素材和数据的完整程度是完全可以符合世界顶级视效公司的要求的。作为贯穿始终的一个团队,在前期我们已经很明确会知道视效镜头的体量和难度,如果现场突发一些状况,我们可以做出迅速的反应,而不是犹豫不决,这样更能够保证现场拍摄的效率。

《动物世界》拍摄时我们现场有将近有十个人,视效总监跟导演在一起看监视器,视效制片人也 会在现场,因为视效制片人随时需要知道视效镜头的增减,来判断预算。当然还有视效统筹,会完成各部门的协调沟通,另外还有数据采集,工作内容包括灰球、色板、跟踪点,现场的测量等等。当然我们还会在现场附近有一个办公点,去完成现场的一些临时视觉预演,因为有的时候随着现场环境的变化,最初的预演不一定完全适用,那么我们要迅速的做出修改,去方便所有的部门沟通。还有现场合成师,有时候镜头拍完以后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以及导演想知道两个镜头拼起来,或者绿布擦掉了以后效果对不对,我们的现场合成师就可以迅速的出效果给到大家确认。


作为一个全流程管理公司,我们会更加合理的去匹配符合项目需求的工作人员,像《动物世界》关于视效总监的匹配,比如追车戏的时候,我们就找来了对拍追车戏非常有经验的视效总监,这种资源是具有针对性和定制化的匹配,也是我们棒棒的优势之一。


如何与14家制作公司沟通和对接


《动物世界》我们要和14家公司进行沟通,如果让导演或制片方对着14家公司来回沟通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起到的作用就是沟通枢纽,我们一方面会收集导演的创意想法,反复和导演明确创意,反馈给制作公司的同时我们还会给出技术上的意见。一个镜头的好与坏不能用怪兽长的是否好看去判断,需要有焦点、景深,透视,色彩空间等等具体技术参数,所有的部分我们都会从专业和技术的角度去和导演明确之后,再给到制作公司具体的意见反馈。当我们收到视效公司或者预演公司提交的镜头后,我们第一步会检查最基本的技术问题是否存在错误。如果让导演直接看这些镜头,其实就是在浪费他的时间,让他没办法专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然后,镜头会被送到视效总监手里,他会检查导演的创意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

当有些镜头已经完成的不错了,我们就会把每个镜头剪成一个小的样片去给导演看。这样导演就可以非常专注的去看镜头得里的创意内容,而不用在乎技术问题。我们会每周两次与导演讨论关于创意上的想法和修改,同时会提出我们的意见,并把所有创作想法反馈给到视效制作公司。这种通过头脑风暴讨论出来的反馈会比直接把修改意见给到视效制作公司的效果好得多。在每次的会议中,双语统筹都会做详细的记录,其中包括确认每个镜头的版本号,并保证所有的版本都有相对应的中英文意见,方便所有人之后随时查阅。


当导演从创意上认可视效镜头后,视效制作公司会开始提交EXR文件,我们会进行技术质量检查。在不同的色彩通道里,检查镜头的噪点、边缘有没有技术问题,包括有没有坏点,我们甚至可以精准到每一帧每个像素,这样才能保证最终画面的稳定性。经常有人说看一些电影会觉得模糊,感觉不干净,一方面可能是素材本身拍摄的问题,但很大一部分也是视效制作过程中对噪点等很细节的技术指标没有做到位的缘故。大家可以看到《动物世界》的画面整体很干净,不会有跳的感觉,一方面是《动物世界》现场拍摄的高质量,还有就是我们保证了视效制作的最终技术指标,有些内容可能是观众不会直观感受到的,但当这些小的点积少成多之后,就会影响到整体影片的成像质感,从而影响到整部电影的观影感受。

在后期阶段,另外一个很关键的点就是和剪辑部门还有DI的配合,我们永远要保持和剪辑时间线的统一性,如果剪辑动了什么,我们必须得时刻知道,这就是视效剪辑在做的事情。《动物世界》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在DI公司还没有确定的时候,维塔数码那边就需要素材开始制作,所以我们棒棒完成了部分镜头的素材转码。所以我们也是一个数据中间站,比如说DI公司出来的这些素材,要发给视效公司,发给视效公司的时候会有一个交接包,这里面包含了素材、灰球、空镜,等等所有和这个镜头相关的素材,我们同时要给到视效公司的是变速,放大,缩小等信息。剪辑那边对某个镜头做了200%的变速,但是不会标出来,这个就需要我们的视效剪辑来完成。我们会把变速拆开,明确的标注出镜头做了200%的变速,或者镜头从哪里开始有一定的放大,把这样的信息一起交给视效公司,交接的文件包中可能还包括了所有可用的参考等,就是一个所有和这个镜头相关的前世今生都会在这个包里面,方便视效制作公司更加明确这个镜头的制作要求和创作意图。

和视效公司的沟通内容以及资产、流程问题的处理


我们和视效公司交接素材之后,我们会同时发给他们一个交付细则,里面包含了所有我们棒棒统一要求的技术参数,包括文件命名,色彩空间,位深,分辨率,画幅比等,所有交回来的镜头,必须以这个为基准去做。这样才能保证拿回来镜头的统一性。另外我们一般会做的一件事,是和视效公司确定合作之后,会走一次流程测试,会拿一帧或者一个镜头给到视效公司,让他们在自己的系统流程里走一遍,输出交给我们,这样在没有正式开始镜头制作前,我们就完全明确了所有镜头提交的技术问题,提升之后的工作效率。

 

而资产分享从视效制作角度来讲也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但有时候却又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我们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比如说《动物世界》中的怪兽不全是维塔数码做的,RSP也做了一部分,这就牵扯到怪兽资产的分享,这次是Weta完成好的怪兽资产给到了RSP。因为在最初的视效计划里我们就明确了会有一部分的资产分享,所以很早就和两个公司打好招呼,虽然说每个公司的内部系统流程都不一样,但当他们知道自己哪些资产和内容是需要分享的时候,他们制作时就会相对留意,输出通用的格式或者工程,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制作效率。不过有些镜头我们需要分享已经完成动画的某一层,这就得事先确认谁来做镜头运动,谁来负责镜头的最终合成渲染,这些专业技术上的问题,棒棒凭借自己的专业性和多年的经验都可以做出很好的判断和协调,我们早在拆分这个镜头的时候,心里就比较明确如何对镜头进行分享分工,这样既能保证成本可控,同时提升各方的工作效率。​​​​

本文为作者 王涛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2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