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猛导演《过昭关》直播复盘

2020-02-18 22:50

·在出片名之前的部分,更多的是建立生活气息、影片气质和风格的部分,尝试过镜头更碎更多特写的方法,

 最后选择了去掉很多碎镜头,尽可能完整呈现。感觉该片是以长镜头为主。最后发现本片剪辑就是“没有技巧”,尽可能弱化技巧、主观意图来呈现。

因为大量固定机位,所以有大量的摇、移来实现摄影机调度。

推拉镜头过于主观,不适合影片调性。

·带孙子卖西瓜这场戏

 

遗憾的是没有把怎样卖西瓜讲清楚,因为器材和一些条件限制,缺少一个长镜头。跟着三轮车走到货车跟前,就可以把怎么算钱卖西瓜称重讲清楚,这种生活气息,这个对导演来说特别重要。 

 

虽然与主线无关,但是是息息相关的生活场景。丰富的生活气息的场景调度对影片是很重要的。

·出片名前两个小孩跳来跳去是为什么?


前15分钟更像一个引子,在做一个背景试的、前置的说明、设定。

那么至于为何把片名放这里,不是为了个性,其实也有很多思考,不断判断,最后还是要说服自己,才决定这么剪的。

非要说关联,可能是潜意识的关联。感觉这是影像神奇的地方,把某些画面放在一起,就会有奇妙的感觉。当导演看到这俩女孩的时候,感受到和影片似乎有某种共通的东西。

刚开始爷爷进去给战友打电话,是有拍声音的,战有些对话,“你快不行了,我去看你”。本来想保留声音去除画面。后来剪辑的时候,感觉对话部分太过于刻意,最后就放弃这个思路。又不知如何结束。最后和摄影聊,可以拍一个日常的场景,把前面的戏作为一个节点。

·出片名后夜晚片段


闪电效果:是用电焊去焊铁,做出来的。

抽烟镜头:外面搭一个高台 架排灯,把雨丝勾出来,并给爷爷的脸补光。


由于是在实景拍,现场能够给你提供很多剧本想象不到的部分。比如测量地图,是有一次中午休息时在墙上看到的,因为三门峡的空间距离给观众并不直观。这是在现场拍摄激发出来的想法。

 

对老爷子的表演:会拍一些平时他说话走路的画面。前几天老爷子紧张,会给他看看他平时说话和行为的画面是怎样的。从两相比较中找到镜头前的放松和日常化。(导演调教演员的方法)

·爷爷讲述伍子胥过韶关


爷孙两外出第一晚停在了公路边的草地里,因为条件限制无法在漆黑野外实现拍摄,很幸运找到这样一处地方。


为什么要用“双簧”这种形式剪辑?

希望有一种临场感,老爷子在讲故事,讲的时候脑海中出现的画面,这个画面可能是爷爷的画面,也可以是小孙子的画面。

营造一种一个人在讲故事时脑子里的画面的感觉。

因为感觉平时脑里的画面会低饱和,所以降低饱和。用烟雾的方式“模拟”脑海中的想象。

这两段讲故事的部分,更多的采用手持,和影片里的其它镜头做出区别。  

这部分的剪辑也是切点比较碎,也是和正篇有区别的。

 ·拿着扩音器说话的角色


导演在某次回老家的时候,在村口看到的一个人。导演当时就觉得他应该出现在他的电影里(《过昭关》),就是在那个时候才想着把老爷子的兄弟做成一个哑巴。本来那个哑巴是个能说话的人。

这些人、这些设计,在文本上形成一种意义,这些老人的声音,很难让我们听到,我们太少去关注他们,他们形成了独特的意义。

·警察在车内带着玻璃往外拍的画面


为这是数不多的比较主观的视角,这种主观视角能够带来一点危险感,也是为了打破原有节奏

·结尾雪中抽烟画面


导演想要一种直视感,想要一种认认真真直视的镜头,所以让老爷子直视。

 上面两个镜头,是整片里最有明显强烈导演意图的两个镜头。


·导演的创作动机

创造思路:用电影的方式留住那代老人,他们怎么对待世界的。

爷爷的去世想看一个人启发了我想拍这部电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对死亡的认知表达。

尽可能弱化导演、弱化剪接,偏记录化,生活的呈现。


其它:

·在创作剧本的时候就应该多想如何平衡个人情感表达,要想明白,为什么拍这部电影,我最主要的把握是什么,这部电影讲什么,用什么方式来表达?核心个人表达部分该怎么做。到实拍的时候就会很清晰。


·前期就和摄影沟通过 ,整个影片的特写都留给小道具小物件,可以更加赋予他们意味。人与人的关系很多时候在道具里能体现,所谓“睹物思人”。


·空镜:有很多架在车的后备箱拍的镜头,”边倒边拍“。

空镜上、行进画面一直在做角度和拍摄方法的尝试。


·哑叔写字部分最主要的部分是文字部分,文字更重要,所以需要突出。如果给一下信纸特写,反而会干扰字本身的意义。所以用黑屏更直观。


导演寄语:

“想做一个好的电影创作者,最重要的是视野的宽阔性,以及对不同的电影理念、类型的包容、认识是很重要的。 当你对电影、对生活的不同感受丰富以后,能够感受到高级的东西。  你对每场戏,要有懂得无数种剪辑处理方式的能力。 

拍摄,无数种拍法你都得会,都得有清晰的认识,你再从中选择用一种什么拍法,才能找到符合你的体系,你的审美的拍摄方式。    一个导演如果只有一种拍法,不代表他对其他的拍法不了解。  对其他拍法的了解,从中也许能找到你要的部分。   即便是抖音都能有吸收的地方。   把这些万千世界消化到自己的体系里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

“受《广岛之恋》《去年在玛德里昂》、塔可夫斯基的《镜子》影响很大,喜欢侯孝贤,喜欢贾樟柯。”

“好的、不好的电影大家都要去看,看的时候带着一种标准(自己的想法)去和他做对照,哪些是可以消化了自己用的,哪些是符合自己的审美体系的,这些很重要。”

“多看书,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都会影响对电影的认识、创作。比如侯孝贤看了沈从文的小说,突然找到了自己美学语言里的共通性。”














本文为作者 强进龙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2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