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感剪出节奏—屠亦然谈《港囧》剪辑

2020-02-15 01:28

屠亦然,剪辑师。200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剪辑专业。2001年从业至今在多部电影、电视剧、广告片中担任剪辑和后期制作工作。剪辑代表作《杀生》、《泰囧》《北京爱情故事》《绣春刀》《煎饼侠》等。


《港囧》我是在电影杀青以后才参与进来的,这次剪辑用的是Final Cut 7,剪辑周期大概进行了两个半月。


我们这次在剪辑上除了延续《泰囧》剪喜剧的那些剪法以外,在节奏设置以及情感线上做了很多的尝试。在剪《泰囧》的时候,喜剧点留的空间相对多一些,《港囧》更注重给观众一种思维重复。举例来说,就像徐来在大街上碰到剧组爆破师要引爆铁头人那场戏,爆破师每次回头跟他们俩说话都是张着大嘴,围绕这个重复;还有拉拉追上徐来打的出租车后不停地喘气,然后徐来才说“你要喘到什么时候?”,和后来在杨伊的房间拉拉打倒李灿森饰演的警察后又不停地喘气。还有就是在影片的素材里寻找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视觉中心是非常接近的,这样剪出来感觉更流畅,没有那么突兀。


在剪《港囧》的时候,其实我想的问题更宏观一点,就是电影整体结构是什么样的,剪辑的时候是找到了情感线和在情节线两条并行的主线。情感的东西是一直盯着徐来这个人,那情节就是推动整个故事的,然后两条线并行然后拧在一起。因为有情节推动,中间穿插情感的东西,这样反而让整个电影的节奏是有张有驰的,自然就会有节奏的变化。当然《港囧》是在写剧本的时候,就已经把这些东西都设计在里面了,只不过我是作为剪辑师,要准确的去卡住这些环节,找到这些点,让剧情紧的时候紧,松的时候必须放松下来。有一场戏,徐来头盔炸了以后,他走到了天桥,然后警察和拉拉都追过来了,其实这一段戏中徐来和拉拉的对白是有很多素材的,可我们就是不用,因为前面已经闹的很厉害了,这时候就应该让观众踏踏实实的去感受这个人物,看戏剧的东西,这和剪情节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综合来说,《港囧》对我最难处理的是信息的压缩和整合,要把它提炼到最精确,这是一个有挑战的事儿。过程挺痛苦的。但是还好相对思路比较清晰,在搭粗剪的时候脑子里有一个概念,我知道必须得压缩到一个什么程度。比如一家人在早茶铺吃早餐那场戏,一家人挤兑徐来的戏有很多,现在只留下了粗剪的三分之一,交代清楚人物关系,留住喜剧点然后放大徐来和蔡菠各有计划,然后尽快进入后面的情节。再比如说徐来去精子库医院那一段戏,现在看到的是粗剪的三分之一,这场戏已经没有空间去表现其他的东西,它后面紧接着得是跟家人爆发的情感戏,如果前面铺的太长,那么后面片长比例会有问题,我们只能让这段戏最主要的功能凸显出来就OK了,所以在剪的时候,这场戏必须尽量的短,把空间留给后面的矛盾冲突上。



徐峥导演是一个思路非常清晰的人,我可以在他设定的框架里面创作,但是不能跳出去,所以在剪《港囧》的时候,我只会在框子里面做一些尝试,他这样的设定也让我意识到我所做的东西必须是符合这个电影的。一般的时候我会就自己的想法和导演做讨论,但有的时候我觉得必须要改变,导演却坚持他的方案的时候,我可能会连哄带骗,比如开场回忆那段戏,我觉得太长了,我自己就偷着调了调。调了以后,大家会一起看片,如果觉得没问题,那就按照我的。在剪喜剧点时我需要留给观众足够的气口,但是应该给观众留多少,这时候是应该让观众在这儿完全笑出来,还是说,留到下一个笑点。我们剪的时候,都得去琢磨这些东西。至于怎么找到这些点,就是尽量把自己转换到观众的角度去看回放,在自我心态上进行调整。


因为我是后期介入的《港囧》,我是先看了现场剪辑版的粗剪,然后又翻回头看了剧本,才开始剪的。等于先看影像了,后看文字,在流程上是反过来的,可是这样也是让我更具体的知道电影讲的是什么。剪戏的状态是我在看第一遍现场版剪辑的时候就找到了,可能是因为之前跟徐峥导演合作过,知道他要的是什么。也包括和摄影师宋晓飞合作的也挺久了,所以他拍的素材,我一下就能找到核心的镜头,找到每场戏的定场镜头,那后面就是考虑该怎么剪以及定下什么样的节奏的事了。


喜欢《泰囧》的观众他们对《港囧》是有非常高的期待的,并且都会潜意识的认为《港囧》肯定是《泰囧》的喜剧的升级,会更嗨更好玩。在《港囧》这部戏上,导演想表达的跟《泰囧》是不一样的,它不是一个纯喜剧,是有情怀、情感的东西,所以开场这场戏我需要让观众先坐住了,能看住这个戏以后,然后我们再一点点的给他们我们要的东西。如果一上来就是一个嗨的东西,我们再变情节的时候,其实反而会出问题。徐来为什么要去香港?为什么历尽千辛万苦还要见杨伊?为什么最后见了她反而又变了?这个其实是开头那场戏打下的基础。如果这场戏太虚的话,肯定是有问题的,最后这个人物就不结实了。


《港囧》比《泰囧》复杂就是因为《泰囧》的人物是特别比较符号化的,徐朗是一个成功人士,然后他有一个对手要去跟他抢这个买卖,然后还有一个傻傻的的人物和徐朗成为了组合。但是《港囧》里面人物要复杂和细腻得多,所以就为了完成这个人物,我们必须得讲清楚这场戏。而且如果把这场戏往后放的话也有问题,它的位置只能在最前面,让观众先接收到。而后,在精剪的时候我和导演尝试着在徐来释怀青春以及徐来和蔡菠找回爱情的位置加了青春戏的闪回,在徐来释怀后抱头哭的时候增加了大学时杨伊的回眸一笑,并在色彩上进行逐渐衰色的处理,反应人物的青春已经远去;在影片接近尾声,徐来和蔡菠落在气垫上以后增加了大学时新年晚会的后半截,让观众知道蔡菠在那时出现并与徐来拥抱,并在色彩上做了留黑白逐渐饱合的处理,最后形成艳丽的“播种者”。


片名后酒店的那场戏上映版本是粗剪版的四分之一,那场戏机位相对比较简单,就是拍上面一个人,拍下面一个人,加一些特写的动作,然后中间还有一个电视机的镜头。剪这场戏有点像剪《泰囧》在泰国王宝强给黄渤按摩那场戏。我就是尽可能的挑出最好玩的那些瞬间,像赵薇甩头,喊“一二三加油”啊,徐来使劲儿呼吸等等,我去找这些东西。这场戏考验最多的是素材的选取,在做瘦身的时候我要把最精华的留下,重要的信息点留住,尽量不重复。我和导演对这场戏调了一周的时间。这个过程怎么说呢?还是必须要跳到观众的角度去看。后面审查的时候,这场戏涉及到修改,我和导演做了尽可能的保留,但还是短了一些。


“多佳丽”这场戏是我接《港囧》以后剪的第一场戏。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完全摸着脉络,剪辑的时候我找了一些节奏感很强的音乐。一直骨到灰盒撒在地上之前节奏都是在积累,到后面的节奏才开始密起来。但是后来导演他不想画面为音乐去服务,也是做了一些改变。这场戏在精剪的时候做了大量的删剪,在徐来戴着铁头站在窗户外面开始,他是怎么一点点爬到拳馆的窗户的,整个的全过程都有。后来我们就把中间的过程全部挖掉了,平行到别的地方去。这样能把大量的时间给拉掉,节奏更快一些。这段戏其实拍的量特别大,几波人的相互追逐,蔡拉拉被一群人追,先在上面的楼层跑过去,再从下面那层跑出来。再往后是他自己又回到这一层的正中间,看那些古惑仔跑到下面那层去了,然后他用DV拍下面那波人,这个地方就有点像是同镜同景被跳切的感觉,因为不能让片子太长,这场戏我的重点是让环境有足够丰富的展现,这个楼里面都有什么东西,蔡拉拉在这场戏里更像调味剂,他的出现更多是一个调节,这场戏主要还是看徐来的。这场戏音乐一直是用草蜢的忘情桑巴舞,其实我本来是想分段,再加一个一群老头老太太在一个小舞厅里面,唱特蔡琴的《忘不了》,让整个节奏再变一下,一边是慢慢悠悠的,另一边是狂跑那种状态,但是后来因为时长原因把那场戏拿掉了。


最后我还想提一点,这个片子里面有几段香港的空镜头剪辑非常出色,他们出现在:青春回忆段落之后出主创人员字幕的段落,还有徐来和蔡拉拉两个人从片场走到多加利之前,还有结尾大楼前那场车戏,这三段剪辑,这是我们找一个网络的神剪辑,叫杨戈尔,这个小孩特别有才,很有想法。他对混剪的东西,挺有创造力的,找的素材挺准确,后期有一款预告片也是他剪的。我觉得新鲜很重要!

本文为作者 王涛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2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