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摄影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沟通能力,专访《喜马拉雅天梯》摄影指导 藏族著名摄影师扎西旺加
随着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制作水平的提高,院线电影越来越多元化,10月16日即将上映一部,也是中国首部拍摄西藏的登山向导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登陆院线,一部获得多个第一次,让众多观众期待已久的记录大片。
《喜马拉雅天梯》由萧寒、梁君健两名资深纪录片导演联合执导,拍摄制作历时4年。电影讲述的是一僧一寺、一座山、一群人的故事。它的名字来自于藏民们画在青藏高原岩壁上的白色小梯子,当地人称之为“天梯”,并相信它可以接引世人的灵魂通往圣地,而这些珠峰的引路少年们扮演的正是“天梯”的角色——有人将8848当成旅行的终点,但对他们而言,这只是起点与成年礼。
纪录片的拍摄过程,摄影师在创作既是现场导演,在技术上又是一个质检员。整个拍摄过程对摄影师的要求非常高,摄影师既要有现场把控能力,还要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同时在技术上不能容忍半点的差错,因为纪录片没有再来一条,错过了你就错过了。
纪录片在选择拍摄设备上要考虑的远远要多于剧情片,关于摄影机的选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喜马拉雅天梯》的制作团队是如何考虑的,《喜马拉雅天梯》摄影指导 藏族著名摄影师扎西旺加访谈节选。
我18岁开始当摄影师,到现在二十五六年的经验了。开始拍纪录片,是在中央新影,我参与过很多纪录片的拍摄,在西藏,走非洲,集体跨越等等很多纪录片,最早用的是胶片摄影机拍摄,但是胶片摄影机是非常笨重的,最后又发展到16毫米,到现在的数字摄影机。
《喜马拉雅天梯》在拍摄设计上我们就做了很多的工作,不能单纯的把它拍的很漂亮,很美就好,要表现的不只是大美,她是西藏高原,环境很恶劣,我们要的是美的叫人,感觉是凄凉的一种美,她是一种我们常人所见不到的那种美。海拔到一定高度之后,雪山颜色的白,和高原强烈的光影之下,大反射的画面,同时还要非常贴近生活,让观众看到,摄像机和拍摄对象很巧妙的融到一块了。
拍《喜马拉雅天梯》这个片子,我要求摄影团队一定要保证画面的稳定性, 虽然大部分是手持拍摄,但是一定要稳,我们这次把三脚架也带到珠峰顶上去了。所以对设备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既要它非常好的成像力,又要它非常轻便,其实这是矛盾的,轻便和好的清晰力是矛盾的,我们在这方面都做了一些考虑和权衡。
通过便携性、成像质量、高海拔、低温环境等测试,我们最终选择了佳能C系列,C500、C300、C100、1DC为主要拍摄设备,大家一致认为它成像力非常不错,以及最重要的轻便,镜头组合上也更灵活。在镜头选择上,主要使用佳能大三元(16-35、24-70、70-200),16-35用的更多一些,因为16-35有广角,在登山的时候,因为很贴近拍摄对象,高山摄影师的机器,挂的是16-35,16-35在近距离拍摄的时候,它既能拍摄下全景,又能用35来保证中景拍摄,16-35比较多一些,然后还有一支800的定焦和佳能电影镜头。
《喜马拉雅天梯》的4K部分由C500+AJA记录仪完成拍摄,由于武装后的C500过于庞大,对于登山拍摄来说不容易灵活运用。所以主要用在拉萨登山学校和珠峰大本营及以下的部分。C300和C100用得也最多,基本从头跟到尾。1DC主要用于逐格的拍摄,同时摄影组还用到了佳能XF305和5D Mark2。
除了要应对技术上的问题,在创作层面,我们还专门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培养了两位有登山经验的西藏摄影师去应对高山拍摄,因为纪录片这块,对摄影要求是全方位的,他既要能拍出我们所讲的非常美的画面,构图也好,用光也好,这是最基本的东西。最重要的是,纪录片即使在现实生活当中,在情景当中,及时的捕捉到,就是我们这个纪录片所需要的这些,纪实感非常强的镜头,这是重要的,现场的捕捉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纪录片摄影师的这个要求,我觉得可以说比故事片的摄影师,具有更大的挑战性,需要更强的能力,这个能力就跟我说的,除了会讲故事,因为电视记录也好,故事也好,还有导演沟通,有个监视器看,一二三镜头,演员走位这些都没问题的,而纪录片这个东西,完全靠摄影师自己,他又是现场的导演,既要有对拍摄素材的取舍,更重要的是非常到位的,把画面给拍摄非常到位,这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影像,声音也是至关重要的,作者有幸在电影院提前观看了影片,在声音处理方面还是相当棒的,在喜马拉雅山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制作团队是如何处理声音的问题?让我们一探究竟。
录音这块,在低海拔地区,所谓低海拔地区,就是在拉萨和珠峰大本营的时候,采用了挑杆话筒还有无线。而最后到了海拔高度的时候,无线用的运用更多一些,因为在那种拍摄条件下,已经不允许有录音团队来举杆了,所以无线和本机的运用更多一些,本机佩戴森海塞尔的416。
《喜马拉雅天梯》拍摄的素材有500多个小时,在西藏除了要应付长期的低温,还要面临沙尘暴,对人对机器都是很大的挑战,摄影组为摄影设备配备了防护罩和暖宝宝,以保证设备可以正常工作。从大本营开始,摄制团队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素材备份后根本没有回放的可能,都是在一定的周期内回拉萨检阅,不过好在佳能C系列没有出现过素材没有记录成功或者丢失的现象,只有几条素材出现丢帧的情况。
检验拍摄设备的表现力如何,进入后期DI流程后便知,这方面看看摄影指导扎西旺加如何说:
我觉得非常好,我专门在北京呆了20多天,专门盯这个东西,跟调色师做了很多沟通,因为这个片子,不是故事片,或者电视剧,纪录片可能觉得,有些人觉得这个东西应该更唯美更好的画面,暖一下子,不,我觉得这个时候那个色,应该往冷上走,随着剧情情节来走的,有暖到冷,比如说在学校,这个在孩子家里面,我觉得非常的暖。暖有不同的暖的成色。到了大本营,再往不同高度走,我把冷又调得非常极致。
我对调色师提出了很多要求,比如我说这个白色,雪山的白,我们咋一看是白,我希望这个白色当中,有很多不一样的成色在里面,比如说在海拔5000米这块,我们看到的雪山,和到6000米,到7000米,到8000米,呈现出的影调是不一样的,要给观众带来越来越的寒冷的那种冷调,冷调越来越深,越来越多,刚开始是暖暖的,到最后极致到偏冷,往偏冷上走,白色的成分当中,我要求的是要调出很多细节出来,不是就白而白,它的阴影当中也好,要有很多层次。我要的这些都实现了,并且表现都非常好。
现在设备不断的更新,对我们摄影师来说,也是非常好的事儿,一个是画质上面,还有便携性上面,这个时候摄影师便携性和画质双方面都要考虑,不断的有好技术,对我们来说也是好事。
拍摄器材清单,佳能部分:
CINEMA EOS C500 *1+ AJA(for 4k recording)
CINEMA EOS C300 *2;
CINEMA EOS C100 *1;
CINEMA EOS 1DC *1
XF305 *2
5d Mark III *3;
Lens 14/24/35/50/85 Prime lens
16-35/24-70/70-200mm
EF 800mm f/5.6L IS USM
最后附上预告片,让我们期待10月16日上映,和《喜马拉雅天梯》一起登上顶峰。
《喜马拉雅天梯》由萧寒、梁君健两名资深纪录片导演联合执导,拍摄制作历时4年。电影讲述的是一僧一寺、一座山、一群人的故事。它的名字来自于藏民们画在青藏高原岩壁上的白色小梯子,当地人称之为“天梯”,并相信它可以接引世人的灵魂通往圣地,而这些珠峰的引路少年们扮演的正是“天梯”的角色——有人将8848当成旅行的终点,但对他们而言,这只是起点与成年礼。
纪录片的拍摄过程,摄影师在创作既是现场导演,在技术上又是一个质检员。整个拍摄过程对摄影师的要求非常高,摄影师既要有现场把控能力,还要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同时在技术上不能容忍半点的差错,因为纪录片没有再来一条,错过了你就错过了。
纪录片在选择拍摄设备上要考虑的远远要多于剧情片,关于摄影机的选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喜马拉雅天梯》的制作团队是如何考虑的,《喜马拉雅天梯》摄影指导 藏族著名摄影师扎西旺加访谈节选。
我18岁开始当摄影师,到现在二十五六年的经验了。开始拍纪录片,是在中央新影,我参与过很多纪录片的拍摄,在西藏,走非洲,集体跨越等等很多纪录片,最早用的是胶片摄影机拍摄,但是胶片摄影机是非常笨重的,最后又发展到16毫米,到现在的数字摄影机。
《喜马拉雅天梯》在拍摄设计上我们就做了很多的工作,不能单纯的把它拍的很漂亮,很美就好,要表现的不只是大美,她是西藏高原,环境很恶劣,我们要的是美的叫人,感觉是凄凉的一种美,她是一种我们常人所见不到的那种美。海拔到一定高度之后,雪山颜色的白,和高原强烈的光影之下,大反射的画面,同时还要非常贴近生活,让观众看到,摄像机和拍摄对象很巧妙的融到一块了。
拍《喜马拉雅天梯》这个片子,我要求摄影团队一定要保证画面的稳定性, 虽然大部分是手持拍摄,但是一定要稳,我们这次把三脚架也带到珠峰顶上去了。所以对设备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既要它非常好的成像力,又要它非常轻便,其实这是矛盾的,轻便和好的清晰力是矛盾的,我们在这方面都做了一些考虑和权衡。
通过便携性、成像质量、高海拔、低温环境等测试,我们最终选择了佳能C系列,C500、C300、C100、1DC为主要拍摄设备,大家一致认为它成像力非常不错,以及最重要的轻便,镜头组合上也更灵活。在镜头选择上,主要使用佳能大三元(16-35、24-70、70-200),16-35用的更多一些,因为16-35有广角,在登山的时候,因为很贴近拍摄对象,高山摄影师的机器,挂的是16-35,16-35在近距离拍摄的时候,它既能拍摄下全景,又能用35来保证中景拍摄,16-35比较多一些,然后还有一支800的定焦和佳能电影镜头。
《喜马拉雅天梯》的4K部分由C500+AJA记录仪完成拍摄,由于武装后的C500过于庞大,对于登山拍摄来说不容易灵活运用。所以主要用在拉萨登山学校和珠峰大本营及以下的部分。C300和C100用得也最多,基本从头跟到尾。1DC主要用于逐格的拍摄,同时摄影组还用到了佳能XF305和5D Mark2。
除了要应对技术上的问题,在创作层面,我们还专门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培养了两位有登山经验的西藏摄影师去应对高山拍摄,因为纪录片这块,对摄影要求是全方位的,他既要能拍出我们所讲的非常美的画面,构图也好,用光也好,这是最基本的东西。最重要的是,纪录片即使在现实生活当中,在情景当中,及时的捕捉到,就是我们这个纪录片所需要的这些,纪实感非常强的镜头,这是重要的,现场的捕捉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纪录片摄影师的这个要求,我觉得可以说比故事片的摄影师,具有更大的挑战性,需要更强的能力,这个能力就跟我说的,除了会讲故事,因为电视记录也好,故事也好,还有导演沟通,有个监视器看,一二三镜头,演员走位这些都没问题的,而纪录片这个东西,完全靠摄影师自己,他又是现场的导演,既要有对拍摄素材的取舍,更重要的是非常到位的,把画面给拍摄非常到位,这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影像,声音也是至关重要的,作者有幸在电影院提前观看了影片,在声音处理方面还是相当棒的,在喜马拉雅山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制作团队是如何处理声音的问题?让我们一探究竟。
录音这块,在低海拔地区,所谓低海拔地区,就是在拉萨和珠峰大本营的时候,采用了挑杆话筒还有无线。而最后到了海拔高度的时候,无线用的运用更多一些,因为在那种拍摄条件下,已经不允许有录音团队来举杆了,所以无线和本机的运用更多一些,本机佩戴森海塞尔的416。
《喜马拉雅天梯》拍摄的素材有500多个小时,在西藏除了要应付长期的低温,还要面临沙尘暴,对人对机器都是很大的挑战,摄影组为摄影设备配备了防护罩和暖宝宝,以保证设备可以正常工作。从大本营开始,摄制团队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素材备份后根本没有回放的可能,都是在一定的周期内回拉萨检阅,不过好在佳能C系列没有出现过素材没有记录成功或者丢失的现象,只有几条素材出现丢帧的情况。
检验拍摄设备的表现力如何,进入后期DI流程后便知,这方面看看摄影指导扎西旺加如何说:
我觉得非常好,我专门在北京呆了20多天,专门盯这个东西,跟调色师做了很多沟通,因为这个片子,不是故事片,或者电视剧,纪录片可能觉得,有些人觉得这个东西应该更唯美更好的画面,暖一下子,不,我觉得这个时候那个色,应该往冷上走,随着剧情情节来走的,有暖到冷,比如说在学校,这个在孩子家里面,我觉得非常的暖。暖有不同的暖的成色。到了大本营,再往不同高度走,我把冷又调得非常极致。
我对调色师提出了很多要求,比如我说这个白色,雪山的白,我们咋一看是白,我希望这个白色当中,有很多不一样的成色在里面,比如说在海拔5000米这块,我们看到的雪山,和到6000米,到7000米,到8000米,呈现出的影调是不一样的,要给观众带来越来越的寒冷的那种冷调,冷调越来越深,越来越多,刚开始是暖暖的,到最后极致到偏冷,往偏冷上走,白色的成分当中,我要求的是要调出很多细节出来,不是就白而白,它的阴影当中也好,要有很多层次。我要的这些都实现了,并且表现都非常好。
现在设备不断的更新,对我们摄影师来说,也是非常好的事儿,一个是画质上面,还有便携性上面,这个时候摄影师便携性和画质双方面都要考虑,不断的有好技术,对我们来说也是好事。
拍摄器材清单,佳能部分:
CINEMA EOS C500 *1+ AJA(for 4k recording)
CINEMA EOS C300 *2;
CINEMA EOS C100 *1;
CINEMA EOS 1DC *1
XF305 *2
5d Mark III *3;
Lens 14/24/35/50/85 Prime lens
16-35/24-70/70-200mm
EF 800mm f/5.6L IS USM
最后附上预告片,让我们期待10月16日上映,和《喜马拉雅天梯》一起登上顶峰。
本文为作者 陈东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21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