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独家专访《后会无期》后期DI,DIT制作,探访国产电影后期制作流程

2020-02-09 21:08
韩寒导演的《后会无期》上映以来,因为导演本身的名气,引发了巨大的讨论,但是话题都在纠结于票房以及电影台词上,对于这个电影圈称为“新思维”的电影,在电影本身上很少进行讨论。作为一个新人导演,其实要克服多重的困难与压力,影视工业网从工业流程上,还原《后会无期》的拍摄现场,看一个新人电影如何能够取得成功。
影视工业网专访《后会无期》后期DI,DIT流程。“电影调色不是镜头画面看起来有多艳丽有多浓重才算调色,其最大的成功是紧跟随故事剧情发展,人物内心情感走势,在微妙的不经意间,用色彩感染观众,用色彩左右观众的情感,控制观众的内心,无意识地就吸引你的眼球,而且坚决不喧宾夺主,一切以电影本身出发”。Image Forestt北京画林映像艺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电影技术服务制作公司,主要以电影前期DIT、后期DI画面影像制作为主(点击可以查看更多)

后期DI部分(调色总监 朴相洙/调色师 张剑):
《后会无期》的色调方面,起初片方的要求是什么呢?

在我们观看了全片剪辑小样以后,脑海中就已经开始构思,大致描绘出了影片全片的色彩,对影片调性即有了初步的分析。电影《后会无期》重头戏的场景(地)有的是东极岛、旅馆、台球厅、沙漠等,刚开篇的东极岛交代故事主人公,是一种比较放松的状态,影像色调以乡间田野海边的幽美、漂亮为主;当来到了旅馆,尤其是陈柏霖与王珞丹的相遇,影像色调随人物情感变化而显得浓郁,似夜晚的慵懒;沙漠戏冯绍峰与陈柏霖孤独走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中,影调是颓废沉闷的;而“后来”,当陈柏霖再次回到东极岛,海风呼啸漫天飘雨,画面随着心中的感慨是沉稳压抑的。
电影调色不是镜头画面看起来有多艳丽有多浓重才算调色,其最大的成功是紧跟随故事剧情发展,人物内心情感走势,在微妙的不经意间,用色彩感染观众,用色彩左右观众的情感,控制观众的内心,无意识地就吸引你的眼球,而且坚决不喧宾夺主,一切以电影本身出发,这也是画林一直以来所坚持的调色理念。
相比其它类型的电影,《后会无期》在调色上有没有一些不同表现的手法?

电影《后会无期》从调色角度讲,是一部有画面段落划分,影像风格布局明显,色彩逻辑关系强烈的一部电影。公路片的拍摄最难设定的是时间与空间,调色师自身对于颜色与电影故事本身的概念认知来帮助影片“设定”时间、“划分”空间,过度日夜交替空间变幻,帮助此公路片性质的电影逻辑关系更加清晰明朗。
“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独家专访《后会无期》后期DI,DIT制作,探访国产电影后期制作流程
“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独家专访《后会无期》后期DI,DIT制作,探访国产电影后期制作流程

能否说说宾馆那场戏的调色过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王珞丹与陈柏霖在宾馆的那场戏,首先开场需要为王珞丹营造一种神秘,凸显浪漫的感觉,调色师特意将画面构图近处,靠近王珞丹的灯光单做图层抠出调至暖光提亮,画面构图远处的灯光单做图层抠出调至冷淡变暗,再局部细节分层调色朦胧处理,使得整体画面有了明显的亮暗暖冷对比,凸显主人公的同时,又一定程度的烘托了这场戏神秘浪漫的气氛,帮助剧情发展促使男主人公陈柏霖对王珞丹暗生情愫,对其充满无限异性幻想。
台球厅那场戏的色调也很特别,是为剧情需要调成那种色调吗?能否说说这一场戏的调色过程,导演和摄影指导有在现场一块参与吗?

在台球厅那场戏,袁泉除了要配合摄影指导的现场调度,还需要时刻爬台桌上击打台球,同时还要讲台词交代出人物间的故事关系。这场戏本身的拍摄难度就很大,对导演、对摄影指导、对演员都是很大的挑战,并且互相配合需要超高的默契度才能很好的配合完成。而这场戏的调色难度同样也很大,首先台桌上的台泥是绿色,除了自然光线、现场打光、台桌上还有顶光直射,当袁泉随着弯腰角度的高低趴在台桌上时,她面部的光线会实时变化,与台桌靠得越近,反射在人物面部的绿色光线就越多;由于这场戏本身的拍摄难度大,前期拍摄的时日光线自然不会一直统一,那么后期就需要调色师将这场不同时日所拍摄的同一场镜头,调成同一时间段所拍摄的光线色调都相同的画面,同时还需要随时处理人物面部的光线,高光暖,暗部绿,调性要“持平”。
“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独家专访《后会无期》后期DI,DIT制作,探访国产电影后期制作流程
“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独家专访《后会无期》后期DI,DIT制作,探访国产电影后期制作流程
电影里有很多的大场景镜头,这会给调色师增加调色上的难度吗?有没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相比电影人物镜头、静物镜头、运动镜头等,大场景的镜头才是最显调色师功力、最难调色的镜头。例如影片多次展现,男主人公驾车驱使在空旷的田野间、公路间、沙漠间等,这些大场景的天空需要按照不同场景,调出不同情景的天空,有的天空还会分好几层来调色,加强画面层次感与厚重感,甚至远景山间与天空的细微衔接处,都有摄影指导的小心思在画面调色时显现;森林山野间的绿色有时会过于鲜艳,影响画面主体,要由近至远分层调色处理;影片多次出现的公路,被赋予的意义不同,还需单独抠出公路跟踪调色,契合画面叙事,甚至公路边的水池塘,我们都参考景深构图做了精心的抠图分层调色处理;沙漠戏的影像风格化凸显,摄影指导把所有的绿色几乎都抽掉了,在几乎没有绿色的情况下,同时要把天空、人物面部、沙漠的颜色单独画遮罩分层调色处理,有的大场景画面镜头沙土颜色呈现比列很多,调色师还给予局部沙土的补光,加强画面层次,能够显得沙漠的大场景宏伟壮观,让画面看起来避免单薄。
“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独家专访《后会无期》后期DI,DIT制作,探访国产电影后期制作流程
“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独家专访《后会无期》后期DI,DIT制作,探访国产电影后期制作流程
结尾处“后来”那段戏,色调上应该就是这样还是和导演及摄影师商量制定的?

电影最后一本的“后来”戏,区别于前段的沙漠戏,以主人公陈柏霖为叙事主线,讲述公路行的这些人物后来的命运归属,天气阴冷海风吹着漫天的雨滴飞落,影调相比之前那场沙漠戏,整体影像风格色彩偏向蓝色,有点冷峻也有点压抑,所以会感觉影片色调相比之前有明显的差异,这是围绕故事的叙事发展,人物内心情感变化,并与摄影指导廖拟一起商讨,导演韩寒最终确定的结果。
“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独家专访《后会无期》后期DI,DIT制作,探访国产电影后期制作流程“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独家专访《后会无期》后期DI,DIT制作,探访国产电影后期制作流程
《后会无期》有自己的DIT组参与前期的工作,有没有给后期DI部门节约更多的时间成本和更多的发挥空间?

前期拍摄一定时间后, DIT组会提前先拿回一部分原始拍摄素材,可以说画林是紧跟随前期现场的拍摄同时预览到影片的原始拍摄素材。
参与前期拍摄现场的DIT组会随着每日的拍摄,即时进行原始素材的管理与备份,画林映像有自家专门的一整套数据管理及交接方案,每份素材文件都会按要求分日期、A/B机组、分机器、分存储卡等等分门别类,经过我们自己的DIT组给原始拍摄素材进行转码制作,转码过程中画面素材会套入的画林映像专属的颜色LUT预值以使画面色彩的颜色恢复基本正常,同时交付剪辑师的剪辑素材都有序对接,工作流程的系统化使得我们大数据量的原始拍摄素材更加安全,素材查找更加便捷、清晰明了,同时为后续的剪辑回批工作提高了成功率,为片方有效地争取更多的后期制作时间。
“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独家专访《后会无期》后期DI,DIT制作,探访国产电影后期制作流程
能否总结一下《后会无期》的调色工作,像这种类型的电影在调色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们平常的电影画幅比一般都是2.39:1,而电影《后会无期》的摄影指导廖拟对画面有他自己独特的考究,希望画面呈现出更宽广的视觉效果,所以特意拍摄了2.54:1的画幅比尺寸影像。这对于ARRI摄影机来说,技术角度没有任何问题,但对于航拍的RED摄影机来说机器本身没有这种画幅比,导致拍摄时候影像四周的边缘会因镜头而出现暗角,后期调色需要针对RED的航拍镜头做暗角的处理。
“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独家专访《后会无期》后期DI,DIT制作,探访国产电影后期制作流程
“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独家专访《后会无期》后期DI,DIT制作,探访国产电影后期制作流程
能否说说和韩寒导演合作上的感受?《后会无期》的后期DI共花了多长时间?

韩寒导演对于后期DI画面制作,本身就有自己独特审视的眼光,他想要的处理手法很大胆,很有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不拘泥规章,思维有时会很发散,力求完美。摄影指导廖拟是个很有才华的艺术家,除了摄影技术的精湛,在画面调色方面的功课做的也特别多,时常会跟我们一起探讨画面影像调色,会特别注重细节的处理,果真应了那句“细节决定成败”。
《后会无期》最终后期DI时间共进行了15天左右。
=========================================================
前期DIT(执行总监 崔力明/ 技术总监 魏海鹏):
“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独家专访《后会无期》后期DI,DIT制作,探访国产电影后期制作流程
电影《后会无期》都用到哪些设备拍摄?拍摄格式是什么?

摄影设备:两台ARRI ALEXA XT / RED EPIC (FLYING CAM)
拍摄格式:RAW / R3D
拍摄分辨率:2880*2160 / 5120*2700
总素材量约为50T
在前期有做测试吗?是否会和后期DI部门、特效部门一起进行前期测试?有在现场就进行色彩管理吗?

画林映像拥有前期DIT组和后期DI组,在新的电影项目开机前,都会与片方一起进行专业细致的画面测试工作。前期DIT组在测试拍摄现场会根据不同摄影机型规划出对应的数据流程管理,将拍摄的原始数据提供给后期DI组进行画面调色测试。电影《后会无期》是经过多次后期测试后才进入正式开拍的。在电影拍摄期间画林前期DIT团队还会专门为剪辑组出嵌套有画林映像专属的LUT转码小样,便于导演及跟组剪辑即拍即剪即看。
DIT部门都用到了哪些设备?

画林映像DIT组会根据电影拍摄现场条件、拍摄现场环境,即时定制出灵活机动的多重现场跟组方案。电影《后会无期》公路片的拍摄涉及很多场景的转换,光是转场就多达十几回。此次画林映像前期DIT组为电影摄制组配备了英国设备Codex Vault 2 和 Codex Dock,以及配合Codex设备使用的苹果Retina15寸Macbook pro和苹果IMAC台式一体机,数据存储有多套备份机制,专业的管理软件、磁盘阵列及裸盘、UPS稳定电源等配套设备相互匹配进行数据备份。
“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独家专访《后会无期》后期DI,DIT制作,探访国产电影后期制作流程
能否说说画林是如何参与到《后会无期》前期DIT工作去的?前期DIT进组应该要增加不少的制片费用,是如何说服制片方的?

首先《后会无期》的劳雷影业制作团队非常专业,他们向画林提出拍摄现场需要DIT全程跟组的要求,同时画林本身于2013年初即成立了专业的DIT团队并购置了顶级DIT设备,因此两个专业的团队即刻达成了此次的全面合作。真正专业的片方是能够理解RAW文件原始拍摄素材的意义以及其拍摄质量的,尤其对于RAW文件拍摄素材的前期管理与安全保管,由此所带来的后期工作优势以及后续宣传保密性工作的保障,当然专业的片方也会听取专业电影制作公司提出的建设性参考意见。电影《后会无期》公路片的拍摄转场多、周期长、现场拍摄的自然环境复杂多变,这对原始拍摄素材的保管将带来更多的挑战。所以综上考虑《后会无期》前期DIT的工作是必然且明智的。
后期前置在国内影视制作工业里已经占有了一席之地,能否谈谈后期DI参与到前期DIT的重要性?

在片方有上映压力,后期制作周期时间又短的情况下,通过我们前期DIT组的参与,使得原始拍摄素材从源头把控,输出给剪辑方、特效方的素材得以规范统一管理,这不仅是后期工作效率的提高,也是为各个部门省略了不必要的麻烦,后期剪辑组和特效组将不会再烦恼担心于RAW或R3D庞大文件的繁琐转码和颜色上的问题,这是对素材的管理和安全性强大的保障。而前期DIT组对后期全流程的素材规范把控,对最后后期DI组调色、后期电脑特效的合成制作,都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后期前置,全程现场跟组DIT势必成为日后电影制作的趋势。至今画林映像已购入了目前世界上管理RAW文件最先进的两套Codex DIT设备,除了高端设备,相应的DIT专业人员的选拔以及周期长达半年的专业培训,都让画林在行业内得到了应有的承认。
能否以《后会无期》为例说说前期DIT的具体操作步骤?从前期准备到跟组实操?

根据不同的项目、不同的摄影机、不同的工作要求,画林映像DIT组会为片方专门定制相应的工作流程。前期准备期间,我们有时会跟摄影指导一起探讨摄影机和镜头的选择,共同研制出相对应的适宜片方的后期技术制作工作流程方案,按照公司的实际操作流程,配合摄影组、剪辑组、特效组,尽量在全方位都配合的高效与便捷。经过开机前的多次测试工作后片方才会正式开拍。
DIT工作组的素材是如何管理和分配的?

画林映像前期DIT组,是做到了每个项目都有前期DIT项目负责人与DIT技术人员的全程现场跟组,画林在现场的人员管理,拍摄素材的文件管理,素材交接的书面管理以及工作汇总的电子文档管理,都经过了严格的培训,甚至素材文件的格式命名规范都有严格的规定,并时时刻刻做好与各个部门的有效沟通,出现问题时会互相配合即时沟通解决。
能否总结一下这次的DIT工作,有哪些地方需要大家共同推进提高的?
这次DIT组是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全程完美的解决了很多问题,给后期制作带来了很多时间。而DIT组是剧组联通前期与后期的纽带与桥梁,这就意味着,DIT组的管理工作需要十二分严谨,绝对不能出现任何的漏洞与问题,在工作流程基础上发现不足之处,要即时沟通补充不足,并及时的做经验总结。
“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独家专访《后会无期》后期DI,DIT制作,探访国产电影后期制作流程
本文为作者 陈东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2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