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相信这部电影出自《爱乐之城》《爆裂鼓手》团队之手

2020-02-05 05:21

《登月第一人》改编自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的同名自传,由《爱乐之城》导演达米恩·查泽雷执导,如果你事前不知道,看完此片肯定不敢相信!


这部电影有别于他过往擅长的音乐题材,达米恩·查泽雷首次挑战拍摄历史传记片,并率领团队原班人马,摄影指导莱纳斯·桑德格伦、剪辑师汤姆·克罗斯等人,齐力打造一场真实、孤寂的月球之旅。



到了颁奖季,此片肯定是最受关注的电影之一。《暴裂鼓手》《爱乐之城》早已把这位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封神。但是关于《登月第一人》口碑,却褒贬不一。可能导演摆脱擅长的题材,多少有些不适应。但是此片的制作绝对牛啊,《爱乐之城》原版人马,没得说!对了,传说国内有公司已经买下了此片版权,也期待国内上映!


本片以诉求真实为前提,混合不同胶片格式的拍摄和剪辑风格,令观众深入阿姆斯特朗的内心世界,看见美国英雄背后,身为一个普通人、父亲和丈夫的挣扎,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性的登月计划。


原文:https://dcfilmschool.com/article/

作者:DCFS編輯部


“真实”为一切考量标准,颠覆太空电影的科幻美感

“那些太空任务的真实纪录影像,是我灵感的主要来源。”

──《登月第一人》导演达米恩·查泽雷


当初接下本片的拍摄任务时,导演达米恩·查泽雷曾思考,这个早已被定型的“登月神话”,究竟还有多少创作空间可言。直到他开始阅读传记资料,并观看部分太空影像纪录之后,他才理解到阿姆斯特朗成功以前的牺牲和困惑,并找出重新讲述这段历史故事的角度。



重现60年代的太空科技


“原来在好莱坞电影里,外太空看起来总是干净、时尚、清新,而且充满科技感。”达米恩·查泽雷表示,为了让观众理解1969年登月计划的危险和疯狂,他以真实影像为参考依据,并与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相互合作,共同还原二战后的太空科技,让本片不同于《太空先锋》、《阿波罗13号》等经典电影,抹去一切科幻色彩。


为让宇航员的生活更加可信,达米恩·查泽雷和《星际穿越》艺术指导内森·克劳利,拜访多位宇航员的家庭及工作场所,观看他们拍摄的影像资料,把“脏污”看作重现真实的必要元素,并强调具有人工痕迹的机械外观,让太空舱内部看起来闷热、粗糙,这也让达米恩·查泽雷直呼:“我觉得自己根本是在拍纪录片!”



搭配不同胶片格式,贴近人心的视野变化

 “作为一名摄影师,你必须遵循人类情感,选择视觉呈现的方式,才能让一切变得内在且真实。”

──《登月第一人》摄影指导莱纳斯·桑德格伦


在追求真实重现的前提下,摄影指导莱纳斯·桑德格伦一改《爱乐之城》精确、到位的摄影方式,以现实、自然为拍摄准则,掌握阿姆斯特朗的心理变化。为此,他用16mm、35mm和IMAX等不同胶片格式,捕捉不同场景的人物心理,让观众在观看电影的时候,能与人物感同身受。



16mm创造真实和私密


由于现实中的宇航员所拍摄的真实任务影像,即是以16mm作为主要拍摄格式,因此片中的舱内场景,几乎都是用16mm拍摄。例如,在本片开场时,阿姆斯特朗驾驶火箭动力实验机独自升空、下坠时,莱纳斯·桑德格伦就是以16mm搭配镜头Canon 6.6-66mm T2.7,创造出驾驶舱内密闭、紧张的视觉感。

 

“16mm胶片的特写镜头,是最人性化的视角。”莱纳斯·桑德格伦表示,由于16mm近似家庭录影带质感,带来亲密感受,他在拍摄阿姆斯特朗和女儿的最后一次相拥时,也是以16mm捕捉父女之间的紧密关系,并搭配手持、特写和失焦,让两人的情感变得更加深刻,也为阿姆斯特朗对女儿的思念,增添视觉上的说服力。



35mm捕捉细节和内在


在拍摄NASA和家内环境时,莱纳斯·桑德格伦选择用35mm来呈现。一方面,35mm可以保留足够的色彩丰富度及细节,让观众看到艺术指导内森·克劳利的心血;另一方面,35mm和16mm在视觉上的鲜明对比,有助于呈现阿姆斯特朗在转换普通人、宇航员和美国英雄的身份时截然不同的心境。


IMAX呈现宽阔和孤寂

当阿姆斯特朗从太空舱内,往外踏上月球表面时,莱纳斯·桑德格伦将画面从16mm扩大到IMAX,让观众完全沉浸于月球表面的震撼和超现实;同时,通过IMAX与16mm的视觉对比,让观众感受到人类与月球的强烈疏离感,莱纳斯·桑德格伦也表示:“这里就像是个亡者的星球。”


平衡空间转换步调,深入内在的剪辑节奏

 “每一段影像素材,都有它潜在的价值。”──《登月第一人》剪辑师汤姆·克罗斯


忠实呈现阿姆斯特朗的私生活,以及60年代登月计划的实况,是导演达米恩·查泽雷创作本片时的初衷;因此,他称本片的剪辑结构为“月亮和厨房”,让观众在工作和家庭、主观和客观之间,感同身受阿姆斯特朗的心路历程,而两种不同剪辑风格的混合,便是剪辑师汤姆·克罗斯的工作挑战。


亲密真实的家庭纪录


“不同于以往的精准剪辑,达米恩·查泽雷这次希望一切显得凌乱。”汤姆·克罗斯解释,为了让阿姆斯特朗的家庭生活逼真可信,他们以盛行于60年代的纪录片风格“真实电影”(Cinéma vérité)为依据,保留演员Ryan Gosling和孩子们互动时的即兴表演,以及画面的快速缩放、晃动、失焦等,让整体看来自然写实。



身历其境的太空舱驾驶


达米恩·查泽雷善于以“快速剪辑”(Quickcuts)的叙事方式,加快影片节奏,让电影充满刺激感,这个特点在《爆裂鼓手》里,可说是被运用的淋漓尽致。同样的手法,也出现在本片中,但汤姆·克罗斯宣称,后者的插入镜头(Insert shots)数量,绝对是前者的十倍以上。


为了表现太空舱的幽闭,汤姆·克罗斯以快速剪辑的方式,编排大量的主观镜头和特写镜头,模拟阿姆斯特朗面对驾驶座的狭窄视角,塑造紧绷、危急的气氛,让观众对周遭一切感到压迫,并在危机发生时,让观众看见阿姆斯特朗的不安与害怕,令观影体验充满沉浸感。

协调不同影像风格


面对拍摄风格迥异的素材,汤姆·克罗斯尽可能在“月亮”或“厨房”之间取得平衡,避免其中一边的画面过多,导致电影整体变得保守、偏颇。


汤姆·克罗斯举例,双子星8号任务的片段,正是取得平衡的最佳成果,他将太空舱内的画面,同时插入NASA指挥中心和阿姆斯特朗家人的画面,让观众能看到电影里所有的影像风格,却又不因此感到困惑。


此外,为了确立电影主题,并检视整部电影的走向,汤姆·克罗斯和达米恩·查泽雷偏好从结局开始剪辑,再加上达米恩·查泽雷常以精确的分镜设计影片结构,明确定义自己偏好的叙事风格,并敢于删减不必要的影片长度,让汤姆·克罗斯赞赏:“达米恩·查泽雷真的有非常好的剪辑思维。”

“在登月神话的背后,其实有着无数的失败与牺牲。”

──《登月第一人》导演达米恩·查泽雷

虽然本片首映后不久,就因未拍出“登月插旗”的画面,引发保守人士不满,但在导演达米恩·查泽雷专注刻划阿姆斯特朗心境的初衷之下,阿姆斯特朗的家人挺身支持这样的选择:“这是关于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尽管他最后完成了这项不可能的任务,却也为此付出巨大的牺牲。”让本片不只是歌颂一段历史,更是关怀一位英雄。​​​​

本文为作者 王涛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21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