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剪辑,应该如何拉片?【中国剪辑师社群】

很多小伙伴加入“中国剪辑师社群”后,谈到《我和我的祖国·相遇》非常精彩,大家想要知道整个剪辑过程的复盘,所以我们已经请到了本片的剪辑指导周新霞老师于 1 月 16 进行直播(加入社群,即可观看)。


直播前,为了让大家听取分享后更有心得,所以社群也展开了有奖拉片活动。因为很多小伙伴提到,不知道应该如何从剪辑的角度拉片。所以社群也请教了很多行业内老师。下面文章是来自朱建龙老师的专业分享,非常实用。点击这里,加入中国剪辑师社群,与全国的剪辑师一起成长。



朱建龙,中国电影剪辑学会常务理事。八一电影制片厂一级剪辑师,电影编剧、后期导演、剪辑指导。影视代表作品:《惊涛骇浪》、《我的长征》、《天路》、《最后的骑兵》、《天界》等。(注:朱建龙老师已经入驻影视工业网幕后英雄 APP,快去关注)



拉片是指一边反复慢放一边观察总结的精读影片方式。拉片,可以是全片综合细读,逐场、逐镜甚至逐格地细致观摩,全面掌握片中的内容、风格与技巧;也可以是某个具体创作元素的单独考察,例如剧作、影像、声音、剪辑、表演等等。剪辑专项拉片,就是在影片整体或具体段落的功能和效果充分认知的前提下,对具体剪辑技巧和手段的提取、梳理、分析和总结。


一般来说,视听语言课程会指导学生从视听思维和语言规律的角度来学习和训练精读电影的方法,但对专业剪辑人员,拉片则是一种专业思维深化和专业能力固化的必经途径。


首先是对剪辑手段和技巧的辨识和运用,特别是对新的手法的敏感捕捉,常常是剪辑师与时俱进获得当下新鲜观念和表现技巧的重要补充。


其次是对叙事语言和美学表达的效果感受和规律判断,能转化和激发剪辑师在创作实践中自由借鉴和灵活发挥影片所需要达成的剪辑目标。


其三是剪辑师经常性运用软件工具拉片,有助于将个人感受转化为公共认知,对创作实践中与导演和其它主创相互合作深入交流有非常丰富具体的响应效果。


对成熟的一线剪辑师来说,拉片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艺术积累,有的放矢重在实效的个人化读片实践,但对学生或刚入行的剪辑新人来说,如何拉片或者规范拉片,则需要一个优质高效的方法,根据本人三十多年的电影剪辑实践和大学中训练学生拉片的教学体会,给大家推荐一些方法供自由参考。


1、针对当下影片资源的具体情况,除了专业主流运用的剪辑软件AVID和FCP之外,拉片工具推荐PR:


一是,因为拉片的重点不是镜头编辑而是观察分析;


二是PR对影片格式的宽泛度包容性较高,会省去许多转制的麻烦;


第三, PR软件需要的硬件要求不高,个人笔记本电脑可以方便自由地运用操作;


第四,个人认为PR对视频、音频片段、图片以及EDL等数据输出比较方便,对分析和总结比较容易。



2、在软件工具中剪辑拉片,需要对镜头进行切分,仔细辨识和考察剪辑点的位置和上下镜头的要素关联,包括景别、时长、匹配、节奏、声画关系等等。好脑子不如烂笔头,推荐以填写拉片镜头表的方式,记录梳理个人对剪辑考察的理解结果。



3、如果是学生或刚入门的新手,首先需要全面充分掌握剪辑手段,可以多从经典段落或优秀短片入手,不断补充和积累镜头组接的具体手段,并且体会和了解具体手段的叙事表意功能以及综合表现效果。


4、如果是从事故事影片剪辑创作的新人,拉片过程中则需要,从影片的综合叙事和视听表现理解前提下,考察体味段落、场次和具体镜头的相互关系,分析梳理叙事控制和声画呈现是如何通过具体的剪辑技巧来达成和实现的。剪辑技巧,较多涉及段落及整体的结构方式以及叙事、表意、类型风格的总体性创作,例如,时间的压缩与扩展、闪回、蒙太奇等;剪辑手段,一般指镜头具体的连接和处理方法,例如剪切、叠化、定格、慢动作等。



5、对于有故事影片独立剪辑经验的年轻同行来说,则需要从前两个方面的拉片总结中,多考察分析影片整体成就与剪辑创作的相互关联,并进一步思考“如果我来做”,在影片内容和风格上,还有多少剪辑的“可能性”,从而为影片创作带来新的样貌变化和艺术表现的提升。剪辑师提供的是想象力服务,创作实践中的灵感闪耀和声画处理中的激情爆发,来自于平时在剪辑专业上不断地想象演绎和思维操练。

本文为作者 大雄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20823
相关文章

中国剪辑师社群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