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必备的几个摄影小技巧!

2019-10-31 10:46

要提高图像画质,或许会花几万元更换全画幅相机、各种专业级镜头等。认为购买器材有助提升技术,但所谓提升摄影层次「理论是死,摄影是生」,很多技巧都要活学活用,而且不断累积经验和懂得临场判断才能拍到出色相片。若新手想提升摄影技术,单单换机换镜并不能改善太多,更发挥不到相机镜头优点,真正的进步是开始懂得活用一些较细微、较进阶的摄影小技巧。以下是摄影师亲身体验并建议的几个摄影小秘诀,未必样样适合,但敢保证技到用时方恨少!


1.随环境改变ISO值


在摄影黄金三角中,光圈、快门和感光度ISO关系密不可分。很多新手拍摄相片时,会倾向关心快门和光圈值,很多人都会忽略ISO的重要性,有些甚至索性以自动ISO罢了,或者误以为只有低光环境才需要调高ISO值等等。在胶片时代,ISO值由底片决定,例如一筒ISO 400的底片就全部相片都会用ISO 400拍摄。不过在数码相机年代,大部份相机都可以根据光线明暗来随意改变ISO值。正正因为ISO值可以随意改变,摄影人就应该多加利用ISO值,不要再将ISO值设为相机自动调整,应该手动在不同地方调校至不同数值。


很简单一句,在快门和光圈不变的情况下,ISO值较低的话,感光度就会降低,整张相片就会较暗;ISO值越高,感光度就会越高,相片就会越亮,但开得越高ISO,噪点就会越来越多,有可能影响相片成像。例如在日间晴天下拍摄风景,我们可以调低ISO值如ISO 100、ISO 200;相反在室内、光线不足的环境就可能要调高ISO至ISO 800、ISO 1600甚至更高;拍摄星空照片时,由于整个环境太黑暗,可能要将ISO调得更高数值,有些高阶数字单反相机可以高达ISO 51200、ISO 102400,但这么高ISO一般摄影用途不大,而且太多噪点,相片的素质也会大幅下降。由于现代数码相机设计精细,ISO已经不再单纯100、200、400级数递增,摄影人甚至可以用1/3级、1/2级来微调ISO。不过一般查看相片时,其实两张相片如果只相差1/3级的ISO值,相片差别并不明显。与其花费更多时间调校ISO,不如尝试以1级调整ISO值,节省拍摄时间。例如大家想调高ISO,可以由ISO100可以直接调校至ISO200、400、800、1600或3200等,不需要再花时间每1/3级调整。




2.最佳的变焦镜便是你自己的脚


很多初学摄影的同学问买什么镜头比较好,而当中又有狠多同学会要求是变焦镜,当然,变焦镜头提供了很大程度的方便,特别是在拍摄event的时候,变焦镜是非常适合的!但其实在其他拍摄题材,最佳的变焦镜便是你自己的脚!习惯透过走动来改变「焦距」,不但可以令你更有动力去寻找特别的角度和题材,更可以让你爱上使用质素高和轻便的定焦镜!


3.连拍三张相片确定对焦


试想一下,如果你为客人拍摄一张很重要的大合影如婚礼、毕业礼,万一合影出现手抖、跑焦和有人眨眼,你的照片很可能会令客人美梦破灭。当然这个情况可能说得有点严重,不过摄影人很易忽略。「等等,拍多一张!」为了减少出现这种人为风险,不少摄影师在拍摄同一个静止画面时,都会多拍两至三张后补,很多时拍摄静态物件如植物、建筑物,甚至人像摄影,又或者在刚才提及的大合影都会出现。


摄影不外乎耐性,而且现代数字相机拍照和删除照片几乎不需任何成本(不计时间成本的话),何不多花少许时间拍多一两张后备,换来双重保障呢?连拍三张时候,手持相机未必够稳定,在光源较少的环境下需要开慢快门拍摄,无论拍几多张都是手抖,所以建议多利用三脚架拍摄。三脚架可以帮助摄影人减少甚至消除手抖问题之余,更不会改变构图位置,不同手持拍摄就算几稳定也好,放大看相时也会出现微微偏差。另外手持拍摄很易会令焦点偏移,尤其在大光圈拍摄前更甚,一不小心就会令主体消失在清晰的部份,所以利用三脚架,选好对焦点后拍摄三张,确保主体没有各种人为问题。




|临场决定也很重要


就算手上没有三脚架,也有很多方法减少震动和防止跑焦。例如可以将相机放在平滑的表面,不过摆放前记得留意是否能够承托相机重量;另外在相机内设定自行调校对焦点,只要主体在对焦点上,半按快门对焦就能确保对焦准确!


4.多留意光线


摄影便是捕捉光和影,当你可以掌握不同光线的使用方法,证明你的摄影技巧己经更进一步了!记住,没有光线是「坏光线」,试试利用当时的光线来拍出特别的相片。


5.拍得广角一点


近年数码相机规格越来越高,就算放大十倍来看照片中的某个小角落,成像都依然非常锐利,当然这个可能涉及镜头素质影响,但无可否认的是将某个角落裁剪出来,仍然会得到不错成像画质。所以现在很多摄影师在拍摄时使用焦段会比正常构图更广,因为影视制作公司摄影师想在有限空间内摄入最多画面,避免后制时漏拍周边景物,例如一般摄影人用24mm拍摄一张相片,摄影师就会用18mm拍摄,再在相机或后制时裁切至24mm画面,或其他合适的构图,可以重新塑造相片风格。而且近年相机像素很高,在相机内或后制软件才裁切至合适构图,对成像也不会影响太大。想改善摄影技术,不可以经常一成不变。


除了利用更广角拍摄外,不同水平拍摄同一个主体都会有不同效果和风格。很多宣传片视频制作公司摄影人的拍摄习惯就是用眼睛见到的视角拍摄,即是常说的水平视角。水平视角只需站在原地拍摄就可,好处是方便,但如果建筑物无太多特色的话,不容易引起其他人共鸣或有震撼感觉。不妨尝试一下仰拍或俯拍,由不同角度拍摄同一样主体。仰拍即是由下向上,感觉会让人一种庄重、严肃、伟大的感觉;相反俯拍由上而下,图像就会给人一种广阔、宏观的感觉。而且活用广角镜头和适量变形可以带来震撼视觉效果,多尝试利用广角镜,从不同角度拍摄可以令你的相片不再单调,亦更易引起别人共鸣。



|后制镜头变形


虽然变形可增加视觉效果,但不是经常都需要变形效果。大家可在后制程序解决相片变形问题,Photoshop和Lightroom都有储存不同镜头数据,只要你拍摄RAW档,镜头校正功能就可以自动矫正变形,非常方便。


6.靠近,然后再靠近一点


摄影大师 robert capa 的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是很有启发性的,靠近要拍摄的主题,不但可以令你相片的主体更明确,而且透过靠近,你也可以对主体了解多一点,从而发掘出更有意义的故事。


7.不要想太多,拍摄吧


在字眼上来看,好像是叫人多多拍摄,但其实拍得多,可能有一两张好相片,但绝佳的相片往往不是计划好来拍摄的,反而可以尝试按自己的直觉和感觉去拍摄,不要让准确的曝光和传统的构图扼杀了一个充满故事性的相片!


8.不要停止练习


就算是经验丰富的摄影师,每天也有新的知识等你来学习!因此不要停止练习,无论是在室内室外,甚至是上厕所的时间你也可以去寻找可拍摄的有趣题材和方法!


9.试试不要用闪灯


关上闪光灯,尝试利用现场的光线来拍摄吧!

本文为作者 ___ Alone丶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18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