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红芳:我在央视当导演的三年

2019-09-15 01:09

村民们给对摄制组的评价是“啊包”(音),在沙瓦住了3年的柴红芳知道这是村民对摄制组最高的评价,就是“摄制组太厉害了”的意思。



跟柴红芳打电话约采访时间的时候,她正在怒江傈僳自治州州府六库买菜,准备上山。

 

她口中的“山”,是纪录电影《落地生根》拍摄地——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深居怒江大峡谷碧罗雪山山脊上的怒族村庄沙瓦。

 

自从2017年与这个村落结缘,蔬菜粮食以及日常生活用品这些城里人唾手可得的东西,摄制组都要来回走五六个小时的山路到镇上采买,再用马匹运回山上。

 

生活条件的艰苦,拍摄环境的艰辛,这个驻扎在大山深处的摄制组早在拍摄《落地生根》第一季时就已经深深体会到了,而今年已是第三年。


第二天早上八点,柴红芳如约接了电话。山上信号不好,通话多次中断。她正带领摄制组在沙瓦村进行《落地生根》第二季的拍摄。

 

“我们去的地方很远,可能你都无法想象。从北京坐飞机到昆明,从昆明转机到保山,从保山坐车到六库,从六库坐车再走一天,现在村里路通了,大概4小时左右能到村里……”

 

在她的描述中,那个遥远的沙瓦小村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那里有叠峦的山峰,也有美丽的星空。但她要讲的明显不是这些,而是在这样一个村落里,一群深居怒江大峡谷山脊上的勤劳村民,在当地政府“精准扶贫”帮扶措施下脱贫攻坚的全景故事。

 

地点选好、人物落位,故事拉开大幕……

 

2017年新年伊始,央视新闻频道的纪录片导演柴红芳接到了拍摄一部精准扶贫纪录片的邀请,地点在云南。彼时,她才结束有关西藏的纪录片《穿山》的拍摄不久,刚腾出手来。

 

《落地生根》由广电总局牵头,央视、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



在了解云南省各地扶贫基本情况后,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纪实》栏目的策划周小力柴红芳奔赴云南,和云南广播电视台的李云亮会合,到昆明、红河、临沧、普洱、怒江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在对云南几乎所有贫困点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调查之后,他们锁定了红河和怒江。

 

同年3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带队到云南调研,并与云南省委宣传部沟通,最后,拍摄地点定在了怒江傈僳自治州福贡县匹河乡沙瓦怒族村。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沙瓦村更是扶贫攻坚的重点对象。这里远离城市,没有公路,没有网络,几乎与世隔绝。村里有228户800多人口,基本上都是建档立卡户,人均年收入不足3050元,贫困问题突出,是云南省扶贫攻坚的一块“硬骨头”。

 

同时,沙瓦村坐落在碧罗雪山之上,对面就是高黎贡山,与缅甸接壤,处在中国的“末梢神经”位置,是中国最边远的地区之一。这些都让沙瓦村极具代表性。

 

除了贫困,沙瓦村吸引柴红芳的还有很多。

 

说起“贫困”两个字,人们多会联想到“脏、乱、差”,可居于海拔2000米之上的这个村庄却非常整洁。这里与世隔绝,保持着原始村落的风貌,每周都要进行集体清扫,村里几乎没有任何垃圾;这里民风淳朴,村民们并没有“等、靠、要”思想,他们勤劳善良,乡贤老者受到敬重,孩子纯真整洁,全村夜不闭户……这些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美德都深深吸引了柴红芳。



柴红芳发现扶贫工作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不是你想扶贫,人家就同意”,它需要政府的决心和信心,更需要百姓的配合和理解。

 

柴红芳把这种关系类比为恋爱,需要互相认可,政府的支持是外因,而要想真正脱贫致富,靠的是百姓发自内心的努力和坚持。

 

在柴红芳的心底,最想通过影片表达的是中国农民身上的美德、人格魅力,以及他们勤劳勇敢、热爱土地、相信并配合政府的决心;同时,政府也在倾听人民的声音,帮助农民解决问题,不让一个农民兄弟掉队。

 

“这样的纪录片是记录一个时代,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这样的时间节点上,记录中国农村的风貌,展现中国农民的精神状态和骨气,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对扶贫攻坚的决心和力量,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扶贫故事。”

 

在她看来,有生命力的纪录片一定是见人物、见事件、见社会。只有把地点选好、人物落位,故事才可以拉开大幕渐进讲述,也才能讲得有根基。

 

“最大的焦虑不是环境有多苦,而是担心片子拍不好”

 

从219国道到沙瓦村有一条路,这段近6公里的陡峭山路要爬3个多小时,这也是摄制组后来经常走的路。有过18年部队生涯、当过兵也带过兵、身体硬朗的柴红芳没想到,以她的体力,在这里却遇到了挑战,“第一次没爬上去,实在是太陡了”。


第二次调研,摄影师安同庆爬上了山,他站在村里的高点给柴红芳通话,鼓励她一定爬到村里来,这个村庄的美丽不会让她失望。村民们得知从北京来了个摄制组,给他们送来了水,还有新爆的爆米花。看到这些,这个性格爽直硬气的女导演忍不住哭了。“忘不了那些米花香”,她在自己的微信中这样写道。

 


到了村里,眼前的一切震撼着柴红芳的神经:村里的条件真的太苦了,败落的屋舍,还有脱得精光玩耍的孩子们,这些都让她感到心疼。

 

在村民的帮助下,摄制组在一所废弃的学校落了脚。一个仓库里摆上3张旧书桌、几条长凳,便成了摄制组的后期工作室。拍摄设备都是用马匹一趟趟运送上来的。

 

在这样的条件下,柴红芳意识到稳定团队的“军心”是第一要务。

 

上山的当天夜里,她给团队成员讲,就是这样的现状,觉得不行现在就可以离开,但过了今天就不要再说走,我不离开你们就不能离开,扶贫攻坚战就是需要勇士,我们就是新闻战线在扶贫战线的勇士。令她欣慰的是,团队中无一人离开。

 

这一住下,摄制组便面临着诸多问题:居住环境恶劣,窗子和屋顶都是漏洞,蚊虫和跳蚤让摄制组成员们浑身都落下了红疹;山里湿气重,被子几天不晒就会发霉变硬;全村只有一个公共厕所,上厕所、洗澡都不方便;生活用品全都需要去山下买,再用马拉上山。

 

但这些对于纪录片人都不是问题,影片没有拍摄好才是最要命的事。

 

山上除了条件艰苦,还不通网络,与外界隔绝就成了另一种挑战和煎熬,这个问题在跟当地的移动公司协商之后才得到解决。

 

与拍摄对象沟通不畅也在考验着摄制组。村民们多数不讲普通话,加上性格大多内敛,不喜欢被拍到吃饭等日常生活场景,可这却是记录者们需要呈现的。

 

为了拉近与村民的距离,柴红芳学唱怒族民歌,和每天到摄制组看热闹的孩子交朋友。有村民突发疾病,他们不顾雨天路滑,和家属一起护送患者下山就医。渐渐地,开始有村民愿意接近柴红芳和团队,和她说沙瓦村的故事,到后来,就连平时有些木讷的村医阿邓言见到她也不再绕道了。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摄制组以脱贫攻坚精神拍摄《落地生根》。

 

这部电影成片是90分钟,背后却是近200个小时的素材支撑。由于村里经常停电,摄制组的拍摄工作一直处在“攻坚”状态。

 

正式录制是从2017年5月份开始的,正好是当地的农忙时节,拍摄计划只能跟着村民的节奏进行。中午顾不上吃饭,摄制组会带着压缩饼干充饥,往往晚上八九点钟才能回到居住地。片中有些室内拍摄的场景,大都是晚上十一二点甚至凌晨一两点拍摄的。

 

村民们看到了摄制组的辛苦,所以很配合。“我们很感动,村民会在劳作一天之后还配合我们拍摄。”摄影师王童回忆道。


“最大的焦虑不是环境有多苦,而是担心片子拍不好。”这才是柴红芳和摄制组内心最大的压力。

 

为了保证片子在院线的呈现效果,《落地生根》采用4K超高清拍摄。摄影师安同庆、王童,录音师焦磊,助理张小楠、余小龙、江大海、朱云、梁敏每天背着100公斤左右的设备和灯光器材穿梭在怒江大峡谷的土地上,每天平均工作12小时左右。

 

据王童回忆,有一个故事是困难户坡罗家里的冰箱坏了,他背着去修,因为赶上雨季,山陡路滑,那次拍摄持续了十几个小时。

 

每天晚上,为了确保第二天的拍摄顺利进行,两位后期工作人员孙凡舒和邱学奎必须连夜整理素材。由于片中超过60%的篇幅是怒语对话,而怒语的使用习惯是主谓语颠倒,翻译出来对口型时难度很大,这就耗掉了很大的工作量。

 

又因为团队工作人员又少,后期工作人员还得到拍摄现场兼作收卡、导卡工作。拍摄中期,为了把故事讲得更鲜活,摄制组请了当地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钟妹和大学生村官建川帮忙进行怒语翻译,以保障后期编辑的顺利进行。

 

从走进村落到结束拍摄的5个多月时间里,摄制组经历了太多。无论是条件的艰苦还是工作上的辛苦,都让柴红芳深刻地理解摄制组成员的不易。

 

在接受「广电独家」采访的过程中,柴红芳几度哽咽,“我觉得特别对不起大家,半夜才睡,一大早又要把大家叫起来。平原的人体力真的是不行,但为了拍摄,从没有人说‘不’。山上有很多人来了又走了,唯独我们坚守在这儿。”

 


既然成了纪录片人,既然热爱这个行业,就要坚守到底。纪录片没有剧本,不是编出来的,需要记录者在拍摄过程中去分析、判断、跟进。故事都是未知的,需要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去记录。他们要不断地跟进,不能遗漏任何有价值的细节。


扶贫工作难度很大,沙瓦村的扶贫工作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记录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摄制组会将一线拍摄的情况对县委沟通,还会尽力去帮助扶贫工作组,把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2017年9月14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委书记纳云德一行到沙瓦村看望慰问《落地生根》摄制组及部分困难群众。纳云德说:“你们带着对我们怒江人民的热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工作。你们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全州干部群众学习。”

 

“作为新闻人,用责任和担当扎根一线,讲述中国人不懈奋斗的故事,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柴红芳说。

 

从细处切入,主副线分线并进

 

2017年11月24日,纪录电影《落地生根》作为“2017北京纪实影像周”开幕影片,在北京市朝阳规划艺术馆T空间3D剧场首度与观众见面,映后反响强烈。

 

2018年4月29日,《落地生根》在央视新闻频道、央视军事·农业频道及云南卫视播出,并一举获得中国纪录片协会2018年优秀影片社会类纪录片一等奖。该片是新中国70周年广电总局推荐的纪录片展映影片。

 

《落地生根》采用主副线分线并进的方式,从细处切入,层层推进地讲述“精准扶贫”的故事,通过一个点、一户人家、一个村来反映中国扶贫攻坚的成就。

 

区别于此前扶贫攻坚题材作品的宏大叙事,《落地生根》的切入点特别小。比如,从一粒玉米讲起,阐述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政府退耕还林的政策。

 

摄制组进驻时刚好遇到福贡县委副书记李陶到沙瓦村调研,这也成了贯穿全片的一条重要人物线。李陶在调研时发现,由于不通公路,沙瓦村老百姓生产生活中最离不开的就是玉米,但是由于退耕还林,玉米不能种了,老百姓一时难以接受。

 

村医阿邓言是村民代表,看到退耕还林,地里荒着没有种庄稼,他很着急。李陶的到来,令阿邓言觉得这是一次重要的“上言”机会。摄制组准确把握住阿邓言和政府官员“博弈”的细节,通过故事、对话、人物,真实记录了政府和农民如何处理矛盾谋求发展,记录了当代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尊重,对政府的信任和热爱。

 

精准扶贫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摄制组有重点地选择关注点,并深挖其中的故事。从水稻、玉米的栽种到瓜果将熟,摄制组默默驻扎在大山深处,记录着沙瓦村村民的点滴,挖掘他们生活中动人的故事。



“沙瓦村村民身上具有中国传统农民的美德——勤劳、善良、淳朴。他们特别渴望改变命运,也愿意积极配合政府。在他们心里,这次精准扶贫对于他们这一代,甚至未来祖祖辈辈的人来说,是一次机会,是一次梦想,他们不愿意丢掉。”这让柴红芳内心充满感动。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我们中国农民是有精神的,这是我最想展现给世界的中国人的精神形象、精神风貌。”这是柴红芳想要讲述的。

 

做了近10年纪录片,从2010年做到现在,柴红芳在深圳、湖南、陕西、河南、西藏、山西都拍过。她说她热爱纪录片,她要用国际化纪录片的方式来记录中国故事、中国百姓、中国时下的经济发展和人文情怀,将之展现给世界。

 

“我一直有个愿望,就是中国故事能让世界看见。”柴红芳说,“中国正在经历波澜壮阔的历史性变革,纪录片人应当抓住机遇,无愧于这个时代,做历史忠实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村子一日不脱贫,我们便一日不离开”

 

从拍摄第一天起,摄制组就被村民的一个话题吸引了。这个村子祖祖辈辈都希望能有一条路,可以让他们走出去,让他们把山上的玉米、核桃运下山去卖。“他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片子,让大家关注、解决他们没有路的问题。”王童回忆道。

 

“我们这个村子的人都很爱路,要是政府给我们挖好公路,我们会比别的村子把公路保护得更好。”阿邓言代表村民表达心声。

 

经过一次次上山考察、调研、讨论,沙瓦村将有一条连接外界的纽带——县委县政府决定为沙瓦村民修建通组公路。这条公路在2017年9月底动工,《落地生根》拍第一季时在乡村公路开挖仪式处落脚,如今这条路已经修建完成。

 

2018年5月,摄制组启动第二季拍摄工作。如果说第一季主要记录怒族村庄的贫困以及他们的诉求,那么第二季将主要呈现通路之后政府对这个村庄的整体规划和建设以及村民的思想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

 

作为纪录片导演,柴红芳认为仅仅讲述因为拍摄让政府对村民关注,给他们修了一条路,这样的故事是不完整的。



“我拍的虽然是一个海拔2000米以上、位于北京3200公里之外的偏远贫穷的村落,但它却是中国的故事,可以以点带面地展现扶贫攻坚战,记录脱贫的完整故事,所以我们会坚守,村子一日不脱贫,我们便一日不离开。”柴红芳说。


 

2018年,柴红芳在拍摄中滑倒,左侧胳膊肱二头肌摔断了,在昆明第二附属医院做了手术,胳膊至今还在恢复阶段,但她在手术后又带领团队坚守在村庄拍摄。王童告诉记者,从今年1月份出来到现在,柴红芳还没有回过北京。去年在拍摄过程中,柴红芳的父亲去世了,她没有照顾病重的父亲,父亲去世第二天她才赶到家。

 

现在摄制组依旧要自给自足,平时他们会备下罐头、压缩饼干、咸菜、面粉,但如果要买肉和蔬菜还是要下山,一次要买半个月的量。“路虽然通了,还是需要有拖拉机,没有的话还是要走一个半小时。”王童说。

 

从第一季开始到现在,摄制组在这个村落一待就是3年,村民们待他们依旧像家人一样。朝夕相处间,村民们的普通话说得越来越好了。他们叫柴红芳“沙瓦母亲”,不管是产业发展、旅游开发还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村民们都会第一时间来问她,让她帮忙作判断。

 

柴红芳告诉记者,村民们的生活变化也很大:阿邓言家添了个孙子,买了辆三轮摩托车;坡罗买了四轮拖拉机,考了驾照,开始搞运输;一些村民相继买了拖拉机、摩托车;一些在外务工的村民看着村里的变化和政府的旅游规划,准备回来支持村子发展。这些都是摄制团队希望看到的。

 

村民们给对摄制组的评价是“啊包”(音),在沙瓦住了3年的柴红芳知道这是村民对摄制组最高的评价,就是“摄制组太厉害了”的意思。柴红芳总笑着认真地给村民讲,我们是代表党来这里的,是我们的党太厉害了。



本文为作者 微电影研究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16225

微电影研究

点击了解更多
中国最权威的微电影研究公众平台,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微电影研究会主办。我们将为您奉献最新的微电影研究成果,发布优秀的微电影视频以及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微电影研究会的公告、通知等。
扫码关注
微电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