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别再说声音难懂!用声音创“做”的角度“拉片”《我不是药神》

2019-08-13 18:58

一部好的电影,不论从哪个角度去解析它的创作过程,最后都会发现,他们各个部门的理念呈现非常一致,《我不是药神》也是如此。


今天的内容是来自声音指导富康老师的专访,富康非常全面地从声音解读解析了这部电影。富康老师说,电影没有绝对的安静,声音也是有颜色的。起初我不理解,但在他的详细综述里,我就像走进一场大型视听感受的声音世界的重现,大到塑造一座城市的声音,小到反复琢磨一只药瓶里的药应该用什么材质发声。不同于其他突出视觉感受的片子,在一部“现实题材”的电影里,如何展现故事和人物之间的“真”,细腻、入微、有人味,看富康怎么用声音带你还原现场。


声音指导富康(右3)和导演、作曲以及声音团队


影视工业网:《我不是药神》在声音角度想展现怎样的效果?


声音指导富康:从声音创作角度出发,就是想让观众能够信服这个故事,让观众觉得这一切都是真的。


《我不是药神》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相对比较写实的影片,所以我们从现有的真人真事的出发点来进行剧作,这种真实性决定了我们必须要给观众提炼“真实性”,这是这部影片要呈现给观众非常重要的方面。但这个“真实性”是美学的观点,并不是完全按照真实现场去处理。所谓“真实”,是让观众觉得自己经历过。我们采取的大都是从现场录制,从现实中挖掘等,这样的方式来帮助观众回忆和代入到那个环境里。所以我希望通过我的声音创作,带给观众的感受是跟现实生活中一致的。


影视工业网:在剧作上要做到让观众信服,声音的创作如何循序渐进这样的过程?


声音指导富康:电影的声音类别分为:


语言类:对白

音乐类:音乐、有源音乐

效果类:声音效果


对于《我不是药神》而言,首先,它是一部非常写实、非常人物化的影片。演员的表演显得尤为重要,而对白又是表演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所以在这部影片里我们几乎保留了所有同期声对白,把演员真实的表演带给观众。


而一部电影的声音效果有很大的功能,无论是科幻类型,还是现实主义题材,都要做很多的工作。首先,声音效果分为动效“Foley”。主要分这么几类——脚步类、道具类(演员所接触到的道具)、 “衣服”- Clothes(衣物的摩擦),这能在比较安静的场景中反映出演员的情绪;还有“Jingle”,实际上是一些小饰品,比如耳环、发饰,钥匙等。电影《刺秦》里的头饰声音就非常有代表性。演员的肢体表演是靠Foley来完成的。因为我们都是实景拍摄,同期声的现场拍摄有环境噪音等很多条件限制的问题。比较容易理解的表达方式是,这些声音在现实中发生了,你可能没有关注到,但是在现实类型的电影中,我们会适度地、合适地展现给观众,来帮助演员的表演。

《我不是药神》剧照


做动效设计的时候,我们大概分了三个阶段。起始,程勇在卖神油,比较潦倒,生活上受到各种压力。在这个阶段,选用的服装、道具、鞋,都是比较廉价的,听起来不是那么有质量感,这一点我们和服装,美术设计都有这种相通的感受。

《我不是药神》剧照


到第二个阶段,五人小组成立以后,赚了钱,举手投足的动作也有了一些自信,从动作的动感上,我们就会给予适当的加强、放大,适度地把程勇的情绪通过这些动作来表达。

《我不是药神》剧照


第三阶段就是救赎阶段。程勇做了老板以后,生活品质有了变化。他的服装、道具上也都发生了质感变化。穿高级的皮鞋、呢子大衣,包括从一开始抽烟用按键型的打火机,之后用转轮型的火机,到后来的雪茄打火机。所以,需要声音部门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来帮助人物进行表达。


从整体的环境效果设计来说,分两部分,一年前和一年后。从客观上来说,人物所处的场景发生了变化。一年前更多地集中在几个地方,神油店、医院、包子铺,生活是非常平民化的状况,所以,从声音构成上来说,前半部分会嘈杂、吵闹一些。一年以后,家里住宅的状况,所处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这是环境带来的功效,从听觉上,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感受。

《我不是药神》剧照


影视工业网:所有的声音构成元素是想要维持平衡的状态吗?


声音指导富康:绝对不是。这有一个主观创作的方向问题,想让哪方面更突出,还是要契合整个影片的叙事,帮助影片讲故事。


声音分这几种构成元素:


动作效果,基本上是由演员来发出的。


特殊效果,顾名思义,是平时不太能听到的声音效果。比如戏里追车的场景是需要特殊效果来完成的,匹配视听感受。追逐、撞车、枪声等这种比较特殊的,带有比较浓烈的视听元素。这种特殊效果在一些动作电影、科幻电影或者战争电影里是一个主要的展现视听的方式。


环境效果,能够帮助这部电影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说白了,就是结合画内画外的关系,从声音的氛围上帮助观众认可这个场景或者认知这个故事。比如医院的空间,空气声、环境声,可能在某一个位置、某一个角度,不一样的距离是不是有人经过;是不是有门被打开、关上。电影没有绝对的安静,这是我想阐述的。比如码头的场景,塑造的那个空间,让你觉得就像在码头;比如回到了神油店,那是一条普通的街道,怎么展现这样的内外关系。就非常需要有包容感、有代入感,能够帮助观众入戏,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个荧幕上。别看它是从画面外传出来的,但它有这样一个有意思的功能。


然后就是音乐了。我们的混录一般是采取分层的方式。也就是按照不同的配器组、不同的功能或者不同的情绪区分。比如手机或者唱片,听到的是混合好的立体声。我们的工作是把混合之前的分轨进行混录。电影配乐跟纯音乐不太一样,相信大家都有这个认识,电影配乐有其独特的功能性,视听感比较突出。所以电影的配乐,从电影声音混录上来讲要带给人不一样的视听感受。


当我想传达某一个段落,某一种情绪的时候,就会强化或弱化某种分层。比如一些情感类的段落,我们会多用一些弦乐组;比如追车、几处蒙太奇的段落,可能更多地突出气氛与节奏型的元素来帮助影片叙事,这是这部电影配乐的混录方式。

《我不是药神》剧照


影视工业网:《我不是药神》的具体创作方式是怎样的?


声音指导富康:这部影片写实感非常强,不同于动画片或科幻电影。我们要让观众感知到真实性,所以更多地采取从现实,即从拍摄现场(都是实景拍摄)采集素材,相对保持原始状态呈现给观众。现场拍摄的场景与剧本中的场景是高度一致的。


电影声音创作,它一定是经由“简-繁-简”这样的过程。从刚开始的拍摄阶段采用的声音,少则几轨、多则十几轨,在后期这是原始素材,是开始阶段,这是“简”。


“繁”是什么呢?拍摄结束以后,经过影像的剪辑,把电影从一个镜头变成一场戏,从一场戏变成一部电影,这是一个“繁”的过程。在声音上也是,但“繁”的过程是立体化的,随着时间轴将它立体化。通过声音设计、声音剪辑,将对白,效果,音乐发展成几百乃至上千轨的状态,变为“繁”。最后通过混录把这个体量庞大的工程记录在6轨上(这部电影是5.1的),所以这是一个“简-繁-简”的过程。


电影声音制作方式是:录音,剪辑,混录。录音就是拾取,声音剪辑就是一个繁的过程,可能把你想要的东西按照你的想法加进去;最后就是混录,我要把所有这些元素混合成6轨呈现给大家。它是一个先要无限地发挥想象,然后要把这些想象具象的过程。

《我不是药神》剧照


影视工业网:如何去打造一座城市的声音,让观众能在没有文字说明的情况下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特点?判断出这是哪座城市?


声音指导富康:这就谈到了环境声,是环境音效带给大家的感受。这部电影是在南京拍的,其实讲的是发生在上海的事情。但要是仔细听的话,里边会有很多上海的元素。


可是这里就有悖论,在南京拍,为什么能还原出上海呢?到后期制作的时候,我们从两个方向去设计:一个是可闻的、能听清楚的,但不属于台词类的声音(通常我们称之为群杂)。我们找了很多演员跟配音演员,在棚内录制了大量素材,再把这些素材设计到不同的场景中去。第二,我们在上海实地录制了很多相对不可闻的声音素材,去营造场景的人文气息和地域氛围。


还有很多场景发生在印度,我们的录音师在印度拍摄的时候,会利用工作之余收录各种相关的环境效果。

《我不是药神》剧照


影视工业网:具体空间环境的声音怎么设计,比如夜店、医院的感觉,如何用声音来塑造真实感?


声音指导富康:声音能带来强烈的真实感。夜店这场戏现场拍摄的时候需要放音乐,演员们跟着音乐节奏表演,这场戏所有的声音都是后期制作的,我的工作是把它呈现给观众,让人觉得就像在夜店一样。


夜店这场的对白部分是ADR工艺,后期录制。在给演员重新录ADR的时候,我们会做大量的参考声音,给他们听音乐和群杂,帮助他们回到真实现场的状态,进行语言表演。


我们在拍摄之前对夜店戏进行了设计。考虑到拍这场戏同期声收录效果不好,后期不可用,为了保证演员的表演,我们在拍摄时放音乐。同期声没法用,没关系,在拍摄结束后马上进行群杂的声音录制,以保证表演的衔接。


这种做法很常见,这是前期创作阶段的工作。然后,才是通过技术手段让它听起来像夜店的质感。通过这些大量的准备工作,把对白、群杂、音乐融为一体,不会出现音乐“让”对白的情况,这是我们在混录上的共同的观点。


而在医院的那场“黄毛死了”,程勇对着曹斌咆哮的戏,是同期声对白,是演员的表演带给你的真实感受。实际上,类似这样的表演,一个简单的细节我们就有共鸣了。所有的技法都是帮助电影存在而产生的。这部电影的语言表演非常重要,必须要呈现给观众。对于声音来讲,需要同期声的时候就得用同期声,但我不排斥采用其他方式。


比如我做《南极之恋》时全都是后期ADR,没有来自现场的对白。因为类型不同,处理的方式也不同,包括拍摄的方法。那部电影需要造大量雪、风的效果,从而产生大量的噪音。所以,我是绝对不排斥任何一种方法,前提是只要能对电影好、能够保证真实度、可信度。而你保留了一段不适合的同期声,反而会影响观众,使人出戏。

声音指导富康(右3)和导演、作曲以及声音团队


影视工业网:你们的团队里面会有很多人,如何让大家保持对作品的诉求方向的一致性?


声音指导富康:一,这首先是我的团队,二,对于美学的理解相对统一。在声音剪辑之前我们先拉片,看完以后大家都会交流,我也会阐述一下我的大概方向和观点。


在之后的具体工作中,具体部门都会有密切的持续的沟通。举一个声音制作方面的小例子: “格列宁”的声音,这个是我们在后期进行的动效录音。我们没有用跟电影里一样的瓶子和药丸,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好。我们在选择瓶子的(PVC)材质时,选了有近20种,药丸选了几十种,进行了不同的排列组合。最后用了口香糖。口香糖比普通药丸要大,但是它又没有那么重,是空心的,听起来会更逼真。所以一定要注重实践。


影视工业网:声音和剪辑的关系是怎样的,两者会相互影响,相互之间如何合作?


声音指导富康:在剪辑的时候,一定不能没有我们声音部门的那些参考声。


我们会把所有整理得非常详细的同期声和场记单给剪辑部门,以方便剪辑部门的工作。针对我们部门来说,电影定剪以后,后期声音制作会大量地展开,所以也是为声音的密集工作而相互合作。

《我不是药神》剧照


影视工业网:如何看待现在的音乐音响化、音响音乐化的理念和方式?


声音指导富康:一是看影片的需求,二是看作曲的风格化。有的是古典派,它的音乐性就比较强;有的是现代派,爱用电子的东西。比如前一段的电影《敦刻尔克》这是他的风格。


这部影片里两段去印度的蒙太奇。第一次印度,那首歌里混合了大量的音响效果,采用了现实的声音效果,如飞机,嘈杂的街道等,用以强化视听。第二次印度,有一些音效、音乐的配合,特别是街边看到的佛像,推车的铃铛,街道的喷雾,车辙的滚动。作曲里也有情绪性的效果——形成声音效果的组合。


我觉得这是好的发展方向,就听觉而言,它更先进了。​​​​

本文为作者 王涛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1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