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化”浪潮下纪录片再掀波澜,变现难题是否得以破解?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纪录片以真实的人和真实的物质为表现对象,具有反映生活、记录历史、传播知识等社会功能,传递了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等多重价值。
一直以来,传统媒体都是纪录片生产大户,从“舌尖”系列到《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央视在纪录片创作上也逐渐摸索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径。其他平台也积极跟随,在国家题材、文博题材、美食题材、野外生存系列等细分类型集中发力,一批高品质且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轮番登场。
近年来,纪录片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在以视频网站为代表的新动能的激发下,这一门类的发展也彰显出诸多新趋势。与传统纪录片相比,借着互联网东风运营而生的纪录片在定位、风格、叙事上有哪些不同?所有的内容变化,最终都是为了盈利,当下纪录片在商业变现方式是否更加灵活了?与此同时,在视频网站宣告入局后,纪录片的产业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竞争空前激烈
纪录片年轻化、品牌化趋势明显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让美食类纪录片风靡一时;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被B站“二次元”群体重新“发掘”成为全民性话题;再到如今《人生一串》《历史那些事》《宠物医院》《稻米之路》《本草中华第二季》《可以跟你回家吗》细分垂直领域的圈层爆款纷至沓来。纪录片“年轻化”的势头愈发迅猛,“得年轻人者得天下”已然成为纪录片产业的共识。
纪录片“年轻化”的趋势,在创作观念、作品形态、受众群体、传播渠道等方方面面展露无遗。从题材内容、叙事方式乃至营销传播来看,纪录片越来越生活化、平民化、故事化,且涵盖了年轻、轻松、时尚等元素,更具个性化、娱乐性和网感特征。在嘉宾邀请方面,邓伦、周一围入局《上新了,故宫》,王凯、刘涛参与《国家宝藏》,吸纳大量演员和明星入局的纪录片迎来流量时代。
从创作观念看,纪录片由传统的宣传说教、自说自话模式,转变为平等对话的姿态。《我从汉朝来》《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作品设置了一个“我”以建立与当下的对话;从作品形态来看,与互联网传播的碎片化阅读、拼图化思考趋势相对应的,纪录片也越来越“小而美”、“轻型化”,《如果国宝会说话》《故宫100》等作品每集都只有5分钟,纪录片“短平快”趋势愈发明显。
随着众多小而美、“轻型化”、符合碎片化传播的纪录片出现,从受众层面来看,这些作品更加符合年轻受众的观看需求和习惯。尤其是在以B站为主要阵营的弹幕视频网站,弹幕形式创新了纪录片的观看和沟通场景,增强了年轻受众与纪录片的黏性关系。
除了全方面“年轻化”,纪录片“品牌化”集群效应初现。纪录片的IP模式开发已经成为常态,高口碑作品建立了品牌效应。“舌尖”系列是观众耳熟能详,除了《舌尖上的中国》第1-3部,还有《风味人间》《舌尖上的新年》;“野外生存”系列也不容小觑,代表作有《变形计》《跟着贝尔去冒险》《越野千里》等作品;《航拍中国》《大国外交》《超级工程》《创新中国》《大国重器》等作品则掀起了国家题材纪录片的新热潮;文博系列纪录片更创下了无数个收视与口碑高企的神话,堪称"现象级"文化事件。
纪录片“品牌化”之路优势明显,同时弊端也渐渐浮出水面。优势在于,纪录片IP化、系列化的过程,本质上是深化品牌价值,面向不同圈层形成影响力的过程。系列化作品“长尾效应”明显,有利于品牌的长期存续,抓住互联网长效、高价值人群注意力,这一点从纪录片领域“常青树”众多可以得到佐证。弊端在于,“小众”变“大众”后,现有节目的类型、内容等同质化程度过高、折叠性强,分流了观众。而且,一些节目止步于表面跟风,缺乏创新,观众的收视热情难以长久保持。
纪录片如何抓住
“综艺化”与“电影化”变现风口?
回看近几年市场上走红的纪录片,无疑都在朝着“综艺化”靠拢,有的作品甚至直接将自身定位为纪实类真人秀,这也轻松化解了纪录片的变现难题。
从纪录片发展为真人秀节目,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变形计》系列和《侣行》系列。《变形计》系列通过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人物,安排他们互换人生体验,掀起了无数的话题和热度;《侣行》系列将纪录片与综艺真人秀的特点相结合,从平铺直叙到通过特定的“任务”驱动情节发展,不断制造悬念、强化危险感,升级观众视听体验。
除此之外,《人间世》《野生厨房》《奇遇人生》《宠物医院》《风味人间》等节目也呈现出了“纪录片综艺”的复合感受。值得一提的是,《宠物医院》在品牌冠名、植入广告方面做出了有力的探索,作为宠物行业的翘楚RedDog红狗,以“养宠贴士”的形式出现,为我们展现了一次年轻化IP营销示范。
客观来说,纪录片为适应大众传播必须融入娱乐元素,贴合商业化运作的趋势,而向“综艺化”靠拢是其市场化的一个必然选择。而综艺节目的“纪录片化”,则是在感官愉悦和精神愉悦之间寻找到相对平衡,也是一种吸引年轻用户的大胆创新。两者的结合,实现了1+1>2的效果。
在羽翼渐丰的大背景下,纪录片也开始朝着“电影化”进军。院线纪录片巨大的市场潜力开始慢慢“显山露水”。《二十二》以300万成本,逆袭1.7亿的票房,成为中国第一部票房过亿的纪录电影。成本为1500元的《四个春天》不仅获得了FIRST青年电影展的最佳纪录片,同时入围了金马提名。《最后的棒棒》成本2万,票房100.8万。《厉害了,我的国》一个月票房突破4亿元。细究这些作品的成功,既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外部因素,也与影片自身的内容紧密相关。
除了以上票房与口碑兼收的综艺电影外,也有的作品票房和口碑不尽如人意:制作成本1300万元的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票房仅1156万元;《生门》成本在1300万-1500万,票房154.2万;还有一些作品的票房也未曾达到预期水准,比如票房6500万的《我们诞生在中国》、票房192万的《舌尖上的新年》、票房162.7万的《摇摇晃晃的人间》……
从以上盘点可以看出:首先,在整体票房市场份额上,纪录片依然是属于相对“弱势”的一方,但却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其次,大IP未必就能转化成高票房,比如前面提到的《舌尖上的新年》并没有砸出多少水花。无独有偶,像《我在故宫修文物》电影版上映时也仅收获了645.8万票房,远不如预期;还有的纪录片电影票房败北是因为内容过于“小众”,不具备普世性,只能吸引特定群体买单,比如《摇摇晃晃的人间》《我的诗篇》。
多重制播加持下
融媒体让产业格局更具想象空间
如今,纪录片已经形成一个以央视专业纪录频道、卫视综合频道为主力,以新媒体为重要支撑的基本格局。头部媒体纪录片开始呈现出“IP化”、“季播化”、“品牌化”的特点,新媒体纪录片不断在纵深领域进行深度探索和挖掘,逐渐实现了垂直化、类型化。
传统媒体方面,央视一直是纪录片生产大户,从“舌尖”系列到《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央视在纪录片创作上也逐渐摸索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径。其他卫视平台也卯足了劲推出了《茶界中国》《百心百匠》《了不起的匠人》等作品,力图与央视老大哥“分一杯羹”。
与此同时,各大视频网站早已加码纪录片的投入,在细分垂直领域的题材上探索爆款的可能。腾讯视频成立的“企鹅影视纪录片工作室”野心不小,一手陈晓卿王牌团队,一手合作日本NHK;优酷致力于打造纪实院线,已上线多部与BBC合作的纪录片,此举既让纪录片爱好者看到了众多新生力量创作的优秀纪录片,又延伸了纪录片的新边界;B站推出了“寻找计划”,先后参与出品《极地》《人生一串》《川味3》《历史那些事》《大学美食图鉴》,并与BBC联合出品《神奇的月球》。
人才是纪录片创作的重要一环,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纪录片人开始走出原来的平台,试图打破固有的纪录片制作模式,尝试创作新的内容。陈晓卿等传统纪录片人相继加盟视频网站,将自身的纪录片创作基因与视频网站的内容特点相融合,为纪录片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总之,传统纪录片的收入架构相对单一,视频网站入局后,不断挖掘在IP品牌塑造与运营、衍生品开发、品牌传播方面的独特价值与可能性,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获得额外间接经济收入。新媒体带来的,不仅有资金支持和受众基础,还有受众的大数据支持,从而为纪录片实现垂直化、类型化,以及呈现方式、营销方式、盈利模式都带来了颠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