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餐中国》看网生化纪录片的“破圈”:下个,路口,见?

2019-05-08 15:35

作者 | 居澄妙书

编辑 | 阿笔


最近,让吃货们看得“口水流一地”的《早餐中囯》火了。

 

喏,就是下面这个,一集5分钟左右,拍摄了贵阳素粉、客家牛杂汤、海南老爸茶、湖南肉丝粉、凯里酸汤粉、福安水煎包等等。连价格、路线都很贴心的标好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些原本就被很多当地人认可的早餐店,之后会迎来一波游客打卡。

 

(更多美食移步《早餐中国》解锁)

 

是的,主创团队不仅用早餐“狙击”万千食客们的胃,还卖起了“心灵鸡汤”,一句“只需早起,你就能找到故乡”,谁还能受得了?自然在网络上又掀起了万千网友的疯狂追更。

 

根据网络大电影(ID:wxs360)观察,上线以来,《早餐中国》豆瓣评分7.7分,一周华语口碑剧集榜第四名,网站播放量已达七千多万。对于一档纪录片来说,这样的成绩,想让人忽视都难。而伴随着《早餐中囯》网台关注度的与日俱增,也难免引发行业内外关注,都在问国产纪录短片的“爆款”时代何时来?

 

走心又走味,《早餐中国》的走俏,确实给2019年的国产纪录片开了一个好头。但在网络大电影(ID:wxs360)看来,国产纪录片距离出圈,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从《早餐中国》看国产纪录短片的“破圈”之路

 

纪录短片,顾名思义,就是小而精的纪录片,每集时间长度约为4~10分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绝对是纪录片的真实写照。此外,一个明显的现象是真实、艺术感染力、引发思考与想象、突破常规等必备元素,也越发符合迎合大众审美的“真香”定律。

 

近年来,随着国产纪录片的迅速崛起,“小体量”的国内纪录短片与市场的交手,偶尔也会擦出“火花”。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让人无法忘却的历史、辽美壮阔的名山大川、渺小如砂砾的草根平民等,开始迸发并满足观众多样化的观影需求,涵盖范围相比前几年,更加多元化。

 

 

具象化来看,《故宫100——看见看不见的紫禁城》(2012),总共100集,每集6分钟,足足挖出了关于故宫的100个细节;《书店里的影像诗》第一、二季(2014、2016),小而美的台湾书店巡礼故事,从城市中心到小县城,岁月、光影、灰尘与笔迹相互交映;《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二季(2018),以全新视角认识读懂中华文化,古今相通、对话、呼应、寻找,是现代人对古人的解读与致敬。

 

这几部被纪录短片“发烧友”力荐的作品,有的聊历史,有的聊人文,有的聊美食,好评不断。

 

对于国产纪录短片来说,人文情怀是“吸粉”的关键所在。譬如《早餐中囯》,在我们看来,它之所以能够被大众喜爱,首先在于切入角度选的妙。“早餐”是当下不论是美食节目还是美食类影视作品,没有关注或者关注很少的一个点,且极符合5分钟左右的时长设定,在短剧短视频正流行的当下,其上线时机特别对。

 

此外,透过这一载体呈现出来的不同城市的人文风貌,也让《早餐中国》拥有一波纯天然的观众。为本家乡的美食打call,大部分人是丝毫不吝啬的。《早餐中囯》作为国产美食类系列短片的新尝试,短小精悍的“泡面番”呈现形式,浓缩中国各地“早餐文化”精华,独具东方美学特点。早餐、故事、情怀三大要素的巧妙融合,“暖心暖胃”的主打人文基调,接地气的叙事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拉近了纪录短片与广大受众的心理距离,容易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是《早餐中国》数据维度表现不俗的一个重要原因。

 

回归内容本质,“匠人精神”、“口碑好”无形中成了纪录短片的核心词汇。据了解,《故宫100——看见看不见的紫禁城》就历经数年的策划与筹备,摄制组为了捕捉晨昏不同光影下的紫禁城,在不影响故宫正常开放游览的前提下,选择在凌晨4点和傍晚6点以后进行工作,如此操作,长达一年多。

 

用心是真的用心,但出圈也是真的难。用户门槛,是横在国产纪录片面前的一道坎,没有用户,自然就少有金主青睐,整个生态产业链的架构自然也就很难形成。不过从近几年的各类纪录片来看,这一情况得到了实质性的改善。加上国家利好政策频出,扶持力度不减,整体而言,国产纪录片的出圈之路,又往前迈了一大步。

 

网生化纪录片?


其实,鲜少有人发现,《早餐中国》的创作团队其实是做综艺出身。导演王圣志透露自己在开始做之初,就思考纪录片能不能放下原本面孔,放下身段、变得轻松。甚至对于《早餐中国》,王圣志更愿意用短视频节目来称呼,来打破观众们对于纪录片的认知。

 

无独有偶,去年大热的明星纪实真人秀《奇遇人生》,采用的就是“纪录片+综艺真人秀”深度结合的形式,在“纪实”上下足了功夫。不过真人秀终归不是纪录片,为了突出真实,隐藏摄像机其实是幕后团队对纪录片拍摄手法的一种借鉴。

 

可以明确的是,继影视综的网生化之后,纪录片也开始尝试融入网生元素,而网生内容也借助了一部分纪录片的手法。换个角度看,颇有点像文艺片与商业片之间的结合。电影也好,纪录片也罢,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引发思考与想象极为重要。究竟最终效果1+1>2还是四不像,从已经有所反馈的《奇遇人生》和《早餐中国》来说,似乎还不错。

 

不过,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同质化现象,也容易让观众在到底是真人秀综艺还是纪录片之中,傻傻分不清楚。尤其在美食纪录短片上,用户审美疲劳体现的尤为严重。《早餐中国》此番的切入角度,确实不同于以往的多部美食纪录片。

 


此外,除了产业与营销困局亟待破解,商业化的“度”该如何把握也是国产纪录片的一大难点。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李宁曾说:“对纪录片而言,一味地服务于资本对行业长久发展并非良策,只有在谨守纪实本真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才是正确的商业化之道。”言外之意,创新要有,但不可忘记纪录片的内核。

 

诚然,综艺与纪录片之间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固然是好事,也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但现实是,网络平台作为未来纪录片发展的肥沃土壤,独家版权、用户付费、反向输出这三方面的运作,目前看来还不太成熟。一切都在不断摸索中,这期间,必然会有一个试错成本,大浪淘沙后,最终国产纪录片的破圈之路几何?我们也拭目以待。

 

结语


优秀的纪录短片记录着历史演进和文明进步的足迹,传递着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国与国之间的影响与羁绊有增无减,向来被赋予“文化底蕴”代表的纪录片,确实更应该从历史的、当代的、文化的、世界的角度出发讲好中国故事,还原历史,但同时,互联网无处不在的今天,如果还是老一套的讲述,可能也行不太通,讲求真实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多元化多渠道发展,变得尤为关键。

 

 

从国产纪录短片自身来看,以前不仅主旋律作品居多,就连整体风格也比较严肃,处处彰显着“高大上”的格调,有些作品难免说教痕迹过重。如今面对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国产纪录短片的旁白开始活跃,让输出的内容也更加接地气,在保持纪录片核心的前提下,打造符合年轻受众观看习惯的纪录短片,也不失为未来的一大发展趋势。

 

毕竟,国宝都会说话了,纪录片为啥不能尝试“跳跳舞”?


·END·

本文为作者 网视互联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10139

网视互联

点击了解更多
欢迎关注网络大电影(微信号:wxs360),我们探讨互联网+娱乐的N种可能!我们专注于网络大电影,但不限于网络大电影!
扫码关注
网视互联
相关文章

网络剧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