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的原创风格从何而来?
文化,是一个很“泛漫”的概念。“泛漫”是王蒙的用语。他说,到剧场去看一场隆重的演出是文化;上工人体育场听当红歌星的演唱,甚至唱什么都没听明白,还要跟着叫喊、跺脚,这也算是文化;在上班的路上,耳朵上挂着耳机,听着最流行的歌曲《忐忑》,也是文化。文化的消费性和娱乐性在增加。而这种消费性和娱乐性,在影视作品那里,体现得十分明显,所以有人提出影视作品应该有自觉的文化担当。既然这也是文化,那也是文化,就应该有一个关于影视文化的“文化定位”问题。
文化学者们认为,如果把当下中国文化领域看成是一种文化生态谱系的话,应该有三个组成部分: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群众文化。精英文化是对应于知识阶层,以知识阶层为构成主体的一种高端文化形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水准的标志。群众文化是对应于广大民众,以广大民众为主体参与和开发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普及形态的标志。还有一种文化,叫大众文化。在欧美起源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国也只有不过30年的历史。这里所说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是专指那些当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历史时期,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使人们得以把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科技提供的声、光、色、电应用到影视制作领域之后,所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大众文化研究者把影视文化纳入大众文化麾下不无道理。
影视文化不仅纳入了大众文化麾下,而且还成为了大众文化的主力军。这一方面是因为影视文化依靠大众媒体的力量,使其传播快,涵盖面广,占有可观的受众优势;另一方面由于其时尚性、商业性,也总是引领着时代趣味、水平的潮流。
前边提到大众文化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这就是其娱乐性和消费性,而以少量投入收获最大的经济利益,往往使娱乐性屈从于消费性。为了在消费中获得商业利益,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出现了一窝蜂现象:经典剧目的重拍;热播剧的翻拍;连续剧的续集;电视剧改成电影、电影改成电视剧等等,如此鸡生蛋,蛋孵鸡,不知恶性循环到何时?
很多作品追求的只有一个收视率、票房、点击;忘掉的也只有一个:影视文化首先是文化,是创意性的产业。
文化产业是创意性的产业,创意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是支柱的支柱,是核中之核、重中之重。文化产业的创意性,从本质上说,就是一个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极致体现,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具有创造性的文化产品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不仅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由于具有文化含量和精神内涵,也可以创造间接效益。与此相悖的是“模仿至死”、“娱乐至死”。
由此,影视作品的原创品格,就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话题。
影视文化产业的创意性—影视作品的原创品格—影视作品文化精神—影视作品的艺术性、观赏性,这是一脉相承的,是一个科学的链条。这里关键的一环,就是作品的原创品格。 .
原创品格从哪里来?来自作家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这是很多影视艺术家的共识。
被称为金牌剧作家的高满堂,为寻找这种感受,不远万里,花了近半年时间,行走于山东、东北之间,寻找先民迁徙的蛛丝马迹,体验沿途行进者们的心态甘苦,仅东北这块地方,最远到黑河,到绥芬河,请当地的人做向导,收集了大量真实具有原生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闯关东》就是作家这样孜孜以求地寻找着、感受着、捕捉着那最原始的一丝丝的创作冲动。他说:“一切都来源于生活和对生活的追求。”“必须沉下心来,慢慢打一口深井。”他还说:“大量的翻拍、重来,都让人恶心了,原创力在萎缩。 ”
辽宁导演李龙跃在拍 《光荣街十号》时说:“每一部剧本的创作都有它自身的成型原因,所以说一部好戏的出笼大多是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和认知的不吐不快。”对生活有了独特的感受,便不吐不快,如鲠在喉,于是便产生了把这种独特感受强烈“外化”为产品的愿望和冲动。在当下现实生活中,导演李龙跃感到人与人之间似乎缺了一点东西,那就是在过去的年代里人们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怀、一种人文意识。如今大家住在一个大院里,彼此之间形同陌路,鸡犬相闻,不相往来,往日人和人之间的那种亲切感,那种人情味逐渐淡了,冷了。出于这样一种感受,他完成了《光荣街十号》。看过作品的人,谁也忘不了已经退休了的马司令员为从乡下来的自己部下的孙子清晨起来晾晒尿湿了的被子的细节,这些洋溢着人情味、人文关怀的细节,这些来自普通生活的细节才会深深地打动人们的心弦,引起人们的共鸣。
避免趋同化和同质性,给具有原创品格作品以创造者的地位和评价,是当下的燃眉之急,也是文化创意事业之要害和节点。
作为大众文化主力军的影视文化,应该充分利用自己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的优势,把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审美的、人文的,有艺术质量、思想力量、精神力量的作品呈现给观众,既能增加票房,又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这才能看到艺术家的真本事、真功夫。
坚持原创品格,不跟风;坚持科学发展观,不唯GDP,自觉地完成社会整体美学品格、文明质量、趣味水平的提升的社会担当,把影视文化进一步推向精英文化的平台。
这一天不会太遥远。(上海影视公司 www.ishot.com.cn)
文化学者们认为,如果把当下中国文化领域看成是一种文化生态谱系的话,应该有三个组成部分: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群众文化。精英文化是对应于知识阶层,以知识阶层为构成主体的一种高端文化形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水准的标志。群众文化是对应于广大民众,以广大民众为主体参与和开发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普及形态的标志。还有一种文化,叫大众文化。在欧美起源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国也只有不过30年的历史。这里所说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是专指那些当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历史时期,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使人们得以把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科技提供的声、光、色、电应用到影视制作领域之后,所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大众文化研究者把影视文化纳入大众文化麾下不无道理。
影视文化不仅纳入了大众文化麾下,而且还成为了大众文化的主力军。这一方面是因为影视文化依靠大众媒体的力量,使其传播快,涵盖面广,占有可观的受众优势;另一方面由于其时尚性、商业性,也总是引领着时代趣味、水平的潮流。
前边提到大众文化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这就是其娱乐性和消费性,而以少量投入收获最大的经济利益,往往使娱乐性屈从于消费性。为了在消费中获得商业利益,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出现了一窝蜂现象:经典剧目的重拍;热播剧的翻拍;连续剧的续集;电视剧改成电影、电影改成电视剧等等,如此鸡生蛋,蛋孵鸡,不知恶性循环到何时?
很多作品追求的只有一个收视率、票房、点击;忘掉的也只有一个:影视文化首先是文化,是创意性的产业。
文化产业是创意性的产业,创意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是支柱的支柱,是核中之核、重中之重。文化产业的创意性,从本质上说,就是一个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极致体现,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具有创造性的文化产品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不仅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由于具有文化含量和精神内涵,也可以创造间接效益。与此相悖的是“模仿至死”、“娱乐至死”。
由此,影视作品的原创品格,就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话题。
影视文化产业的创意性—影视作品的原创品格—影视作品文化精神—影视作品的艺术性、观赏性,这是一脉相承的,是一个科学的链条。这里关键的一环,就是作品的原创品格。 .
原创品格从哪里来?来自作家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这是很多影视艺术家的共识。
被称为金牌剧作家的高满堂,为寻找这种感受,不远万里,花了近半年时间,行走于山东、东北之间,寻找先民迁徙的蛛丝马迹,体验沿途行进者们的心态甘苦,仅东北这块地方,最远到黑河,到绥芬河,请当地的人做向导,收集了大量真实具有原生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闯关东》就是作家这样孜孜以求地寻找着、感受着、捕捉着那最原始的一丝丝的创作冲动。他说:“一切都来源于生活和对生活的追求。”“必须沉下心来,慢慢打一口深井。”他还说:“大量的翻拍、重来,都让人恶心了,原创力在萎缩。 ”
辽宁导演李龙跃在拍 《光荣街十号》时说:“每一部剧本的创作都有它自身的成型原因,所以说一部好戏的出笼大多是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和认知的不吐不快。”对生活有了独特的感受,便不吐不快,如鲠在喉,于是便产生了把这种独特感受强烈“外化”为产品的愿望和冲动。在当下现实生活中,导演李龙跃感到人与人之间似乎缺了一点东西,那就是在过去的年代里人们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怀、一种人文意识。如今大家住在一个大院里,彼此之间形同陌路,鸡犬相闻,不相往来,往日人和人之间的那种亲切感,那种人情味逐渐淡了,冷了。出于这样一种感受,他完成了《光荣街十号》。看过作品的人,谁也忘不了已经退休了的马司令员为从乡下来的自己部下的孙子清晨起来晾晒尿湿了的被子的细节,这些洋溢着人情味、人文关怀的细节,这些来自普通生活的细节才会深深地打动人们的心弦,引起人们的共鸣。
避免趋同化和同质性,给具有原创品格作品以创造者的地位和评价,是当下的燃眉之急,也是文化创意事业之要害和节点。
作为大众文化主力军的影视文化,应该充分利用自己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的优势,把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审美的、人文的,有艺术质量、思想力量、精神力量的作品呈现给观众,既能增加票房,又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这才能看到艺术家的真本事、真功夫。
坚持原创品格,不跟风;坚持科学发展观,不唯GDP,自觉地完成社会整体美学品格、文明质量、趣味水平的提升的社会担当,把影视文化进一步推向精英文化的平台。
这一天不会太遥远。(上海影视公司 www.ishot.com.cn)
本文为作者 陈果果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0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