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小时》:沙漠中的数字工作流程

2011-02-15 05:51
#数字电影技术# 《127小时》:沙漠中的数字工作流程 ——Color Mill如何在犹他打造定制的“数字实验室” 文/Bryant Frazer 译/Jovian 在Danny Boyle的掌舵下,《127小时》的主要拍摄工作就变得不再常规。Boyle导演希望采用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中使用的Silicon Imaging SI-2K摄像机拍摄登山者Aron Ralston在犹他的真实悲惨经历。这就意味着在远离好莱坞的便利条件下,需要建立一套新的数字工作流程。
在数字文件最终需要送回洛杉矶工作室进行处理的想法下,摄相机测试始于2010年2月初,在位于盐湖城的Color Mill的后期工作室。Color Mill的执行主管David Cummins感到了制片人们对犹他的设备不放心,尽管犹他有现成的技术专长。“不幸的是,人们将犹他看成一个粗野的地方——一个有着红岩石的外景拍摄地,”曾经创立过West Post Digital的Cummins说道,“我曾把一位制作人拉过来抗议过。我说,‘顺便说一句,我来自洛杉矶并且在后期行业已经有20年的经历了。我们这里有经验丰富的后期制作人员,一定能顺利完成这次工作。’” Cummins说这些的时候其实也并不知道最终会有多少种文件格式出现在这部影片中。Color Mill开始的时候着手于SI-2K的工作流程,但很快佳能EOS 1D Mark IV拍摄的镜头就送上门来了。紧接着,IDT Redlake高速摄像机拍摄的超慢速镜头出现了,如此等等。Color Mill的团队全部从容应对。“我们知道,只要确保能够处理任何他们扔给我们的素材,归档并完成编辑,我们就看起来非常好了。”Color Mill的调色师兼该项目的数字工作流程工程师Russell Lasson说道。 Cummins则更加直言不讳:“我们的使命不是要搞砸了,”他半开玩笑道,“只要我们不犯任何错误就会成功。”
Danny Boyle在拍摄现场使用SI-2K。 非一般的故事 《127小时》是由James Franco扮演的登山者Aron Ralston的真实悲惨故事。在犹他攀岩的时候,Ralston的手臂被峡谷掉落的巨石卡住。被困127小时后他最终采取非常措施锯了他自己的前臂脱险出来。 在盐湖城的影棚里他们再现了大峡谷的风貌,但导演Boyle还是想在事故实际发生的峡谷拍摄以确保看起来真实。在相机的测试过程中,他的团队尝试在离演员的脸非常近的位置采用超广角镜头拍摄。因此制作过程中就需要能够拍摄这样亲密镜头的数码相机支持,同样后期上也需要支持这些相机以便让制作工作立刻开始,以赶上Fox Searchlight(译注:福克斯旗下专门代理发行低成本的独立制作或非美国影片的子公司)预定的发行时间。Color Mill将Boyle的编辑部设在现场,并以Lasson称为“全数字影院处理实验室(a full digital cinema processing lab)”来归档镜头、创建编辑文件、剪辑Avid样片及生成用以检视质量的2K文件。 双机位拍摄 两个摄影师以一周五天的进度拍摄,这就使得Color Mill必须没日没夜的工作以应对大量的文件。影片主要由两位摄影师Anthony Dod Mantle和Enrique Chediak用SI-2K Mini(由洛杉矶的器材租赁商提供)拍摄,记录格式为采用CineForm编码的未压缩12位原始文件。 “这个编码格式本是为特效工作设计的,比如绿幕抠像,”Lasson解释说, “但是,当Anthony Dod Mantle从2K投影仪中检视画面的时候,他说他喜欢这种未压缩的编码,他决定要用它来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最后有如此多的数据要处理。” 记录如此多的数据有点像是试图在暴风雨里收集雨水。《127小时》用了一个“大水桶”:CineDeck固态硬盘录像机。“这大概是唯一在外形足够小,但有足够的处理速度来连续记录传输速率为83 MB /秒的数据的设备了吧,”Lasson说。该CineDeck硬盘可以记录约20分钟的镜头,但摄影师一般只录15分钟。 这是另一个高带宽数字电影的新兴做法——数字记录设备从录满到抹掉在很大程度上与磁带类似。“我会跟所有摄影师说,无论他们是用Red还是SI-2K拍摄——每10至15分钟停一下并且像对待一个数码底片一样对待记忆卡。”Cummins说,“如果一个硬盘或SSD坏了,你失去只是15分钟而不是一整天。”这就引入了另一个每位使用固态硬盘的摄影师都会遇到的难题:必须把数据立刻转存到其它设备上,因为接下来马上还要用这块固态硬盘。 “在拍摄现场,他们会将固态硬盘复制到两个中转的硬盘上,而那两个中转的硬盘会送到我们这儿来,”Lasson解释说,“我们不会抹掉两块硬盘——但是我们允许他们抹掉现场的备份——直到我们检查并处理完中转硬盘上所有的毛片。这个硬盘流转的过程是很紧张的。我们的固态硬盘很有限,有时他们会要求我们在24小时内清掉固态硬盘里的内容以便再次使用。 正因如此,让我们在拍摄当地工作对他们来说是很值得的。” Cummins也强调这一点:“如果他们找了个洛杉矶的工作室,他们这会肯定还在拍呢。我们必须非常迅速地回收素材以保证拍摄进程的推进。”在现场和在后期制作中,小组使用了1 Beyond Wrangler portable无带采集系统复制所有的数据——约每小时300GB的镜头。 “备份树” Color Mill创造了一种可以确保每个镜头的多个备份随时都能调用的“备份树”。作为“底片”的固态硬盘留在拍摄现场,但有两个副本通过硬盘来到后期设备上。Color Mill将镜头备份到LTO磁带上并寄了一份给福克斯公司。“这样在同一时刻这些数据文件会保存在三个不同的地方,”Cummins说道,“我们将这些宝贵财产存放在不同的地方保护。” “我真的对Cache-A (磁带驱动器)留下深刻印象,”Lasson补充道,“我们使用的是LTO - 4A,它的记录格式是TAR(一种与Linux和Unix系统有关的压缩格式),但不要求人们使用Linux。该设备是一个配套齐全并可以联网工作的Linux服务器,它可以直接连接中转硬盘来读取归档数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工作流程。” Color Mill将H.264 720p的视频文件传给福克斯、DVD样片给制片人以便复查,并提供Avid DNxHD-36文件给后期编辑。 巧妙处理格式 除了确保备份,Color Mill还必须确保编辑部门可以迅速获得他们所需要的材料,尽管拍摄中用了多种不同格式的设备。大多数的部分采用了多部SI-2K拍摄,但不少画面是使用佳能1D拍摄的H.264视频,甚至还有高速连拍模式的照片。 “在高速连拍模式下,我们计算出相机以10fps的速度拍摄”Lasson说。“它没有时间码做参考,也没有卷轴名称,而且文件名还有点随意。这是一个挑战,因为你完全无从知晓它们是从哪儿来又是什么时候导入到Avid的。我们设计了整个工作流程来寻找这些画面的出处。如果编辑们想看,他们可以费劲的找找硬盘里那些原始照片。”高速连拍模式指定在12fps下,这样编辑可以很容易地用Avid把它们整合到24p。这种“度身定制”的工作流程就是为了让每个镜头都能放到24p的时间线上所开发的。 而不同的格式只是一个劲儿的来了。影片使用了MiniDV以重现Ralston在严峻考验下拍摄的视频片段,甚至还一度捣毁了一部VHS-C摄相机。Color Mill团队专注于此,并享受这过程。“在那之后,我们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Lasson回忆说,“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在拍摄格式的选择上)约束他们。”“一开始我们以为我们将做一个SI-2K的工作流程,但随后的佳能Mark IV参与进来了,然后Redlake,”Cummins说,“然后就变成了‘好吧...统统拿过来吧。’” 35毫米胶片落选 素材一般在现场会查看,但从来没有在一个适当的检视环境下看过。“我想他们应该会来检查一下素材如果他们只有一个摄影师的话,”Lasson描述道,“但是Danny Boyle从来都没有空。我们在这里查看所有的镜头,以确保一切处于良好状态,但两个摄影是不能来Color Mill检查素材这实在有些艰苦。我们离拍摄地就两三英里远,即离开这么一会的时间对他们来说都是痛苦的。“ “摄影指导偶尔会来,”Cummins说,“视觉特效主管也会来,有时一些数字影像技术员(DIT)会在问题出现时过来,这样以便他们权衡选择。通过一个2K投影机和一个20英尺的屏幕他们能方便的看到实际真实的画面。” Cummins还指出,数字电影在质量控制上往往消耗更多的时间。“当你使用胶片拍摄时,你只要把底片送到实验室就能得到一个底片的报告,”他说,“DMax和DMin在什么水平?是否有划痕?所有这一切都是通过光学测量并且完成得很快。但是,在数字电影中,特别是这种编码,你不完全看一遍是无法得出报告的。你看到的是CMOS传感器,你寻找的是快门误差、坏点和噪点,并且这实际上经常发生。数字电影的底片报告是完全不同的怪物。” 从预算的角度来看,这大大增加了成本——尽管在底片花费上省了一笔钱,拍摄数字电影可未必便宜。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在创新上它占尽了优势。“一位制片人告诉我,他得出的结论是数字电影未必更便宜,”Lasson说道,“但这部电影不可能用35mm胶片拍。胶片不是一种选择。他们用这些相机所做的是摄像技术的突破。” Color Mill在后期工作中所做的也是一项突破。“我们以个性化的工作流程为依据,从最基本的开始,定制了一套数字实验室,”Cummins说。“项目完成后,我们废除了实验室并为装备赋予了新的用途。建设这样一个临时的实验室在这行业中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这使我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制作数码化,后期和工作室服务将更具移动性。” 鉴于《127小时》明显的成功——它已经成为各大电影节奖项的有力冲击者并已被论及奥斯卡提名——Cummins希望这将有助于使犹他的后期制作工作室为人了解。“犹他的天赋就像俄罗斯那样,在解决技术问题上总是富有创造性并有条不紊的,”他说,“这里的家伙是较早采用RED技术的人。他们和这个业界的其他人一样了解基于文件的工作流程。”
本文为作者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