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流浪地球》特效?More专访

2019-03-05 17:25

《流浪地球》全片2003个特效镜头,MORE VFX承接了其中800多个特效镜头,包括通过全CG制作的行星发动机、发动机周围的采石场和废墟,以及电影最后的木星冲击波。


这次采访是在电影上映之前,聊天的时候虽然大家都表现的很轻松,但是实际过程很艰辛,做过的人懂。小编同More的总监以及执行制片重新回顾一下那些熬过的夜。


Supervisor :蔡猛 阿迪(赵浩强)

Line producer :魏玉青

文稿:Francine


《流浪地球》视效特辑—MORE篇


1.More大概是什么时候进入到球球这个项目的?


拍摄已经结束后,片方找到了我们,因为北京文化的制片人韩璐女士以及制片人张宁先生之前都与我们有过良好的合作,导演郭帆先生和制片人龚格尔先生对我们之前的作品也都很熟悉了,就找到了我们,大家在一起聊了一下,觉得认知度和热情度上挺契合的,于是决定接了球球。


所以onset的部分我们没有参加,后面补拍的时候参与了onset的部分,项目前期与剧组沟通是:2017年底开始接触 2018年3月正式签约。


2.大概完成了多少镜头?分布在哪些场次?


MORE VFX承接了800多个镜头,制作人员200多人参与其中,MORE VFX内部制作了400多个高难度镜头。


制作的场次 — 核心场次包括:


-电影一开始的 北京冰封国贸/北京发动机坝体停车棚/矿区采石场;

-电影最后救援队行驶前往苏拉威西发动机/发动机上运载车穿越大桥/发动机重启/刘启在桥上看引擎火焰冲向木星/地球受冲击波冲击/刘启、朵朵、TIM掉落桥下和最终地球获救 ;

-太空视角看地球发动机、脐带气流及冲击波相关镜头;

-电影最终的几年后北京- 刘启、朵朵、李一一再次踏上征程的部分。



另外,还有MORE VFX作为主控方协同韩国特效公司Macrograph一起制作的部分。


-包括电影一开始引言中建设中的行星发动机/洪水救援/众多火箭发射/老韩抱着小刘启进入地下城的镜头;

-老韩开车进入济宁补给站;

-遇到王磊救援队的冰原追逐;

-上海中心电梯内逃生,到最后老韩被冰冻的部分;

-小分队穿越晨昏线和进入破损的马尼拉补给站镜头。


气氛图(来自Breakdown截图)


3. 中后期进入项目,是怎么开始工作的?因为中后期切入原始数据和对拍摄时候的想法上理解还是会有点门槛。


在正式跟导演沟通之前,我们先从片方拿到了最早期3个小時版本的剪辑小样,以及一些概念设计图、分镜等,从这些资料中我們先完成基础的breakdown和整理出一些有关剧情和效果上的问题。MORE VFX的视效和CG总监以及制片在根据上述的分析数据中,收集及整理了海量的平面參考、视频和相关的物理资料,为之后跟导演和片方的会议作准备。而这些准备工作在第一次跟导演沟通的时候,也的确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通过导演的描述和整合了导演及我们找來的参考,我方相对能更好的了解到流浪地球這宏伟的世界观,双方也从中找出一些之前沒有想到的问题,这对我们日后做技术流程和人力上的规划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 制片部分-如何评估自己能完成的镜头量?对于后期追加的镜头又是这么处理?


MORE VFX在经过跟导演和片方预约多次的会议之后,对于剧情和效果上有了很深入的了解之后,我們跟公司各部门的指导和组长进行了更详细的breakdown,并结合内部和外部资源综合评估了可能承接的视效量,内部的评估主要是根据目前公司的人力构架和人员能力进行的评估。


由于制作过程中导演还在调整剪辑,会出现视效镜头增加的情况,加上项目难度较高,外包试错可能性小,所以我们会先评估内部已经完成的镜头数量及难度,看看内部是否可以继续消化,如果实在不行,会考虑外包,同时在breakdown以后做初步计划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个容错率,在容错率上能够支持后面制作计划的变化和调配。


比如说在影片即将交片的前一个月,我们帮助剧组又完成了33个高难度镜头,这些镜头大多数是由公司各部门指导、总监完成的,会这样操作是因为当时的内部已经在制作的镜头,还有20%提交审看后还需要修改导演反馈,特别是包含2个超过2000帧的镜头还在做最后的优化制作;并且新增的这33个镜头,从制作周期的角度来看,从资产优化到镜头完成满打满算只有一个月,完全没有试错的可能性必须一步到位;从制作难度来看这些镜头是当时点火核心场次中最为复杂的镜头,几乎都是full CG的大全或者特写镜头,制作要求非常高,所以我们才做了这样的计划安排。


在項目后期,随着整个电影的画面越來越完整,有些镜头导演可能会提出一些更好的想法,为了平衡视效的质量,我们会跟导演沟通,尽量使用简单的方式来达到导演想要的效果,例如通过数字绘景和合成方式达到。并且这些镜头,我们会跟制片方沟通调整修改的优先级,将修改内容放在其他未完成镜头的后面制作。


流浪地球项目的制作及其复杂,制作中我们的生产流程分成了三类:线上制作、线下制作以及由高级别的generlist直接完成

气氛图(来自Breakdown截图)


5.流程相关-对于这么大资产体量的项目,数据在交接有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这个项目涉及到与其他制作公司共享资产,因为各制作公司所负责的镜头景别不同,对于资产的精度要求也不同,同时各家的制作平台不同,即使提供了资产也没办法直接使用,基本上都得根据提供的资产重新按照内部要求调整一遍,没办法直接用。


举个例子,项目开始初期,剧组计划提供行星发动机资产给到我们,然而收到的资产是导演没有通过的版本,并且行星发动机资产数据量和制作规范是无法用于实际制作的,于是我们与导演沟通,按照导演要求重新设计了引擎发动机腿部结构、增加了细节,并且重新优化了行星发动机的资产提供给其他制作公司。


6. 在视作周期并不宽裕的时候前提下是怎么完成概念,layout,postvis以及镜头测试的?


由于项目时间紧张,前期部门需要紧密配合,概念设计、postvis和layout是同时进行的,postvis的部分除了特别复杂的镜头,大部分镜头我们为了尽快让导演看到相机运动和镜头中展现的元素,几乎一个月就完成了初版,这样导演在postvis的基础上去调整剪辑,更为准确;


虽然项目没有太多的测试周期,但是我们还是把能做的都做了,并且导演在制作过程中想要调整全片的地貌设计,我们有一场在冰原上老韩遇见CN171-11救援队的戏,全部重新做了postvis,所以postvis、layout在制作中几乎是贯穿始终在制作的;



全片最复杂的postvis是刘启出北京的时候,看到运载车行驶在采石场内部,镜头一直拉出地球看到领航员空间站的镜头,postvis我们就改了近50个大版本,经手了2个部门指导,对场景重新搭建,摆放,镜头上反复调整,非常磨练。


7.关于剪辑,对视效电影影响比较大的部分怎么处理剪辑变动的问题?


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这种需要大量特效的項目,是不太容易定剪的。为了要減少剪輯变更对我们制作周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能更好的协助导演进行剪辑的工作,我们的确是采取了一些方案来对应。


首先在全CG的镜头上,我们在Postvis或部分Layout的制作时,会以最快速的方式利用简模或网络上购买的模型资产,加上一些简单的粒子或2.5D的特效素材投射來完成一個完整场次給导演审查,如果是有实拍的素材,我们也会用自动跟踪的工具先求出一個差不多的CG镜头給Postvis使用,特效方面我們也做了一个半自动的风雪制作工具來做一整场的批次输出(好知道整场的气氛和景深的感觉),虽然这些效果和最终成片的效果有明显的差距,而且大多不会继承到后面正式制作中使用,但这样做的好处非常明显,就是很快的可以看到一整个场次或多个场次的串联和大气氛效果的轮廓,而且这些效果修改起來也相对方便。


这可以让导演能更早的做出更明确的判断。当然也有些特殊的大镜头,需要layout一直跟着,如那个从北京矿区采石场一直拉到太空中看到太空站的镜头,调整期大概持续了7-8个月。



8. 关于航天服的面罩,拍太空系列的戏大家最关注的问题,怎么处理上面的反射?


一般是擦掉,有带剧情的反射单独处理(单独处理的意思就是CG替换或者修复)。但是擦除也做了很久,因为是球面擦除,所以匹配所花的时间是一般镜头的3倍。


9.关于真实度的把控是怎么做到的?因为空间比较大,比例其实很难抓到。


还是先看一些真实世界的参考,找一些空间感,找比例比较难 ,比如说云的比例,引擎的比例,木星大红斑。


因为有些镜头是广角有些是长焦,我们最后在流程中写了工具让红斑的大小可以自由调节 ,在灯光也可以做调整。


有些画面的深度是几十或者几百公里,做的时候参考其实非常少,只能在layout中尝试调整,与导演一点点的磨合。



10.跟导演的合作如何?


导演比较好沟通,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表述的也很清楚。只是流浪地球的世界设定太宏大了,很多想法和细节都需要反复推敲才能达到镜头间顺畅的衔接和合理的效果。整体来说导演能很好控制住自己想要的视效画面,但这绝对不是一两个版本就达成的,而是有系统的通过一个一个的环节,一次一次的推进來完善的。另外,导演把控细节也是比较严谨。虽然制作过程累,但是还是令人骄傲的,至少在中国科幻电影的史上留下了一笔。


12. 导演是不是对特效的制作很了解?


郭帆导演是很清楚自己要什么的一个导演,很多時候在他跟我们描述了他的想法后,我们会讨论一下制作的工序及难度,对于三维特效以及后期制作环节,导演是了解的。这对于一个拥有宏大的故事和制作周期不算宽裕的项目来说,的确是有很大的帮助。


不过,我们也想强调一点,不管导演对特效制作了解多少,团队和导演间能不能建立紧密的互信关系是极为重要的,这些信任感是来自于整个項目中,团队能不能有序的提供导演所需要画面,事前的准备功夫是否足够,沟通上导演是不是能足分描述出他心中的蓝图,团队能否了解导演希望用这样的画面和效果来推动什么样的情节,希望观众能有什么感受。在流浪地球这个項目中,我们以为MOREVFX的团队和导演的确在磨合中产生了坚定的信任感。


13. 听说点映的时候镜头还不是最终的,我们在这么赶的时候跟DI的合作是怎么样的?


交片前的一个月,几乎每天都是凌晨3、4点来回拷贝素材,特别是最后的阶段,导演在DI调色,我们这边随时配合,各个部门都非常给力

有时候凌晨导演在我们这里审片,还会跟我们讨论要吃什么夜宵。



14. 项目中有没有什么可以分享大家的经验?


在项目里面很多东西我们是没有做过了,很多时候是发现问题了在项目中解决(这个就是我们说的事件驱动)


-中间有没有发现制作流程需要改,渲染器需要换这样的情况  


有,只是极少数的特别效果或者特别镜头,像引擎火焰近景,做了几版都不是导演想要的,基本没有参考,只能让中远景的效果先行,然后再来摸索近景的效果。


资产的也是 ,有一个镜头,资产量达到了几千亿面,小石子我们都铺了100亿个。一开始资产到渲染的制作流程已经想好了,但真正做到那个镜头的时候发现我们之前预设的制作流程是有问题的,资产又回去重新精简打包。就是那个从采石场拉出来看到地球和领航员空间站的长镜头,从局部到全景,基本没有mp的可能,资产的问题在灯光材质的时候很容易暴露出来,中间调整了很多次。


还有些情况就不一一例举了,最后复盘整个项目有300T的工程 ,不包含cache。


-制片层面上和沟通层面上呢?


制片组一开始10个人, 最后到6个人。每天在反馈上会花很多时间。沟通真的是一门艺术,有些时候一个镜头反馈有300-500字。整个反馈和当天的计划完成之后发现一天已经过去了,但是还有很多事情还没有开始做。


15,项目中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对于制作而言我们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特别是layout环节场景拼装,同时特别复杂的镜头,比如影片开始时候的长镜头,虽然过程很痛苦,每天熬夜加班,但是大家还是感觉很激动很满足,我们为中国科幻电影的起航做出了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

对总监而言,是某种罐子是金色液體是紅色的提神飲料,每次到导演办公室或导演到MOREVFX看镜头,两个不咋睡觉的人就是用这个保持清醒的,哈哈。


以上为采访所有内容,为付出过努力的小伙伴们打电话。

本文为作者 大雄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07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