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魂》剪辑指导陈立仁:用剪辑让演员的表演更出彩
#致敬幕后英雄# 2018年,一部剧捧红了白宇、朱一龙两位年轻的男演员,它就是热播网剧《镇魂》。今天要介绍的是《镇魂》这部剧的剪辑指导陈立仁(影视工业网·幕后英雄APP认证会员),来看看他是如何通过剪辑来让两位演员的表演更加出彩。
陈立仁来自台湾,从业17年,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剪辑师。他从2002年开始从事人文、自然类纪录片的摄影剪辑工作,之后陆续接触广告、综艺节目的后期制作,2005年起开始专职戏剧类剪辑至今,从早期的《转角遇到爱》、《换换爱》、《海派甜心》等台湾偶像剧,到后来的《路从今夜白》、《镇魂》、《平行迷途》等大陆制作的电视剧,总共参与了20余部影视剧的剪辑制作。
对于剪辑师这个工作,陈立仁是这样理解的:剪辑是三度创作,用不同的观点来协助导演,"务实地"就已拍摄的素材说好一个故事。经过拍摄阶段的妥协后,素材未必按剧本的初衷拍摄,好的剪辑师必须跳脱那些束缚,剪辑思路应是怎么好看怎么剪,而不是怎么拍(写)怎么剪,灵活运用拍摄的素材,透过后期各种手段去说故事,"永远都有更好的版本"是一个剪辑师该有的信念。
影视剪辑工作台
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摄像记录数字化后,多机全都录已成为普遍的拍摄模式。虽然现场多拍让后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但也让剪辑的负担,或者说剪辑的重要性提升了不少,因为剪辑师要比以往承担更多的工作:如分镜(多机位拍摄有无限的排列组合,要如何取舍、编排),如重新构图甚至运镜(4K以上的画素,让剪辑有更多重构的弹性)。
所以随着软硬件的改变,剪辑已是实质上的三度创作,不仅只是协助导演,而是能协同导演一起来说故事,尤其现在许多戏都是双组导演(甚至更多)的模式,一部戏中不同导演的风格如何统一、剧情如何连贯,也是考验一个剪辑师的能力。
而对演员而言,一个好的剪辑能帮助演员去芜存菁,甚至透过剪辑,可以修正许多因为跳拍产生的情绪不连或理解失误。作为《镇魂》这部剧的剪辑指导,陈立仁认为,《镇魂》之所以能成功,主要归功于两位男主角的表演,因此剪辑策略就是尽量突显两位演员的表演张力,尤其是眼睛的表演。
“眼睛是人的灵魂之窗,透过眼神能呈现很多比对白更深层、更有力量的交流,这些交流不仅在剧中角色之间,也在角色与观众之间,眼睛不仅是灵魂之窗,更是观众看画面时的视觉焦点,因此我只要去感受剧中人物的情绪,剪出对的眼神,自然就能让观众接受到演员想表达的讯息、情感。而《镇魂》很幸运同时拥有白宇、朱一龙两位眼神有戏的演员,所以才能塑造两个出色的剧中角色,进而带动这部戏的成功。”陈立仁说。
陈立仁最欣赏的导演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喜欢他的叙事风格,如《致命魔术》这种多线多时序交错的剪辑,非常考验剪辑师说故事的逻辑能力,层层交错不仅要能清楚的推进故事,还得带动观众的情绪,如果剪辑最终没有为剧情服务,那就会沦为单纯的炫技,而诺兰导演在剪辑叙事上一直拿捏得十分出色。
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作品《致命魔术》海报
对于自己曾经剪辑过的作品,陈立仁说,“每部戏都有它自己的气质,而剪辑师需透过剧本、导演意图,最关键就是根据最终素材内容,去剪出属于这部戏的风格。对我而言,剪过的每部戏都很重要,每剪完一部,对剪辑都有新的领悟。也是经过一部部的洗礼,才发现剪辑的世界如此深奥,所以一直警惕自己,永远要对影像创作保持敬畏之心。”
“剪辑不仅是工作也是我的兴趣,始终保持初心,我把每部戏都当成处女作,不想只是用经验去剪、去套公式走流程。善用每条素材,到目前仍保持NG、OK条全看的习惯,在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尽最大能力去帮助导演、演员。我也希望让更多制作方、导演、演员能了解,剪辑在现今拍摄模式下的重要性。”陈立仁这样评价自己的工作。
对于今后的职业规划,陈立仁表示,随着软硬件不断推陈出新,后期对一部戏的影响也越来越广,通过后期各种手段(剪辑、调色、特效、配音、配乐、音效等),三度创作的空间也越来越大。所以他目前正在逐渐转型成为后期导演,这样能确保剪辑所作的设计,能在后期各个环节落实,也希望通过后期其它部分,来帮助成片完成得更出色。
对于近日好莱坞报道的关于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将会把摄影、剪辑等几个技术类奖项的颁奖部分放在广告时段进行的事件,笔者也问了身为剪辑师的陈立仁对于此事的看法。他说,“奥斯卡本身就是商业与政治的组合,它的出发点还是围绕商业转播利益,艺术价值只是附带的。把几个技术奖项压缩到广告时间颁(感言依旧会在节目中播出),当然是对这几个项目的不尊重,但说到对摄影、剪辑的尊重,多少电影奖连这些基本奖项都没设立。技术类工作人员需要被肯定,我觉得各类电影奖项先都设立相关奖项,才有资格指责奥斯卡。”
想和陈立仁进行合作和交流欢迎下载影视工业网·幕后英雄APP,搜索名字即可找到他。
认领作品添加微信:cinehello
商务合作:1771023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