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棚监听系统设计思路

2012-12-10 21:14
    我本人对音响工程设计方面并不专长,但今天有朋友问及录音棚监听方面的问题,就从观念的方面谈谈吧,就当是抛砖引玉了。
    先讲一个故事吧:一个舞台剧请我当音响设计,作曲的音乐出来之后,导演叫我一起去作曲的工作室听听。作曲的工作室很小,房间里简单的挂了两个吸声板,大量的设备,几个大音箱。在他那里导演很满意,音乐确实听起来很震撼。临走的时候,我简单的提了一个小小的建议,希望他能在给我们的时候将低频做得再丰满一些,导演问我说你还觉得不够吗?我说我担心这里的还音条件和剧场的还音条件有差别。
    结果我不想说,演出效果还不错,音乐没对票房有什么影响,呵呵。。。
    声音制作的优劣有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录音师音乐人的耳朵。每个人对于声音的感受都不尽相同,这绝对是因人而异的。这不仅仅因为每个人的听觉系统有差异,还与每个创作者的听觉审美有关,这就是心理层面的问题了。
    监听系统,我以为“监”字为重。也就是说,尽可能将声音原本的样子呈现出来,不作任何修饰,以便于我们通过人耳进行评判。
    另一个要点是,如果声音制作人,能够了解最终声音产品的还放条件,一定要按照最终还放的状况进行制作。这就是为什么电影混录,一定是在与标准放映厅物理大小接近的大空间—终混棚进行的,而很多流行音乐是用耳机混录的原因所在。
    而在声音产品的还放条件未知,或者还放条件多样的前提下,就要求声音制作者的监听条件是尽可能客观再现声音原貌的了。而这个我一直所说的客观标准是什么呢?
    1、功放旋钮小于60%,白噪声响度85dB(查阅等响曲线相关文章)
    2、房间混响时间小于0.5秒
    3、频率相应尽量平直,无明显声染色,各频点响度差不大于3dB(有测频响的软件)
    对于个人工作室,监听耳机也是很好的选择,至少对环境的要求小,关键是还不扰民,呵呵。
    Sennheiser、BAYER、Sony都有监听级的耳机可以选择。我现在手边的是一支HD25-1 II,很锐利,就是夹耳朵。日本原产的Sony MDR-7506也用过,是好东西。据朋友说Sennheiser 280Pro也不错,但我个人觉得有点软。一般来说,搞作曲的喜欢温暖点的,搞影视的喜欢透明点的。
    总之,如果我们的声音产品,是用来请更多的人在更多地方享受的,那么就要求它足够精彩,不仅仅只是在我们自己的棚里很完美。
   
   
本文为作者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0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