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模式的城市宣传片

2018-10-24 11:05
衣着得体面带微笑的群像,气势磅礴的新城市或古迹的航拍,汗水或泪水划过脸庞的慢镜头,一群孩子奔向了太阳升起的地方,高架桥上的车流马路上的行人,公园里打太极拳的老人等等,常被戏言为“中国式宣传片”,历经十几年的影像变革,城市宣传片似乎还是没有跳脱出来。固有模式,让人厌倦,尤其是影像,更容易让人审美疲劳,这个时候不一样的创作形式,在同类中,异军突起。
跳出模式的城市宣传片
乌镇的城市宣传片,采用了明星代言的方式。又不同于以往的明星代言,这次的形象大使刘若英,其知性、恬静与淡然的气质,与乌镇的气质可谓浑然天成,本人又与乌镇有着不解之缘。2003年刘若英在乌镇拍摄的《似水年华》让乌镇水乡成为了人们的魂牵梦绕之地,2006年,成为乌镇的形象代言人。时隔多年,刘若英为人妻、为人母,再次为乌镇拍摄宣传片,变化的不只是她。乌镇也从那个古朴小镇,变成了国际化的旅游小镇。
跳出模式的城市宣传片
乌镇的城市宣传片一改念白式的填充,以体验为主,跟随刘若英的步伐,仿佛亲临古镇。同时宣传片中展现了乌镇近年来新打造的旅游节点:国际化的乌镇戏剧节,前沿的互联网大会等,同时也贯穿着乌镇作为百年江南水乡的历史感,新旧交融中的乌镇,既在不断革新自己,也始终不忘初心。
跳出模式的城市宣传片
如果说乌镇的宣传片的是山水人情画,那么上海的城市宣传片《魔都·魔都》就是一场吐槽大会。《魔都·魔都》以吐槽切入,以MV的形式,展现出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包容和新锐。以往的城市宣传片要突出城市的高大形象,积极的正能量,但是《魔都·魔都》吐槽是它的根本,足够的贴近生活,接地气,拉近了受众与这座城市的距离。导演在宣传片中运用了很多上海元素,上海话的市井对白、《夜来香》的配乐、许文强打扮的金承志,老上海风格的群众团员服装,以及必不可少的东方明珠等上海地标一一出现。这些内容让宣传片中的上海味道更加浓郁,展现上海海纳百川的文化,以及人们温暖优雅生活百态的同时,最后汇集成一句“我爱上海”。
跳出模式的城市宣传片
“中国式宣传片”绝非是传统与保守,创意与用心才是中国宣传片的特点。未来的城市宣传片,会出现越来越多这样跳出模式的佳作,百花齐放。

转载自:www.tvctalk.com      城市宣传片
本文为作者 南京万宽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0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