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力,改变一切 | 严振厚:做“中西结合”绘画路上的探索者

2023-09-06 15:00

艺术无国界,它可以在东西方不同元素的碰撞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艺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在传统和革新之间找到巧妙的平衡点。

 

今天,笨球的设计力专访就邀请到了油画家、影视概念设计师严振厚老师,给我们分享他致力于探索中西结合,寻求现代技术与传统绘画如何融合的故事。

 

BenQ DesignVue:您目前为什么选择“中西结合”作为您探索的方向?

严振厚:“中西结合”的探索是我的艺术创作一直的努力方向,这样的追求并非刻意而为,乃是在综合了个人创作的“内在需求”以及当今世界艺术领域发展大趋势的前提下顺势而为的。简单地说,我个人创作的“内在需求”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个人绘画创作的画内画外前期功夫的全方面积累,第二,我的绘画风格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面临如何解决这一难题;而对于未来世界艺术的发展趋势的认识,也促使我努力在“中西结合”的探索方向上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事实上,我对自己的艺术观念和实践意义是绝对乐观和自信的。就其自身潜在的价值来说,相信不仅对本民族艺术的长远发展有益,迟早有一天,也会对全世界的艺术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刺客信条》系列作品

《刺客信条》系列作品


BenQ DesignVue:在您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现代技术与传统绘画的碰撞,您如何看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严振厚:对于任何能够完美呈现艺术效果的载体,无论是现代技术还是传统绘画,我都怀着极大的热情去面对,因为热爱,便不易产生厚此薄彼的偏见。在我看来,此二者的积极融合与发展,是有无限可能的,也绝不会出现当今社交媒体常见的现代技术终将代替传统绘画的可能。毕竟,两种形式的载体有着本质的区别,如何能够代替得了呢!有时候,面对年轻学生的疑虑,我会反问他们:“你们能够想象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数字绘画吗?”于是,学生都恍然大悟,理解我的意思了。

古典油画作品《谷虹桥》


BenQ DesignVue:您的创作内容横跨多个领域,既有《刺客信条》系列的现代游戏主题作品,也有《卸下基督》这种传统宗教主题的油画作品,您是如何将这些风格迥异的绘画手法相结合的?

 

严振厚:这是很多朋友都关心的问题,这里面有很多相当棘手的难题。无论精神修养层面还是技法的自由变换,都非常考验画者平日的积累,对创作题材本质问题的准确把握。其实,面对不同题材能够自如调整技法和形式,对于任何经验老道的创作者都不是轻易而举的事情。毕竟高难度创作能力的形成,必须有经年累月的沉淀和积累,急功近利的生产快餐文化的态度是不可能驾驭得了需要具备深厚底蕴的高质量创作需要的。

比如我在鲁美读研时,针对古典丹培拉技法大师名作临摹课程画的《卸下基督》丹培拉和油彩的混合技法,荣获该院开设此课程以来的最高成绩,作画过程作为学院经典案例被收入油画系的教材),记得当时工作室一位擅长中国画的老师面对这幅作品时,曾跟我感叹:“你说这幅画跟国画工笔多像啊!”可见,宋画和古典丹培拉与油画相结合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关键在于画者任何理解和处理这些难题。

《刺客信条》系列作品

BenQ DesignVue:在处理不同画种与风格的素材在同一幅作品中的组合搭配时,您会遇到哪些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严振厚: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以我和自己的工作室的板绘新作《二郎神大战四大天王》中的二维画面为例来解答。这系列作品,融合了宋代绘画、敦煌壁画、西方传统绘画、甚至当代抽象艺术的一些元素和精髓。这系列的整体风格是以宋代绘画的典型样式作为根基,敦煌壁画与西画的因素在作品中是起到丰富和深化作用。如此,便使得那些即便非常了解宋画艺术的群体也会在亲切之余有些别样的感受和体验。

在创作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不同画种与风格的素材在同一幅作品中组合搭配,很容易给人东拼西凑、不伦不类的感觉。而我的目的其实是要创作出在画面整体感觉上符合宋画的程式与独特审美感受的画作。每幅画从意境、构图、设色、明暗直至造型处理都要有相对独立的追求,必须有区别于宋画原作的崭新面貌,切忌出现一眼望去和传世之作有雷同的倾向。

BenQ DesignVue: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您觉得您创新的艺术风格对于您的作品传播有何影响?

严振厚:这个问题需要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待。先谈积极的一面,《刺客信条:大漠风云》在出版后几个月内就畅销五、六万册,并于去年在世界各国推出了颇受欢迎的多国语言外文版本。我的《刺客信条》系列其它作品在国外自媒体平台流传开后,收获了大量国外网友热情的支持,大家与这些不同风格的作品没有隔阂。这些成功无疑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我创新的艺术风格的商业价值。

再看有争议的一面,以连环画《光辉岁月》为例,作品自2009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推出以来,得到了学术层面的诸多肯定和口碑。但在大众层面却有两方面的反馈——有些人不理解何以在当今娱乐至死的大环境下,却要传达如此振拔的心志和苦涩的情感。

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很简单。整套作品完全是抒发我的理想主义情怀,这样的思想追求,在当年来讲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但国人经历了这些年的巨大伤痛之后,对这类作品呈现的内涵,相对于之前来讲已经容易接受得多了。面对这类情形,创作者尤其需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历史的经验积累,不然,遇到不合理的质疑便随意怀疑自己还了得!

BenQ DesignVue:还有许多像您这样在艺术道路上的创新者与开拓者,您有什么经验可以与他们分享吗?

严振厚:对于所有在艺术道路上勇于探索的画者,在各类诱惑面前要保持头脑清醒、立稳脚跟,必须有远大的理想,切忌在一时的成绩面前沾沾自喜。还有,读书涵养功夫绝不可忽视,任何好的构思缺乏坚实的基本功都是妄谈。

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境界有无穷的乐趣,同时又要面对各方面的阻力,内中滋味,非实践者难以领会。在中国当今社会条件下,进行立足于本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超功利创作尤其艰辛,个人的感受是没有对中国文化的真正热爱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基本无法坚持到底。

油画连环画新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BenQ DesignVue:您在创作中对设备有什么要求?方便分享一下您目前所使用的创作设备吗?

严振厚:我对于显示器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不管进行板绘创作还是手绘作品的调色,对显示器的色彩和细节层次的调整,都需要显示器能够呈现准确的色彩和细节。目前来说,我和自己的工作室都是用mac studio或一体机外接明基的PD2706U显示器,这样的组合令我们的设计和原创工作推进非常高效。

之前,我们也用过别的品牌显示器,但无法最大限度实现我们对色彩和细节调整的要求。我的绘画创作,无论是手绘还是板绘,在这些方面要求都比较高,明基的PD2706U显示器在这方面有突出优势,可以满足我在创作中对色彩空间以及各种层次细微变化与准确度的需求。例如我会在创作时打开动画设计模式,这使得在图片暗部细节层次呈现上会大大优于我之前用的显示器。我以前完成的有些作品的暗部,在之前的显示器上看不出来细节变化,在PD2706U显示器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这无疑大大方便了我对暗部细节层次优化的需要。加上明基显示器在使用时有较多的灵活操作空间,这也是我特别看重的。

PD2706U显示器的这些优点,无论对传统绘画技法的创作者还是板绘工作者来讲都是福音,相信这款新品必定会赢得众多艺术工作者的青睐。



 




 

 

本文为作者 栗子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