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叫电脑拷贝了!DIT全流程梳理

-加入视效社群,获得更多知识、人脉、机会-


DIT真的不只是推车拷卡的!

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直播第9期于5月3日进行,这期直播社群邀请到了三界影业(SJWORKS)的CEO刘杨和CTO曾武森两位创始人为社群会员们带来全新全面的DIT全流程分享,以下为直播精华整理,更多直播精彩内容欢迎扫码加入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观看直播回放。


DIT的基本介绍

一、DIT的定义

DIT英文全称Digital Imaging Technician,就一个“人”而言,是需要具备电影技术和IT技术综合能力的艺术工作者。就一个“工种”而言,是在电影制作中提供科学、高效的色彩管理、视频管理和数据管理服务的岗位。二者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DIT定义。


二、DIT的由来

1、随着数字摄影机时代到来应运而生

随着数字摄影机在技术上的不断提升,从SONY F900到RED ONE 到ARRI ALEXA,到如今的许多电影级数字摄影机的广泛应用,DIT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职能到多面职能的发展。其中有两个重要的时间点:

① 2001年,SONY F900系列摄影机广泛应用,国外视频工程师兴起。

②2009年之后,RED、ARRI数字摄影机广泛应用,国内DIT应运而生。

 

2、需要数字工程师来解决前后期制作问题

新兴数字摄影机的原理与操作及数字后期制作流程,需要综合性技术人才全面介入流程管理,并提供技术支持。

 

3、剧组对数字流程解决方案刚需增大

随着数字摄影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剧组需要数字流程解决方案。2009年徐克导演拍摄的3D电影《龙门飞甲》,在国内建立起了真正意义上的DIT。2009年开始,数字摄影机慢慢取代胶片,在中国仅用了2年半左右的时间就全面取代胶片,素材管理成为每个剧组的标配,剧组对科学且工业化的数字流程解决方案也越发重视。


4、胶片转数字时代,所见即所得

电影全面进入数字时代,改变了之前胶片要冲洗之后才可以看到画面成片的情况,直接将原片素材放到电脑里查看,时效性大大提升,On Set也变得很有必要,能实现及时反馈,随时调整。


5、数字存储的安全性

从可以保存百年的胶片储存到硬盘储存的转变,拍摄素材存储风险性增大,数据的妥善、安全、科学保管成为电影拍摄中重要环节。数据问题和数据丢失是剧组的致命损失。安全的数据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6、数字时代摄影师的工作方式与需求

传统胶片摄影师通常依赖测光表去监测曝光,数字时代的摄影师会依赖示波仪与监视器监测画面细节,DIT就成为摄影师的眼睛,帮助摄影师监测画面的技术质量。


三、国外DIT的发展阶段

DIT的概念最早是由西方提出来的,目前的发展阶段有几个特点:

1、DIT负责现场色彩的调整,通过录机进行基本记录和回放、控制IRIS光孔、数据现场备份、负责摄影机设置等综合技术环节,国外的DIT都需要了解摄影机的参数、作用以及技术原理。


2、设立驻地Lab的工作站,现场阶段性完成数据的备份与校验,由专门的工作人员每天分批次运回驻地Lab工作站,并有工作站的技术人员完成转档,上传云端等技术工作。


3、DIT的硬件集成度高,通常为工作推车体系。这与西方完善的剧组工作条件密不可分,不会因为设备过于庞大沉重而产生人力或运输上问题,阻碍工作。


4、好莱坞一线电影DIT工作数据管理严格,与摄影棚工作环境深度绑定。


5、职能区分明确,DIT与VIDEO ASSIST等不同部门的概念非常独立,不会混成大的团队。


6、云直播云共享方案流程成熟,接受度广。


四、国内DIT的基本现状

国内的电影数字化制作产业发展相对较晚,但近几年电影产业发展迅猛,电影数字化制作环节正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DIT在国内的基本情况或者说存在的问题有:

1、 国内剧组对DIT的职能认知度不足。


2、剧组给DIT的预算少,甚至有时候是其它部门派来的兼职DIT,比如剪辑助理来做一些素材备份的工作。


3、DIT的软硬件工作流程五花八门 ,多为“行活”水平 ,缺乏工业标准,工作事故时有发生。


4、与好莱坞团队合拍时, 发现国内的观念与技术差距很大。


5、国内需要不断去优化工业化的标准。



全流程DIT的优化及发展

2015年参与电影《长城》的拍摄,与好莱坞一线团队合作,这个契机奠定了我们打造DIT全流程的基础。我们在DIT全流程中,主要做三个工作:1、LIVE GRADE现场色彩管理;2、QTAKE视频管理;3、DMT数据管理。这三部分结合才是一个DIT全流程的概念,且三者密不可分。


一、Live Grade现场色彩管理

1、什么是现场调色?

现场调色是利用一些调色软件,现场实时对摄影机输出的SDI信号做色彩调整。不同项目,会用不同软件,有不一样的搭配。


2、现场调色流程

①Live Grading的流程搭建,通过LUT BOX将摄影机信号与监视器串联,通过电脑控制LUT BOX进行实时调色。


②通过标准的OLED调色监视器,在拍摄时监看画面的曝光、波形、焦点、色彩等,辅助摄影师对画面进行把控。


③导入DI公司预制LUT(SHOW LUT),并在现场根据拍摄需求微调或创建新的调色方案。

 

3、现场调色的功能

① 色彩预置文件和素材数据库管理。

② 技术监看辅助。

③ 基于硬件的多路实时色彩信号处理。

④ 色彩查找表交换,将每次调色的色彩信息储存成文档交给其他部门。

⑤ IOS设备的wifi控制。


二、Qtake视频管理

1、Qtake 视频管理系统定义

QtakeHD Video Assist(高级现场实时视频处理系统)是一套科学高效的视频画面信号分配和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把现场拍摄画面分配给剧组里有需求的各个部门。


2、Qtake 的主要功能

① 记录、回放、处理2D/3D实时信号画面

自动记录、存储和原始数据一样命名的代理文件;全部代理文件存储在本地硬盘,随时调取查看,拥有方便快捷的采集和回放功能;实施对画面进行缩放、位移等处理,最多支持4路(已有支持8路的版本诞生)摄影机同时输入/输出;通过视频矩阵硬件随意切换视频信号。


② ipad/iphone Wi-Fi无线实时预览和回放

通过iPad无线监看视频信号和回放,设定权限,加上水印给对应有权限的人,安全级别高。企业级Wi-Fi解决方案,信号覆盖拍摄现场。


③ 记录和剪辑代理文件

这里的剪辑是指把前后的素材在单层轨道里进行镜头与镜头的拼接过程。相当于剪辑软件里单轨剪辑的概念。功能比较局限,但足够现场为了即时看到几个镜头剪辑在一起的效果而做快速剪辑。同时,一般录下来的代理文件具有和原始数据一样的文件名和时码,方便剪辑和套底。


④ VFX特效合成和预览

在做电影时,通常是视效部门给我们一个背景图片或者背景视频,我们把绿幕简单抠掉,合成背景上去,在现场进行预合成,看大概效果 。


⑤ 现场一级或少量二级的色彩校准

有时候在做现场回放时,会根据项目需求进行LUT调整,然后进行色彩输出。


⑥ PDF文档输出、EDL/XML剪辑表生成,AlE输出給Avid

图片来自直播PPT截图


三、DMT数据管理

DMT(Data Management Technician)通过高性能的集成系统对素材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在DMT系统里面,处理、管理的更多是数据(Data),它并不会像在现场那样处理现场的实时摄影机信号。


DIT的工作非常庞大,很难用DIT这个概念去涵盖所有的工作,起码在中国拍摄,需要很多个工种结合在一起,才能给到一个非常完整、高效的工作流程和拍摄方式。


1、DMT工作内容

1、数据多备份(Off Load),目前拍摄电影基本都是三备份。

2、拍摄素材检查 (Quality Control)

3、色彩处理(Color Grading)

4、素材转码(Transcoding)

5、素材交接(Deliver),比如给视效部门,给剪辑部门。

 

2、DMT管理流程

DMT在工作时,会有三个工作点(On Set---Near Set---In house),我们会在现场完成所有数据的备份,做校验,之后把很多素材送到驻地工作站进行转码、调色等进一步处理。

图片来自直播PPT截图


这中间有一个近现场(near set)的概念,主要用于两种情况:第一种,在摄影棚或摄影基地附近的辅棚或办公室建立工作站,这样每天完成阶段拍摄时,会随时有人把素材送到工作站,就不用等一整天的拍结束后才来处理。第二种情况是,有些项目在拍摄时会奔波在不同的外景地,居住的宾馆也在不停换,这样就需要把设备搬到现场,带着设备转场,在拍摄现场直接进行备份、转码、调色等工作。


3、DMT的专业软件

图片来自直播PPT截图

 

四、DIT的两个标准化

在DIT全流程中,我们强调两个标准化:

1、设备标准化:

在拍摄时,我们会自己研发很多设备,比如相应的设备推车或设备集成等。根据实际情况,不停在优化、修整,不把这些问题留给设备商,能自己完成的事情,尽量不求别人。


2、操作标准化:

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们总结了一些比较好的工作流程,用这样的工作操作流程去规避一些人为的错误,把风险降到最低。


SJWORKS将自行研发设备与多年现场工作经验制定成标准化解决方案,把DIT的工作的风险降低到最小,发挥其优势。


五、DIT全流程的优势

1、更重要的角色

DIT在电影制作,从前期摄影机的测试到整体数字制作流程的制定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需要辅助摄影师监看曝光,为摄影师解决许多数字技术或者流程上的问题。


2、更专业的分工

DIT全流程精细化分工: DP Assist(摄影师辅助,帮助摄影师选定摄影机以及测试、控制光孔、现场调色)、Video Assist(数字回放)、DMT(数据拷贝管理)等多样化职能。


3、更军工级别的设备组合

DIT行业出现越来越专业的高科技设备和军工化定制的设备,以配合完成许多大片制作。比如,专用的数字工作站(Codex Vault)、高传输速度的数据中心 (Data Center)、远程异地拍摄的直播互联网推流系统、定制的便携DIT设备。随着这些设备的出现和使用,DIT的工作级别迅速提升,与科技同步。


4、更安全的制作保障

影片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电影制片公司的重视。电影素材的遗失、损坏将会对影片产生致命打击。素材的损失会带来影片重拍,拖延制作周期、加大制作难度,甚至最终影响到影片的上映时间。


5、更高效的工作效率

很多影片的上映档期在开机当日已经发布,如果未按计划时间上映影片,会对影片的票房造成巨大影响。在DIT 环节更高效的交付制作素材到各个部门,将会大大的提升制作效率,并加快拍摄反馈进度。从原来的隔天制作,到现在的当天现场剪辑等制作体系,大大提升制作效率,缩短制作进程。


6、更紧密的前后期衔接

DIT环节是衔接各个制作部门的中心枢纽,对于制作素材的交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用数据交接,可以减少部门间的重复沟通,完善制作流程。



DIT工业化前景与5G时代的结合

一、硬件基础是工业化的前提

电影工业化是一个未来趋势,实现工业化要有硬件基础作为前提。


我们把分公司放到青岛东方影都,它的规模、硬件架构做得已经很好,可利用的很多,比如园区内的数据中心、DIT标准审片室、以及全园区覆盖的密集网络。


在拍《流浪地球》的时候,我们将信号全区域覆盖,将现场拍摄画面与摄影棚任何地方进行连接,不会有延时。通过4G、5G互联网进行实时推流直播,让摄影棚里各个地方的人员都能实时在iPad上看到现场拍摄画面。 


二、DIT云端数据交互与预览

当与数据中心进行连接时,所有数据都可以实现共享。导演、摄影师或其他部门人员可以在拍摄基地,或者回到驻地后,登陆自己的账号查看当天或者之前拍摄的内容。


三、数据中心连接后期公司

未来每次拍摄的原始素材和处理过的素材,都可以汇总到一个大数据中心里面,和其他公司或基地进行共享,就不一定要用人力运输,来进行素材的交接。


这是我们认为的未来DIT发展的趋势。



《长城》和《流浪地球》的案例分享

点击查看《长城》的DIT案例分享:#长城#后记-中外合拍的饕餮盛宴

点击查看《流浪地球》的案例分享:SJ-WORKS 助力“流浪地球”: 工业升级 ,火力全开



部分会员提问解答

1、对ACES Workflow的看法?会不会取代目前相对混乱的工作流程?

答:ACES Workflow 这个流程的设计初衷挺好的,不单单仅用于不同的摄影机,也适用于很多特效公司的流程。它的诞生本来就是为了统一一些标准不同的问题,我觉得它会统一整个工作流程。


2、遇到摄影机快速下卡,卡又有限的情况,安全和速度如何权衡?

答:我觉得首先保证安全,这些素材没有的话,拍再多也没用。但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作为一个专业的DIT,不应该出现这种问题,在这个环节给剧组造成麻烦,让全组停下为了等一张卡。我们一般会在前期做很多跟剧组跟摄影师沟通的环节,了解导演拍戏的特性,了解摄影师拍摄的特性,充分预估现场的素材大小和时间,专门做一个解决方案,并且有Plan B,尽量不会让剧组停下等你下卡的事情发生。


3、 如果剧组中只有一个DIT,应该如何安排工作?

答:具体的工作应该在开机之前就确定。如果一个人要管素材又要看曝光,还要转码,那一天24小时都不一定做完全部工作。如果说只是一个素材管理,那优先要解决的就是保证素材足够安全。


4、DIT工作中哪些元素必须烧录在素材上?

答:这个问题其实主要是和剪辑部门交接,因为烧录的东西其实是给剪辑看,以及后期做特效的时候可能会看到。我们会在开机前就跟剪辑指导、剪辑组沟通好,他想要烧什么东西在上面,一般文件名时码会有,也会要求有场镜号,有的会把分辨率烧上去,有的会要把帧率也烧上去,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5、对于向往创作方向发展的新人,推荐视效方向发展还是DIT发行发展?

答:我自己本身是一个学技术的导演。可以提供一些参考。往视效方向发还是DIT方向发展?各有利弊。


如果你是一个剧组的DIT,你是优先于所有人甚至导演,看到了全部的素材,对于创作而言,一场戏怎么拍?导演是怎么拍的?摄影师最后呈现出来是什么样的?通过对剧本的想象,和对素材的观看,其实能学到非常多在创作方向的知识,这是做DIT的一个好处。


视效方向的好处在于很多剧本关于特效部分的文字描述很简单,那视觉效果最后怎么呈现出来的?其实是一个想象力和文字解读力的一种更新和发展。对于创作来讲,这也是非常有用的。


往哪个方向发展,主要看自己对于创作的诉求是什么。如果想要往视效大片方向发展,可能看看视效会很有帮助。如果对于视效没那么大要求,也可以从第一手的素材里找到很多创作上的感悟。


6、硬科幻电影对DIT有什么挑战?

答:我觉得挑战主要来自于整个片子的工业化需求,它究竟流程想要走到什么程度。对于我们来说,在业界或者世界范围内,有新技术、有新流程或其他新东西出现时,我们尽量能够跟上节奏,能够试验这样的产品或技术,尽量保持对知识的新鲜度。


7、小制作的剧组里,DIT最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素材安全。因为很多时候小制作剧组中,很多时候可能一人要分担多个角色,素材安全一定要特别注意。国内的一些小制作不代表不专业,但有时候制片环境或整个剧组环境、团队环境,会变得特别混乱,各方面容易出问题,这时候保证素材的全是最值得注意的。


8、在DIT这个领域有哪些标签或者关键词能代表影视工业到达了某种程度?

答:我觉得国内的电影制作里其实非常缺一个角色,叫技术总监。我们很难看到有哪部影片中有技术总监这个职位,可以把整个技术应用到整个电影工业制作的各个环节中, 比如录音、摄影、DI或者其他各个环节。其实是需要有这么一个角色,能够把所有前后期的技术以一个非常科学的方法统一整个流程。


我觉得DIT在这方面能够做到。DIT需要了解的技术实在太多了,如果DIT这个人对于整个电影技术环节都了解的足够深入,他其实能够在这个方面发挥他该有的并且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我所理解的电影工业化,在技术的每个环节里能够非常科学高效的统一结合在一起。


工业化一定要有工业化的基础,不能说一个人很可靠就是工业化。得有一个工业化的基础,比如硬件、基地、网络架构等。


补充说一点,DIT是我们业务的一个产品,不代表我们这个几个人只会做DIT这些事。我们在做这个工作时,其实融合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和知识储备在里面,不会把自己局限为是一个DIT,我们提的也是全流程概念,我们会找出很多东西,今天可能是数据管理,也许明天我们会把虚拟拍摄加进去,我们正在加入很多的云端技术和理念,未来的DIT是一个综合性的东西,你怎么做看的是你的想法,不是看你掌握哪些能力。


9、制片人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判断一个DIT团队的好坏?

答:我觉得有些项目需求很大,需求很高的时候,可能更多要看这个团队是否能有综合能力去达成这个需求。而最重要的是先了解一下DIT团队做了哪些工作,再来看他们的报价。


10、DIT领域的人才缺吗?

DIT这个领域的人才比较缺,因为DIT对于技术的掌握要求非常高。他在剧组里需要和多个部门沟通,要知道非常多的知识,只有一个综合技术能力都要非常强的人才能够在剧组里面跟其他部门进行高效沟通。而不只是去做一个考卡的。


除了技术要求之外,他的人品,包括他对工作的认真程度,我们也非常慎重。整个DIT的预算在剧组的整个预算里面占比并不是很高,但承担的责任确实非常大,风险很大。


DIT的压力应该是超级大的,在极度的压力下,依然能用综合的知识技术能力去很好的解决问题完成工作,这也是能力的一种体现。


关于SJ WORKS 三界影业

SJ WORKS 三界影业⽂化(北京)有限公司是由创始⼈刘杨(Steve Liu)和曾武森(Jason Zen)联合创办的公司,总部坐落于中国北京,分部坐落于⻘岛东⽅影都产业园创客中⼼。公司提供最专业的DIT全流程解决⽅案——现场⾊彩管理、视频管理和数据管理,专⻔服务于本⼟和国际电影项⽬。


公司参与项目:《邪不压正》《流浪地球》《动物世界》《囧妈》《长城》《我和我的祖国》《两只老虎》《被光抓走的人》《乘风破浪》《鸟鸣嘤嘤》《阴阳师》等


本文完



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更多直播活动

加入社群无限次观看


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活动直播第10期(即将开始,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活动直播第9期(已结束,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活动直播第8期(已结束,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活动直播第7期(已结束,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活动直播第6期(已经结束,点击图片,加入社群看直播)

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活动直播第5期(已结束,点击图片,加入社群看直播)

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活动直播第4期(已结束,点击图片,加入社群看回放)

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活动直播第3期(已结束,点击图片,加入社群看回放)

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活动直播第2期(已结束,点击图片,加入社群看回放)

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活动直播第1期(已结束,点击图片,加入社群看回放)


欢迎加入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与更多视效从业者一起交流成长,获取更多知识、人脉、机会、购惠。点击此处或识别下方二维码,立即加入社群。  


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项目机会:

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项目机会(进行中,点击查看)

中国影视实效制作者社群招聘信息(进行中,点击查看)




详情咨询工业网助手小南瓜




本文为作者 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25503

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

点击了解更多
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
扫码关注
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
相关文章

中国影视视效制作者社群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