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宫乐图》的二三事

2011-06-21 12:03

我们为什么要那么多电影,所有的复数都已经失去意义。安德列·塔可夫斯基(AndreiTarkovsky)罗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三个人一生只拍了十部左右的电影、但他们是永恒的大师,他们留给我们认识事物真理,影响一代人价值观。罗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用一生来探索影像的真谛。简约的电影风格、只有角色没有演员的美学方式、没有华丽的布景和场面、以哲学性、天主教思想为主题的电影风格。个性孤高,作品共11部。安德列·塔可夫斯基(AndreiTarkovsky)用个人生命来警示穷途末路的人类社会。他开创了诗电影。他的最后一部电影《牺牲》(Offret)的最后一个镜头被称为史上最经典的长镜头。他们共同对所有合理和正确的警惕。他们害怕正确,他们宁愿成为"他者"。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在《理解媒介》中提出,媒介即是信息。媒介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媒介本身已成为内容。从第五代到第六代一直依赖于中国现场、地域民俗、和意识形态。这种执着于西方的“正确”让人疲惫不堪。当然这里面存在制度的问题:我们的体制几乎是对创造力抹杀。审查制度,就是要符合标准,一刀切。 所有对历史有贡献的电影都是审查制度以外的。我们政府愿意花巨资来办假大空的北京电影季请一些“权威”来装点门面。广电总局协同有关部门制造《建国大业》鼓催合法性。这是赤裸裸对个人创造力的抹杀,这里我们只能看到群体没有个人。

   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则脱离早期的粗糙美学,在世纪之交我们看到了汪健伟、杨福东、缪晓春、张小涛作品和时代技术的紧密性这是对视觉文化重要的推动。

    拙作《宫乐图》对新技术的迷恋,一个人的戏剧,Apple和智能手机触屏功能的出现彻底颠覆了这个时代的原有的价值观和日常经验,我用了2年多的时间在这部电影与戏剧,影像与摄影之间游弋,呈现的方式是一个空间作品十个2k影像作品和一部37分钟的电影,以及同步剪辑平台和幕布的互动操作台,可以通过iphone手机来控制整个操作平台。参与者通过最新技术,成为上帝之手,可以自己来决定故事的结构和人类的命运。


 

    电影用最新的4k数字摄像机RED ONE拍摄,APPLE对REDONE生成的四个数据中720X576进行剪辑APPLE和配套的FINAL STUDIO系列,可以把电影工业的复杂化和工业性变成个人化的方式。

《宫乐图》把电影的视听语言和绘画的时空观、当代社会的幻觉、社会学、法学、宗教、心理学等多种知识系统,通过电影的手段呈现出这个时代的美学性和人类自身的矛盾性。

    唐绘画的宫乐图描绘的是农耕文明,闲情逸致的生活方式,随着时空的巨变,全球化的今天和都市化的进程。在这个疯狂的时代,物欲的价值观和虚假辉煌背后人类的穷途末路的事实。

    电影宫乐图的的剧情是,一个衣不遮体的女人在死之后和升天之前的时间里。出现幻觉中病态的辉煌、理想的无望、现实的辛酸与荒诞。北京世界风情园是亚洲最大的烂尾楼群,混杂的新东方美学建筑。在这里我的问题是“烂尾”未必坏过“辉煌”。在这场政治斗争后,对法律的功能提出疑问。辉煌是想象中的辉煌,现实则是辛酸和充满挣扎。世界风情园和权利没有关系,他是我探讨命运,和中国这个时代的缩影。这和改革开放的产物世界风情园的关系是,华丽表面背后的异样风景。在一个逐渐失去经济实体、缺乏权力制衡、一切为即得利益者让步的国家我们如此渺小。也从微观的风情园看到国家和人类的穷途末路的命运。

    互联网、微博、博客和智能化手机的出现,使得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系统里成为个人,不管我们身处在何地,只要我们拥有这些媒介,我们就犹如在世界的中心。我们通过媒介变成人类的“主角”。这难道不是现代社会主要的内容吗?

2007年10至2008年7月电影学院的基础电影大课群星云集,侯克明老师的电影《视听语言》,陈山老师的中国《电影史》郑亚玲老师的日本电影研究,苏牧老师的中国独立电影,和张民老师的东欧电影。德国电影四杰的分析。与及大师研究的个案包括,库布里克、希区柯克、安东尼奥尼、伯格曼、费里尼的电影分析。和电影学院的论坛和中外交流周对我影响巨大。
2007年12月整理电影学院内部教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的国际艺术家个案分析。施琳·奈沙(Shirin Neshat)、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彼得·格林纳威(Peter Greenaway)影响。
2008年1月先后购得施林·奈沙(Shirin Neshat)、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彼得·格林纳威(Peter Greenaway)马修·巴尼(Matthew Barney)影像和电影作品。下图为伊朗艺术家

施琳·奈沙(Shirin Neshat)1999年录像在威尼斯双年展获国际金狮奖,从2003年到2009年对五步录像和一部电影《没有男人的女人》后者获得2009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她的破局方式对我我影响很大。






    2010年5月和剧组成员在北京世界风情园和屠宰场连续拍摄一个星期的夜戏。处创作准备了两年,也是我《当代艺术思维中的新电影》论文的实践。2010年5月在北京拍摄,后期制作用了7个月。以个人的能力来制作一部电影规格的时代触手可及。我的工作从文案、制片、美术、后期,字幕。我的作品价值取向是希望素食主义者胜利,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则是希望大口的咬下涂满油的肥肉。 

    刚才您提到的索科洛夫,我认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作者导演。他的超长和缓慢的长镜头,对灯光的精致处理和对于滤片的使用,这是我在宫乐图中实践的地方,没有这些元素电影就没有语法可言了。不同的是我采用调色和数字后期的处理方式,但精神是相通的。感谢您提到这个导演。

    另外我也特别喜欢贝拉·塔尔,撒旦的探戈、鲸鱼马戏团。 如果说安德烈·塔科夫斯基最擅长表现长镜头的诗意,罗伯特·布列松有着最干净、最简洁的美学风格,贝拉·塔尔和索科洛夫则是二人的延续,同时又是集大成者。

   

 

   

   


 

本文为作者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