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SLR在纪录片里面的运用

2011-06-01 20:08
#单反/单电拍视频# #创作手记#

当美国人Vincent Laforet用5D2拍摄了第一部HDSRL视频短片后,三年内HDSRL被大量运用,在广告、MV、剧情片、网络视频拍摄中都能见到相机的出现,今天即使最保守的摄影师也会关注到它。

但是HDSRL某些特性:比如有限制的录制时间、不友好的人机操作体验、音频功能的不完善等等,又约束了它的应用范围制。目前HDSRL最多是用在现场控制比较强的剧情类、低预算的商业拍摄上。  

记得在“拍电影BBS”上曾有帖子讨论HDSRL在纪录片应用的可能,作为多部纪录片的摄影师,我当时认为它不适合于纪录片拍摄。然而一年后,我却参与了一部投资100万美元的纪录片,它几乎全部是HDSRL拍摄完成的。下面是关于此片的一些问答。

 

问:这是一个什么样子的纪录片?

答:这是加拿大Eyesteel Film公司和北京中视远方传播公司联合制作的一部关于中国农村拳击手的纪录片。华裔导演张侨勇是此片的导演,他也是《沿江而上》的导演。摄影师汪士卿也参与此片的前面部分拍摄。整个片子拍摄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问:这个纪录片前期人员如何构成?

答:导演、制片、摄影、录音、助手五人组成

 

问:为什么选择HDSRL?

答:这是导演决定的,他希望此片尝试与以前不同的风格。HDSLR除了画面具有电影感外,它体积小,能减少拍摄对象对摄影机存在的压力。相机的镜头可以获得比摄像机更近的聚焦范围,当贴身近拍,尤其是近距拍摄拳击格斗场面能带来不一样的心理感受。

 

问:用的什么器材?

答:主要是佳能5d2,部分使用7d,个别的比赛镜头使用Sony HDW790,Sony 790主要是用在摇臂上。镜头一开始配备了佳能24/1.4、50/1.4、16-35/2.8、70-200/2.8。16-35使用的很少,后来拍摄中被拳手打断了报废了,就换成24-70/2.8。24-70是用的最多的镜头。

 

问:有变焦了为什么还要用定焦?

答:有些环境照度非常低,定焦镜头1.4的光孔用处很大。

 

问:声音怎么解决?

答:我拍摄的所有纪录片都是分离录音。这既保证了录音质量,也为摄影提供了更大自由。我们使用Sound Device 744硬盘录音机,森海416话筒和Lectrosonics无线话筒。

HDSLR在纪录片里面的运用

 

问:分离录音怎么同步,是打板吗?

答:我们自己设计制作了电子同步器。

 

问:HDSL的拍摄一般需要很多附件支持,你们用了嘛?

答:我们购买了类似Red rock的支架、遮光斗和Ikan的液晶监视器。但这些附件造成整个系统沉重臃肿,而且重量平衡也不好。我们大部分是手持抓拍,这些东西都用上很容易让摄影师疲惫的。后来我们就都不用了,而完全不使用附件又很难克服手腕的抖动,那些轻飘的抖动会让画面很不舒服。

 

问: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答:后来我购买了Zacut的取景眼罩,和国产仿制的单手支架,这套系统很轻便。眼罩克服了液晶在户外监看的困难,改善了聚焦,并且为稳定提供了一个支撑点。

 

问:没有使用跟焦器吗?

答:有跟焦器,但没使用。使用跟焦器会影响更换镜头的速度,增加了手持重量。另外个人感觉,在抓怕中,不用跟焦器似乎更容易。如果没有跟焦员,使用跟焦器未必见得会更好。

 

问:HDSRL在操作上,有什么感受?

答:没有摄像机舒服。很多角度,比如很低或者很高机位时候,要以辛苦的姿势拍摄。持机基本依赖手腕的力量,拍摄时间长容易劳累,影响稳定。

HDSLR在纪录片里面的运用

 

问:曝光呢?

答:相机的机内测光不能简单作为曝光依据。曝光决定因素很 多,过于依赖机内测光值会产生偏差,比较容易出现的是曝光过度。相机的液晶显示屏也不准确,以它作判断会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你曝光过度就会过度很大,如果欠了也会欠很多。一般我是采用直方图和液晶显示综合判断。

无论佳能镜头还是尼康手动镜头,都没法跟光圈。相机镜头光圈有档位,如果跟光圈会有明显的亮度跳跃。所以场景中如果出现照度差异特别大,就没法在一条镜头内用调整曝光来拍摄。

 

问:如何控制画质,你们的picture style怎么设置的?

答:我们的片子最后将要在院线播出,所以色域空间并没有专门以电视的色域空间调整。如果要是为了电视播出,相机的更广的色域空间会有色彩溢出的可能。我们的picture style设置为中性,设置参数是0,-4,-2,0。

 

问:iso怎么设置,使用ND吗?

答:由于纪录片很难布置合适的灯光,很多在室内和夜景中要提高iso。我们测试后,对相机高iso的噪点表现并不满意,一般iso尽量不超过500。我们有时会用灰渐变,很少用到ND,纪录片不特别追求很潜的景深,我有时还为画面景深太潜而发愁。

 

问:拍摄时候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

答:换镜头时候,容易有灰尘落在COMS上面,这些细小灰尘如果在大屏幕上就是很大的黑点。尽管后期能够修掉,但增加了麻烦。我曾经遇到纤维落在上面,造成几乎半天的拍摄素材不能使用。所以每次换镜头时候都要反复开启几次相机的除尘功能,每天要多检查几次,这和胶片拍摄很像。

另外像5d有12分钟的拍摄限制,如果是采访之类的长时间拍摄,要打开拍摄时间显示。

HDSLR在纪录片里面的运用

 

问:快门怎么设置?

答:从不高于1/50,在很暗的时候会用到1/30。

 

问:都是手动曝光?

答:对。

 

问:白平衡呢?

答:一般都用到机内预设白平衡,或者估计k指,从来不手动白平衡。

HDSLR在纪录片里面的运用

 

问:拍摄中最困难的技术是什么?

答:聚焦,我经常在很极端的情况下聚焦。5d2 的景深非常潜,如果在近距离用标头大光圈下,景深可能只有一个眼睛的范围,很容易失焦。要记住,这不是在脚架上拍能控制走位的演员,而是依靠一个3寸小液晶屏幕去抓怕捕捉的拍摄。 很多时候是在夜间拍摄拳手训练,这时候即使是24mm的广角,在1.4的光圈下景深依然小的可怜,拍摄对象又是在快速的移动运动中,难度很高。在拍摄拳台比赛时,摄影师不能进到护栏内,为了拍摄中近景,还要用上70-200长焦,这都很考验技术。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景深潜,其实更容易判断焦点位置。而大景深时候,在3寸液晶上看不到的失焦,在大屏幕就会很明显了。不管怎么说,用大画幅拍摄,聚焦要仔细。虛焦的画面任何后期都回天无力。

HDSLR在纪录片里面的运用

 

问:你觉得现在5d有什么需要改进的?

答:除了摩尔和果冻这2个最大问题需要解决。希望能在官方固件上增加些功能,比如类似斑马纹的电平指示、剩余拍摄时间显示、增加iso50 25的感光度。

 

问:5d耐用性能怎么样?

答:很不错,没有出现过问题。我们的拍摄强度比较大,从没有出现过传说中的高温之类的状况。

 

问:以你的经验,给准备购买HDSLR的人什么建议呢?

答:买同一个牌子的镜头。我自己曾购买过尼康MF、 佳能、图丽、适马MF镜头,不同品牌镜头有不同的色彩表现,比如尼康反差要强一点、图丽会偏冷、适马会偏黄。这对于图片拍摄问题不大,但是对于视频,这意味着你的素材可能出现很多不同色彩倾向,剪辑在一起就会很奇怪。而且不同牌子的镜头变焦、聚焦的转动方向不一致,用起来会非常不顺手。

 

问:你拍摄的这部纪录片什么时候能看到?

答:今年6月底才能完成前期拍摄,估计后期制作需要半年时间。什么时候在中国播映还很难确定。

 

问:这现在怎么看HDSRL在纪录片的应用呢?

答:国外新闻界已经有人使用HDSLR,09年美国人Danfung Dennis在阿富汗用于战地拍摄,那么拍一部纪录片又未尝不可呢?

这未必是最合适的设备,但是它确实创造了一种可能。

本文为作者 孙少光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