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AU-EVA1性能如何?让我们看图说话!
2017-09-30 21:20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影像MAX
松下AU-EVA1已经发布了一段时间了,我也仔细的摸索并使用了一段时间这个机子。对于我,有一个观点,就是测评需要慢慢品味,将一个新摄影机需要关注的要点尽可能详细的进行体验。测评器材并不是速通,亲身使用的时间越长,才越能得到这个机子的更加全面,更加客观的评价。
我们以实拍的画面,直观的给出结论。所以本文中的所有图片,都请点开观看,以获得最好的效果。
那么各位,咱们就开始吧。
外观与接口
松下AU-EVA1体积小巧,轻便易用。它的机身重量只有1.2Kg,而且大多数配件如提梁、手柄、LCD等均为模块化设计,能很容易的按照需要对其进行拆装。
松下AU-EVA1采用了EF镜头卡口。感光元件为现在流行的Super 35mm画幅,因此它在配合大光圈营造浅景深等方面,还是相当的容易的。
它的接口也符合行业主流,带有1个SDI,1个HDMI,双声道XLR音频输入,还有USB、监听等接口。此外,AU-EVA1采用了双卡槽设计,可以使用松下最新的V90 SD卡或Micro P2卡,这样,在存储介质上就大大降低了成本。
而操控区,常见的功能按钮一应俱全。熟悉松下的人,应该对此有肌肉记忆,上手不成问题。
而在机身上,AU-EVA1配备了一个多功能切换钮,我们可以很方便的使用它配合右边的拨轮实现白平衡,USER用户键和ISO的快速更改,而且需要细致说一下的是,对于USER用户键,我们可以进入用户开关设置中,根据需要详细的进行配置,我们可以选择“电子快门”、“FPS”和“监听音量”,帮助我们进行个性化的调节。我一般喜欢将它设置为“电子快门”,方便快速的进行更改。这个拨钮,是我觉得AU-EVA1在操作设计上比较有特点的一项。
AU-EVA1配备了触摸屏,可以方便的更改选项。而且在机身上的HOME按钮更是快速设置的常用按钮。使用HOME键,可以调出常用的参数,再配合触摸屏,就能够快速的对多类参数进行更改了。
AU-EVA1机内有散热风扇,带有多个入风口与出风口,相当大程度的保证了机内温度不超标。在实际使用中,周围环境温度30度左右,我们连续开机使用了一下午都没有过热的问题出现。而且这个机子将出风口设置在了机身后部,很好的避免了给机头麦的收声带来的干扰。
AU-EVA1的入风口
AU-EVA1的出风口
对焦操作
对于支持自动对焦的镜头,AU-EVA1提供了一键对焦的功能。这个按键默认是USER1键。只要按一下,就能够以画面中央进行自动对焦。
而除了自动对焦,AU-EVA1更提供了方便的手动对焦。我们只要开启对焦辅助(默认的按键是USER2键),就可以在屏幕上显示辅助方格。转动镜头的对焦环,当需要对焦的位置方格最大时,就实现了合焦。这点在使用时还是非常方便的。
5.7K分辨率的画质
松下AU-EVA1其最大的亮点,就是它的分辨率高达5.7K。它采用5.7K分辨率拍摄,在机内下变换为4K的分辨率。这相比直接用4K拍摄,能得到更加清晰的画质。在拍摄中,我们采用了机内默认的场景1模式进行拍摄。对于需要直接使用素材进行剪辑,而没有过多时间在后期调色的制作场合,我认为这个模式是最合适的。它能为我们带来明快的色彩,很好的还原了拍摄时的状态。
下面的两张图就是使用AU-EVA1拍摄的4K画面的截图。圈内的为100%尺寸的,以方便对比。
我们可以看到,合焦部分的细节是非常丰富的。在花瓣上的水珠轮廓,甚至花瓣上的纹理,都展现的清晰细致。边缘的清晰度也非常高,犹如刀刻一般锐利。由于细节的提升,所以在整体上,它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力,相比高清画质明显提高了一个等级。
密集纹理呈现
而对于5.7K高分辨率的最佳应用,就是在表现密集纹理的拍摄对象上。如果感光元件的解析力不够,即使镜头的分辨率再高,也不能充分的反映物体的细节。在这次实拍中,我们选择了细腻的叶脉,粗糙的树干纹理等进行拍摄,采用的镜头是佳能EF 24-70mm f/2.8L II USM,光圈f/4,测试AU-EVA1的细节表现力。
在细腻纹理的呈现上,AU-EVA1非常令人惊喜。在上面的截图中,我们看到,从5.7K下变换得到的4K画面,为我们展现了及其细致的画面。尤其是在叶脉的拍摄上,银杏的平形状的叶脉与梧桐的网状叶脉,都展现得一览无余,其复杂和细腻程度形如天然的测试标板,但每一根细节,我们都能够清楚的看到。同样,我们也没有发现摩尔纹等现象,这也是下变换为我们带来的优势之一。
双原生感光度ISO800/ISO2500
当年在Varicam35诞生之时,它的双原生感光度性能就为它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而现在这个功能,在AU-EVA1中也得到了延续。对于AU-EVA1,它的双原生感光度为ISO800与ISO2500。一般现在我们常见的摄影机是单一感光度的,它只有一个基准感光度,一套感光度调整电路。随着感光度的提高,画面噪点会不断增多。而AU-EVA1的双原生感光度,在使用ISO2500以上高感光度时,将采用另一套处理电路,得到高感光度下的低噪点画面。
以下是实拍素材截图。我们在拍摄中,采用了1/100s快门,在不同ISO的情况下,配合调整光孔,使整体的曝光尽可能处于一个水平。
ISO400
ISO800
ISO1600
ISO2500
ISO3200
ISO4000
ISO6400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ISO1600与ISO2500的画面,可以发现,在ISO2500的画面上,噪声的情况(尤其是色度噪声)甚至比ISO1600的更好。由此也可见,ISO2500时采用的另一套处理电路,在噪声控制上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在试拍中,我们的经验是,如果选用的ISO接近2500,如在ISO2000,甚至ISO1600时,完全可以选用ISO2500的基准,再改变光圈与快门的组合调整曝光,这样得到的画面信噪比,反而比在ISO800的基准下来的好。这也是非常令我们感到惊喜的结论,在实际拍摄中我们认为可以采用。
V-log14档宽容度
在AU-EVA1中,配备了和VariCam系列摄影机相同的V-log曲线,它具有14档左右的宽容度,能在前期拍摄时保留更多的暗部和亮部细节,给后期调色预留充足的空间。
暗部正常高光过曝的画面
高光正常暗部欠曝的画面
开启V-log的画面
这次的V-log实拍,给了我很大的惊喜。14档左右的宽容度,把高光和暗部的细节找回的分毫毕现。上面的实拍画面,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这个拍摄中,是一个典型的大光比的例子。在处于阴影的暗部曝光正常时,树干的亮部已经过曝,部分细节丢失,而如果将树干的亮部调整为正常,则阴影的暗部细节完全不可见。而开启V-log,画面中不论亮部还是暗部,一切都清晰的呈现了出来。这是实拍中给我印象最深的画面。这次的试拍的光比已经有些极端,如此看来,这个宽容度足以囊括大多数的拍摄环境,在后期调色中,已经绰绰有余。
以下另一组对比画面,也清晰的展现了V-log的宽容度。尤其是车棚上的高光点,开启V-log后过曝的部分已经能够找回了。
未开启V-log的画面
开启V-log的画面
HLG伽马直出画面
HLG是近期比较热门的技术。它属于HDR即高动态范围画面的一个分支标准,能够直接拍摄高动态范围的画面。虽然V-log也可以实现高动态范围,但这必需在后期调色中加以实现。而HLG不同于V-log的是,它可以在拍摄时就记录下高动态范围的视频,直接进行剪辑,这样无疑大大的提高了整体的制作效率。而且HLG标准可以向下兼容SDR,在SDR设备上观看HLG标准的视频,虽然不能达到和HDR一样的亮丽画面,但也能够显示出非常不错的效果。
在松下AU-EVA1的伽马中,也带有了HLG的曲线。它在高光上能比较好的进行细节找回,开启之后,画面对比非常明显。
使用普通的VIDEO伽马
使用HLG伽马
在实拍的画面中,画面右侧楼顶的logo的反光点和左侧大楼的反光纹理对比最明显。我们可以看到,在使用常用的VIDEO伽马时,logo右侧的缝隙已经被高光所掩盖,而使用HLG伽马后,则能很明显的看到缝隙的细节。同样,在使用常用的VIDEO伽马时,左侧大楼的纹理已经被反光覆盖,而开启HLG后,黑色的缝隙已经清晰的展现了出来。在画面中,暗部的变化不大,这也是和HLG曲线的性质相匹配的。
下一组画面也很明显,在玻璃窗的反光中,明显可以看到HLG找回了不少高光的细节。
使用普通的VIDEO伽马
使用HLG伽马
HLG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在AU-EVA1中看到了HLG的功能,表明松下也已经开始在这个领域发力了。
肤色测试
在实际的拍摄中,人物肤色的还原能力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肤色表现良好,意味着在后期调色能大大减小工作量,提升整体的效率。在本次的拍摄中,我们经过测光,采用了场景1的设置,并使用手动5200K白平衡进行拍摄。在这个画面中,有色卡作为参照,方便作为视觉上的对比。
从实拍的画面上看,松下AU-EVA1的肤色还原还是比较不错的。
EIS防抖测试
松下AU-EVA1在防抖的处理方式上,采用了电子防抖。由于电子防抖是对画面进行部分的裁切重运算,因此会损失少部分的画幅。
关闭EIS防抖的画面
开启EIS防抖的画面
从对比图中大约可以得出,画面被裁切约4%。而这些像素的损失,带来的是防抖性能的提升。下面,我们使用50mm焦距采用手持的方式进行拍摄,以测试AU-EVA1的防抖性能。
防抖关闭画面
防抖开启画面
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电子防抖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这对于部分需要手持拍摄的场合,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当然,焦距越短,防抖的整体效果能够越明显,对于任何一款摄影机都是如此。而且由于5.7K的原生分辨率,我们在开启电子防抖后,并没有感觉到画质的下降。
直出调色测试
在真刀真枪的实际拍摄中,其实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虽然使用log能够获得充足的调色空间,但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人(尤其是小团队)会选择使用log进行拍摄。究其原因,大致有几种:一是没时间进行精细的调色,使用log反而会使整体出片的速度降低,二是一部分人其实在调色上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使用log反而越调越糟。但这部分人都或多或少的有风格化调色的需求。因此,我专门试了一下AU-EVA1在不使用V-log,直接对默认场景1拍摄的素材进行调色的结果。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对于低到8bit 4:2:0的采样与量化,调色的空间其实很小了。由于它在蓝色分量上的采样不足,因此在调色时比较容易出现色彩丢失、或色彩断层的现象。但究其原因,除了采样与量化,其实还有编码容易被人忽略。而这,就是我这次发现的亮点。
拍摄时,我采用了最低配置的8bit 4:2:0的采样与量化等级。而后,采用了现在小团队大多数采用的做法,即直接套LUT再进行微调的方法进行调色。
直接拍摄的原始素材
三个套用风格化调色配置文件的画面
我布置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场景,由于颜色繁多,因此它在调色上对颜色是非常敏感的。从上图中可以看到,我对拍摄的素材进行了多种风格化的调色,但是并没有看到色彩出现异常,整体的过渡都非常均匀,这也是让我感到惊喜的一点。这说明AU-EVA1的编码是非常不错的。对于市面上需要风格化的制作团队,这无疑提高了出片效率,帮他们在质量和速度上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均衡点。
松下AU-EVA1的体验还是非常不错的。除了画质之外,它给我的一个很好的感受是其重量,机身只有不到1.2kg让我在拍摄时节省了不少体力。也因此我可以使用更轻的三角架来进行一些更方便的创作。由此,大家也不难得到它的应用场景,轻巧机身加上V-log高宽容度,配合高画质,势必能在小团队高质量的拍摄,如广告片,宣传片,纪录片中大放异彩。
松下AU-EVA1已经发布了一段时间了,我也仔细的摸索并使用了一段时间这个机子。对于我,有一个观点,就是测评需要慢慢品味,将一个新摄影机需要关注的要点尽可能详细的进行体验。测评器材并不是速通,亲身使用的时间越长,才越能得到这个机子的更加全面,更加客观的评价。
我们以实拍的画面,直观的给出结论。所以本文中的所有图片,都请点开观看,以获得最好的效果。
那么各位,咱们就开始吧。
外观与接口
松下AU-EVA1体积小巧,轻便易用。它的机身重量只有1.2Kg,而且大多数配件如提梁、手柄、LCD等均为模块化设计,能很容易的按照需要对其进行拆装。
松下AU-EVA1采用了EF镜头卡口。感光元件为现在流行的Super 35mm画幅,因此它在配合大光圈营造浅景深等方面,还是相当的容易的。
它的接口也符合行业主流,带有1个SDI,1个HDMI,双声道XLR音频输入,还有USB、监听等接口。此外,AU-EVA1采用了双卡槽设计,可以使用松下最新的V90 SD卡或Micro P2卡,这样,在存储介质上就大大降低了成本。
而操控区,常见的功能按钮一应俱全。熟悉松下的人,应该对此有肌肉记忆,上手不成问题。
而在机身上,AU-EVA1配备了一个多功能切换钮,我们可以很方便的使用它配合右边的拨轮实现白平衡,USER用户键和ISO的快速更改,而且需要细致说一下的是,对于USER用户键,我们可以进入用户开关设置中,根据需要详细的进行配置,我们可以选择“电子快门”、“FPS”和“监听音量”,帮助我们进行个性化的调节。我一般喜欢将它设置为“电子快门”,方便快速的进行更改。这个拨钮,是我觉得AU-EVA1在操作设计上比较有特点的一项。
AU-EVA1配备了触摸屏,可以方便的更改选项。而且在机身上的HOME按钮更是快速设置的常用按钮。使用HOME键,可以调出常用的参数,再配合触摸屏,就能够快速的对多类参数进行更改了。
AU-EVA1机内有散热风扇,带有多个入风口与出风口,相当大程度的保证了机内温度不超标。在实际使用中,周围环境温度30度左右,我们连续开机使用了一下午都没有过热的问题出现。而且这个机子将出风口设置在了机身后部,很好的避免了给机头麦的收声带来的干扰。
AU-EVA1的入风口
AU-EVA1的出风口
对焦操作
对于支持自动对焦的镜头,AU-EVA1提供了一键对焦的功能。这个按键默认是USER1键。只要按一下,就能够以画面中央进行自动对焦。
而除了自动对焦,AU-EVA1更提供了方便的手动对焦。我们只要开启对焦辅助(默认的按键是USER2键),就可以在屏幕上显示辅助方格。转动镜头的对焦环,当需要对焦的位置方格最大时,就实现了合焦。这点在使用时还是非常方便的。
5.7K分辨率的画质
松下AU-EVA1其最大的亮点,就是它的分辨率高达5.7K。它采用5.7K分辨率拍摄,在机内下变换为4K的分辨率。这相比直接用4K拍摄,能得到更加清晰的画质。在拍摄中,我们采用了机内默认的场景1模式进行拍摄。对于需要直接使用素材进行剪辑,而没有过多时间在后期调色的制作场合,我认为这个模式是最合适的。它能为我们带来明快的色彩,很好的还原了拍摄时的状态。
下面的两张图就是使用AU-EVA1拍摄的4K画面的截图。圈内的为100%尺寸的,以方便对比。
我们可以看到,合焦部分的细节是非常丰富的。在花瓣上的水珠轮廓,甚至花瓣上的纹理,都展现的清晰细致。边缘的清晰度也非常高,犹如刀刻一般锐利。由于细节的提升,所以在整体上,它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力,相比高清画质明显提高了一个等级。
密集纹理呈现
而对于5.7K高分辨率的最佳应用,就是在表现密集纹理的拍摄对象上。如果感光元件的解析力不够,即使镜头的分辨率再高,也不能充分的反映物体的细节。在这次实拍中,我们选择了细腻的叶脉,粗糙的树干纹理等进行拍摄,采用的镜头是佳能EF 24-70mm f/2.8L II USM,光圈f/4,测试AU-EVA1的细节表现力。
在细腻纹理的呈现上,AU-EVA1非常令人惊喜。在上面的截图中,我们看到,从5.7K下变换得到的4K画面,为我们展现了及其细致的画面。尤其是在叶脉的拍摄上,银杏的平形状的叶脉与梧桐的网状叶脉,都展现得一览无余,其复杂和细腻程度形如天然的测试标板,但每一根细节,我们都能够清楚的看到。同样,我们也没有发现摩尔纹等现象,这也是下变换为我们带来的优势之一。
双原生感光度ISO800/ISO2500
当年在Varicam35诞生之时,它的双原生感光度性能就为它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而现在这个功能,在AU-EVA1中也得到了延续。对于AU-EVA1,它的双原生感光度为ISO800与ISO2500。一般现在我们常见的摄影机是单一感光度的,它只有一个基准感光度,一套感光度调整电路。随着感光度的提高,画面噪点会不断增多。而AU-EVA1的双原生感光度,在使用ISO2500以上高感光度时,将采用另一套处理电路,得到高感光度下的低噪点画面。
以下是实拍素材截图。我们在拍摄中,采用了1/100s快门,在不同ISO的情况下,配合调整光孔,使整体的曝光尽可能处于一个水平。
ISO400
ISO800
ISO1600
ISO2500
ISO3200
ISO4000
ISO6400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ISO1600与ISO2500的画面,可以发现,在ISO2500的画面上,噪声的情况(尤其是色度噪声)甚至比ISO1600的更好。由此也可见,ISO2500时采用的另一套处理电路,在噪声控制上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在试拍中,我们的经验是,如果选用的ISO接近2500,如在ISO2000,甚至ISO1600时,完全可以选用ISO2500的基准,再改变光圈与快门的组合调整曝光,这样得到的画面信噪比,反而比在ISO800的基准下来的好。这也是非常令我们感到惊喜的结论,在实际拍摄中我们认为可以采用。
V-log14档宽容度
在AU-EVA1中,配备了和VariCam系列摄影机相同的V-log曲线,它具有14档左右的宽容度,能在前期拍摄时保留更多的暗部和亮部细节,给后期调色预留充足的空间。
暗部正常高光过曝的画面
高光正常暗部欠曝的画面
开启V-log的画面
这次的V-log实拍,给了我很大的惊喜。14档左右的宽容度,把高光和暗部的细节找回的分毫毕现。上面的实拍画面,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这个拍摄中,是一个典型的大光比的例子。在处于阴影的暗部曝光正常时,树干的亮部已经过曝,部分细节丢失,而如果将树干的亮部调整为正常,则阴影的暗部细节完全不可见。而开启V-log,画面中不论亮部还是暗部,一切都清晰的呈现了出来。这是实拍中给我印象最深的画面。这次的试拍的光比已经有些极端,如此看来,这个宽容度足以囊括大多数的拍摄环境,在后期调色中,已经绰绰有余。
以下另一组对比画面,也清晰的展现了V-log的宽容度。尤其是车棚上的高光点,开启V-log后过曝的部分已经能够找回了。
未开启V-log的画面
开启V-log的画面
HLG伽马直出画面
HLG是近期比较热门的技术。它属于HDR即高动态范围画面的一个分支标准,能够直接拍摄高动态范围的画面。虽然V-log也可以实现高动态范围,但这必需在后期调色中加以实现。而HLG不同于V-log的是,它可以在拍摄时就记录下高动态范围的视频,直接进行剪辑,这样无疑大大的提高了整体的制作效率。而且HLG标准可以向下兼容SDR,在SDR设备上观看HLG标准的视频,虽然不能达到和HDR一样的亮丽画面,但也能够显示出非常不错的效果。
在松下AU-EVA1的伽马中,也带有了HLG的曲线。它在高光上能比较好的进行细节找回,开启之后,画面对比非常明显。
使用普通的VIDEO伽马
使用HLG伽马
在实拍的画面中,画面右侧楼顶的logo的反光点和左侧大楼的反光纹理对比最明显。我们可以看到,在使用常用的VIDEO伽马时,logo右侧的缝隙已经被高光所掩盖,而使用HLG伽马后,则能很明显的看到缝隙的细节。同样,在使用常用的VIDEO伽马时,左侧大楼的纹理已经被反光覆盖,而开启HLG后,黑色的缝隙已经清晰的展现了出来。在画面中,暗部的变化不大,这也是和HLG曲线的性质相匹配的。
下一组画面也很明显,在玻璃窗的反光中,明显可以看到HLG找回了不少高光的细节。
使用普通的VIDEO伽马
使用HLG伽马
HLG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在AU-EVA1中看到了HLG的功能,表明松下也已经开始在这个领域发力了。
肤色测试
在实际的拍摄中,人物肤色的还原能力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肤色表现良好,意味着在后期调色能大大减小工作量,提升整体的效率。在本次的拍摄中,我们经过测光,采用了场景1的设置,并使用手动5200K白平衡进行拍摄。在这个画面中,有色卡作为参照,方便作为视觉上的对比。
从实拍的画面上看,松下AU-EVA1的肤色还原还是比较不错的。
EIS防抖测试
松下AU-EVA1在防抖的处理方式上,采用了电子防抖。由于电子防抖是对画面进行部分的裁切重运算,因此会损失少部分的画幅。
关闭EIS防抖的画面
开启EIS防抖的画面
从对比图中大约可以得出,画面被裁切约4%。而这些像素的损失,带来的是防抖性能的提升。下面,我们使用50mm焦距采用手持的方式进行拍摄,以测试AU-EVA1的防抖性能。
防抖关闭画面
防抖开启画面
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电子防抖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这对于部分需要手持拍摄的场合,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当然,焦距越短,防抖的整体效果能够越明显,对于任何一款摄影机都是如此。而且由于5.7K的原生分辨率,我们在开启电子防抖后,并没有感觉到画质的下降。
直出调色测试
在真刀真枪的实际拍摄中,其实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虽然使用log能够获得充足的调色空间,但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人(尤其是小团队)会选择使用log进行拍摄。究其原因,大致有几种:一是没时间进行精细的调色,使用log反而会使整体出片的速度降低,二是一部分人其实在调色上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使用log反而越调越糟。但这部分人都或多或少的有风格化调色的需求。因此,我专门试了一下AU-EVA1在不使用V-log,直接对默认场景1拍摄的素材进行调色的结果。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对于低到8bit 4:2:0的采样与量化,调色的空间其实很小了。由于它在蓝色分量上的采样不足,因此在调色时比较容易出现色彩丢失、或色彩断层的现象。但究其原因,除了采样与量化,其实还有编码容易被人忽略。而这,就是我这次发现的亮点。
拍摄时,我采用了最低配置的8bit 4:2:0的采样与量化等级。而后,采用了现在小团队大多数采用的做法,即直接套LUT再进行微调的方法进行调色。
直接拍摄的原始素材
三个套用风格化调色配置文件的画面
我布置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场景,由于颜色繁多,因此它在调色上对颜色是非常敏感的。从上图中可以看到,我对拍摄的素材进行了多种风格化的调色,但是并没有看到色彩出现异常,整体的过渡都非常均匀,这也是让我感到惊喜的一点。这说明AU-EVA1的编码是非常不错的。对于市面上需要风格化的制作团队,这无疑提高了出片效率,帮他们在质量和速度上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均衡点。
松下AU-EVA1的体验还是非常不错的。除了画质之外,它给我的一个很好的感受是其重量,机身只有不到1.2kg让我在拍摄时节省了不少体力。也因此我可以使用更轻的三角架来进行一些更方便的创作。由此,大家也不难得到它的应用场景,轻巧机身加上V-log高宽容度,配合高画质,势必能在小团队高质量的拍摄,如广告片,宣传片,纪录片中大放异彩。
本文为作者 松下用户社区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95300
松下用户社区
点击了解更多
松下用户社区,是专为松下用户、以及每一位对松下摄像机感兴趣的朋友打造的,集销售、服务、学习、交流于一体的“用户-产品-品牌”生态圈。
加入松下社区即有积分,积分可用于购机抵现和兑换多种礼品;
欢迎加入社区官方群,入群畅聊:138859513
第一时间找到小松?
QQ:1042697038;TEL:15179172585
怎么加入社区:http://107cine.com/panasonicsns/joinsns/
有多少积分、怎么使用:http://107cine.com/panasonicsns/score/
扫码关注
松下用户社区
松下用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