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琢的情怀,幻真幻灭”,动静冷暖的《黄金时代》
2016-08-31 21:42
《黄金时代》的主创因萧红而聚,执笔评影的人亦为萧红而来。灵肉相连,不容分说。
对于每个想走进萧红的人来说,她只是一个载体,我们真正想做的,是借此来了解自己。生命若短,若寂,若苦,若离;萧红如何承受得来,我们又如何承受得起?凿壁借光,靠近些;靠近些,就没有那么滞冷,没有那么冻若冰霜了。
从处女作《疯劫》至今,许鞍华导演在作品中始终传达着作为女性的自觉意识。同为女性,许鞍华选择《黄金时代》的初衷也至不言而喻吧。萧红是女人们的一面镜子。现实的镜子日日相对,也难捉摸的清自己;不如照照萧红吧。拉康说,“我”在镜像中徘徊,“我”在参照中确立。
萧红以第一视角为呼兰河叙传,《黄金时代》设置多层间离为萧红作传;《呼兰河》作为旁白贯穿《黄金时代》,《黄金时代》又在黑暗中亮起一盏油灯,窥视萧红的一生——却都是,传人传己,虚实相生。
《黄金时代》上映之后,观众很不适应片中的叙事方式——演员以所扮演人物的身份,对萧红的经历,夹叙夹议,其视角既有旁观又有主观,甚有本超出其所知范围的全能视角。对于使用这种独白及其它暴露镜头手段的目的,编剧李樯在纪录片《她认出了风暴》中解释,“历史是不能还原的,作品建立在这个原则之上”。
历史的真实无法还原,任人打扮;而萧红已成为镜像的历史。所有的回顾,只是选取了某个角度,描述、诠释、辩解,只能呈现一个平面;平面的交错叠加也许能打造几分生动立体,这精巧的立体却也构不成那真实的时空。《黄金时代》只是一个角度。历史题材的作品,不能少一份严谨的匠气,那是一种明了真理的谦和——历史的真实只能无限靠近——也是无法逾越而必须秉承的原则;“无限”,便是匠人发挥才智的尺度。
小津安二郎的友人在与他通信中提到,恐小衫导演的个性过于与众不同,将一个普通剧情片的主人公赋予过于强烈的性格,以致拍成主人公的个人传记片。本不经意间目濡,今偶然想起,反复感喟:创作者的个人情感对于一个传记作品的影响犹如烙印。萧红在《呼兰河》里传了那座小城的人情风土,每一处皆因是幼年忘却不了的记忆;初生牛犊的口气,若愚之智的眼力。许鞍华说,“《黄金时代》有我全部的人生观和艺术观”。一位将近七十的电影艺术家,她还在追求什么呢?做减法吧。她的说法是:“不逼不强迫,就是顺其自然。”所以,《黄金时代》的镜语是平和的,除了少量推拉、变焦和微量的手持摄影,一律是固定、平移镜头,气脉相承,犹如深水静流。
艺术审美在于平衡动静,外静必置内动;势不在露,暗藏汹涌。既然《黄金时代》选择了抒写静态的外在节奏,必定会想办法赋予作品奔流的血脉。对于《黄金时代》,流行着一种批评,说它面对大量史料谨小慎微,像写了篇“没有论点的论文”。在构架叙事上,《黄金时代》并没有完全拘谨于史料,有意改编的地方仍有多处。影片讲述萧红的一生,却唯独漏下了青春期的一段。最关爱萧红的祖父在这个时期辞世,是影响萧红最深的事件之一。编剧的做法是,将其嫁接到萧红的幼年,让爱与痛集中在一个时段。《黄金时代》的主线是萧红的情感经历,删改的做法一定程度加助了故事节奏的紧凑,同时也省去不少周折,铺陈不必要的矛盾关系。
然而演员的潜力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稍欠火候,蓄势不足。当我们认为一个人物形象表现得足够真实立体时,一定是源于动静交错的展现。在《黄金时代》里,编剧和导演至始至终在压抑着他们的主人公,观众和主人公都在等待一个释放的时机。面对爱人那不爱了也任它丢不开的情感,隐忍着用烟头刺伤身体麻木心灵;或是一个风干物燥的午后,异国他乡,在蝉鸣蛙叫中痛彻心扉无声无息地哭一场。怕还是不够吧,只有等那终将的死亡。终将的死亡终将了,三个小时的等待,却仍使人仓促。静中寓动是好的,总可惜静肥骨弱。
《黄金时代》的表演结合了“间离”和“体验”。“体验派”信仰真,只得片面的真;“间离派”信仰理,同样得此失彼。人追寻信仰,但真理没有信仰。《黄金时代》的这一结合在形式上完美了吗?
间离的目的是提醒观众对故事保持理智。手法上《黄金时代》虽谈不上创新,却也表现得独特。同为人物传记类题材,关锦鹏导演的《阮玲玉》也有间离。他的方式是加入纪录片的成分——演员做表演功课时的心得体会,以及与阮玲玉有过直接接触的人的采访;以此从侧面来展示人物形象。同样是在影片中使用人物采访,《阮玲玉》是间离,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却是移情。《二十四城记》本是纪录片,贾樟柯加入表演成分,也是对真实无法被还原的另一种诠释。如果把《黄金时代》的间离手法比作是,《阮玲玉》式的间离加上《二十四城记》的表演,尽管初次观影不免会心里硌得慌,却也不难理解她的艺术追求了。于电影语言来说,很感激这一类电影,它在观众的审美观念中开掘出一方新的理解力,丰富了电影语汇;同样也能启发后来的创作者更多元地表达。
《黄金时代》中的独白除了承担间离作用外,还用于叙事。像极了前些年中国盛行的电视纪录片,画面贴解说词;“史料”先行,它们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千人千面,包括观察审度的面;《黄金时代》的大量独白,也是一种从多层面塑造萧红立体形象的方式。看完剧本,或许许鞍华导演觉得独白的间离力度还不够,又设计了暴露镜头的手段。表演中的人物突然和观众对视了,那效果好比“绵里藏针”,神不知鬼不觉地被扎了一下,梦就醒了。
“百家之言,各执一词”,一家所述的历史容易迷惑人的眼睛,更容易迷惑人的情感。情之所动,难免忘乎所以,虚实难分了。《黄金时代》的自省通融头脚,间离只是一筋一脉。萧红离世,骆宾基捏着五角钱买糖,两角一个五角一个,无所谓了。萧红曾说,痛到骨头里了,皮肤流点血也就麻木不觉了。买个糖吧,唤回一点魂魄的知觉。甜化开了,生死难分,唤生来的却是幻觉。片尾添增的这几笔对骆宾基的勾勒,实则传达了编剧导演自我否定的哲学观念。《黄金时代》依存的史料中有部分源自骆宾基的《萧红小传》,然而对于一个当时处身于这般心态的传记作者,其中实有多少感情用事的成分呢,于我们是不得而知的。历史的虚实,保留警惕的好。刻刀深几寸,碑有几分功。结尾之处,还能不累不赘地将叙事、塑形、点题、反观圆融于一体,这是编剧的功力见识。
你的影子投在我心上,两个世界重叠了,似乎这就是爱情的模样。爱过吗,还是不爱了?一场分别亦是诀别。1936年,萧红萧军出现了情感裂痕,萧红东渡日本疗养身心。她曾写过一篇散文《镀金的学说》,谈论伯父的恋爱观——“我与伯父有什么不同呢?他相信的是镀金的学说。”真有不同吗?《黄金时代》所展示的:“你的《孤雏》很合我的胃口”,“这双钩的字,这‘青杏的诗’,这图案”。闪闪发亮的,哪一层不是镀金的光。正是这层层“镀金”,恋人们才在人群中辨识出对方。只是薄薄的镀金也总有脱落的一天,脱落之后才得晓,谁是能平淡共度的人。萧红萧军那曾经的爱情,只成了一时的惺惺相惜,抱团取暖。
日复月升,云腾雨落,万物生长,都在追寻着什么呢?自然的法则,各得其所;也只有人,操使着混乱的思维,在逆生长地折腾。明明一个萧红传,镶嵌到时代里面;怎么理解萧红、“黄金”、时代这三者的关系呢?
对于时代,编剧李樯说:“那是个理想主义时代,人们可以尽情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追求自己的心灵世界。”至于“黄金”的说法,饰演梅志的袁泉在采访中说,“动荡困苦,却是他们最有创作欲望的时候”。投入生命的创作热情,是因为迫在眉睫的危亡,像炙热无烟的火焰,纯粹地燃烧,他们创造了一个文学的“黄金时代”。萧红一生漂泊,曾是抗战文学的先锋笔首,但她是没有政治旗号的,只向往自由平静的生活。日本期间,萧红过上了近乎理想的生活,白月青灯的夜晚,在一段无思无欲的寂静里,觉知到了她的“黄金时代”;却说:“这黄金的时代,是在笼子里过的”。可贵的是,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有萧红这般清醒自知的作家,引发出凌空于时代的共鸣。在我看来,《黄金时代》的色调,隐藏着一种比喻。萧红身上时时伴有一簇璀璨的光,刺破青蓝的暗景。或许它想说,那个时代,萧红就是黄金。时代是暗的,萌童般的初心烁烁发亮。
有一种批评说,《黄金时代》票房的失败在于缺乏互联网基因,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于今天的传播方式来说,却有此理。但于一门艺术来说,这是致命的偏念。有些共鸣好找,容易复制,所以我们有供过于求的类型电影。而那些没有引起我们共鸣的电影,不该因这般理由遭受批评。有些曲高和寡,是学习的警鸣。
明明一部萧红爱情小传,怎么牵拉进了黄金和时代呢?编剧李樯说,“‘黄金时代’是多个含义的并置”。尽管并置吧,于今天又有什么意义和启迪呢?电影一百岁,什么问题都在想;却少有解答的。这个问题伍迪·艾伦在《午夜巴黎》里解答过,不如就用他的答案吧:现实的生活有诸多的不如意,自以为活在过去会更幸福,那是一种幻觉;如果我想创作出真正有意义的东西,当下就是我的黄金时代。民国已去,萧红早故,《黄金时代》也告下帷幕;许有一天,许鞍华导演和李樯编剧也能在片刻空寂的阳光里,触摸到他们的黄金时代。
对于每个想走进萧红的人来说,她只是一个载体,我们真正想做的,是借此来了解自己。生命若短,若寂,若苦,若离;萧红如何承受得来,我们又如何承受得起?凿壁借光,靠近些;靠近些,就没有那么滞冷,没有那么冻若冰霜了。
从处女作《疯劫》至今,许鞍华导演在作品中始终传达着作为女性的自觉意识。同为女性,许鞍华选择《黄金时代》的初衷也至不言而喻吧。萧红是女人们的一面镜子。现实的镜子日日相对,也难捉摸的清自己;不如照照萧红吧。拉康说,“我”在镜像中徘徊,“我”在参照中确立。
萧红以第一视角为呼兰河叙传,《黄金时代》设置多层间离为萧红作传;《呼兰河》作为旁白贯穿《黄金时代》,《黄金时代》又在黑暗中亮起一盏油灯,窥视萧红的一生——却都是,传人传己,虚实相生。
《黄金时代》上映之后,观众很不适应片中的叙事方式——演员以所扮演人物的身份,对萧红的经历,夹叙夹议,其视角既有旁观又有主观,甚有本超出其所知范围的全能视角。对于使用这种独白及其它暴露镜头手段的目的,编剧李樯在纪录片《她认出了风暴》中解释,“历史是不能还原的,作品建立在这个原则之上”。
历史的真实无法还原,任人打扮;而萧红已成为镜像的历史。所有的回顾,只是选取了某个角度,描述、诠释、辩解,只能呈现一个平面;平面的交错叠加也许能打造几分生动立体,这精巧的立体却也构不成那真实的时空。《黄金时代》只是一个角度。历史题材的作品,不能少一份严谨的匠气,那是一种明了真理的谦和——历史的真实只能无限靠近——也是无法逾越而必须秉承的原则;“无限”,便是匠人发挥才智的尺度。
小津安二郎的友人在与他通信中提到,恐小衫导演的个性过于与众不同,将一个普通剧情片的主人公赋予过于强烈的性格,以致拍成主人公的个人传记片。本不经意间目濡,今偶然想起,反复感喟:创作者的个人情感对于一个传记作品的影响犹如烙印。萧红在《呼兰河》里传了那座小城的人情风土,每一处皆因是幼年忘却不了的记忆;初生牛犊的口气,若愚之智的眼力。许鞍华说,“《黄金时代》有我全部的人生观和艺术观”。一位将近七十的电影艺术家,她还在追求什么呢?做减法吧。她的说法是:“不逼不强迫,就是顺其自然。”所以,《黄金时代》的镜语是平和的,除了少量推拉、变焦和微量的手持摄影,一律是固定、平移镜头,气脉相承,犹如深水静流。
艺术审美在于平衡动静,外静必置内动;势不在露,暗藏汹涌。既然《黄金时代》选择了抒写静态的外在节奏,必定会想办法赋予作品奔流的血脉。对于《黄金时代》,流行着一种批评,说它面对大量史料谨小慎微,像写了篇“没有论点的论文”。在构架叙事上,《黄金时代》并没有完全拘谨于史料,有意改编的地方仍有多处。影片讲述萧红的一生,却唯独漏下了青春期的一段。最关爱萧红的祖父在这个时期辞世,是影响萧红最深的事件之一。编剧的做法是,将其嫁接到萧红的幼年,让爱与痛集中在一个时段。《黄金时代》的主线是萧红的情感经历,删改的做法一定程度加助了故事节奏的紧凑,同时也省去不少周折,铺陈不必要的矛盾关系。
然而演员的潜力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稍欠火候,蓄势不足。当我们认为一个人物形象表现得足够真实立体时,一定是源于动静交错的展现。在《黄金时代》里,编剧和导演至始至终在压抑着他们的主人公,观众和主人公都在等待一个释放的时机。面对爱人那不爱了也任它丢不开的情感,隐忍着用烟头刺伤身体麻木心灵;或是一个风干物燥的午后,异国他乡,在蝉鸣蛙叫中痛彻心扉无声无息地哭一场。怕还是不够吧,只有等那终将的死亡。终将的死亡终将了,三个小时的等待,却仍使人仓促。静中寓动是好的,总可惜静肥骨弱。
《黄金时代》的表演结合了“间离”和“体验”。“体验派”信仰真,只得片面的真;“间离派”信仰理,同样得此失彼。人追寻信仰,但真理没有信仰。《黄金时代》的这一结合在形式上完美了吗?
间离的目的是提醒观众对故事保持理智。手法上《黄金时代》虽谈不上创新,却也表现得独特。同为人物传记类题材,关锦鹏导演的《阮玲玉》也有间离。他的方式是加入纪录片的成分——演员做表演功课时的心得体会,以及与阮玲玉有过直接接触的人的采访;以此从侧面来展示人物形象。同样是在影片中使用人物采访,《阮玲玉》是间离,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却是移情。《二十四城记》本是纪录片,贾樟柯加入表演成分,也是对真实无法被还原的另一种诠释。如果把《黄金时代》的间离手法比作是,《阮玲玉》式的间离加上《二十四城记》的表演,尽管初次观影不免会心里硌得慌,却也不难理解她的艺术追求了。于电影语言来说,很感激这一类电影,它在观众的审美观念中开掘出一方新的理解力,丰富了电影语汇;同样也能启发后来的创作者更多元地表达。
《黄金时代》中的独白除了承担间离作用外,还用于叙事。像极了前些年中国盛行的电视纪录片,画面贴解说词;“史料”先行,它们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千人千面,包括观察审度的面;《黄金时代》的大量独白,也是一种从多层面塑造萧红立体形象的方式。看完剧本,或许许鞍华导演觉得独白的间离力度还不够,又设计了暴露镜头的手段。表演中的人物突然和观众对视了,那效果好比“绵里藏针”,神不知鬼不觉地被扎了一下,梦就醒了。
“百家之言,各执一词”,一家所述的历史容易迷惑人的眼睛,更容易迷惑人的情感。情之所动,难免忘乎所以,虚实难分了。《黄金时代》的自省通融头脚,间离只是一筋一脉。萧红离世,骆宾基捏着五角钱买糖,两角一个五角一个,无所谓了。萧红曾说,痛到骨头里了,皮肤流点血也就麻木不觉了。买个糖吧,唤回一点魂魄的知觉。甜化开了,生死难分,唤生来的却是幻觉。片尾添增的这几笔对骆宾基的勾勒,实则传达了编剧导演自我否定的哲学观念。《黄金时代》依存的史料中有部分源自骆宾基的《萧红小传》,然而对于一个当时处身于这般心态的传记作者,其中实有多少感情用事的成分呢,于我们是不得而知的。历史的虚实,保留警惕的好。刻刀深几寸,碑有几分功。结尾之处,还能不累不赘地将叙事、塑形、点题、反观圆融于一体,这是编剧的功力见识。
你的影子投在我心上,两个世界重叠了,似乎这就是爱情的模样。爱过吗,还是不爱了?一场分别亦是诀别。1936年,萧红萧军出现了情感裂痕,萧红东渡日本疗养身心。她曾写过一篇散文《镀金的学说》,谈论伯父的恋爱观——“我与伯父有什么不同呢?他相信的是镀金的学说。”真有不同吗?《黄金时代》所展示的:“你的《孤雏》很合我的胃口”,“这双钩的字,这‘青杏的诗’,这图案”。闪闪发亮的,哪一层不是镀金的光。正是这层层“镀金”,恋人们才在人群中辨识出对方。只是薄薄的镀金也总有脱落的一天,脱落之后才得晓,谁是能平淡共度的人。萧红萧军那曾经的爱情,只成了一时的惺惺相惜,抱团取暖。
日复月升,云腾雨落,万物生长,都在追寻着什么呢?自然的法则,各得其所;也只有人,操使着混乱的思维,在逆生长地折腾。明明一个萧红传,镶嵌到时代里面;怎么理解萧红、“黄金”、时代这三者的关系呢?
对于时代,编剧李樯说:“那是个理想主义时代,人们可以尽情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追求自己的心灵世界。”至于“黄金”的说法,饰演梅志的袁泉在采访中说,“动荡困苦,却是他们最有创作欲望的时候”。投入生命的创作热情,是因为迫在眉睫的危亡,像炙热无烟的火焰,纯粹地燃烧,他们创造了一个文学的“黄金时代”。萧红一生漂泊,曾是抗战文学的先锋笔首,但她是没有政治旗号的,只向往自由平静的生活。日本期间,萧红过上了近乎理想的生活,白月青灯的夜晚,在一段无思无欲的寂静里,觉知到了她的“黄金时代”;却说:“这黄金的时代,是在笼子里过的”。可贵的是,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有萧红这般清醒自知的作家,引发出凌空于时代的共鸣。在我看来,《黄金时代》的色调,隐藏着一种比喻。萧红身上时时伴有一簇璀璨的光,刺破青蓝的暗景。或许它想说,那个时代,萧红就是黄金。时代是暗的,萌童般的初心烁烁发亮。
有一种批评说,《黄金时代》票房的失败在于缺乏互联网基因,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于今天的传播方式来说,却有此理。但于一门艺术来说,这是致命的偏念。有些共鸣好找,容易复制,所以我们有供过于求的类型电影。而那些没有引起我们共鸣的电影,不该因这般理由遭受批评。有些曲高和寡,是学习的警鸣。
明明一部萧红爱情小传,怎么牵拉进了黄金和时代呢?编剧李樯说,“‘黄金时代’是多个含义的并置”。尽管并置吧,于今天又有什么意义和启迪呢?电影一百岁,什么问题都在想;却少有解答的。这个问题伍迪·艾伦在《午夜巴黎》里解答过,不如就用他的答案吧:现实的生活有诸多的不如意,自以为活在过去会更幸福,那是一种幻觉;如果我想创作出真正有意义的东西,当下就是我的黄金时代。民国已去,萧红早故,《黄金时代》也告下帷幕;许有一天,许鞍华导演和李樯编剧也能在片刻空寂的阳光里,触摸到他们的黄金时代。
本文为作者 唐乔智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82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