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贤:新晋宗师之路,今夏态度决定一切!
2015-08-06 21:25
林超贤是香港导演中为数不多敢于追求个人标签和影像风格的导演,他也可以说是近几年最红的香港导演。从电影《证人》以后,其电影风格逐渐成形,《火龙对决》、《线人》、《逆战》《激战》等作品均炙手可热,尤其《激战》更大获好评,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中获得十一项提名。由古惑仔到警匪片,从喜剧到严肃,到现在风格渐次成熟,十八年的导演之路,其实他走得一点也不容易。
80年代末期开始,林超贤开始为陈嘉上导演做副导,从《逃学威龙》《霹雳火》《天地雄心》到与陈联合执导的《野兽刑警》,在第1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大出风头,斩获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项大奖,才从此走向导演之路。林超贤导演在场面的处理与动作场景的设置上技巧相当圆熟,其师傅陈嘉上都赞其为天才。影视工业网独家专访林超贤,与他一起聊一聊电影《破风》与林超贤导演的电影风格形成原因。
采访人:风间隼,影评人,喜爱各种动作电影,长期活跃在豆瓣、时光网。影评文章见诸《看电影》、《中国新闻周刊》、《虹膜》等各类杂志。
风间隼:我印象里面,您对动作戏情有独钟,从最早的警匪片到运动题材,您为什么这么喜欢拍动作片呢?
林超贤:因为拍电影是一种挑战,一场戏如果没有把观众心跳调动的话,那这场戏就有可能不好看。我喜欢导一些很困难的事情,导动作是拍戏里面最困难的,我觉得这样有难度,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搞,其实这是有机会做的比较好看的,我相信这一点。
风间隼:这次《破风》一些场面您之前怎么构想的?现场是怎么拍的?能举两个例子吗?
林超贤:这个太难说了,《破风》真的每一场戏都是一个难题,每一场戏都不一样,所以我很难具体的说出来。我自己确实对动作有敏感,可能是因为我真的很喜欢。
我跟我师父(陈嘉上)拍电影的时候,因为我师父之前喜欢拍爱情、喜剧这种影片,我自己蛮喜欢动作的,在拍《逃学威龙》的时候,周星驰的背景是一个飞虎队,这其实就是我想出来的,当时我很想给周星驰这个角色有一些设计,当时师父就给我机会让我去想。在《逃学威龙》以前,香港的警匪片所有出现的飞虎队都是很不靠谱、乱来的。因为当时我有好几个朋友,都是飞虎队,我就跟师父说:飞虎队很好看,造型很新鲜。自从《逃学威龙》出现了以后,所有电影里面出现的飞虎队就都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所以,我觉得需要有人往前走一走,对这个我很有满足感。
因为我师父陈嘉上导演其实也蛮喜欢军事的东西,后来到《飞虎雄心》的时候,他很多东西都交给我去弄。当时师傅在拍《武状元苏乞儿》,我没有跟他去,留在香港做资料,准备了一个房子,所有墙壁都贴满了资料,其实那时候电影还没有投资,都不知道能不能拍,但是我做的很过瘾,等师父拍完《苏乞儿》回来,有一天他说,找到了投资人可以拍了。当时他知道我已经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就对给我说,不如这个电影就你来主导,就给了我一个机会。所以这是他把我培养出来的,这也是我对动作的一种心态。
风间隼:感觉您电影的枪战场面在写实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就是特别符合真实的承载,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写实会是未来拍枪战戏的一个方向吗?
林超贤:我比较追求真实,因为我比较喜欢这种东西,我觉得像刚才说飞虎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必须要吸收一些现在新的改变,其实你只是看了一个飞虎队的造型,它其实里面充满很多技术,很多新的东西在里面。比如说拿枪的姿势,都是有不同的改变,他的改变从何而来呢?就是从实战里面,其实电影应该把这些东西不停的更新,才有味道。只不过大家有时候,对某一件事情不重视,就找一些电影来看,然后就随便说,就跟他们这样子差不多,然后再也不想花时间在上面。我不是,对我来说动作也是一种策略、战略,我自己确实比较喜欢它。
风间隼:您觉得您跟其他香港动作导演的风格差别在什么地方?
林超贤:我经常说到这个题目,电影所有技巧都是语言,就像《破风》,需要哪一种语言来讲这个故事,我不一定必须用或者不用慢镜头,我有可能都会用,但是最后我在这个电影里面哪个语言是要放多长,重点在哪,这个是我比较重视的。比如说某一种语言,可能是一个很美的东西,但是那个美在里面有没有内容,我就不会考虑。
风间隼:你的电影里面能感觉到一种压迫力,感觉您特别喜欢表现人在极端状态下拼命的感觉,不管是拍警察,拍匪徒还是拍运动员,为什么喜欢表现这种状态?
林超贤:我觉得人生是这样子,人生一定是风风雨雨的,如果没有什么风浪,而且成功的话,那你真的很幸福,但幸福不见得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所以我只是觉得在电影里面,因为剧情需要有时候要比较强烈一点,同时也反映出人性。人必须经历过很多高低来磨炼自己的斗志,我很坚信这一件事情。
风间隼:对你来说拍的最艰难的一部戏是哪一部?
林超贤:《破风》,因为这个题材基本上没有人拍过,所以在前面基本没有经验可循。另一方面,我拍电影这么久了,确实知道什么可以拍,什么东西很难拍,这些在开始就知道了。这个电影之所以很难拍,大多都是筹备上或者是制作上的原因,比如说场景,封路的问题,同时拍几百个车手,还要注意安全,难度很大。
风间隼:这部电影拍摄了多久?
林超贤:这个电影去了六七个地方,拍了71天。从14年的6月,拍到9月底。
风间隼:您拍电影这么多年了,应该已经建立自己的班底了吧?
林超贤:其实拍电影,大家都是自由的工作。老实说,我又不能养着他们,是吧?我有电影拍,才能有工钱给他们,所以要说班底的话,只有大家时间碰得上的话,才可以走在一块。因为有时候能不能开拍一部电影,也不是我们自己来决定,受太多因素影响。曾经有一些人很乐意等我们,等一个月,又等一个月,可是大家都需要吃饭啊!所以就班底来说,现在电影行业里面已经不存在了,以前香港电影是有的,因为以前的工作多嘛,现在很难做到这种状态。
风间隼:这次的摄影师您没有选用之前经常合作的谢正道老师,而是陈楚强,为什么?
林超贤:因为大家都有配合档期问题,他也不一定只是跟我拍电影,所以当时大家档期配不上,就没办法了。这是很现实的问题。陈楚强他是黄岳泰老师的徒弟,我也是很久以前就认识他了,我们过去在一个剧组拍过戏,他当时做副摄影指导的时候,就非常好很用心。所以我们大家都很熟。其实之前也已经想找过他了,又是因为档期的问题,一直配不上时间
风间隼:这个片子跑了将近七个地方,当然难度是可以想像的,这次拍摄主要用了什么器材?
林超贤:用了很多,RED、佳能、BMD这些都有,还有有时候会用一些小机器,因为要放在很多不同的地方,所以什么种类的我都拿来用了
风间隼:这些其实前期都有准备、策划?
林超贤:对,有做过试拍。因为之前知道需要很多特写、动感的东西,但是一般大的机器没有办法架在自行车上面,所以之前都试验了很多,拍了一些素材。
风间隼:这次画分镜头的时候您有参与吗?
林超贤:我的电影一直都是我自己来画分镜的,很少有别人帮我画。可能有人需要分镜师,大家都有不同的方法做事情嘛。但是我比较紧张的是,我要拍的那场戏的节奏是怎么样的,因为对我来说节奏是最重要的。所以什么时候用什么镜头,我都要想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如果交给摄影师的话,摄影师就控制你的节奏了。比如说我们三句台词,他可能会觉得三句一起拍比较好一点,我可能就觉得一句一句会比较好一点,导演要平衡这个问题。当然,如果自己对节奏不太有把握的话,有摄影师帮你分当然最好,因为他基本上帮你想好了,你不用管。
风间隼:像吴彦祖、张家辉,我觉得他们在您电影里面的表演,都有在其他作品里没有表现出来的心理深度,像张家辉还得了影帝,您对于指导演员的表演有什么心得没有?
林超贤:其实我没有特意的指导,我是引导他们去走,用什么引导?就是用故事,用故事、人物的背景,或者讲一些人生的经历,让他投入进去,理解进去。我没有说一定要这样演,从来都没有过。他们都知道我做事很认真,所以在现场都会严肃一点。
风间隼:像这回的新片出现了很多新的面孔,王珞丹、彭于晏、崔始源,这些人在跟你合作中有什么火花吗?
林超贤:有啊!青春嘛!他们能带给我的就是青春。跟他们一起很开心,我这次是拍给新世代看的电影,所以需要他们那种气氛和年轻人的毅力,因为这个电影确实需要很大的意志力跟毅力才能做到。
风间隼:像王珞丹,她本身并不是台湾人,有没有对她有什么特别的指导?
林超贤:其实没有,当时在拍之前,有想到这个问题,但是最后觉得这个问题都不是很需要特意去解决的,王珞丹给我那种很时代的感觉,在我眼中没有呈现不搭。
风间隼:《破风》有没有参考其他片子?或者开拍之前你怎么和摄影师沟通的?
林超贤:其实就现在电影来说,这一类型的亚洲这边基本上就没有了,其他地方好像七几年的时候,有一部也是拍公路自行车,但是没有这种规模,比较小。加上七几年的技术,跟现在的节奏很不一样。我有看很多真实的比赛。也是想对这种比赛多一些了解,看多一点东西。
如果你看过自行车比赛转播的话,就会知道那种节奏会把你慢死,几个小时都在骑,所以在电影《破风》里面,要替一些不懂自行车的人考虑。我们拍戏的时候是有教练帮我在安排戏的,我一直和摄影师和交流沟通,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让不懂自行车的人看着也有味道。戏不是拍给会骑自行车的人来看的,我要感染不懂自行车的观众,要让他们觉得好看,这最重要。所以我觉得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到这种平衡,我要让骑车的人觉得很专业,也要让不懂的人也看得很精彩。
风间隼:你近几年的几部片子,你都有参与编剧,在过去好像并没有,这是为什么?
林超贤:是因为以前我比较集中在拍戏,我一直都想锻炼一下自己写剧本,只不过没有给我机会,所以我就开始自己写了。像这一次,《破风》的剧本85%都是我自己写的。一开始找编剧都是写第一稿,因为需要送审嘛,所以要提前开始写。现在大家都很忙,戏还没开拍,编剧就跑掉去别的项目了,所以只好自己继续写。
风间隼:那你怎么和编剧进行沟通呢?
林超贤:以前我有一个很长时间的拍档吴伟伦。沟通我觉得需要互相了解,他比较了解我是怎么想的,会很准确的把我一些内心的东西带出来。但是要重新去配一个编剧的话,其实也不容易。因为不一定每个人都愿意去想你在想什么,很多编剧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不想导演想什么,而是想他自己想什么。那样出来的剧本,我们之间完全无法沟通。这个问题是很难解决,我也就只好自己学、自己写。
其实一部电影的主题,所有东西都是从一个点出来。以前我某一个时候的电影,就是那个中心抓的不好,所以都不知道在写的什么,以及不知道怎么写。所以我还是觉得,要知道你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
风间隼:《破风》里面怎么将场面和人物内心结合?
林超贤:这个太复杂了,很难一两句说清楚。当然我积累了很长时间的资料,去了解运动员的心态,还有“人性”方面的东西,最后从故事剧情里面反映出来。这种“沉醉”是我工作的一部分,不是一种方法。比如说我之前拍《魔警》,有一个月我不回家,在公司附近租了一个小房子,我把自己关在那里,不出去,自己写剧本。看一些片,看完就睡,再起来又面对那些东西。任何一种事情都是要把自己放到一种状态里面。《破风》也是把自己放在一种状态里面。
风间隼:能不能说说您当初自己是怎么进入电影这一行的?
林超贤:应该都是缘分,第一次参加拍电影时,我其实是一个暑期工。读书的时候放暑假去找工作,是一个办公室助理的职位,其实我并不知道是什么公司,然后去之后才知道是新艺城。
风间隼:那第一份工作具体做什么呢?
林超贤:就是帮制片组把信件送过去,以前没有互联网,需要人手去送。所以那时候我其实还没去过片场。但是当时认识了一帮电影圈的朋友。比如说叶伟信导演,还有在做制片、监制的一些人。
当时做完以后我就回去读书了,后来毕业去了一个广告公司,那个时候才接触到拍片是什么样子。然后在广告公司里呆了几年,慢慢开始对拍戏有兴趣,所以很想接触一下大场面。有了这种想法,然后也碰到一些朋友,有机会就跑回电影圈了,当时做助理制片。
风间隼:1996年的《 G4特工》应该是您独立指导的第一部电影。您入行的时候,正是香港电影发生很大变化的时代。如果说以前是黄金时代的话,在97年之后,受到很多的冲击或者是波折。您对香港电影在回归前后,包括这十几年来的变化,有没有什么想法?
林超贤:其实我觉得香港,有两波最大的冲击。第一波就是盗版,96年盗版最厉害的时期,电影院都减票价,为了跟盗版竞争,票价减了一半。那个影响很厉害。第二波就是金融风暴的时候,当时有很多同行都撑不住了,工作人员也很痛苦,最差的时候可能全香港只有一部电影在拍。
风间隼:在那么萧条的环境下您决定坚持下来,还能一直拍到现在,您觉得什么支持着你走到今天?
林超贤:我96年当导演,当完之后就金融风暴了,很不幸。但我觉得这样子放弃,还没做好一件事就走,有点儿不甘心。说实话,已经入行这么久,如果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好,只好走另外一条路,那我接受,但我才刚开始当导演,还没开始就这样走了,那不行,我要继续留下来面对。所以我当时一直坚持下来,当然那个时候很艰难,每个人都很艰难。
风间隼:您到现在基本上都坚持香港制作的路线,您对大陆这边的电影市场有什么认识?以后会不会逐渐向北发展?
林超贤:有时候很想去试一下。我是比较好奇,很多之前的同行已经进来大陆这边了,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但是我怕我抓不准。抓不准的话,可能自己的特色就没有了,然后去抓别的东西又抓得不好的话,我就怕会不知道怎么走。我不是不想,只是我比较挑剔,就是要看那个题材,是不是我可以能有信心做得到。做得到,我才做。比如说我下一个项目是《湄公河行动》,讲警匪之间的故事,并且故事不是发生在国内,如果发生在国内的话我可能就不敢接了,因为有很多关系我不懂,而这个项目对我来说没有包袱,所以我才敢去做。
风间隼:您在动作戏之外,也有一些比较特殊的作品,像《江湖告急》、《冲锋陷阵》那样的喜剧片,像《闪闪的红星》、《风云决》那样的动画片,这些看起来跟您风格不一样的作品,当时为什么会去做?
林超贤:其实我蛮喜欢去尝试。老实说以前我对动作比较喜欢,投资人找我拍就是动作电影。但是我还是很想去学习一些别的事情,可能我拍两部三部动作片以后,不想让自己变成好像什么都没有了,脑袋里没有东西了。所以我拍完《G4特工》以后,我就拍了一个爱情片,我就是想把自己放到不同的体系里面,要学习一下。
风间隼:您觉得您的导演生涯中,对你产生影响的作品是哪些?
林超贤:当然是《证人》了,对我来说《证人》不是动作片,它是剧情片。因为《证人》其实是我第一次拍剧情片,是一个新的点。
风间隼:它对您的导演职业生涯产生了什么影响?
林超贤:最大的影响就是,我可以去尝试一个不是主打动作的一个电影,做完这件事情,觉得自己特别有感觉,突然之间,好像一个电影跟自己的联系很深。所以后来一直都往这边走。
风间隼:您入行从最基础的技术人员做起,我们也知道您有不少老师。您觉得对自己产生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林超贤:最大的师父当然是陈嘉上。但其实我师父从来没有教过我电影应该怎么样,一句都没有。以前我们在香港当学徒,老师不会跟你说怎样怎样,没理论的,你需要你自己看,能看多少就看多少,看到后你能做到,你就行,做不到,这是你的问题。我们都是在片场看出来的。
风间隼:感觉您拍到《火龙对决》和《魔警》的时候,开始对人的心理状态有很多真实的写照,感觉好像是您要越走越黑暗的时候,突然拍了一个《破风》,突然变得很明朗,很向上的电影,这跟您自己的创作心态有什么关系吗?
林超贤:一定有关系。我很喜欢黑暗的东西,同时我也很期待光明,期待希望,这些都反映在我的电影里。只不过主人公往往付出比较大,付出的比较沉重,但还是达到他自己的希望。所以我一方面努力去描画这种黑暗世界,另一方面很想去冲出一种希望,就是像《激战》跟《破风》这样激昂的电影。我希望以后两种题材都可以继续去做。
风间隼:您有没有特别喜欢的导演?
林超贤:林岭东导演,我是他的粉丝。我很喜欢他动作片里传达的那种力量,他戏里面那种力量,走得很尽,很极端那种感觉,我特别喜欢。《线人》最后在教室里追杀的那场戏,就是向他借鉴的,向他致敬。
风间隼: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问,期待您的下一部作品。您考虑过拍武侠片吗?
林超贤:是的,有这个计划,只是题材还不到宣布的时候。
本文为作者 影视工业网|幕后?深度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8257
影视工业网|幕后?深度
点击了解更多
影视工业网|幕后•深度,记录属于电影人的每一步。
这是影视工业网推出的 幕后·深度 栏目,由一线的年轻从业者访谈资历深厚的从业者,还原电影创作者最完整的创作历程,每周更新,给你干货。
联系我分享:wangtao@107cine.com
微信:718326189
扫码关注
影视工业网|幕后?深度
影视工业网|幕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