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昭关》拉片手记

在一刷完《过昭关》之后,一直在想霍导为什么要用《过昭关》这个名字,然后就问了度娘,查找了关于《史记》中对伍子胥的介绍,因为本片故事发生在河南,又看了豫剧《伍子胥》,最终由片中老爷子的唱词,又看了京剧的《伍子胥》,片中老爷子的唱词是伍子胥被东皋公藏在家中后花园中等待时所唱。但对戏曲中印象比较深的是东皋公带伍子胥回家时的几句唱词:山在西来海在东,山水相连处处通;五湖四海皆朋友,人生何处不相逢。而这几句词,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老爷子带孙子一路上遇见的钓鱼青年、货车司机、养蜂人。


个人简介:张斌,男,1991年生于陕西宝鸡。中国剪辑师社群成员。2012年因工作需要接触到剪辑,而后开始了剪辑及拍摄之路。现主要从事广告、纪录片、宣传片、微电影、活动等拍摄及剪辑工作。希望以后能够在电影方面有所接触。


闲话至此,笔记开始。


先说说一刷完的整体感受:了一个暑假被迫回家的孙子和爷爷的一场旅行,最终由刚回家时的抗拒变为不想离开。也是父与子的和解,一场对生命与死亡的探讨,对善的传递。生活就像过昭关,过了昭关还有潼关,最后一关鬼门关。


在二刷完后,首先还是梳理了人物关系:

人物关系这里我用戏曲中的三个人物做了类比。

伍子胥——李福长

东皋公——路遇的钓鱼青年、货车司机、养蜂人

黄埔纳——李福和


黄埔纳是东皋公的好友,在伍子胥白头后扮成假伍子胥在昭关被抓,但结合片子个人的感觉是李福和的死是对李福长的预演,就像替李福长先死了一样,所以用黄埔纳来比做李福和。而伍子胥和东皋公应该就不用多做解释了。


接下来仍然是情节


对剧情的一些理解

片子在开头和结尾孙子的来和去的部分,制造了一定的对比;

爷爷修房顶——儿子修房顶

孙子掉牙——爷爷掉牙

儿子的叮嘱——爷爷的叮嘱

孙子的抗拒——孙子的不舍

而途中的路遇,是通过对《过昭关》的解释、爷爷的过去、李福和的过去、为什么老爷子要住在农村而不是城市的交代的同时,对死亡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而路途中还有着老爷子对孙子的言传身教,以及老爷子从孙子身上的互相学习。

最终老爷子看望韩玉堂这场戏,首先想到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千里迢迢来到三门峡,去了医院聊天几句话,知道你还活着,见到了人就满足了。


而夏天和冬天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孙子走后,留下老人一个人在老家的悲凉。


最后关于拍摄:这部的片子从拍摄的手法上而言,大多是固定镜头,最多根据人物的走位进行一定的摇移,镜头也以广角为主,个人猜测对话戏焦段也是35和50为主,景深的控制也没有选用浅景深,而是带入了更多的环境。拍摄极其克制,让观众更多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这场旅行,并没有从拍摄上进行太多的带入,把思考的空间留出来。

总之,这部片子的余味很足。期待霍导的分享。



本文为作者 张斌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21875
相关文章

中国剪辑师社群活动第④期

查看更多 >

中国剪辑师社群

查看更多 >

过昭关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