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电影用光,你必须了解的“三位大师”

用光写作的电影摄影师--斯特拉罗:


“对我而言,摄影真的就代表着“ 以光线书写” 。它在某种意义上表达我内心的想法。我试着以我的感觉、我的结构、我的文化背景来表达真正的我。”——斯托拉罗

意大利摄影师维多里奥· 斯托拉罗1940年生于罗马,1958年,他考入意大利国立电影学院,完成了两年制的电影摄影教育并且拿到了摄影硕士学位。


斯托拉罗的创作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1个阶段是同贝托鲁奇的合作,代表作:《随波逐流的人》《巴黎最后的探戈》《末代皇帝》

第2个阶段是科波拉,代表作:《现代启示录》;

第3个阶段则是沃伦·贝蒂。代表作:《Reds》(《烽火赤焰万里情》又译《赤色分子》);维托里奥·斯托拉罗凭借影片《现代启示录》,《烽火赤焰万里情》和《末代皇帝》3次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

2001年,美国电影摄影师学会 (American SocietyofCinematographers)将终身成就奖授予六十岁的斯托拉罗,以表彰他对电影摄影艺术作出的杰出贡献。他是迄今为止该奖项最年轻的获得者,他的艺术观影响了众多摄影师的创作,是摄影艺术活着的里程碑。

“用光线参与叙事和表意”是斯托拉罗摄影艺术的最基本理念之一,这在他的许多作品里都得到鲜明而充分的体现。他认为电影摄影是在胶片上“用光写作”,是“以光线书写的文学”,电影摄影师是运用光影、色调、色彩,并调和了他个人的经验、感性、智慧和情感来创作的作家。


“以光线书写”的核心是用光线创作的影像“讲述”电影的故事,表现时空、情绪、人物性格、主题、节奏或其他无法言传的东西。光线是斯托拉罗最关心的,也是主导的摄影元素。



已故英国电影摄影师,奥斯卡奖获得者约翰·阿尔科特曾经说过,维托里奥·斯托拉罗1981年摄制的影片《赤色分子》是“有史以来所有的影片中结构最美的一部佳作”。

当我被沃伦·比蒂邀请去拍摄他的独立执导的第一部影片: 史诗巨片《赤色分子》时,开始并不顺利,因为我从来没有和一位演员出身的导演合作过,我们有完全不同的工作视角。我习惯于从一个外部的视角去看待每场戏,习惯于电影的语法,对我来说,机位的设置、设备的选用或者是机身的运动都是视听语言的体现。——斯托拉罗






敢于打破好莱坞“三点布光”的天才--库布里克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美国著名电影导演,1928出生于美国纽约。

他曾做过摄影师和新闻摄影记者。他在71年的人生总共拍摄了13部长片,在继承经典好莱坞创作风格的同时,库布里克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特色。成为享誉世界的电影大师。


多年的图片摄影经验培养了库布里克良好的画面构成感和对镜头的直觉,形成了标志性的单点透视美学,使得他后来的电影中摄影及其出彩,张力十足。同时他的电影布光也很有意思,很少有非常戏剧化的好莱坞式布光,比如经典的三点布光。他经常将光线与场景结合,创造出一种光的氛围。



库布里克有一些比较著名的摄影技术:平衡构图,跟拍,推拉,甚至有一种摄影风格叫“库布里克的凝视。然而库布里克可参考的不止摄影技术还有他电影中实用的光线创作。


电影“在刚一开始诞生时就开始探索风格化的可能性了。导演们努力通过构图、灯光效果、特写、软点、变形、特别是通过角度和方位来获得美丽如画的效果"。在库布里克的镜头中,摄影不是简单的记录,更多的是突破形式而形成的关于自己思想的表达。


摄影师出身的库布里克极其重视视听语言在影片中所发挥的作用,在其作品中,他极力追求求画面的精美、光线与色彩的搭配、音效的妙用,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



库布里克的电影总是以一种看似简单的纯白平衡影调呈现,其实这对摄影和美术的要求更高,因为在这种影调下一切精华和糟粕都会暴露无遗。



库布里克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众多优秀的影片,而其中被誉为传世经典的有代表作《奇异博士》、《发条橙》、《洛丽塔》、《闪灵》、《2001:太空漫游》等影片。他的电影充满了天才的创意与极具哲理化的意蕴。


好莱坞式的三点布光,对生活的描绘是我们希望的模样。但是生活总是充满了阴影和黑暗。现在,实际光线的运用在导演和摄影作品里的变得越来越常见,这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像库布里克这样反叛的导演。




用光考究而细腻的光影大师—卡明斯基


贾努兹·卡明斯基(Janusz Kaminski),1959年6月27日出生于波兰,美国摄影师、导演 。1990年,担任恐怖片《猎杀开拓者》的摄影师,该片是他摄影的首部作品  。1994年,凭借《辛德勒的名单》首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和英国电影学院奖的最佳摄影奖 。


作为一名摄影师,卡明斯基对电影的故事有着极高的敏感度,他认为自己的对故事的关注远胜过灯光。拍出惊人的影像固然可贵,但根据影片故事还原其应有的面貌,才是卡明斯基与斯皮尔伯格多年来合作的真正信条。卡明斯基曾谈到:“为了让导演和演员有最大的自由,我总是尽量减少灯光的运用。演员是传达电影故事最主要的角色。如果你用了很多灯,就等于限制住了他们的发展空间。”他认为,比起将画面拍的像图画一样美,摄影完全为了呈现故事而存在需要更大的自信和勇气。

《辛德勒的名单》与《拯救大兵瑞恩》在影像风格上都受到了一些摄影作品或是新闻片的影响。由于这一阶段斯皮尔伯格对严肃题材的钟爱,卡明斯基追求写实的影像风格——颗粒感、高反差、冷色调也渐渐成为两人数年间的招牌。



卡明斯基用光考究而细腻,他重视光的方向性,尤其钟爱背光——充满背光的房间在他掌镜的影片中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人工智能》中,机器人孩子大卫与母亲的第一次心动,房间中有如沐浴着圣光;


《林肯》中,窗口发出的背光是唯一的光源,林肯身处其中几乎被加上的圣人的光环。这种略显多愁善感的运镜仿佛是永远单纯的斯皮尔伯格与迷恋光影的卡明斯基相结合后的最具象表现。卡明斯基认为这种方式并不是单纯的烘托情绪,他谈到:“我喜欢背光不仅是为了渲染画面主体,还因为光线的方向能够表现故事。”

除此之外,他还擅于用光线和构图来造成视觉隐喻,他认为“对我来说,最糟糕的事情是看电影的时候找不到视觉隐喻。作品中没有视觉隐喻,或者摄影师害怕创造一种风格,这部作品就什么都不是。”《少数派报告》中,卡明斯基用蓝色的侧光打在乔恩和“先知”脸上,一定程度上美化了他们,也使他们显得非常孤独,对外界产生了一种疏离感。


对于摄影师这一职业,卡明斯基认为他们对电影的贡献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事实也确实如此),这或许就是他想偶尔“出出风头”的原因:“我们多半只被认为比技术人员好一点点……但一个真正有才华的摄影师绝不只是技术人员,而是一个艺术家!你必须要在这份工作中灌注你的生命体验、你观察世界的方式、你对艺术的认知和美学素养,还有你对电影技术的全面掌握。”



【提示来了】


在上周6月24日(三)19点【中国摄影师社群直播Live 16期】张锡贵(著名摄影师)为大家带来了3个小时的直播:《Schindler‘s List》(辛德勒的名单):卡明斯基的灯光分析。


明天6月30日(二)19点【中国摄影师社群直播Live 17期】张锡贵(著名摄影师)将会针对上述三位灯光大师的特点。

为我们带来直播:斯托拉罗、卡明斯基、库布里克---三大电影摄影大师的经典灯光画面分析


在本次课程中,张锡贵老师将通过:《Reds》(赤色分子)/《Tucker: The Man And His Dream》(塔克:其人其梦)、《Shining》(闪灵)这三部影片经典画面的拉片分析,来对:斯托拉罗、库布里克及卡明斯基三位大师的电影灯光,进行详细解读。


相信收看了上周直播的同学们,一定对张锡贵老师浓浓的技术范,满满干货式的“摄影灯光拉片分析”还记忆犹新。直播后,直播间里同学们连呼过瘾。那么此次锡贵老师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深度解读呢?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张老师希望带领大家进行如下问题的思考:

1、著名电影摄影大师(斯托拉罗、库布里克、卡明斯基)他们的灯光理念有什么不同?

2、这些大师们的在灯光上是如何处理的?揭晓造型光与辅助光的最重要的要素。

3、不论何种理念,好灯光的共性是什么?灯光学习的几个阶段?看看你处于哪个阶段?




添加学院君微信号,了解更多详情:微信号:liqianqian170

本文为作者 幕后英雄—薄荷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27953

幕后英雄—薄荷

点击了解更多
我要收藏
推荐关注
幕后英雄—薄荷
发表文章 456 篇文章
相关文章

卡明斯基

查看更多 >

库布里克

查看更多 >

今天电影学院

查看更多 >

中国摄影师社群

查看更多 >

张锡贵

查看更多 >

斯托拉罗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