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张艺谋合作,他要让你,做到极致——《影》的服装设计全过程
在驾驭黑白灰的关系里,比驾驭一个彩色世界更难。这是陈敏正跟国师张艺谋导演的第4次合作,此前他们一起合作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2008)、鸟巢版歌剧《图兰朵》(2009)、《三枪拍案惊奇》(2009),以及这次的《影》(2018)。
点击get陈敏正对《影》的服装设计创作全过程(温馨提示:此为付费视频)
《影》电影海报
《影》是张艺谋再次打造中国元素的又一力作,黑白灰的影调风格中,水墨元素、阴阳八卦的呈现随处可见,陈敏正及其团队在《影》中负责服装造型甚至妆发造型的整体设计工作,而片中突出的水墨汉服以及武将们的盔甲是怎样设计的,设计和制作中又遇到哪些难题。
影视工业网邀请了陈敏正老师一起举办了此次的线下分享会,在长达两小时的分享中,陈敏正老师带给我们种种设计和制作的幕后故事和诸多知识点,该文为特别节选《影》的创作部分。
陈敏正:服装造型设计师,国家一级美术师,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1976年开始从事电影电视剧人物造型,2008第29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首席造型设计。代表作品: 《影》《芈月传》《武媚娘传奇》《甄嬛传》《香蜜沉沉烬如霜》《辛亥革命》《雪花秘扇》
服装造型设计师陈敏正
汉服上的水墨画韵律——“水拓画”
“这已经不是素材了,这就是一幅画”——张艺谋
现在《影》呈现出的黑白灰画风,其实是经历了很多的过程。在前期阶段,导演依然要求我们把饱和度非常高的设计图画出来,把颜色减到50%、30%,不同的颜色,最后再到黑白。这种黑白色绝对不是我们拿一张彩色图片,放进PS里直接去色那么简单的操作。
色彩三原色,将它们旋转起来的组合色就是黑,是集色彩之大成。在驾驭黑白灰的关系里,比驾驭一个彩色世界更难。因为角色的脸是彩色的,而且黑白度的控制,在一套衣服上一定要有韵律和节奏,要有完整度。
为了准确抓到这些韵律和节奏,我们做了将近9个月的图纸设计。跟张艺谋导演合作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呢?他要让你,做到极致。
陈敏正和张艺谋幕后工作照
决定了最后用黑白的色彩以后,我们就开始试探了。但去网上找水墨式的参考图比较麻烦。各类有韵律的国画图,网上有很多款,但是把它放大,大到一定程度,做喷墨打印就没有一个合适的,因为它们的像素都太低了。
当初我们设计的时候,本来想把水墨画上山山水水的风景,给加上到《影》的服装设计上。但凡有具像的小房子、植物、小树的导演一概不要,全是大泼墨式。
中国水墨画
后来我们上网上查了很多资料,挑选出来了很多方式,最后决定用“水拓画”的方式。做了类似(下图)近千张的“水拓画”,又挑出其中400多张给导演看,张导从里面挑出了一款,层次、韵律、大小最喜欢的一张。
后来我做了一个巨大的铁盆,买了最大号的纸,直接拓,拓的第一张和第二张都不一样。第一张特别浓郁,第二张特别清淡,做了很多款元素,再把它们用高清晰的照相机拍下来,拷进电脑里,去做印刷的基础。
当然,不是做了设计,就能拿它直接印到衣服上。因为衣服会有皱褶,那些形态的不完整,必须根据衣服的样式裁剪,然后重新用这些元素罗列起来做板,做完板以后,才能去做出韵律的设计。把皱褶展开,是很宽的横幅,当放下来的时候,就变成这样一些韵律。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光裁剪以后排比它的韵律,就有一定的难度,稍不懂裁剪的人就安不进去,要么是裁完,对片对不起来。
陈敏正做的“水拓画”
导演第一次看完了我们做的素材之后,认为这已经不是素材了,这个就是一幅画。因为做这种画的创作,谁也不知道应该用什么,光知道用水墨,大家都在探索,是什么样的水墨,怎么去完成都不知道。
所以这些水拓画,也同时启发了导演,对这部电影的“水墨”的一个定位。再伟大的导演也是在不断有新的灵感的出现,新的素材的出现,元素的出现以后,才找到最后所需要的东西。
陈敏正做的“水拓画”
盔甲的设计
“我不会轻易对着一两个款式就发表意见,你一定要给我很多,让我看到,要有很多的款,再多来一些,尤其是盔甲!”——张艺谋
导演想要很多,那就要画很多。每一个款我们都绘了四个不同款。
最初我们也按照中国的象棋的样式探索过彩色的盔甲。中国象棋有绿色、红色,也有黑色。所以我们针对境州和敌方两军对垒的状态,做了两种颜色的盔甲设计,一种盔甲又设计了很多款式。
这些盔甲的款式,尽管看起来“差不多”,但是它有很多的细节变化。
盔甲设计初稿
而在确定黑白灰色调之后的定稿版里,两个都是黑的,但还是有一点色彩的趋势,一方是偏银的冷灰色调,另一方是偏铜的暖红色调。因此,我们在做盔甲之前,材质的设计分别是银质和铜质。
但在实际制作中其实金属铜的质地太软,做不了盔甲。为了在子虞、境州和杨苍、杨平,这两个都是黑白的世界里有一个色相上的区别,还是在盔甲上做了一点点偏红铜色的设计。
暖色调盔甲设计定稿
冷色调盔甲设计定稿
沛国大王(郑恺饰)盔甲设计图(未在电影里使用)
《影》里的盔甲全都是用一层层的泥雕出来的,没有一件是用成品零件或买来的甲片子。雕塑完成以后,再去做模具。给饰演相应角色的演员们做倒模,或是扫描,扫完以后,身形就都有了,可以直接做3D打印。盔甲倒出模子翻制出来以后,还要经过各种不同的工艺加工。
我们给盔甲的背景时间和使用环境做了设定,这副盔甲可能有一百年了,可能是祖传的。而整个影片的基调,导演的坚持一定是在雨、雾、风,这三个元素下去拍摄完成片子,也是电影里呈现的气候条件。
在那样一个条件下,打理保养得再好,还是会有一些盔甲会被腐蚀会生锈。比如在根部的地方,会有一些小小的锈斑,擦也擦不掉,但是被擦过的地方,材质的原貌一定是亮的。在制作上就涉及了两个方面,材质的选择和锈迹的体现。
杨平(吴磊 饰)盔甲电影剧照
材质
我们当时没有采用纯银的材质,而是采用了镀铬银。因为喷完漆以后,纯银的亮度会降低,而镀铬银的亮度很高,擦掉锈迹以后,恰恰是我们要的亮度。
但做完以后发现太沉了,所以每个演员有两套,拍打戏的时候,穿的是塑料的盔甲,相对轻一些,但在电影的镜头里看是金属质感,需要拍特写的时候就用真的金属灌制的那套。
沛国盔甲实物图
锈迹
我们想要体现这些锈迹的小颗粒、做出铁锈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题。去网上找来的盔甲生锈的图片,放大之后什么也看不见,需要去找实物参照。
那时正值春节前,各种做铁器、铁艺的商店都关门了,但是门外面有一些破烂货,我们就到里面去找,发现有一块全是锈迹的三角铁,就赶紧拿出来拍照片,做到设计图纸上。
沛国盔甲头部特写
头盔
《长城》里,最后盔甲和头盔的内轮廓都是圆的,林更新、黄轩等等一系列演员,戴上那个帽形以后,都成圆脸了。这是老外看中国人的脸都是扁的、圆的,是文化差异导致的结果。但我觉得还是要让盔甲和头盔有棱有角。
我们在设计之前搜集了几百张资料图,像连环画里宋将岳飞的头盔款式,上面有一棱一棱的,那种头盔是典型的中国古代连环画里的形象,从中筛选不同的结构,让它既符合外轮廓又符合内轮廓的造型。
《长城》里轮廓圆润的盔甲
左一二为沛国盔甲 、右一二为敌方(杨苍、杨平)盔甲设计定稿
沛国盔甲实物图
沛国盔甲电影剧照
制作的时候,我们先把演员的脸部尺寸量好,考再虑画完眉毛的宽度、长度,头盔里呈现多少面积的脸,能彰显脸部的力度,比如下颌部分一定要窄进来一点。扮演杨苍的胡军老师,毕竟有了年纪以后,他的脸形会显得有一点肉,但是戴上这个盔甲以后,精神状态立刻就有了。
杨苍(胡军 饰)和杨平(吴磊 饰)盔甲电影剧照
不同人物的变化设计
在水墨汉服的设计部分,我们主要集中体现境州的男女角色。因为整部片子是在彰显阴阳黑白两个极致,所以在服装的处理上,我们也在女性和男性之间做了一些细节上的处理。
女性要柔美一些,身上黑白灰的占比,用了60%-70%的留白,而男生则相反,是60%-70%的泼墨。包括沛国皇帝的朝服,也是这样的设计。有其韵律,有浅的,有深的,范畴比例不一样,给人带来的气质也不一样。
邓超一人分饰二角,在演绎健壮的身材的影子境州时,为了凸显他的年轻和帅气,全是紧身的衣服。而到了“病态”的都督子虞,邓超为了这个角色两个月减了40斤。
在服装上需要给人物塑造立体感,进一步突显子虞身型的瘦弱。那么还需要做一些暗影的处理,再把衣服做得过于肥大,两个人物的对比就很明显。但是肥大的程度需要把握,不能把它做得像深山老林里的苦行僧,衣服都是油油的,那是不可以的,这样,小艾作为妻子的作用就消失了。
子虞(邓超 饰)
因此当时在外披的材料选择上,选择了一种有化纤成分的网眼麻,做成成衣以后质感非常棒,但在拍摄的时候因为不够柔软,作为电影画面里的表现就不太合适。
后来还是选择了正常纺织的网眼麻,跟蚊帐布的网眼差不多大小,但是它的质感是硬的,最后给它各种抽褶(把服装面料较长较宽的部分缩短或减小),才做成可以拍摄的程度。
境州和子虞服装设计定稿
境州(邓超 饰)和子虞(邓超 饰)服装实物图
郑恺扮演的沛国大王,当他花天酒地的时候,也属于那种阴性美,张开大袖子,以白颜色为主题,给予适当的匀染,而当他最后觉得把握了政权,铲除了异己,收复了失去的境州城以后,变成了黑白韵律碰撞的一种感觉,有黑白灰的区别。
沛国大王(郑恺 饰)服装实物图
女演员的韵律体现在她们的练剑服上。练剑服也是黑白灰的韵律,但是更多采用的是清淡的雾状泼墨式风格。在倒模做水拓画的时候,第一张下去不再加颜色直接放第二张,用第二张或者第三张那种剩下来的带有一定残迹的东西来做。
制版的时候,上面一些小气泡都没有修掉,原本做过一版修掉的,效果太呆板,就还是保留了水拓画的原始糙点。
练剑服设计初稿
练剑服设计定稿
小艾(孙俪 饰)练剑服实物图
我跟孙俪合作过《大染房》、《甄嬛传》、《芈月传》,到《影》是第四部戏了。孙俪自己的头发是短的,但往上戴假发的时候,头发长度得梳到能够藏起来的部分。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孙俪之前的发妆造型都是中分,这次试装的时候,为了符合时代背景,我想更加突出小艾的妩媚感觉,因此给她做了一个往后飞起来的发妆,整个人的感觉就变了,突破了以往观众在荧幕上看到的大气正经的孙俪形象。
孙俪试装过程
小艾(孙俪 饰)发妆
服装上,使用了裁剪的切片拼接手法。我们在小艾服装的腰部做了一些拼接,藏了很多暗褶,显得她很瘦。侧面也加了很多褶,藏褶和半切腰加了一倍的布量,当她打斗的时候,衣服有一个非常完美的飘逸感。
有了体量的裁剪以后,还得想到材质怎么办,印丝绸的发黄。我们要的水墨感,白衬衫打印化纤的能打出来是黑是黑、白是白、灰是灰,特别干净,一做丝绸的时候,打印出来就发黄,或者发绿。
同时在雨和雾的状态下,面料纯用丝绸,一见水会粘连在一起,很难分开,所以我们后来采用一种化纤,它有一些小纹理,沾水以后稍微一动马上分开,还可以继续飘动,在水里的动作都还可以继续飘动。
最后试出来这样一些材料,也就完成了孙俪最后那几个特别难的动作。材料等选择其实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我们这部片子,画设计图的时间只有九个月,制作的时间只有47天,非常紧迫。
领子部分拼接效果
腰部拼接效果设计图
腰部拼接效果实物图
而关晓彤扮演的青萍,服装上这种水墨有点像梯田,有点像硬笔水墨,不是那种大泼墨,这也是我们自己做的一款水拓画。她在电影里扮演的角色正好是一个充满男孩个性的长公主。
她和孙俪的那种柔美截然不同,在这个环境里她谁都不怕,哥哥在前面上朝,她在后面偷听,指责哥哥,就是这种个性。所以在选择水墨了色彩的图案以及墨的浓淡度上,我们做了一些特别理性的人物设计。
青萍(关晓彤 饰)的“梯田”水墨服
大王和文武大臣的区别,在电影完成版里体现的非常好。像这种匀染的节奏、位置,包括在不同的情绪下,是大泼墨,还是比较柔软的云雾山水,都是有区别的设计。
沛国大王和文武大臣朝服设计定稿
沛国大王和文武大臣实物图
电影里的那一百个死士,起初并非是那种造型绘画方式,因为在传统的概念里,一说起死士要不就是瘦骨嶙峋不要命,要么就是高大威猛完了以后一个人能拎起两个人来,而我们想死士概念是一群不怕死的人,有特异技巧,所以做了这样一些设计。
死士造型设计初稿
这个片子也是在不断的往前探索推进,导演想给死士用云雾状态,不穿上衣,得有一些晕染,很多有形的纹身,后来探讨决定不要,全用云雾在他们身上做出水墨画的无形的状态。我们用了几个早上,凌晨3点开始化妆,化完了就下水拍摄,结果最后画面全部被剪掉,这是电影的遗憾。
包括他们的纹面,他们的纹身,都是有形的,但演绎到最后全都变无形。还有这一批特别壮的肌肉男变成了阴柔男,具有这种独特气质,天生就都长的很媚,在化妆造型方面,给他们稍稍一描画,效果特别好。
死士造型设计定稿
以上就是我对《影》的构思、工作方法和整个的设计过程。
点击get陈敏正对《影》的服装设计创作全过程(温馨提示:此为付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