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赚钱的影视公司,光线似乎找到了办法

2016-12-13 22:53
12 月 8 日是光线影业成立的第 10 周年,这个10周年,光线影业似乎过的不错。

今年光线引进国内的动画片《你的名字。》让光线大赚了一笔,上映12天,票房突破5亿,按照目前趋势,很有可能会超过《大鱼海棠》的票房。还有就是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发了题为《致光线影业同事们的一封信》,宣布自2006年光线影业开始参与电影以来,总共参加投资制作发行了91部影片,累积票房达到了200亿。

其实更加可以被称为“喜事连连”的是,光线似乎摆脱了坊间对它冠以的名句:“光线出品,必属烂片”。对于以发行起家的光线来说,2013年以前的光线,日子似乎不太好过,电影上没有挣到什么钱,还被人冠名上烂片厂商的。在其票房前20名里,除了主控出品的《泰囧》,其他电影没有一部能够上榜。

从光线的票房名单里,我们可以看到什么?

做赚钱的影视公司,光线似乎找到了办法

2012年的《泰囧》,或许有运气成分,但是这一部作品,让光线传媒成为了中国市场上不可忽视的角色。到了2013年,光线受到《那些年》的刺激,参与了《致青春》,这也为2014的青春爱情电影埋下伏笔。这一年,光线的传统项目《厨子戏子痞子》(票房排21名)的低成本的谍战喜剧,也再度刷出了恐怖的回报率。同时《赛尔号大电影3》(票房7640万)的成功也让光线尝到了动画片市场的甜头。

到了2014年,光线的投资回报率有些惊人,即使是《我就是我》《怒放》这样血本无归的电影拉了后腿,也拖不下来它的总体收益率。《爸爸去哪》恶心了大家,但是获得了超额收益,《分手大师》则是其低成本喜剧的传统菜肴,《匆匆那年》与《同桌的你》更是带来青春片的高潮。如果一直做小成本电影,可能会导致资金利用率较低从而使得总的回报率降低。

到了2015年,光线在坚守青春与喜剧的同时,尝试变化,投资新人开发创作,并且开始参与大制作,这一年光线错过了《大圣归来》,不过光线也立马有所动作,以自有资金2000万元,与电影《大圣归来》的核心团队成员田晓鹏、梁辉、林中伦、刘伟共同设立霍尔果斯十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这一年,光线参与制作了《寻龙诀》《钟馗伏魔》,因为光线并没有成功大制作的案例,所以在投资上都是比较保守,只是参与出品,或者联合出品。虽然没有带来很大收益,但是光线也是学到了制作经验呢。2015年这一年,光线赚的盘满钵满。

2016年,一部《美人鱼》,让所有参与者都尝到了甜头。光线打造的动画产业帝国也开始出现明显效果,《大鱼海棠》院线收入5.6亿,正在上映的《你的名字。》上映8天,收获3.9亿。用王长田的话说:“上映了5部动画片,两部赢利,3部亏损,但是赢利影片的利润,足以继续支撑我们的动画片梦想。”

光线真的挣钱了吗?

做赚钱的影视公司,光线似乎找到了办法
光线传媒的资本收入走势图(数据来自:光线传媒季度报告)

做赚钱的影视公司,光线似乎找到了办法
做赚钱的影视公司,光线似乎找到了办法
光线传媒主营业务收入对比图(数据来自:光线传媒季度报告)

做赚钱的影视公司,光线似乎找到了办法
在上市前,光线自2008年-2010年累计投资发行了20部影片,实现票房5.6亿元,电影业务已跻身民营电影公司前三甲。

2010年电影市场规模超越100亿,2年后跨越200亿,3年后接近300亿,4年后直接跨越过300到了440亿,电影市场呈现出加速的迹象,而光线从11年到15年,光线的票房分别是5.6亿、16.1亿、23.3亿、31.4亿、55.8亿,总票房排名分别为第三、第二、第二、第一和第一,一步步迈向高峰。

光线总裁王长田不止一次在采访里提到:如果国内有6大制片公司的话,他希望光线能够成为6大之一。光线要成为真正的传媒娱乐集团,必须有内容有渠道,内容有不同细分领域的,渠道也有多种渠道构成。拿渠道来说,光线并没有去投资影院,反而转战了网上售票,先后投资了网票网和猫眼。

做赚钱的影视公司,光线似乎找到了办法
做赚钱的影视公司,光线似乎找到了办法
(图表绘制根据网络媒体报道,可能有误差、错误存在)

在年初,光线传媒召开的一次小型媒体沟通会上,王长田透露光线传媒目前已经投资了50家公司,这个数字很有可能会在年内扩充到80家,至少70家。王长田表示,投资这么多公司的目的,就是建希望立一条内容产业链,彼此资源共享,打造一个“生态系统”。

1,打造“青春产业链”

从《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左耳》一直到《青茫》,国产青春片在观众和网民的“骂声”中,走向类型化的蜕变。在这些电影的背后,光线影业的“青春战略”也逐渐清晰。
做赚钱的影视公司,光线似乎找到了办法
做赚钱的影视公司,光线似乎找到了办法
从《致青春》开始,光线每年4月都会固定推出一部国产青春片(《同桌的你》-2014、《左耳》-2015、《青茫》-2016),每一部都有不错的票房收益。“确实有人说青春片市场特别泛滥、过剩,但其实中国电影票房去年是将近500亿,青春片票房不到20亿,连4%都不到。那么大的类型4%的票房都不到,真的是泛滥和过剩吗?真的不是。对于这个类型来讲,它有无限的可能性,只是因为现在我认为大多数社会上的人,不管是导演也好,还是题材也好,并没有满足更多的人,所以大家觉得雷同,但是雷同不代表它泛滥。”在某次采访时,王长田对于青春片的“泛滥”问题做出了自己的解答。光线第一没有艺人经纪业务,也没有大牌导演签约,这是它的劣势的本身。最近两三年刚好市场上中小成本制作涌现了一批代表,包括一些动画片。这种电影投入相对较小,大量启用新人制作成本相对会低,提升了青春片的性价比,《同桌的你》、《左耳》、《青茫》也是证明了这一点。

对于选择主攻年轻人市场的原因,王长田表示,国产电影潮流变化很快,但基本由年轻人的喜好带动。与其他同类青春题材影片相比,《左耳》没有使用大卡司制作,而是启用了一批90后小鲜肉演员,仅用3000万元制作成本,获得了4.84亿元的票房,战胜了同档期多部热门电影,2016年的《青茫》也是一次的青春片制作成功的案例。

确定青春产业链之后,光线成立了“青春光线”,不但开始收购小说、动漫版权,还签约饶雪漫、丁丁张、刘同等知名作家;除了用青春光线去孵化培养了一批作者之外,最近几年投资了一系列游戏、社区、网站等内容产出公司,比如投资了生产军事题材的社区“铁血网”,王长田认为,青春片和类型片的结合是未来国产片的大趋势。他认为随着观众的成熟,肯定对青春片产生疲倦感,要挑战观众的神经,就需要结合更多的类型,比如说校园犯罪,《少年》就是光线对于青春片的新型尝试。

2,打造动画王国

2015年我国动漫产业产值已达1132亿元,并且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动漫方面,光线设立的彩条屋影业,承担动画电影的项目开发和宣发工作,统一管理其投资的13家动画公司,里面包括《大圣归来》所在的十月文化等。
做赚钱的影视公司,光线似乎找到了办法
据光线传媒2016年第三季报,公司还投资了动漫领域多家公司,包括北京漫言星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吉林省凝羽动画有限公司、上海青空绘彩动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这些公司拥有《茶啊二中》、《姜子牙》、《昨日青空》等优质动画IP。在彩条屋影业成立的发布会现场,光线传媒的总裁王长田预言:“未来动画和真人的结合将是电影的一大趋势,在未来几年,真人奇幻电影可能成为电影的最重要的类型”。而彩虹屋影业除了动画外,真人奇幻电影也是其重点发展的影片类型。

除了13家公司名单,当天还公布了22部片单,涉及了国漫风、合家欢、影游跨界、真人奇幻和网络院线电影五大类型。王长田表示:“彩条屋影业势必将在国产动画电影以及真人奇幻电影的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我希望彩条屋在接下来3年能冲击国产动画半壁江山。”
做赚钱的影视公司,光线似乎找到了办法
彩条屋影业在成立当天还公布了游戏计划,将与通耀科技合作《AKB0048》、《蜡笔小新》《HelloKitty》、《命运石之门》、《大叔鸡蛋》、《机器人少女Z》、《约会大作战》、《数码宝贝》等8款游戏。同时,彩条屋也将陆续推出《星游记》、《大鱼·海棠》《星海镖师》等数十款游戏。

3,解决输出渠道

2016年5月底光线传媒发布公告,宣布光线控股拟以其持有的176,016,506股光线传媒股份为对价换取三快科技持有的猫眼28.80%的股权。光线控股拟向上海三快支付8亿元现金对价购买其持有的猫眼9.60%的股权,光线传媒拟向上海三快支付15.83亿元现金对价购买其持有的猫眼19.00%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光线控股持有猫眼38.40%股权,光线传媒持有猫眼19.00%股权,上海三快持有猫眼32.6%股权。
做赚钱的影视公司,光线似乎找到了办法
如果说光线投资先看网是一次失败的尝试,那么光线投资猫眼,绝对是一次性价比超高买卖,光线控股猫眼电影的做法,排他性地封死了其他竞争对手掌控猫眼的可能性。“光线要成为真正的传媒娱乐集团,必须有内容有渠道,内容有不同细分领域的,渠道也有多种渠道构成。几年前我说光线不会轻易去投资影院,如果要投资的话,网上售票更值得投资。那时候我完全看不到这样的机会,但我已经有这样的想法。互联网趋势越来越明显,我无非是在等待一个机会。”这是王长田在投资猫眼之后,接受访问时的答话。

在华谊VS万达的大战里面,华谊明显成了弱势一方,有不错的内容,但是华谊无法解决输出渠道的问题,被万达摁住了脉搏,光线显然对于这一步也是大的忌讳。但光线是发行起家,发行业务是光线影业的优势所在,在其创立早期就提出了“打造国内第一电影发行公司”的口号。几大网票平台陆续崛起,也让发行的互联网化看到了曙光,在网票平台的商业模型里,可以通过积累的各种数据,包括用户的活动范围、观影偏好、支付习惯等等,来有的放矢的进行宣发,根据转化、留存以及各种运营的特性,去分析投入产出比。

“猫眼不会只是一个网上售票系统,将会深入介入电影的其他环节。”在王长田眼中,猫眼的未来定位明确——“互联网+的综合娱乐平台”。他表示,猫眼未来将进一步建立平台,包括交易平台(网上交易购票)、大数据平台、媒体宣传平台、营销平台,下一步不排除成立网络院线的平台。其中有完全面向消费者用户的,也有面向行业的,两条线齐发力。

光线对于渠道的渴求是十分明显的,至于未来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所以,你看好光线吗?
本文为作者 王涛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8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