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剪辑师林安儿访谈

2013-09-14 10:32
  香港电影剪辑师林安儿访谈2013-09-04 08:56:08
您曾任《功夫》一片的后期统筹,请问后期统筹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国内还不是很了解,还没有人在专门做这件事情.其实它和剪辑没有关系,是怎么去安排整个后期,谁做音乐,谁做声效等等事情。
对我们来说,前期是剪片子,后期是加身效配合画面,同时还有很多很多别的细节,因为现在有很多的电脑特技,以及目前很流行的数码调光等,所以后期限统筹对所有这些都要管,直到最后在影院里看到最终电影都是要管的。其实我昨天和腾华涛导演聊过,他说到了《天下无贼》里的后期,华龙做完了特技以后和原底不配,我认为这个就是技术上的问题,这是做后期的这个人要管的事情。如果我来做后期的话,我会在华龙特技以前就和摄影去沟通,这场戏你的光是怎么打,最终配的颜色是怎么样的,再用它与华龙进行沟通,然后在扫描的时候就已经做了第一层的工作,做完这个工作往后就不会有颜色不配的问题了。所以后期就要统筹所有这些方面,在放映时,不光是画面和声音,所有都要有很好的调配。可是国内基本上没有这个概念,他们只知道在前期拍摄的时候,找个美术等人,然后中间有个制片人,就觉的OK了,到后期他们会觉的很简单,没有太多技术的问题。所以我昨天和腾华涛说希望这个概念能慢慢地引入国内,让后期也会被慢慢得到重视。
你不光要知道剪辑的知道,还要知道后期如调色,配光等知识?
是啊,其实我自己会挑,我不会每部片子都帮人做后期的,我特别喜欢的,我就会负责后期。比如在《十面埋伏》里我就和澳大利亚的特技公司协调联络,主要的沟通不是翻译,而是些技术上的问题,比如张艺谋想要100把刀飞到画面中,我会和他说,这个做三维很简单,一定能做得上,可是中间有什么技术问题,或者是画面的美感问题,我会先和他沟通,然后他会很具体地和我讲,然后我会和澳大利亚的人说。澳大利亚那边又会有他们的意见,会说如果是这样,我们要拿掉什么,才能加上那个刀,或者是他们想怎么丰富刀的感觉。我就在中间来回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
您和香港先涛企画的联系是怎么的?
我和先涛很熟,我几乎天天都在那里,我在做功夫时,我会把所有的动画师叫过来,说你不要光看你这个镜头是怎么做的,你还要看上一个和下一个镜头怎么接。你这个镜头人是从右边飞出去,下一个镜头就不能在中间出现啊。我一定要他们看前面和后面的镜头,以及注意角色衣服的颜色变化。
您有没有想过到华龙看一看?
我一直没有机会,每次总是在门口路过,我可能一直没有具体的机会和华龙合作,我知道华龙开的时候找过香港万宽做培训,做培训后来又回去。我自己做的项目比较少和华龙有关系,我也在想有什么可以在那边做,昨天我还和腾华涛在聊有没有可能和华龙合。华龙有很好的设备和操作员,但是要把眼光放得更远。
相信您在华龙一定会很受欢迎的。
不会吧,我很凶的。当时我一个星期在先涛,我和周星驰座在中间,周围13个动画师把我们围在中间谈特技,我和周星驰轮流检讨他们做的动画,先涛公司做动画已经到一定的水准,我们希望他们再做好一点,特别是digital
stunt的动画,有些假,他们做的数码人还太机械愀国人相对做得更细,会研究真人从楼上掉下来是如何动作的。元华从楼上掉下来的那个戏,动作还是硬,我们争论了足足一个月,最后我们把先涛的老板也请过来,问他象不象,我们几乎说如果你说觉的象,我就从你先涛的楼上跳下去,你怕我,让我来做参考,看我是怎么动作的,再重新做动画。
其实先涛的水准已经很高了,这和他们的老板有关系,钏老板不是什么戏都接的,他希望他自己的员工都投入到这一份工作中,上下一心,大家做起来的后气氛特别好。所以他们在众多特技公司中品质是很高的。
林安儿在 BIRTV2005 AVID 大会上的发言记录
谢谢大家来,我很少有机会和这么多人聚会,从来只有我一个关在房子里面,导演和我讲话,我也没有讲话的余地,都是他来讲。所以如果讲得不好的话,请大家原谅。
我同国内的导演合作很少,只有张艺谋,腾华涛导演有过合作。
有人说可以谈功夫,有人说谈七剑,我觉得如果很细地去谈我剪这两部戏的中所用的技巧和好玩的地方,三十分钟也谈不完半部戏。我想来想去,这么多年剪片子,有一个话题,我常常会在和学生讲课时分离,就是心中有数,很多人都有些奇怪,为什么和数字有关系啊,是数码的数,还是数字的数,我想和大家具体了解一下数是什么意思。我想请几个朋友做一个示范。你们三个人在台上闭眼数20下,数完了请举手示意,你们都可以看到,同样是20下,每个人的数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这位很快地数完了,她一定是个工作狂,在她心里面的1234,会有自己的一个韵律和节奏,在不同的人身上,也会有不同的节奏。我希望跟大家说,在剪辑方面,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节奏,你们要学会怎么去掌握节奏。我们会发现,所有的东西在里面都会有不同的节奏来控制,比如说,每个人都会有心跳,你的会跳快一点,你的会跳慢一点,在影片里面,有些戏会剪得短一点,有些会剪得长一点。
不同的影片有不同的节奏。如果我们在剪辑之前能了解戏该如何表现的话,那会更能让大家感觉到戏的内容,就象人说,功夫片一定节奏很快,但是其实有些功夫片也很慢,比如我剪过的英雄,他们找来武指程小东,有一场戏是胡扬林中,张曼玉和章子怡的打戏,导演希望有优美的感觉,而不是要你杀我我杀你的,因此我把画面放得很长,就象舞蹈一样,把动作做完整。
记得开始入行时,在宝禾公司,在洪金宝的公司,有一次成龙和编剧和武指讲戏,他说,这一场戏怎么拍呢?我一出来,我就跳过去劈,然后再啪,啪啪,劈完了我再跳到另外一个楼梯再啪,啪啪劈。他很快就把这场戏说完了,然后他就和编剧说,你明白了吗?
你好好地帮我写下来。编剧说,啊,我写什么?后来编剧的剧本也写的是啪,啪啪,劈。我开始也不懂是什么意思,后来剪多了,我就知道这是成龙在讲他的节奏,啪,短,长,短长。这个镜头我打两招,下一个镜头我打一招,再下一个镜头我打三招,这样就把这场戏的节奏告诉了他的编剧和助手,戏出来的效果就是这样的。后来我在向同学讲课时,掌握节奏是很重要的,特别的在剪之前要知道戏是什么。
再说功夫和七剑里面,如果按我刚才说的那样,他们之间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我先说功夫,因为我在武打上面花的时间很长,在不同的武打上面会用上不同的手法,如如那两个弹琴的人与另外两个人的打戏,一面是实打,另一面完全是三维特技,只有在做完动画,你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这场戏在我剪的时候就知道,不能和一般的武戏一样,你一招来,我一招躲,按照招术,镜头长一点或短一点,不能这样,因为全要靠电脑。
我就想应该怎么去处理呢,那个弹琴的人他可不管你,拍的时候,导演从不同的角度去拍,琴师在不停地谈,另外在一边在不同的舞动,两者之前一点真正的身体接触都没有,所以那场戏,我一共剪了至少三个星期,我先去挑一些我觉得好看的动作画面,然后把音乐放上去,当我一把音乐放上去,马上我就会感受到这场戏的节奏我要跟着音乐去走,因为它中间有快有慢,其实你们现在看到电影中的音乐与我最早去剪的音乐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还是有来龙去脉,知道高点在哪里,低点在哪里,所以我又跟据音乐去剪了第二稿,把画面和声效又拉进了一点。
在第二遍时,我们去和做特效的公司沟通。希望在第一招他出来是刀,是剑,还是拳,以及对打者的反应,然后我们等他们把特效做出来,直到他们做了一个大概的方案,叫timecount,一个临时的合成,然后把它再放回电脑里面,再感觉效果,动作铺排对不对得上,在最后的高潮时,能不能带观众到一个兴奋的感觉。所以弹琴的戏,我是完全按照音乐的节奏去剪的。
另外一场我觉得很兴奋的是结尾周星驰与一百多个打手对打的戏,我还是第一次剪他一个人踢一个人,再踢一个的戏的。我自己在看样片时,我自己也很兴奋,导演说在处理群打的节奏上有一点毛病,因为老是一大堆人围着他,中间的人不停地打,后面的人晃来晃去,不知道在干什么,因此他要他与每个人都有一个接触的感觉,后来我们就确定不要剪得太短,要让观众清楚地看到他踢第一个人,第二个人,中间都不会插进特定镜头,如他怎么踢这个人,如果你们都喜欢看武打片的话,你会发现一般的武打片是你的拳头来,我接另外一个镜头的反打的这种节奏,功夫就不这样的,他要让人完整地看到动作。
七剑则是另外一种武打节奏,他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拍摄和剪辑的手法,你会看到你出一招,你就闪或做另外一个动作,我在剪七剑时我下了很大功夫在声音上面的设计,比如子丹的剑会发声的,是先出声再看到剑的,这是与别的片子不同的地方。七剑的节奏是比较平均的和中,和功夫是不一样的。
其实要说关于节奏的问题,可以说好几天也可以说十几分钟,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不同的节奏。我觉得作为一个好的剪辑来说,他心中有数的很重要的。可是要往高了走的话,要做到心中无数,有数是一个基本的节奏掌握好了,就象音乐里的拍子一样,但是到后来会很平淡,所有东西只有一个节奏。所以我说当你心中有一个数以后,希望你们能往一下步走,变成无数,这就是我平常在剪每个片子时,我都会用不同的节奏,有可能前面的铺垫我会故意剪得很平,平淡到一个点,然后突然变得很快,去抓住观众,让他希望再看一看,看有什么更好的东西。我说的所谓心中无数,就是当你掌握到一定的节奏以后,你都要开始在中间做另外一些不同的变化,在处理不同的电影,电视或者MTV时,你都应该在中间找一些不同的节奏去把影片或画面提升,这是我最主要要讲的部分。
本文为作者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2500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