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意向表达”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剪辑关键

2022-11-28 09:17

借着跟周老师探讨关于第一届《剪辑技巧PK赛》评比规则的机会,我们跟周老师聊了几个中国剪辑师社群会员都关心的问题,或者说影视工业网的剪辑师朋友们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周新霞教授,中国电影剪辑学会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



中国剪辑师社群:2023 年对【中国剪辑师社群】有哪些发展建议,会带给大家什么样的内容?


周新霞老师:2023 年会发生什么?我们谁也不知道,经历了 3 年的疫情,很多人的工作节奏慢了下来,闲了下来。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剪辑师利用时间加强自身学习储备就显得非常重要。


首先不要沉迷于自己的低欲望生活,要趁现在多做一些专业储备、多接触一些片型、了解国内外优秀片例中的技巧。这种储备对以后恢复正常节奏后的工作会是非常有帮助的。


回到【中国剪辑师社群】,新的一年我们不能故步自画,内容上要寻求突破,实现一些进化。这个“进化”就是带动会员,从单纯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到推着会员去“主动练习”、“主动呈现”由单项输出,进化为“双向互动”。


这种“双向互动”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会持续举办“剪辑技巧 PK 赛”,争取将这个赛事办成季度赛,通过 1 年 4 次赛事,通过每次赛事举办,让会员动手实操,为会员带来多种题材和类型“剪辑”经验的分析和重点针对性的点评解析,让大家形成对应不同类型片要如何思考,如何剪,用什么技法等问题上能有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另一方面,每次“剪辑技巧 PK 赛”最终被点评的会员作品数量还是有限的,所以【中国剪辑师社群】会从 2023 年 1 月起,向各位“会员”募集你们的个人作品,我们会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应募作品,邀请知名专家进行公开直播来分析,分析会员剪辑中的优劣势,分析会员的可提升点,真的帮到每一个会员提升剪辑能力。


2023 年【中国剪辑师社群】通过这样双管齐下的学习+实操的社群核心设定让更多的会员通过练习,切实看到自己的差距,看到别人的精彩,学习别人的技法,实现让自己做出更精彩的作品。



中国剪辑师社群:举办剪辑技巧 PK 赛的目的是什么?希望通过本次赛事考核到参赛者的哪些能力?


周新霞老师:中国剪辑师社群到 2022 年 12 月,已经是成立 3 周年了。在这 3 年中,中国剪辑师社群一直在邀请一些有成就、有特色的剪辑师来跟社群会员进行交流。

我希望【中国剪辑师社群】不仅仅单纯停留在学习与交流这一个层面,作为“专业社群”,希望能够再给会员一个动力,推动大家去进行专业提升。


我们要有机会看到【中国剪辑师社群】会员的实操成果,然后再根据大家剪辑成果来邀请合适的专家进行点评。这样,我相信会给会员带来更为直观,深刻的学习效果。


这次的“剪辑技巧 PK 赛”,就是基于这样一个想法创立的。我们为所有参赛的“剪辑师会员”设定同一个考题,同时在赛事终评我们还会邀请专业人士,就同学们的作品进行点评。会讲述,对赛事出题类型风格的影片怎样的思维去构思,应该用怎样的刀法来呈现,这样,就会让会员有一个具体的、多层次认知。







现在,【中国剪辑师社群】的在籍会员已经超过了 3000 人,在这些会员中,既有从业多年的资深剪辑师,也有初入行甚至是刚开始学习入门的剪辑员。在以往“剪辑师社群直播分享课”中每次直播很难一下覆盖社群全员的知识点需求。


通过这样的“剪辑技巧 PK 赛”的举办,实际上就能很好的让每个参赛会员检视到自身的问题。比如,有的参赛会员看到这次赛题的 148 组镜头,他会想到要表现的主题、想到叙事节奏、直至成片的衔接、技法等较多层次。不过可能刚入门的同学,只是考虑素材取舍,及按照考题形成完整的叙事。


作为一个剪辑师,如果完成的作品仅仅是在台词、动作的衔接,那这是剪辑的初级阶段。优秀的剪辑师会是根据不同的题材,不同的素材,然后完成影片风格的设定,有了这个设定后,再有剪辑刀法的技巧构思。其实艺术片、纪录片、商业片等不同的片种,思维方式用的刀法也会是不一样的。


就这次“剪辑技巧 PK 赛”的赛题来说,我们使用了我国知名高山摄像卢华杰老师在 2022 年威尼斯电影节“元宇宙”环节的展映影片素材。这是一个纪录片题材。


纪录片的素材与剧情片的素材整理会有很大区别,通常大家拿到剧情片素材后,会很自然顺着台词、时间、空间动作形成衔接思路。这个会是常规性逻辑。而通过这次比赛,用这样一个优秀的纪录片素材,就是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拿到素材后不要急着落剪,最重要的是先看、先感受这是一个什么题材、这种题材应该去营造一个怎样的风格,那种风格他需要用什么技法去完成。


联系到本次比赛,纪录片剪辑相较于剧情片剪辑,是否存在技法?是否也要讲故事?纪录片里就没有人物心理情绪的变化吗?其实都是有的!


这次比赛就是在考核参赛剪辑师是否懂得拿这些素材进行创作,是否能从纪录片的素材里提炼出主线人物的心理情绪的变化以及节奏变化,就看能不能抓取出来,再用纪录片的手法去把这些元素呈现出来。这,应该是这次“剪辑比赛”的题眼之所在。



影视工业网:您觉得这次“剪辑技巧PK赛”的考核点都有哪些?


周新霞老师:剪辑表达意向的完成体现、剪辑思维和剪辑技法。一个作品最终是要看他表达的意思是什么?是否表达出来了。


有的剪辑师会有很丰富的想法,在个别的点上处理的很好,但整体性欠缺不完整,这不能称为一个好作品。一个优秀作品绝不只是哪一个点好,某一个点好过为夺目,也不一定就是好作品。


大雕塑家罗丹发现他的学生都在关注他的作品的一只手,而忽略了对作品全部,他觉得这只手一定是过于突出夺目了,所以他拿起斧头来,将那只手砍了。为什么?因为那只手太精彩了,那只手把观众的注意力都带走了,反而失去了对整体作品的关注和认知。


一个好作品看的是作品整体的意向表达。所以本次赛事中“作品完整性”的分数占比是最高的。然后有了完成性的前提下,再看参赛人各个元素是不是都用到位了。构思是否巧妙,技法是否娴熟。这次的“比赛题材”是一个纪录片风格。纪录片风格可以有多种呈现手法,在多样的呈现风格中,参赛选手是不是能有自己的提炼,自己的二次塑造呢?我们拭目以待。


在现在的这种疫情的情况下,其实每个人心里面都很焦虑。希望我们剪辑师社群的剪辑师会员们能够在困境中,利用这一段暂缓期,去学习和补充自己,完善自己以利再战。待到疫情过去,我们有了更多的知识储备来迎接新的挑战。



影视工业网:感谢周会长接受我们的采访。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剪辑技巧 PK 赛】赛事举办,能够发现一些优秀的剪辑师。虽然大环境下机会在减少,但在机会出现的时候,我们影视工业网也会用这次赛事发现优秀选手给与推介,希望能仔他们事业成长的道路上,助以一臂之力。


期待 12 月 7 日本次赛事周会长的直播点评。



最后我们看一下本次比赛的奖品。




添加学院君,了解更多剪辑师社群详情。



本文为作者 瓜叔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47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