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火星救援》的制片聊聊怎么开发一部让影院高潮的电影

2021-05-23 04:11
《火星救援》首日票房5700万,超越了《地心引力》、《星际穿越》、《极乐空间》等类似题材的首日票房纪录。之前,影视工业网有幸和制片人西蒙·金伯格聊了聊,重点从制片角度阐述了这一本畅销硬科幻小说是怎么摇身变成票房口碑俱收的影片的。
和《火星救援》的制片聊聊怎么开发一部让影院高潮的电影
《火星救援》制片人:西蒙·金伯格,同时他也是《X战警》系列以及《死侍》的制片人。
一,《火星救援》制作花费:
《火星救援》制作共花费了:一亿零八百万,这个制作费用在相似题材和规格的影片中,花费不算很多,像《星际穿越》单单制作费用就花费了一亿六千五百万。
二,如何选择档期:
《火星救援》原计划定当感恩节,也就是今天,但是上映之前影片做了大量的看片,观众口碑普遍很高,所以制片公司决定提档,避开感恩节的争夺大战,这一决定也是大量压缩了影片的制作周期,但是因为导演雷利斯科特和他的制作团队,对于科幻片的制作经验已经非常熟悉,所以还是非常漂亮的提前完成了后期制作。
三,影片观众定位:
这部电影的题材是没有明确划分观众群体的,因为小说的原始设定并没有十分烧脑或者非常科幻的设定,更多的是:幽默,人形,科学,这一设定,并且小说传递的感情非常具有希望和激情,这是非常感染人的。也就是从8、9岁有太空梦想的孩子,到我们每天办公楼上班的白领, 都有可能会喜欢这个电影。
四,为什么选择开发《火星救援》
和《火星救援》的制片聊聊怎么开发一部让影院高潮的电影
首先科普一下《火星救援》原著小说是个什么情况,答案是,太靠谱了。这本小说是安迪·威尔(编剧之一)的处女作,小说一度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的榜首位置。安迪·威尔从15岁起,就被美国国家实验室聘为软件工程师的太空宅男,一直沉迷于相对论物理、轨道力学和载人飞船。2009年,安迪将自己的小说《火星救援》放上自己的个人网站,受到读者的强烈追捧后,应粉丝要求又将作品发布在亚马逊平台上,三个月便卖出35000本。2013年,著名出版社兰登书屋花六位数买下了小说版权。不过几天,二十世纪福克斯就买下了版权。此外,这本书被NASA员工列为必读书目。
第二个要科普的是好莱坞的剧本开发体系。
据统计,好莱坞每年花在剧本开发上的费用高达9亿美元。按照剧本来源,剧本开发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编剧们主动进行的剧本开发,他们创作完剧本后,通过剧本经纪或其他渠道向制片公司兜售剧本。另一种剧本开发是编剧们受雇创作。当制片人自己萌生或是从别的地方发现某个值得被制作成电影的点子或作品时,便可能雇佣编剧将其发展为剧本。其中小说是好莱坞电影最重要的改编来源,据研究统计,每年被好莱坞购买下优先改编权的小说达到1—2万部,其中有5%—10% 会进入到开发阶段,但最终只有1%会进入到制作环节。
《火星救援》便属于这1%。当时制片人西蒙·金伯格读完这部小说,便火速推荐给二十世纪福克斯买下版权。之后把小说寄给德鲁•高达,而德鲁高达几乎是一样的反应——手不释卷。他给金伯格写去邮件:“我在开车的时候,听着迪斯科音乐哭了。我必须得写这个电影。”
五,《火星救援》怎么从小说变成剧本的?
好莱坞的剧本开发有一套系统的分工体系,其中最重要的角色包括制片人,编剧,编剧的经纪人以及剧本评估分析师,以及剧本医生等。在实行“制片人中心制”的好莱坞,制片人是整个电影项目的负责人,贯穿电影项目前期筹备、拍摄、后期制作、发行、上映乃至后续产业链的开发,都少不了制片人的角色。
和《火星救援》的制片聊聊怎么开发一部让影院高潮的电影
当制片人西蒙金伯格发掘出《火星救援》这本小说之后,他将原著寄给了德鲁·高达。德鲁·高达是谁呢?——好莱坞的金牌编剧。他之前所撰写的电视剧《迷失》、《科洛弗档案》、《僵尸世界大战》,以及编剧并导演的《林中小屋》,你没看过,也一定听过。而从他的作品来看,是一位深谙类型的编剧/导演,不得不说是十分合适的人选。
有个小八卦就是,德鲁·高达原来是想自己来导《火星救援》这部片,只不过因为要执导《蜘蛛侠》衍生作《险恶六人组》,所以才作罢。也是这个因缘际会,我们引来了雷德利斯科特大神!而本片的另一位编剧就是原著作者安迪·威尔,笔者猜想也是为了保留原著的geek风味。
众所周知,在苛刻的好莱坞,频繁更换编剧司空见惯,大片更是如此。所以,《火星救援》从始至终都是德鲁·高达一个编剧,实在罕见。值得一提的是,制片人西蒙·金伯格也是个编剧!只不过他当时在写《X战警》,所以没有参与到编剧工作之中,不过从显然德鲁·高达的表现让他十分满意。
六,为什么选择雷德利·斯科特和马特·达蒙?
和《火星救援》的制片聊聊怎么开发一部让影院高潮的电影
为什么找雷德利斯科特当导演?可以说,雷德利是好莱坞少数能创造票房又兼具个人风格的大师。仅凭《异形》和《银翼杀手》就可封神的他,78岁了,仍在拍片!在他所拍过的片子里,几乎涉猎了所有的类型:科幻、公路、恐怖、警匪、传记、灾难、黑帮、战争……真真正正的类型片之王!有人评价他离库布里克只有一步!当时雷德利·斯科特看到了《火星救援》的剧本非常喜欢,甚至推迟了《普罗米修斯2》的拍摄进程,接过导筒。
如果非要再找一个唯一的理由,那就是!制片西蒙·金伯格是雷德利的脑残粉!他把《银翼杀手》看了一百遍!并激动地说:“雷德利对这部科幻小说的改编超出了我的想象。每当我看演职员表,制片人:西蒙•金伯格、雷德利•斯科特,我都会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因为我真的不敢想象!”
和《火星救援》的制片聊聊怎么开发一部让影院高潮的电影
再聊聊为什么选择马特·达蒙。《火星救援》的原著主角设定是30-40岁的中年男性宇航员。因为能符合A咖,30-40岁,有档期的男星只有呆蒙了!不过笔者以为还有一个不能说的原因就是,马特达蒙曾在《星际穿越》里被抛弃过一次,选择他,也比较有话题性……
但《火星救援》经历了种种波折才达成这个“合适无比”的主创阵容,实际上它的筹划、启动的时间都比《地心引力》要早,但最终上映却晚了两年。
原著水准,A类主创阵容,加上前几年太空题材影片票房的高歌猛进(《星际穿越》近5.5亿,《地心引力》近6亿),二十世纪福克斯自然拍板。
七,为什么此次中国的阵仗特别大?
和《火星救援》的制片聊聊怎么开发一部让影院高潮的电影
话说《火星救援》这次为了票房真的蛮拼的。在北美上映的时候,就提档了一次。原本定于感恩节上映,这个举措是为了避开与狮门影业《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和迪士尼《恐龙当家》的正面交锋。而这次在中国上映,主创悉数来华,马特达蒙被困内蒙古还一度上了各种头条:“拯救马特达蒙3”。
为什么此次中国阵仗特别大?调查显示,之前《星际穿越》的票房,有五分之一来自中国。《地心引力》,中国亦是海外最大票仓。所以二十世纪福克斯这次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也就不言而喻了。虽然西蒙说电影并未对中国市场有specific strategy,但影片中力挽狂澜营救达蒙成功的关键角色就是中国航天局。此前在《地心引力》中中国航天局也扮演了相同的角色。
事实上,现在很多好莱坞大片背后都站着中国“金主”。《火星救援》也不例外,它的背后是博纳影业。博纳影业直接投资帮助 20 世纪福斯融资的 TSG 娱乐公司2.35亿美元,而根据TSG与20世纪福克斯所签署的协议,博纳影业将有权利获得所参与项目的同比例全球票房分账——五五分帐。
本文为作者 陈东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36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