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今天,小more向大家介绍的是MORE VFX在电影《流浪地球》后期视效制作中,Layout部门所负责的视效部分。Layout部门在项目中主要负责三维相机的还原与制作,场景与道具的匹配、组装,并设计资产在场景内的布局,构成完整的最终场景,交由其他部门继续进行制作。制作准确的镜头postviz,添加指导性的灯光、动画、特效效果,为视效总监以及导演提供先导性的镜头判断,为其他部门提供准确的制作方向。




【北京坝体场景资产搭建与布局】


在项目制作中,引擎发动机是一个体量相当巨大的资产,Layout部门艺术家根据电影剧情发生的不同环境,以分区域逐步搭建的模式去完成整个场景的细化工作。发动机最外围是一圈高大的坝体,防止一切外部因素对内部的影响,作为地下城与外界连接的区域,承载了许多重要的设施。北京坝体是整部影片第一次对外部环境的展示,艺术家们从这一部分开始对坝体上的环境进行设计搭建。

 

而场景制作的思路,主要是在遵从概念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剧情发展的空间位置关系,推演资产的布局,保证了物理空间的正确性与艺术美感的需求。在模型部门制作资产的过程中,Layout部门会先使用简模搭建场景的基础框架,根据实拍镜头添加细节,做进一步的细化。导演团队会在最终完成的场景上进行涂装设计,后期艺术家对涂装进行三维还原,为导演、视效总监以及上下游环节提供高效快捷的可视化参考。

 

根据概念设计搭建简模框架

影片中通过控制中心可进入内桥,位于内外桥的中轴线上的坝体宽度在330米左右,其内设施包括运载车停车棚、货物、电梯井出口、路牌与路灯,虽然户外是极昼,但大量风雪的存在使能见度变低,依此也设计了大量的照明设施,如灯塔、莲花型大灯与随处可见的路灯。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根据镜头设计行车路线

在最初的二维分镜设计中,主角驾驶车辆经过两次左转,撞击墙壁驶出坝体,通过与总监的沟通与讨论,设计出了完整的行车路线,为每个镜头划定了所处区域,确保三维场景可以准确的进行衔接。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细化场景资产

车辆行驶道路与人行区域由路灯与路墩的组合隔离开。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人行区域有大量行驶的叉车,Layout艺术家在坝体边缘设置了延伸出去的平台结构,添加了叉车的停车棚,同时在各处摆放了大量物资,为运行的叉车提供了相对有目的性的行驶路径。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运载车斗车车棚内部的陈设和车辆摆放,会严格按照现场制景搭建三维场景,精确匹对车辆之间的距离、车间的隔离墩和护栏。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原始素材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Layout摆放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最终画面对比图

配合设计,按照还原好的车辆布局,对涂装进行了重新调整。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涂装的三维还原

在与视效总监的不断沟通,对导演反馈的不断修改过程中,整个场景的设置也已基本完成。此刻,Layout同时在进行制作的内桥与外桥也已经完成,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资产场景。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导演团队在完成的场景上绘制出了建筑涂装效果。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严格按照设计规则,创建涂装模型,标示出行车路线、禁行区域、人行横道位置、道路标识,用以提供给材质贴图以及动画部门直观的制作参考,也可以为视效总监与导演提供可视化的设计判断。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此次项目的制作,整个场景资产的体量与数量过于庞大,将资产整合在一起之后,对于平台的运行有着相当大的压力。面对这些问题,技术部门给予了较大的支持,在流程工具的帮助下,使用减面与烘培贴图的方式针对高模进行优化,在满足中心点位置与命名统一的条件下,制作用于显示的代理资产,减缓文件压力。资产移交于下游部门时,同样可以通过工具将替代资产进行转化,选择所需要的部分进行制作,降低整个工作流程的制作压力。

 

坝体场景范围相当大,为了营造热闹繁荣的场景氛围,需要加入大量行走的工作人员,由于实际拍摄是在绿棚内进行的,无法容纳太多的群众演员,需要后期来实现。使用三维群集去制作无疑会进一步增加流程的压力,对于近景角色的需求,资产的处理也会花费大量的资源。Layout艺术家最终采取了放置实拍素材的方案,在绿棚内拍摄单位角色素材,在三维场景内放置面片,贴图并调整透视,使用Layout摆放与合成的方式制作群集角色。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这样做便于对角色的站位以及疏密进行精确的调整。难点在于对现场的拍摄要求较高,演员表演要到位,以及后期在素材上的选择,对于角色正确透视与比例上的调整。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三维空间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原始素材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Layout摆放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最终效果对比图


【地球引擎分布-发动机的布局】


发动机布局视效制作部分,Layout部门的艺术家首先要与总监沟通,获取制作需求,查阅相关资料并对地球进行区域功能规划,优先制作整体发动机的基础架构,以可视化的状态与总监沟通细化方向,最终确定后,会根据每个镜头的艺术需求做进一步调整。

 

【基础构架与分区】

行星发动机主要存在于北半球,首先要划分出了三个区域:赤道地区(转向发动机)、北纬30°-65°地区(推进式发动机)、北极圈地区(推进式发动机)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区域划分

 

其次,使用工具制作整个地球行星发动机的基础构架,并通过设置工具的参数,调整各个区域发动机的密度、随机、噪波等参数。使整个基架便于高效快速的修改。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基础构架

 

赤道地区:四个发动机组成不均匀的四边形,作为一个组合,有序的分布在赤道上,从而发挥最强的转向力。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赤道地区

北纬30°-65°地区:这个地区根据经纬线进行线性的发动机摆放,并添加的Noise和随机效果。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北纬30°-65°地区


北极圈地区:以北极点为中心做发射状分布,使各个区域发的推进力汇聚在一起,产生更大的推进加速力。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北极圈地区

 

【海陆区域划分】


在基础构架之上,为了增强合理性并加强艺术效果,需要区分陆地与海洋区域的引擎密度划分;陆地部分密度增大,海上部分保持原有的稀疏状态。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地球贴图


应用地球黑白贴图,划分出明确的海陆区域。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海陆区分细节效果

 

借由程序运算与手动处理,使两个区域有着较明显的区分,海面部分也在保持大框架的基础上,打破规矩结构,增加随机性,显得更为自然。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海陆区分整体效果


根据具体镜头修饰构图

最终Layout艺术家会根据实际镜头,结合导演与总监的反馈,做出更加细致、符合艺术需求的修改。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镜头细化


根据地势的高低进行着发动机的稀疏分布,避免陆地发动机分布的过于均匀。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镜头展示


在这个过程中,一步一步完善创意,规划技术解决的方案,节约成本,实现高效生产与艺术达成相结合的目的。

 

片头出片名的镜头,地球在发动机的推动下缓缓启动。制作中的难点在于,如何设置星球之间的位置关系以满足构图与节奏的需求,与发动机火焰的示意效果。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出片名镜头

 

首先查阅相关的资料数据,Layout艺术家在三维软件中还原了地球、月球、太阳在星系中真实位置与比例关系。在参考前期previz的过程中发现,当时为了满足导演的需求,previz的制作在二维层面上添加了额外的动画,为了保证效果,Layout艺术家在三维空间中适当调整月球和太阳的位置,以及调整相机和地球运动的动画,匹配整体的构图与节奏。

 

现阶段的制作完成后,通过在三维软件中模拟太阳光,来实现太阳对地球边缘的受光影响。然后渲染出所需要元素分层,为了节省时间成本,星空和太阳光效是在合成软件中实现的,通过三维相机的投射,制作了远中近三层星星。使其在相机的运动情况下,产生细微的透视变化。增加了部分不定时的星星闪烁。太阳的光效也是在合成软件中完成,通过调节各元素的相应参数,完成Lay阶段的效果展示。为导演和下游部门提供参考。




 

【引擎桥梁-资产搭建与布局】


影片最后的高潮部分,均是发生在苏拉威西三号转向发动机内,有大量在内部桥梁行驶的镜头。首先,Layout艺术家需要完成发动机内部引擎桥梁的拼装与布局,根据剧情变换的场景破坏程度以及相对应场景的镜头制作等。

其次分析已有的资源:在数据上面,发动机的总半径大概在16公里,内部桥梁的长度约为12公里,桥面离底部地面高度在700米左右;前期previz所使用的简模场景;导演团队提供的涂装设计图。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方案制定:严格按照已有数据与设计,在简模的基础上,使用高模进行拼装;在桥梁的涂装方面,因为12公里长的桥如果都需要绘制材质贴图的话,工作量是相当大的,通过前期的讨论与方案商讨,Layout艺术家需要对原始的涂装设计进行修改,使用一节贴图重复、首尾无缝衔接的桥段去拼凑,增加桥梁拼装的灵活性,运用在了包括引擎外桥的所有桥梁上;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桥梁会经受地震以及火焰喷射气浪的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据此需要多准备两套破坏状态的桥面资产,以应对剧情的需求;最终会根据具体镜头进行细节上的调整。

 

涂装的三维还原

在模型部门在制作模型的同时,Layout艺术家开始对涂装还原,给予材质贴图及动画部门可视化的参考,提供严格而直观的制作方向。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循环桥段制作

使用已经做好的涂装模型,对原涂装进行修改,需求每段桥仅有一座门架子,首尾连接处保持完整的路标,由此调整出了新的循环涂装。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整体内部桥梁由10段1.2公里长的模型单元以及三叉戟桥梁部分拼凑而成。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破坏桥梁制作,细化场景元素

最后根据剧情,内部桥梁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效果。破坏程度区分:初级破坏,受木星引力引发的地震高级破坏,受发动机喷射后所形成的冲击波影响。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这一步,Layout艺术家细化了场景内的元素,添加了翻倒的车辆、掉落的碎石、行车指示牌。为整齐码放的资产添加了随机的偏移值,路灯的倾斜程度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离发动机中心越近,受破坏的程度也就越大,Layout艺术家为整个桥面的破损效果做了逐渐递减的效果。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最后会根据具体镜头,对可视范围内的环境做进一步的处理,满足剧情情绪所需。

 

在整桥的拼装过程中,遇到一些特殊的区域:正常桥面与三叉戟桥面连接的位置,会由双向四车道变为双向六车道;进入核心区域由双向两车道变为双向四车道;控制中心门口与桥面连接处的叉车掉头区。这些区域在原设计图中并没有涉及到。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Layout艺术家在制作这部分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现实中的道路交通标识,参考变道规则,与总监进行沟通,依据原设计方向的整体风格,对这些特殊区域进行了延伸设计。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三叉戟桥段造型比较特殊,可以通往不同的核心区域,变道的处理也较为复杂。根据核心区域门口的平台造型,添补了许多禁行标识,闸门落下的区域也设置了较为明显的警示线。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在控制中心门口,为道路两侧行驶的叉车,增加了通往坝体平台叉车停车棚的路线。

【TECH】MORE VFX《流浪地球》视效解析Part 2· 跟踪匹配


“一往无前的唯一力量”就是热爱你所做的一切,那么很兴奋的说《流浪地球》就是我们所热爱的,科幻就是我们所热爱的。因此我们一直都是怀着激动的心情参与其中。也可以说它是自己人生中的一座灯塔,为我们指引着方向。


《流浪地球》也是被誉为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意味着中国科幻电影的正式启航。让这颗科幻种子发芽,为下一部科幻巨作奠定基础,为中国电影的工业化出一份力。


本文为作者 墨镜天合无锡数字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08762

墨镜天合无锡数字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点击了解更多
MORE是一家以艺术创作和技术创新而闻名的亚洲头部电影视觉特效公司,旗下设MOREVFX北京、MOREVFX成都、MOREFILM等公司。已参与近百部电影的视效制作,主要作品《流浪地球2》《独行月球》《外太空的莫扎特》《明日战记》《刺杀小说家》《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国》《金刚川》《征途》《西游记之女儿国》《悟空传》《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
扫码关注
墨镜天合无锡数字图像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