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导演的笔记本都写些什么?——黑泽明、科波拉、陀螺
2018-02-24 11:18
序言来自于日本编剧大师桥本忍的自传,他记录第一次看到黑泽明拿出导演笔记,心理的想法。通常导演需要笔记本,是因为他的工作就是确保每个细节都被事先考虑过,不论是创作的灵感,或是剧本内的各种元素,他们各自都有习惯的创作方式,一本自己的导演笔记本,也是一种方式。
电影通常由几百到上千个镜头而组成,每个镜头内牵涉的角色、场景、道具、美术、摄影等细节,都依靠所有人的团队合作。导演的事前准备非常重要,甚至不少导演承认自己是个“控制狂”,因为他们想确保所有事情都在他的掌握之中。除了现场经验的累积,导演能力也来自于事前的笔记作业,黑泽明、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吉尔莫·德尔·托罗这三个大导演都有非常扎实的习惯,去运用属于自己的笔记。
反复修改的黑泽明与他的人物笔记
与黑泽明共同创作《七武士》的编剧桥本忍在《复眼的影像:我与黑泽明》一书中,写出黑泽明要求《七武士》剧本撰写期间需要编剧三人(包含黑泽明),闭关在旅馆内写作。一抵达旅馆,黑泽明便将稿纸、笔以及笔记本整齐地摆在桌上。
“我将稿纸和铅笔放在桌上,准备开始工作。黑泽先生也从红色行李箱中拿出他的工作用具。只见拿出来的并非过去常见的裁成一半的草纸,而是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只见他用铅笔画了个圆圈,下方写上标题勘兵卫,然后开始列出《七武士》主要人物勘兵卫的各项特征。从高五尺四或五寸、中等身材开始,非常详细地填上穿草鞋的方式、走路姿势、和别人的应对习惯、当背后有人叫他时如何回头等,配合各种场面会有的动作,不时还穿插着图画,一页又一页地写在笔记本上。”
而黑泽明自己在与桥本忍撰写剧本的时候,除了考究故事的写实性(例如武士一天吃几顿饭),也会搭配自己的笔记以及小传,反复写同一场戏,由黑泽明加上另外两个编剧轮流撰写,就这样完成整部剧本,创造出这部影史上三小时半的黑白经典电影。
分割原著,科波拉与他的教父工作本
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美国经典电影《教父》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已经将他的笔记出版。他运用剧院工作的习惯,制作了“排练工作本”,把小说的每一页都割下来,贴在比小说稍大的纸上,中心挖洞,在空白处就可以写上他的笔记。
首先他先把场次区分出来,因为场次顺序与小说顺序并不一样。再来分别用各个角度来重新拆解重要段落,分别是“重点大意、时代、影像与调性、核心概念、陷阱”。
他平常带着这本书跟打字机,慢慢打出每场戏的内容、时代氛围,感受到的画面以及故事的情绪,以及这场戏的重点在于介绍角色出场或是在故事当中的作用,也会标注陷阱提醒自己避免老套、或是做太多的说明等可能会犯错的地方。然后反覆阅读自己的笔记,在拍摄的时候也带在身边,可以复习小说的原文,以及自己的注解。
这本笔记在2016年已经出版了,《TheGodfather Notebook》,国内目前好像还没有中文版,其实还蛮想看的。
提炼思绪的过程,陀螺与他的灵感笔记本
“我认为电影就是,每次看,每次都可以发现有新的细节藏在里面。”
《潘神的迷宫》运用残暴的寓言故事处理了童年、政治以及死亡等等的挣扎,让许多影迷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来说,迷宫就是设计让人迷路的地方,在影像的结构上,他也思考了各种不同的方式去呈现故事。
陀螺认真地看待故事,运用影像传递信息,让《潘神的迷宫》成为当代电影经典之一。他近年也毫不吝啬地出版自己的笔记。花了多年筹划《潘神的迷宫》,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随身携带笔记本,记载了他多年来对于故事的灵感、美术设计细节等。把许多他对于角色的想像,都纪录在这个笔记本上,仰赖这个笔记本成功创造了《潘神的迷宫》的奇幻世界。他认为笔记本可以帮助创作者把想法进行“提炼”,而且这些想法可以保存好几年,每一次有案子要开启的时候,他会再重新看过一次自己的笔记本。
本文为作者 卤蛋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9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