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这样特别排斥LED的人,却不偏不倚得和LED灯“杠上了”

2018-02-01 12:06
“以前只要是我自己拍片子,只要能避免用LED灯,我绝对不会用”。而现在他走到哪拍片子都会带着自己创建的名叫Flynoodle的LED管灯。这是一位非科班毕业的创业型摄影师与LED灯的故事。

\"\"

我叫邝泉水,90后,虽然是湖南人但是在江西南昌上的大学,以为计算机是自己一生的事业,却因为一次看电影发现了内心对影视行业地热枕。从那以后便决定转专业到南大当时的卓越传媒班学习新闻广告之外再通过自己一系列的自学才真正确立了自己未来要走的路是影视、是电影!可就是像我这样一个特别排斥LED灯的人却不偏不倚的和LED灯“杠上了”,在从业三年后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研发了这款内置电池、无线遥控的Flynoodle LED管灯。

[flash]<embed src=\"https://imgcache.qq.com/tencentvideo_v1/playerv3/TPout.swf?max_age=86400&v=20161117&vid=h0503sbgq6u&auto=0\" allowFullScreen=\"true\" quality=\"high\" width=\"480\" height=\"400\" align=\"middl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embed>[/flash]

从排斥到钻研

首先我觉得灯光是整个画面中美的基础吧,而这个“美”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最基本的现场拍摄场景,只不过这个场景有好有坏,那怎么把不好的场景拍出美感出来,那这里就是布光的魅力所在了。把一个不好的场景利用灯光然后再通过摄影机画面呈现出来也许就事半功倍了。

之前我是特别排斥LED灯,我自己拍的片子里面我只要可以不用LED就不会用,因为我觉得LED的显色低的同时光谱不连续,但是直到S60出现之后我发现这两年LED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近两年出来的灯已经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灯具了,而且显色也非常不错。

我是今年去上海拍摄广告的时候发现项目合作的灯光师很会用LED灯,本身LED灯就很高效便捷,后来就慢慢的发现LED灯的好处以及它的成熟之处。特别是柔光方面,我个人认为本身LED就是它的优势就在于柔光方面。因为我是做摄影的,对灯光多少都需要了解。而且在大学时期就对灯光非常感兴趣,再加上我有理工科这个背景对技术层面的东西会比较感兴趣,所以觉得可以试着创立一个自己的灯光品牌。

从满足自身需求出发

首先做这款灯主要是想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之外为更多的同行们带来更好更便携的布光灯具。我做的这个灯是类似于Kino的管灯,现在LED出的大多数都是面板灯,使用面板灯大多数的情况是当你没有灯用的时候可以面板灯去布光。Flynoodle管灯的目的就是为了结合那些灯去使用的,相辅相成。这个灯的两个最大亮点是无线控制、显色性能好以及内置电池供电,当时我有想法做这个灯的时候市面上几乎还没这些特性合二为一的LED灯,而且做这个灯的初衷就是为了符合自己日常使用的高频率又比较实用的东西吧。比如说无线控制这一点可能就是从摄影师的角度出发的,摄影师有无线控制灯光的话可以通过画面去调整灯光来达到自己想要的一种效果,这样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沟通成本吧。
\"\"

全国各地找灯珠
这个灯从前期打样就出现了很多细节的问题,导致一反复修改,这样反反复复修改一直有三四个月才最终成型。尽管这个灯在设计之初对于它的功能就已经有了很明确的规划了,而我对这个灯最大的要求就是可以不用任何附件直接可以充当面光,基于此条件下,灯珠的显色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灯珠的选择上花费了很多资源。

选择这个灯的灯珠的时候,因为找的工厂主要是做民用灯具的,没有接触过专业的影视灯具制作,所以我当时提出的一个标准对她们来说还挺高的。后来按照我的要求工厂找了一部分灯珠让我们测试,尽管这样测试后的效果还是不好。我们决定就全国各地找灯珠,将找来的灯珠做对比,理想的灯珠显色并不能只简单的显色指数高而要看它的光谱是否是连续的,但测试并不是简单用测试仪测量一下就可以了,而是到各个剧组去实践拍摄检验的。比如,不同的色温下面肤色的不同表现,这些灯珠不同色温不同亮度的表现。这些灯最后呈现的肤色表现哪些对调色师或者灯光师来说最终的呈现效果是比较好的。就是最终效果的呈现决定了用哪个灯珠。最后才确认用2835的灯珠。

\"\"

2835灯珠检测报告


很多LED灯不能让用户直接看到这个显色的具体指标是多少,但是Flynoodle这个灯可以通过直接不带任何附件直接布光,这就是检测显色指数的一个最快标准。很多传统的LED灯需要通过柔光的附件给面光的时候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Flynoodle灯直接对人硬着打的面光其实已经很柔和,这也是我之所以做管灯不做面板灯的原因之一。

\"\"

自我定位与使用场景

当时的想法是想取代Kino,Flynoodle管灯任何柔光都能完成的特别好,它与 Kino灯最大的区别在于可以单根用,也可选择几根或者成百根同时一起用,一个遥控器都能控制它们。这个可以说的上是当初设计这个灯外形的一个基础理念吧。。其实Flynoodle管灯面对的还是比较低成本做项目的用户人群。比如说,二线城市的工作室,很多时候这些用户去外面拍东西不会有接电的时间,也没有非常专业的灯具。所以这时候他们就需要这种带电池供电特备方便的灯具。所以目前对它的让用户人群还是以拍摄TVC、宣传片为主的小型工作室或者个人。

\"\"
Flynoodle用户做采访项目运用图,右一右二依次为刘强东、吴晓波


自身案例说明

拿我自己拍摄的一个TVC来说吧,这个TVC里面虽然只有两三处用到了Flynoodle管灯,但是每一次都能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下面这个镜头。
\"\"
这是在三里屯商业区拍摄的,当时我是拿长焦对着环境灯光找焦外,找到焦外后然后让演员站位摆好构图,然后拿一根管灯,从左前方勾了一个逆光的边出来。但这个勾边如果拿普通的聚光灯或者是平板灯去做勾边出来的效果不好看,效果好的就是用Kino管灯勾边才会勾出来比较柔和比较自然的逆光。但是拿Kino管灯需要接电源,但是三里屯这种商业区不会有电源可接,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内置电池的柔光灯,所以这时候就试了试我这个Flynoodle灯。当时开了之后找一个助理举在相应的位置打光过来,然后根据环境去调色温、调亮度,因为当环境灯的亮度已经足够了,所以这个灯的时候亮度调的不是很高,色温调成了暖色。像这种情况下我这个灯拍摄起来就会非常方便。我可以自己看着画面去调节亮度以及色温,调到自己觉得合适的一个值。这样一来就能减少与灯光师沟通的时间成本提高效率。
\"\"


本文为作者 聪叔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98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