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光再现立体感
2017-12-21 09:42
所有的物体都以“形体”的方式存在。形即是大小、形状、色彩、质地、线条等;体是体积,即物体所占有的一定的空间范围。
同一个形体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它可以是立体的,也可以是平面的;可以鲜艳夺目,也可以色彩平淡不饱和;不同亮度的背景可以使它突出醒目,也可以使它消失不见。这一切都与光线有关,可以用光来实现。
特别是对电影和电视来讲,用一个平面空间的银幕或屏幕表现出三维的立体空间,造型更是不可缺少光线。物体体积感在不同光线下呈现出不同的感觉;在侧光下,明暗面分明有强烈立体感;而在平光下,立体感则会消失。
体积是由点、线、面构成的,因此正确再现点、线、面的空间结构,是再现立体感的关键。
线条透视规律是再现线的空间结构的规律。在摄影中拍摄点的选择,距离、高度、方向的确定,镜头焦距的使用都直接影响着物体内部线条的透视效果。为了获得强烈的立体感,必须使各个面具有最大的差别。而赋予各个面不同的影调和色调,是加强立体感的有效方法。
光线是决定物体各个面明暗调子的重要手段。
在同一光源下,由于物体各个面的方向不同,接受的照度不同,呈现出的亮度也不相同。所以物体的影调直接受光源的性质、方向、强度等影响。
物体各个面的明暗也遵循着调子透视规律近强远弱、近黑远灰、近实远虚等。
图1
从图1-画3中可以看出光对立体感的塑造关系:
a是正方体的轮廓线。不具有面的表现,因此它只是一个平面六角形,没有体积感。
b具有部分线条,而且有透视关系,因此有一定的立体感,但不够强烈。
c中一束光线照射到正方体上,使各个面具有不同的亮度,构成了影调关系,此时正方体的立体感最强。
d用不同色光照明不同的面,面的差别更鲜明,立体感更强。
但是,光线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使物体获得强烈的立体感。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顺光和逆光状态下物体缺乏立体感,只有在侧光条件下立体感最强。
图2
俄国著名画家和教育家契斯恰科夫说过,一个圆球体在一束光线照射下,会形成一系列由亮到暗连续变化的调子,圆球上每一点亮度各不相同,只有一点是最亮和最暗的。如果素描能画到这种程度,那么球体的立体感就会很强。而在摄影中,同样运用光线以造成球体上如此丰富的调子变化,其立体感也一定会很强。
图1-画4是人脸半面石膏像,可以代替人脸。画家眼中的人脸是由许许多多的面构成,在一定光线条件下各个面光照不同、亮度不同,只要用笔正确地画出它们的点、线、面位置,结构关系和亮暗关系,就能正确地出画出立体的人物形象。
在光线处理中,主光的方向十分重要,它决定受光面中的层次表现。对背光面的处理,可以根据环境反射光的可能性,用人工光对物体暗面进行修饰,增加背光面影调层次。处于受光面与背光面之间的明暗交界线,由于明暗对比,是影调构成中最暗的部分,它对立体感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见图3。
图3
图3-1是在顺光照明下,人脸正面与侧面得到均等的照度,两个面不能得到区分,因此立体感不强。
图3-2斜侧光照明,各个面得到良好的区分,立体感较强。因此光线处理中要注意明暗交界线的位置、形态和结构,特别是亮度的处理。
图3-3侧光照明,在背光面里又用灯光增加一个亮面。人脸的面区分得更加清楚丰富,因此立体感更强烈。
除了明暗调子之外,色调也是塑造立体感的手段。利用色温的差异或色光的寒暖,可以加大各个面的差别,从而增强立体感。在绘画中,当受光面的色彩真实地再现时(白光照明),背光面往往被画成冷色调,形成寒暖对比关系,塑造立体感。电影电视摄影中同样可以利用色光或色温的差异获得这种效果。
本文节选自刘永泗老师著书
本文为作者 北京大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97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