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你不能不了解的布光窍门(一)
2017-12-05 10:22
前景和背景的曝光
年轻的独立电影导演常会犯的一个错误,他们不知道怎么对前景和背景进行布光,因此习惯通过调大光圈来创造景深。但是假如能学会恰当地设置前景(或人物)与背景的曝光,不仅能保证景深,在镜头的运用上也能获得更高的自由度。
布光的首要原则就是,主光要比背景高一档。
当然在不同的拍摄风格和影片类型中,这个规则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但是我想先让各位读者牢牢记住这个基本点——人物一定要比背景亮一档。你们要不断地对自己重复这句话,直到灯光师问你怎么布光的时候,你会下意识地想起这点。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很简单。
先给自己买个测光表(我不管你的灯光师有没有,但每个电影摄影师的包里都应该有一个测光表)。即使在手机上装个Pocket Light Meter(一个免费的测光App),对你来说也能起到辅助作用。不管是测光表还是Pocket Light Meter,你都必须要学会使用这些工具。
当你把所有布光设备简单架设好之后,就可以着手对拍摄人物进行测光了。比方说你测到的读数是4.0,记下这个读数后去背景区,对准一个面向镜头的平面进行测光。你在这获得的读数应该是2.8,如果不是的话你就得根据读数进行调整了。假设读数是3.2,也就是背景曝光高了半档,那你就得考虑一下用半透明帘布遮一遮,或者要把光源放远一点(如果有能力的话也可以把光源调暗半档)。
如果背光的读数是1.4,那就要把光源功率调大一点。有时候为了达到恰当的布光效果,还得改变主光源的亮度。但无论用什么方法,先确定这一点,你离恰当的场景布光就更近了一步。
我们来看一些具体案例:
《肖申克的救赎》(1994) 摄影指导:Roger Deakins
以上这个例子就很清晰了,画面中的人物离身后的书架背景并不远,但是你会发现Roger Deakins在这个场景中,对人物的灯光设置比对背景的灯光高了至少一档。如果他在人物和背景上用了同一亮度,即使两者距离保持不变,画面看起来也会十分平,观众的注意力也不会停留在人物上。
《吾辈本如斯》(2013)摄影指导:Ryan SamulRyan Samul
在这个场景中运用了同样的手法,演员比背景至少亮了一档。即使背景的质感看起来很棒,但因为和情节重点无关,所以他选择调暗背景。
但我在上文说过了,运用这一布光原则只是一个起点。有时背景能够暗示人物的处境或与前景的关系,这时背景就很重要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一些相应的例子,看看什么情况下要打破这个原则。
《谋杀绿脚趾》(1998) 摄影指导:Roger Deakins
上面这个画面里,背景的货架明显比演员更亮。你应该也会留意到Deakins在构图中是如何利用货架的角度的:它从前景一直延伸到背景,这是为了在一开场就凸显该角色的哲学家特质,同时也突出他所处的环境:四周无人,只有他一人独自在这。你可能会觉得那可能是深夜,超市里没有其他顾客。这样从这个场景中,能挖掘出许许多多的信息。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要打破“亮一档”的规则。但起码你可以看到至少前景和背景的布光不是平均的,所以画面还是有景深的。
《艾利之书》(2010) 摄影指导:Don Burgess
上面这个镜头中,Don Burgess就决定把人物和背景混合在一起,背景中的物品和人物几乎全都在焦点上,亮度也几乎一致。为什么他会这么做?其实当你想让观众完全沉浸角色所在的世界时,这就是个绝佳的例子,等量布光这种手法能让观众们更多地沉浸到人物所处的环境中。
但同时你也得留意到,背景的一件件物品也有明暗层次,就连一侧受光的人物也有大面积的明暗对比。这样Burgess就保证了景深,只不过这种景深是一侧到另一侧区域的明暗对比,而非纵深轴线上两端的对比。
就如同大多数艺术创作一样,规则都是拿来打破的,“亮一档”原则亦是如此。但是你得先吃透这个规则,才会懂得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打破、以及如何打破这些规则。
关注Gaia Daily,学习更多课程。
年轻的独立电影导演常会犯的一个错误,他们不知道怎么对前景和背景进行布光,因此习惯通过调大光圈来创造景深。但是假如能学会恰当地设置前景(或人物)与背景的曝光,不仅能保证景深,在镜头的运用上也能获得更高的自由度。
布光的首要原则就是,主光要比背景高一档。
当然在不同的拍摄风格和影片类型中,这个规则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但是我想先让各位读者牢牢记住这个基本点——人物一定要比背景亮一档。你们要不断地对自己重复这句话,直到灯光师问你怎么布光的时候,你会下意识地想起这点。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很简单。
先给自己买个测光表(我不管你的灯光师有没有,但每个电影摄影师的包里都应该有一个测光表)。即使在手机上装个Pocket Light Meter(一个免费的测光App),对你来说也能起到辅助作用。不管是测光表还是Pocket Light Meter,你都必须要学会使用这些工具。
当你把所有布光设备简单架设好之后,就可以着手对拍摄人物进行测光了。比方说你测到的读数是4.0,记下这个读数后去背景区,对准一个面向镜头的平面进行测光。你在这获得的读数应该是2.8,如果不是的话你就得根据读数进行调整了。假设读数是3.2,也就是背景曝光高了半档,那你就得考虑一下用半透明帘布遮一遮,或者要把光源放远一点(如果有能力的话也可以把光源调暗半档)。
如果背光的读数是1.4,那就要把光源功率调大一点。有时候为了达到恰当的布光效果,还得改变主光源的亮度。但无论用什么方法,先确定这一点,你离恰当的场景布光就更近了一步。
我们来看一些具体案例:
《肖申克的救赎》(1994) 摄影指导:Roger Deakins
以上这个例子就很清晰了,画面中的人物离身后的书架背景并不远,但是你会发现Roger Deakins在这个场景中,对人物的灯光设置比对背景的灯光高了至少一档。如果他在人物和背景上用了同一亮度,即使两者距离保持不变,画面看起来也会十分平,观众的注意力也不会停留在人物上。
《吾辈本如斯》(2013)摄影指导:Ryan SamulRyan Samul
在这个场景中运用了同样的手法,演员比背景至少亮了一档。即使背景的质感看起来很棒,但因为和情节重点无关,所以他选择调暗背景。
但我在上文说过了,运用这一布光原则只是一个起点。有时背景能够暗示人物的处境或与前景的关系,这时背景就很重要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一些相应的例子,看看什么情况下要打破这个原则。
《谋杀绿脚趾》(1998) 摄影指导:Roger Deakins
上面这个画面里,背景的货架明显比演员更亮。你应该也会留意到Deakins在构图中是如何利用货架的角度的:它从前景一直延伸到背景,这是为了在一开场就凸显该角色的哲学家特质,同时也突出他所处的环境:四周无人,只有他一人独自在这。你可能会觉得那可能是深夜,超市里没有其他顾客。这样从这个场景中,能挖掘出许许多多的信息。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要打破“亮一档”的规则。但起码你可以看到至少前景和背景的布光不是平均的,所以画面还是有景深的。
《艾利之书》(2010) 摄影指导:Don Burgess
上面这个镜头中,Don Burgess就决定把人物和背景混合在一起,背景中的物品和人物几乎全都在焦点上,亮度也几乎一致。为什么他会这么做?其实当你想让观众完全沉浸角色所在的世界时,这就是个绝佳的例子,等量布光这种手法能让观众们更多地沉浸到人物所处的环境中。
但同时你也得留意到,背景的一件件物品也有明暗层次,就连一侧受光的人物也有大面积的明暗对比。这样Burgess就保证了景深,只不过这种景深是一侧到另一侧区域的明暗对比,而非纵深轴线上两端的对比。
就如同大多数艺术创作一样,规则都是拿来打破的,“亮一档”原则亦是如此。但是你得先吃透这个规则,才会懂得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打破、以及如何打破这些规则。
关注Gaia Daily,学习更多课程。
本文为作者 尊正数字视频有限公司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97148
尊正数字视频有限公司
点击了解更多
深圳市尊正数字视频有限公司是具有完全自主研发能力的,专注于涵盖从拍摄到传输的技术监视器产品的开发、生产和服务的世界知名品牌。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真实色彩”为核心价值,将这一理念完美融合在硬件和软件的研发中,为用户提供极高性价比的革命性产品,引领中国视频行业与国际水平密切接轨。
扫码关注
尊正数字视频有限公司
尊正数字视频有限公司